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学名词解释问答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生理性体重下降:出生一周由于奶量摄取不足,水粉丢失,胎粪排出,可出现暂时性体重下降,生后一周达最低点。2.骨龄:用X线检查测定不同年龄儿童长骨干骺端骨化中心出现时间、数目、形态变化并将其标准化。3.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VD佝偻):是一种儿童由于体内VD不足而导致的钙磷代谢紊乱,以骨性病变为特征的慢性营养缺乏病。4.VD缺乏手足搐搦症:由于VD缺乏,甲状旁腺功能低下,血清钙降低,导致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表现为惊厥,手足搐搦及喉痉挛等。5.小于胎龄:指体重在同胎龄婴儿平均体重的第10百分位下。6.正常足月儿:指胎龄≥37周并<42周,体重≥2500g并≤4000g的无畸形、疾病的活产儿。7.中性温度:是指机体维持体温正常所需代谢率和耗氧量最低的最适环境温度。8.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出生时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导致血清胆红素升高,而出现皮肤、黏膜、巩膜黄染的一系列综合征。9.胆红素脑病:血清胆红素升高,透过血脑屏障,引起以大脑基底核为中心的脑组织广泛黄染,导致脑细胞受损,出现惊厥,意识模糊等神经系统症状及后遗症。10.腹泻病:是一种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性状改变为特征的消化道综合征,是我国儿童常见疾病之一。11.新生儿溶血:指由于母婴血型不合而引起的新生儿同种免疫性溶血。12.呼吸暂停:呼吸停止>20s,心率<100次/分,胎龄越小发病率越高。13.麻疹黏膜斑(koplik斑):是麻疹早起特征性病变,常于出疹前1-2天出现,见于下颌于想对的颊膜上,出现0.5~1mm白色小点,周围有红晕,并于1~2天内增多,遍布整个颊黏膜甚至唇部颊膜,出疹后逐渐消失,留下暗红色小点。14.结核菌素试验(PPD):小儿结核感染4~8周后即呈阳性,结核直径<5mm(-),5~9mm(+)阳性,10~19mm(++)中度阳性,≥20mm(+++)强阳性,除结节外还有水肿,破溃,淋巴管处及双圈反应(++++)极强阳性,提示有活动性结核存在。15.闭锁肺:支气管哮喘严重时与气道广泛堵塞,哮鸣音反而消失,是哮喘最危险体征。16.哮喘持续状态(危重状态):哮喘患者在服用规范合理的缓解药物后,仍有严重或进行性呼吸困难存在。17.持续胎儿循环:严重肺炎,酸中毒;低氧血症,肺血管压力升高,导致肺循环压力大于体循环时导致卵圆孔,动脉导管重新开放,出现右向左分流。18.热性惊厥:发病年龄在3月-5岁,体温在38℃以上时出现惊厥,排除颅内感染,气质性代谢引起的惊厥,既往无热惊厥史,可诊断热性惊厥。19.肾病综合症:指由多种原因造成肾小球基底膜滤过率增高,血浆中大量蛋白随尿丢失的临床综合征。20.髓外造血:指发生感染性贫血和溶性贫血时,需增加外周血量,肝、脾、淋巴结可恢复到胎儿时造血状态,肝、脾、淋巴结肿大,外周血中出现大量有核红细胞和幼稚中性粒细胞。21.生理性溶血:胎儿出生后,自主呼吸建立,血氧含量增加,红细胞生成素含量降低,骨髓造血暂时降低,网织红细胞减少,红细胞变少,且破坏较多。22.生理性贫血:指胎儿出生后2~3个月时,出现红细胞<3x1012个,血红pro<100g/L出现的贫血,呈自限性,常于3个月后慢慢恢复。23.惊厥:俗称抽风、抽搐,是全身或局部骨骼肌群发生不自主收缩,多伴意识障碍。24.惊厥持续状态:凡惊厥持续超过30分钟或者发作中意识不清超过30分钟,称惊厥持续状态。25.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多细胞和多细胞成分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多伴气道高反应性。26.气道高反应性:是支气管哮喘的一种特征,表现为气道对多种刺激因素呈高敏感性,体现了气道炎症的严重性。27.脱水:指水分摄入不足或丢失过多引起的体液总量,尤其细胞外液减少的疾病,伴钠,钾等电解质的丢失。28.生理性腹泻:多发生于6个月内婴儿,外观虚胖常出湿疹,生后不久出现腹泻,仅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食欲良好,不影响生长发育。29.Roger病:小型室缺,缺口直径<5mm或面积<0.5cm2,临床表现不明显,杂音响亮伴震颤。