1西北大学第六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城镇化进程中“农二代”生存与发展研究报告——基于西部“xx试点”的调查院(系):新闻传播学院(作者)董瑞,周子冲,问炀,罗逸轩,罗兴佳,王艺遐指导教师:高春艳(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董瑞,周子冲等)西北大学第六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领导小组办公室制教务处制2012年12月23日2目录1调查状况与背景综述………………………………………032城镇化过程中的“农二代”…………………………………072.1收入偏低不仅仅源于自身素质低……………………102.2“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打破城乡户籍限制”………102.3居住堪忧,其因何在?………………………………112.4令人头疼的“子女教育”问题………………………122.5他们更愿意当“城市的一员”………………………142.6对社会的巨大考验……………………………………133农二代未来发展出路探究…………………………………143.1加强就业技能培训……………………………………143.2贯彻《劳动法》,加强社会保障……………………163.3大众传媒要加强引导,开展多种文化活动…………173.4户籍制度改革迫在眉睫………………………………174他们的幸福关乎千万………………………………………185附录…………………………………………………………19附录1调查问卷……………………………………………19附录2调查结果统计表……………………………………283城镇化过程中,“农二代”的生存与发展调查报告——基于西部“综合改革试点镇”的调查第一章概述农二代现象是随着中国现代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而出现的。在城镇化过程中,因城乡间差距的不断拉大,以及农村生存环境的急剧恶化,跟随着父辈的脚步,不甘守着几亩薄田而开始在城市中奔波劳碌,寻找机会和出路,但是由于他们自身成长的特殊原因而集体迷失,他们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在经济、心理、习俗上与城市格格不入。最终既疏远了农村文化,也没有彻底地融入城市文化,进而导致了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城市与农村的许多问题和矛盾。调查小组从12月10号至12月15号之间,在“综合改革试点镇”——郭杜镇,开展了实地调查。郭杜镇位于长安区北部,距城区7千米。面积57.8平方公里,人口6.18万人,辖1个居委会、41个行政村。210国道公路过境。先后被国家环保总局授予“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国家发改委命名为“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小城镇”、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确立为“中国可持续发展小城镇改革试点”。表1.1郭杜地况图辖区内西安郭杜教育科技产业开发区,是陕西省唯一一个以教育科研及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产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为主导的省级开发4区,开发区先后累计引进各类项目230多个,引资额达260多亿人民币。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创业,已形成相当规模。开发区内学府林立、人才汇聚,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邮电学院、西安外国语大学、陕西广播电视大学等诸多知名院校以及陕西日报、华商报、陕西省档案馆、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等强势文化传媒机构及一些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以及高新技术和高附加值产业的相继入驻,使之逐步发展为西部乃至全国知名的教育科技文化产业高地。近年来,随着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建设,招商引资执着迅猛,城市氛围初步形成,已成为一个新兴的经济发展带。2003年,郭杜实现社会总产值21.96亿元,财政收入达66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2909元。