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土壤资源合理利用土壤资源:是指具有农、林牧业生产性能的土壤类型的总称。土壤资源的特点:1、具有一定肥力;2、具有可更新性和可培育性;3、具有地域分异规律。第一节土壤资源的现状一、世界土壤资源的现状1、低质量的土壤资源比例大可耕地占陆地总面积的23%已耕地占陆地总面积的10.7%2、类型繁多,利用差异大3、耕地面积小,分布不均,开发有一定潜力耕地面积1400万Km2,占陆地总面积的10.7%已耕地面积占可耕地的42%,尚有1600万Km2可耕地待开发但①开发难度大,难以利用②分布不平衡,与人口分布不相适应,非洲、南美洲,大洋洲人口少,但可开发耕地多二、我国土壤资源的特点1、土壤资源丰富、类型多样按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土地总面积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15,居第三位。据统计,在我国土壤资源中,适于发展农业或农林结合的土壤约263.33万Km2,占全国土壤资源总面积27.4%,适于发展林业和林农结合的土壤约243.33万Km2,占总面积25.38%;适于发展牧业或牧农、牧林结合的土壤面积为234.47万Km2,占总面积24.42%,仅部分适于林业或牧业的高山及亚高山土壤,面积为198.66万Km2,占总面积20.7%;尚难开发利用的石质山地及其他土地,共约20.24万Km2,占总面积2.1%。2、山地面积多,平原面积少,地区差异大山地33%高原26%盆地19%平原12%丘陵10%90%以上的耕地和陆地水域分布在东南部50%以上的林地集中在东北和西南80%以上的草地分布在西北山地丘陵及高山的土壤占全国总面积的65%,3.人均土地少,分布不均总耕地面积为1.23亿hm2,人均不到0.1km2。表14-1我国与一些国家的土地资源占有情况对比国家土地总面积106ha人口106耕地106ha草地106ha林地106ha农业人口%人均耕地hm2/p美国916.7246.1187.9241.5268.22.50.764英国24.257.26.9311.62.322.10.121加拿大922.125.945.9323.543.61.772中国948.71200118261196800.098如中国北方的农牧交错带、黄土高原、西部绿洲、卡斯特地区、荒漠化地区等。4、耕地质量总体较差,自持能力弱中低产田占2/3,其中亩产低于150kg/亩的低产田占1/3.低产田的种类有:缺水地、坡地、风沙地、盐碱地、涝地、水浸地等。如南方低产红壤的面积约为1200万公顷国土面积大而耕地少,分布不均衡且优质土壤少,人均水平低且后备资源少,山地多平原少旱涝灾害多。总而言之:三、土壤资源存在的问题1、耕地面积减少,人地矛盾突出2、土壤侵蚀严重,危害巨大3、土壤资源退化,肥力下降4、土壤盐碱化,沙化加剧5、土壤污染日益严重,农田生态环境恶化。四、土壤退化土壤退化概念土地退化概念土壤退化指的是土壤数量减少和质量降低。数量减少可以表现为表土丧失,或整个土体的毁失,或土地被非农业占用。质量降低表现在土壤物理、化学、生物学方面的质量下降。土地退化是指人类对土地的不合理开发利用而导致土地质量下降乃至荒芜的过程。其主要内容包括森林的破坏及衰亡、草地退化、水资源恶化与土壤肥力下降等。土地退化与土壤退化在讨论土地退化或土壤退化时,两者常常混为一谈,许多情形下,把土壤退化简单地作为土地退化来讨论,反之亦然。土地退化的直接后果是:(1)直接破坏陆地生态系统的平衡及其生产力;(2)破坏自然景观及人类生存环境;(3)通过水分和能量的平衡与循环的交替演化诱发区域乃至全球的土被破坏、水系萎缩、森林衰亡和气候变化火水金土木相生相克、物竟天择、自然平衡土壤退化的分类1971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出版《土壤退化》一书。土壤退化包括类:侵蚀、盐碱、有机废料、传染性生物、工业无机废料、农药、放射性、重金属、肥料和洗涤剂、旱涝障碍、养分亏缺、非农占用土壤退化主要表现1.土壤(地)沙化和沙漠化沙化:指土壤在风蚀作用下,表层土壤细颗粒减少而粗质砂粒增多的过程。沙漠化:是土壤在风蚀作用下,向沙漠生境演化的过程。沙漠是沙漠化的顶极状态。