30.艾森曼格综合征:左向右分流先心病,随病情发展,肺动肺压持续升高,当有心事收缩压大于左心室时,即出现右向左分流式双向分流出现发绀。儿科学名解和问答第一章绪论胎儿期:从受精卵形成到小儿出生为止,共40周。新生儿期: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时开始至28天之前。围生期:胎龄满28周(体重1000g)至生后7足天,称为围生期或围产期。乳儿期:出生后到满1周岁之前为婴儿期,又称乳儿期。幼儿期:自1岁到3周岁之前称为幼儿期。学龄前期:自3周岁至6~7岁入小学前为…~学龄期:自入小学起(6~7岁)到青春期(女12岁,男13岁)开始之前称为学龄期。青春期:从第二性征出现到生殖功能基本发育成熟、身高停止增长的时期称为青春期,女孩从11~12岁开始到17~18岁、男孩从13~14岁开始到18~20岁,但个体差异较大,也有种族差异。四.简答题:一、新生儿期的特点①生理调节和适应能力不成熟,易发生各种疾病;②发病及死亡率较高。二、婴儿期的特点①生长发育最迅速;②需要摄人的热量和营养素特别高;③消化功能不完善,易发生消化紊乱和营养不良;④抗病能力弱,易患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三、幼儿期的特点①智能发育较前突出;②识别危险能力不足,易发生意外创伤和中毒;③自身免疫力低,传染病发病率较高。第二章生长发育1.生长发育:指小儿机体各组织、器官形态的增长和功能成熟的动态过程。2.体重:指务器官、骨骼、肌肉、脂肪等组织及体液的总盘3.身长(高):指从头顶到足底的全身长度。4.头围:指经眉弓上方、枕后结节绕头一周的长度。5.胸围:指沿乳头下缘水平绕胸一周的长度。6.上臂围:沿肩峰与尺骨鹰嘴连线中点的水平绕上臂一周的长度。7.体重过重:体重大于同龄儿平均体重加2个标准差称体重过重。8.低体重:体重小于同龄儿子均体重减2个标准差称低体重。9.高身材:身高大于同龄儿子均身高加2个标准差称高身材。10.矮身材:身高小于同龄几平均身高减2个标准差称矮身材。11.屏气发作为呼吸运动暂停的一种异常行为,多发于6~18个月婴幼儿,5岁前会逐渐自然消失。12.5岁后仍发生不随意排尿称遗尿症。13.儿童擦腿综合征是儿童通过擦腿引起兴奋的一种行为障碍。14.注意力缺乏多动症为学龄儿童中常见的行为问题,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行为,常伴有学习困难,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15.学习障碍,属特殊发育障碍,是指在获得和运用听、说、读、写、计算、推理等特殊技能上有明显困难,并表现出相应的多种障碍综合征。四、问答题1.小儿运动发育的一般规律小儿运动发育的一般规律由上而下,由近到远,由不协调到协调,由简单到复杂,由粗糙到精细、准确、灵巧。第四章儿科疾病诊治原则脱水:指水分摄入不足或丢失过多所引起的体液总量尤其是细胞外液量的减少,脱水时除丧失水分外,常有钠、钾和其他电解质的丢失。脱水程度脱水程度是指患病后累积的体液丢失量。脱水性质脱水性质是指现存体液渗透压的改变。累积体液损失量累积体液损失量一般指发病后水和电解质等体液的总损失量,即患病前与来诊时体重的差值。可通过前囟、眼窝、皮肤弹性、循环情况和尿量等临床指标进行估计。体液继续损失量体液继续损失量是在体液治疗过程中,由于呕吐、腹泻、胃肠引流、肠瘘或胆道瘘等原因造成机体不断丢失液体,其总量即为继续丢失量,临床上应根据实际损失量用组成成分相似的液体进行补充。1:2含钠液1:2含钠液指2份5%~10%葡萄糖液、1份生理盐水混合液,1/3张。2:1含钠液2:l含钠液指2份生理盐水和1份1.87%乳酸钠或1.4%碳酸氢钠,等张。ORS:是WHO推荐用以治疗急性腹泻合并脱水的一种溶液,各种电解质浓度为Na+90mmol/L,K十20mmo[/L,Cl—80mmol/L,HCO3—30mmol/L;可用NaCl3.5g,NaHC032.5g,枸橼酸钾1.5g,葡萄糖20.0g,加水到1000mL配成;其电解质的渗透压为220retool/L(2/3张)。四、问答题一、低钾血症的临床表现及治疗。1、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肌肉软弱无力,膝反射、腹壁反射减弱或消失。2、心血管:出现心律失常、心肌收缩力降低、血压降低,甚至发生心力衰竭;心电图表现为T波低宽、出现U波、QT间期延长,T波倒置以及ST段下降。3、肾损害:肾浓缩功能下降,出现多尿,长期低血钾可致肾单位硬化、间质纤维化治疗:见尿补钾,补钾时应多次监测血清钾水平,补钾输注速度应小于每小时0.3mmol/kg,浓度小于40mmol/L。