然而随着郭杜镇城市化的加速发展,逐步暴露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本地失地农民、不断涌来的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家属,郭杜镇的发展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随着城镇化的加速必然会有大量的无地农民融入城市。如何处理好城镇化与农二代的关系更是越来越重要。只有解决好城镇化背景下,农二代的生存与发展问题,才能使城镇化获得持续的动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通过对本镇外来务工人员的调查,调查小组详细了解了他们的经济状况、居住条件、生活水平、社会保障、对教育的态度及个人价值取向等方面的情况。本次调查采取了访问式与分发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解农二代现实生存及发展问题,并相应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和建议。5此次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份60,其中有效问卷31份。在调查中,女性受访者占多数比例,约为90%,20—30岁的受访者占10%,30岁以上的受访者占90%。1.1收入低微,期待缩小与城市居民的差距鸿沟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表明,受访者中,月收入1500以下以及1500—3000的中低档收入占绝大多数。同时对比西安市居民收入水平,我们可以看出,本农二代的收入普遍较低。而在对收入的期望一项中,受访者的期望大都集中在3000—5000元,大致相当于西安市居民的平均收入,反映了他们对缩小收入差距的期望。在家庭主要支出一项中,家庭日常开支与子女教育占到了总体的90%,农二代的月消费几乎全部用于住宿和食品消费。所以他们到城市工作的目的大都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1.2令人堪忧的住房问题农二代进城后面临的第一大题就是找个落脚安身之处,大多数只能租房居住,或住在建筑工地的工棚里,房间拥挤、采光和通风条件差。他们的业余文化生活也令人担忧。不宽裕的收入、不高的文化水平、拥挤的居住条件、高强度的劳动,使他们往往处于与城市文化的某种隔膜中。而对于如何解决目前的居住问题,50%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单独租赁,10%与他人合租,此外,还有单位统一租赁,而自己买房的微乎其微。还有就是68%的受访者称自己居住的环境不好,有待6改善。“有恒产者有恒心。”对于连住房问题也难以彻底解决的农二代来说,我们很难想象他们是怎样生活在我们的城市中,并坚持下去!1.3超负荷的工作,艰难的生存虽然农二代的工资在这两年里有所增长,但是相对于城市人员的工资还是很低,同工不同酬的现象依然存在。并且由于大部分农二代的文化水平低,又缺乏专业的技术知识的经验,所以大多数只能从事城中那些脏、累、险的体力工作。同时很多农二代的工资看起来不低,有的达到2000多,但是他们的劳动时间长,超负荷从事繁重工作。由于工时水平低,为了挣更多的钱,时间对他们来说至关重要,他们只能加大劳动强度、延长劳动时间来获得更多的报酬。而根据调查结果反映,他们中绝大多数(58%)在个体与私人企业工作,大量积聚于第一、第二产业和部分低端的第三产业,特别是在传统的商业服务业、农林牧业和生产运输等社会地位较低的行业中,所占的比例较大。低就业水平就使得农二代的收入水平有限,据调查88%的被访者的年收入都在50000元以下,生活得不到保证,使农二代的城市生活压力大。调查中90%的人最希望增加收入并得到就业服务。1.4“可望而不可及”的社会保障在调查结果中,90%的受访者仅拥有农村合作医疗、养老保险等这7些最低程度的保障,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等只有个别人拥有。企业单位、政府的作用在保险方面严重缺失。虽然近几年来,很多社会保障慢慢走近农二代,但是相比城市居民,他们的社会保障严重滞后。大部分农二代是在保障缺失的情况下从事相当艰苦甚至高度危险的工作,长时间疲劳过度,安全隐患多,工伤工亡事故时有发生。甚至在生病的时候都舍不得去正规医院看病。失业也得不到保障,当农二代被解雇或辞退工作后,这部分人就会暂时的或很长时间成为无业游民,生活就会失去保障。1.5文化生活单一总体来看,第二代农民工与上代农民工相比,在收入状况、知识文化程度、融入城市生活、兴趣爱好、个性发展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知识文化程度方面,初、高中文化程度的人数占百分之七十以上。闲暇时间的娱乐生活,调查中可以看出,农二代的首要娱乐方式就是看电视,排在第二位的是上网。