据统计:因水土流失、盐渍化、沼泽化、土壤肥力衰减和土壤污染及酸化等造成的土壤退化总面积约4.6亿公顷,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40%,是全球土壤退化总面积的1/4。杞人忧天,谁人忧地!呜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何人何时何地!我国土壤退化我国从1979年到1989年10年间,草场退化每年约130万公顷,人均草地面积由0.4公顷下降到0.36公顷。干旱沙区:内蒙狼山—宁夏贺兰山—甘肃乌鞘岭以西半干旱沙区:内蒙中西部、河北北部、陕北及宁夏东南部。半湿润沙区:东北地区。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百年的树林死亡土壤退化原因二月春风似尖刀!土壤退化原因风啸啸沙龙舞!大漠漫漫归何处?土壤退化原因内蒙古草原的理论载畜量应为0.49只羊/ha,而实际载畜量每公顷达0.65只羊,超出33%。沙进人退五、荒漠化1.定义:“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荒漠化一词最早是有法国的科学家A.Abreville与1949年提出,原意是指中非和西非年降水量在700-1500mm之间的半湿润、湿润地区的热带森林,由于人类滥伐、烧荒和耕作导致森林的稀树草原化和干旱环境的出现以及类似的荒漠化景观的演变模式。1959年由法国科学家H.N.Lehourou提出,一般指沙质荒漠化或沙漠化。主要是强调在沙漠边缘的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人为活动作用,制造了“新沙漠”,气候因素则是一个适宜的环境条件。直到1977年内罗毕国际荒漠化大会才确定了使用Desertification来表示荒漠化。2.荒漠化的发展现状世界荒漠化据UNEP1991年有关资料,全球荒漠化面积3592万km2,相当于全球陆地面积的1/4,广泛分布于各大洲100多个国家,但主要分布在亚洲(占37.45%)、非洲(占29.20%)的发展中国家。全球10亿人口受到荒漠化影响,有1.35亿人目前正面临耕地丧失、背井离乡的困境。全球荒漠化每年仍以5万~7万km2的速度扩展,使世界每年为此而蒙受423亿美元的损失。我国荒漠化现状我国是荒漠化分布大国,现已发生荒漠化面积262.2万km2,占该范围面积的79.0%,占国土总面积27.2%。其中风蚀荒漠化160.7万km2,水蚀荒漠化20.5万km2,冰融荒漠化36.3万km2,土壤盐渍化23.3万km2。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地区,涉及18个省(区、市)470个县(旗、市)。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占干旱、半干旱、亚湿润干旱地区总面积的比例与全球及各大洲相比,不仅高于世界69.0%的平均水平,而且高出各大洲的最高比例5个百分点,比最低的占地比例高出近50%。造成土壤荒漠化的因素1、自然因素①干旱程度;②全球气候变化;③地质因素2、人为因素①水资源的过渡开采;②生态环境的恶化;③滥垦、滥牧、滥伐。荒漠化(desertification)的危害发展态势严峻,扩展速度快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影响人民生存条件破坏建设工程,是阻碍经济腾飞的重要因素毁坏生产生活设施,是致贫的根源土壤荒漠化的防治1、营造防沙林带2、实施生态工程3、建立生态复合经营模式4、合理开发水资源5、控制农垦防风固沙土壤流失(soilerosion)流水侵蚀为例,分面蚀和沟蚀两种主要方式。前者含溅蚀、片蚀和细沟侵蚀等不同发展阶段;后者为径流集中为股流而对地面土壤的冲刷,表现为细沟、浅沟、切沟、冲沟和河沟等形式。土壤流失是土壤物质由于水力及水力加上重力作用而搬运移走的侵蚀过程,也称水土流失作用主要类型有:流水侵蚀、重力侵蚀和冻融侵蚀土壤侵蚀模数,即每年每平方公里土壤流失量美国的土壤流失允许值是,耕地为1250吨/平方公里·年,牧场为500吨/平方公里·年美国土壤保持局提出了一个通用土壤流失方程以对侵蚀进行预测预报:。