一般每天可给钾3mmol/kg。二、高钾血症的临床表现及治疗。1、心电图异常与心律失常:心率减慢且不规则,可出现室性早搏和心室颤动。T波高耸,P波消失或QRS波群增宽,心室颤动及心脏停搏。2、神经、肌肉症状:精神萎靡,嗜睡,手足感觉异常,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严重者出现弛缓性瘫痪、尿潴留甚至呼吸麻痹。治疗:所有含钾补液及口服补钾必须终止;静注碳酸氢钠1~3mmol/kg,或葡萄糖加胰岛素;10%葡萄糖酸钙静注;离子交换树脂、血液或腹膜透析。第五章营养及营养障碍疾病基础代谢率:基础代谢率是指在每单位时间每平方米体表面积人体基础代谢所需的能量。食物特殊动力作用:食物特殊动力作用指摄人和吸收利用食物,可使机体的代谢增加超过基础代谢率,食物的这种作用称为食物特殊动力作用。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婴幼儿期常见的营养缺乏症,本病是由于儿童体内维生素D不足使钙、磷代谢紊乱,产生的一种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典型表现是生长着的骨干骺端和骨组织矿化不全,维生素D不足使成熟骨矿化不全,则表现为骨质软化症初乳:初乳一般指产后5~7天内的乳汁,质略稠而带黄色,含脂肪较少而球蛋白较多,微量元素锌、白细胞、SIgA等免疫物质及生长因子、牛磺酸等都比较多,对新生儿生长发育和抗感染十分重要。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是由于缺乏能量和(或)蛋白质所致的一种营养缺乏症,主要见于3岁婴幼儿;除体重明显减轻、皮下脂肪减少和皮下水肿以外,常伴有各种器官的功能紊乱。临床上分为:以能量供应不足为主的称为消瘦型;以蛋白质供应不足为主的称为浮肿型;介于两者之间的称为消瘦—浮肿型。营养:指人体获得和利用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整个过程。营养素:食物中经过消化、吸收和代谢能够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平均需要量(EAR):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对某营养素需要量的平均值。推荐摄入量(RNI):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绝大多数个体的需要。适宜摄入量(AI):通过观察或实验获得的健康人群某种营养素的摄入量。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平均每日可以摄入该营养素的最高量。食物热力作用(TEF):指由于进餐后几小时内发生的超过BMR的能量消耗,主要用于体内营养素的代谢。体重低下:体征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参照人群值的均值减2SD以下为~生长迟缓:身长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参照人群值的均值减2SD为~消瘦:体重低于同性别、同身高参照人群值的均值减2SD为~小儿单纯性肥胖:由于长期能量摄入超过人体的消耗,使体内脂肪过度积聚、体重超过一定范围的一种营养障碍性疾病。肥胖:体重超过同性别、同身高参照人群均值的20%为~四、问答题一、试述母乳喂养的优点?1、营养丰富易消化吸收,蛋白质、脂肪、糖的比例适当。含白蛋白、不饱和脂肪酸、乳糖较多,钙磷比例适宜,含微量元素锌、铜、碘较多;2、母乳缓冲力小,对胃酸中和作用弱,有利于消化;母乳含优质蛋白质、必需氨基酸及乳糖较多,有利于婴儿脑的发育;母乳具有增进婴儿免疫力的作用,含SigA、乳铁蛋白等多种免疫物质或因子;3、经济方便,温度及泌乳速度适宜,几乎无菌;有利于促进母子感情;产生哺乳可刺激宫缩,有利于母亲早日恢复;有利于计划生育等。二、婴儿喂养添加辅食的原则是什么?由少到多;由稀到稠;从细到粗;习惯一种食物后再加另一种;应在婴儿健康、消化功能正常时添加。三、引起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病因有哪些?10.引起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病因有:日光照射不足,维生素D摄人不足,食物中钙、磷含量过低或比例不当,维生素D的需要量增加,疾病影响及其他

1 / 6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