电视是他们最喜欢和最信任的媒体,这说明由于调研的地域、时间等因素的不同,农二代对不同媒体的喜爱程度略有不同,但电视无疑是他们最喜欢、最方便和使用最多的媒体,这也说明由于网络的快速普及和他们自身受教育程度提高、接受新事物快、新生媒体的使用率在不断提高,但电视在近些年仍会是中国大部分地区农民工的首选媒体。调查中,90%以上的被访者称,自己所在的社区或公司很少举办文娱活动,强调自己没机会参加社会活动。83%的受访者下班后的娱8乐方式都是在家看电视或看电视,而社会交往面也仅限于亲缘或业务往来。第二章正文城市化在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批农民工已经老去,农二代这个词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他们与父辈不同,虽同样作为农民,却没有了土地。一部分是因为进城,另一部分是因为土地流转。随着农村土地实现规模流转以来,他们这一特殊的群体便不断壮大。这一部分人口正当盛年,在这样社会转型期,贫富差距有着极大的悬殊,他们这一代人再也不安于守着几亩薄田、面朝黄土背朝天苦苦度日,他们为着生活奔波,寻找机会和出路。但由于自身成长的特殊原因而集体迷失,即已疏远父辈出身的农村文化,也没有融入城市文化。依照途径的不同,对“农二代”大致可进行如下的分类:第一类“农二代”是学习成绩优异的莘莘学子,通过高考,改变命运,脱离农村,由农二代变身为城市的一员,广泛分布于各行各业,大江南北。第二类“农二代”是学习不那么优异的学生,虽经过高考,但学历层次较低,在就业难的形势下,毕业就往往失业,去向不明朗,也可能和农民工没两样,但唯一不屑的可能就是务农了。第三类“农二代”是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之后,进城打工,是正宗的农民工,是进入城市的劳动力大军,闲得无聊时可能会考虑务农。9第四类“农二代”:是家境丰实的农民子弟,由于可以坐享其成,可能会打工,但多数还是从事父业或其他技术行业,90%不愿从事农业生产。第五类“农二代”是家境较为贫穷的农民子弟,可能会打工兼顾种田,因为打工的收入不足以维持生活。但这部分农二代将很少。现在农民工这个词还存在,但农民工的孩子们已经快长大了,这些农二代逐渐长大后,他们对城市生活的期待和他们的父辈已经不发生了改变,他们赚钱后的目的不是回老家盖房子,而是为了能在城市里找到更好的出路。但城市的阶层化竞争必然形成对农二代的排斥,无论从文化上还是社会资源上,农二代看过天上飞的,自然不愿意在地上爬,于是城市的内在矛盾就会产生。在推动中国模式的经济增长奇迹30年后,中国农民理性的扩张释放出的强大力量,面临着新的社会转型时期的挑战。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徐勇教授认为,农民理性的扩张是中国经济发展包括率先从经济危机中复苏的重要推动力,但这种理性也需要一种转型,而转型期显现出的一些农民理性的天生缺陷,也让包括新一代的农民后代无人再愿意种田,成为中国最需要担忧的问题之一。农二代由于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是家里的独生子女,自小的生活条件就比上一代优越,因而长大后走出农村、走向城市的发展冲动很强烈,而轻视“泥腿子”的旧思想也是根深蒂固的,这样看来,真正的种田人将会少之又少,推论下去,农村的土地抛荒现象将逐渐逐严重。另外,大量的农二代涌入城市,对城市的容纳量也构成巨大10的挑战,将产生更多的社会问题。2.1收入偏低不仅仅源于自身素质低据国家统计局八月启动的调查数据显示,尽管国家对农民减少了各项收费,减轻了农民负担,但是大多农民依旧选取外出务工,生活状况依然十分辛苦。据了解农民工进城务工的平均收入为1000元,一半以上的农民月收入在800元以下,只有一成超过1500元,男性农民工收入为1070元,女性农民工收入为780元,收入普遍没有城市居民高,他们从事的多是技术含量低,工资水平低的职业,他们的收入水平没有随我国经济的发展而明显提高,究其原因:①自身素质和能力使其大多在报酬较低的产业部门就业,如制造业,居民服务业,建筑业等所需技术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由于农民工受技术限制,工资水平偏低。②社会不太健全的制度使得农民工就业受到不公平待遇,从而阻碍个工资水平的提高。2.2“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打破城乡户籍限制”农二代工作时间普遍较长:平均工作6.3天,平均每天工作9小时,47%的每周工作7天。究其原因主要是某些私营、个体业主追求高产量,高效益,而工人也为了挣更多钱主动拖长工作时间。他们工作之余的主要娱乐方式仅为看电视,睡觉等,几乎没有其他的娱乐活动。然而他们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文化财富的创造者和文化财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