A=R·K·L·S·C·P这里,A为土壤流失量,R为降雨侵蚀能量指标,K为土壤可蚀性因子,L为坡长因子,S为坡度因子,C为指标因子,P为土壤保持因子这些因子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测定或估算。。近10年,国外在土壤侵蚀机理、土壤流失方程、土壤侵蚀与土地生产力关系的评价方法、小流域水土保持规划等4方面也取得新进展。土壤流失方程(RUSLE)和预报模型(如EPIC模型)都取得长足的发展和应用。现状土壤流失的分级指标土壤流失(侵蚀)的因素1、植被破坏光板地的侵蚀模数26901kg/hm2.a桉林地6210kg/hm2.a针阔混交林31kg/hm2.a2、坡地耕作土壤流失量与坡度呈指数关系3、季风气候的影响4、地形地势的影响对于现代土壤侵蚀来说,人为因素是主要影响因素。这就是李自成的家乡—米脂过渡樵采导致土壤侵蚀--贫穷是落后与愚昧的根源红壤水土流失四川盆地山地侵蚀我国每年流失土壤超过50亿t,占世界总流失量的1/5,受危害严重的耕地约占全国1/3,相当于耕地削去10mm厚的土层,损失N,P,K养分相当于4000多万t化肥。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到达150万平方公里!相当与50个台湾省!多可怕!你还睡得着吗?土壤流失的防治一、要宣传和树立全民的“国土危机”意识二、以防为主,标本兼治①严禁乱砍乱伐,加大植被保护的力度②尽快退耕还林和退耕还草,严格限制利用强度;③按自然规律利用和开发土壤资源;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草则草。④实施科学的耕作法,如土壤保护耕作法。⑤加大水土保护的工程投入水利工程、生态工程、农田工程、生物工程等小流域治理护坡植被以色列的水土保持以色列的水土保持以色列的水土保持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黄河在哭泣….lyz黄河在哭、在流泪,那是黄帝的泪-浑浊的伤心泪;黄河在流血;那是龙的血-浓浓的动脉血.远古的硝烟淡去,浓浓的血迹将干;千年的风在吹,吹不去你的泪痕斑斑。大地张开干裂的嘴唇,历史变成牛皮癣的梦魇……..黄河,不见昔日的倩影!长江,也不是清清的水乡!齐鲁大地,天上之水何处觅?江南水乡,滚滚的洪水年年让人心悸!长江,黄河,那是母亲的乳汁啊!如果没有黄河,没有长江,我们的子孙可怎么活?!土壤流失对农业生产及生态环境的影响思考一:土壤流失有什么危害?思考二:如果你是当地的官员,您将如何治理当地的水土流失,还人民一个秀美的山川?土壤盐渍化与次生盐渍化土壤盐渍化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它是指易溶性盐分在土壤表层积累的现象或过程。我国盐渍土总面积约1亿公顷,其中现代盐渍化土壤0.37亿公顷,残余盐渍化土壤0.45亿公顷,潜在盐渍化土壤0.17亿公顷。滨海盐土景观1、滨海湿润—半湿润海水浸渍盐渍区2、东北半湿润—半干旱草原—草甸盐渍区3、黄淮海半湿润—半干旱耕作草甸盐渍区4、蒙古高原干旱—半漠境草原盐渍区5、黄河中上游半干旱—半漠境盐渍区6、甘、蒙、新干旱—漠境盐渍区7、青、新极端干旱漠境盐渍区8、西藏高寒漠境盐渍区土壤次生盐渍化及其成因土壤次生盐渍化是土壤潜在盐渍化的表象化。①由于发展引水自流灌溉,导致地下水位上升超过其临界深度,使地下水和土体中的盐分随土壤毛管水通过地面蒸发耗损而聚于表土。②利用地面或地下矿化水(尤其是矿化度大于3g/L时)进行灌溉,而又不采取调节土壤水盐运动的措施,导致灌溉水中的盐分积累于耕层中。③在开垦利用心底土积盐层的土壤过程中,过量灌溉的下渗水流溶解活化其中的盐分,随蒸发耗损聚于土壤表层。次生盐渍化的成因50年代大搞平原水库导致我国平原地区次生盐碱化面积大增土壤盐渍化的防治土壤盐渍化和次生盐渍化的防治应重点围绕“水”字做文章1、合理利用水资源①合理灌溉掌握灌溉时机,排盐而返盐,提高产量。②节水防盐技术如滴灌、渗灌等,防止大水漫灌。③减少输水渗漏④井、灌、排相结合。2、因地制宜地建立生态农业结构。水改旱,可有效防止次生盐化;3、精耕细作。多施有机肥,控制灌溉水质。曲周盐碱土四、土壤潜育化与次生潜育化土壤潜育化是土壤处于地下水和饱和,过饱和水长期浸润状态下,在1m内的土体中某些层段Eh200mV,并出现因Fe,Mn还原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