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本解读走向教学设计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从文本解读与走向教学设计教师培训材料2一、“文本解读”何以成为语文界讨论的一个焦点话题?先看一个案例:34案例《尊严》师:当杰克逊大叔说不需要的时候,你又找到了哪句?生: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我从“不能、不能不”体会到他的态度的坚决,这个年轻人不劳动,决不会吃这些食物。师:年轻人目光灰暗了,为什么灰暗?他的喉结动了动,这又说明了什么?生:灰暗,是因为杰克逊大叔说没有什么要年轻人做,他感到很失望。生:喉结动了动,说明在咽口水,想吃。师(走到一生身旁):如果是你,你吃吗?生:不吃,因为吃了这些食物就让我失去了尊严。生:吃,因为我的肚子已经很饿了。生:不吃,因为我不能因为食物失去尊严。生:吃,因为我实在太饿了。(就在这个时候,突然冒出了这么一个声音)生:不吃白不吃,如果饿死了,命都没有了,还要尊严干什么?(此话一出,教室里炸开了锅,马上有学生应和。)生:对啊,没有了生命,还要尊严干什么?一定得吃!这个年轻人真笨。……(两种观点相持不下,教师说我们学完课文后再来讨论“生命与尊严谁重要”,就按既定的教案进行下去。)问题出在何处?5笔者以为深层次的问题还是出在教师对教材文本的解读上,出在问题设计上。设问暗含的逻辑前提?哈默“尊严”的含金量(意蕴)?对文本的解读浅尝辄止提升教师的文化(文学)修养——大量阅读,广泛涉猎。读书——滋养精神情感;积累情感、思想、文化;提高认知能力与水平,开启心智;提升文学素养与阅读能力(语感敏锐、细腻)。展开教学研究与反思(行动研究)。6教语文,学养是第一位的,技术是第二位的。只从“术”的方面去研究,不从“学”的方面去积淀,是舍本逐末。课程改革的关键在教师自身素养的提高。没有优秀的教师,什么理念、教材、教法、评价都可能会被扭曲、变形、异化。课程改革的主力军是教师,教学研究的生力军也是教师,从这个意义上说,课改的成败在于教师。——靳家彦一日不读书,则语言乏味,面目可憎。——黄庭坚有文化才有底蕴,有底蕴才有底气,有底气才能在课堂上有灵气。——于永正7《静悄悄的革命》(日本佐藤学)这场革命要求从根本性的结构变化。仅此而言,它决非是一场一蹴而就的革命。因为教育实践是一种文化,而文化越是变革是缓慢,才越能得到确实的成果。(P8)对教学的反思和经验的相互交流成了每位教师成长的食粮。改变教学、改变学校的条件决不是遥不可及的,而使其实现的条件仍存在于所有的教室中,存在于所有的学校中。(P10)对“学”字的富有创意的阐释:要改变一所学校,需要不断开展校内教研活动,让教师们敞开教室的大门,进行相互评论,除此以外,别无他法。(P58)只有教师间彼此敞开教室的大门,每个教师都作为教育专家而共同构建一种互相促进的“合作性同事”之间的关系,学校的改变才有可能。(P60)8反思:教师的专业素养(专门知识、特殊技能、职业情意)教师发展:随意化——经验化——专业化教师知识——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背景性知识(文化知识);实践知识;9正确、深刻、全面的解读文本的能力是语文教师必备专业素养,是进行教学设计的前提条件之一。没有富有创意的文本解读,就不可能有创造性的教学设计。语文教师必备的专业能力:正确深入地解读文本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机动灵活地实施教学10二、关于文本解读什么是文本?文本解读是读者通过阅读从文学文本中获取和解释意义的过程。文学文本的语言具有模糊性,优秀的文本内涵含蓄而丰富,这就使得文学文本的意义具有不确定性。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读者阅读同一个文本,会读出不同的意义。一部伟大的作品的伟大性在于:这个文本原点,在历史长河中具有意义生发的无穷的可能性,在自己身处的历史语境中,总是能够从这部作品中获取对自己当下生活新的领悟。——曹明海《理解与建构:语文阅读活动论》11文本本体构成的“多层次结构”:一是形式层:文本构成的“语体形态”——“语体层”(语言形式)二是再现层:文本展现的“语象世界”——“语象层”(描写内容)三是表现层:文本内在的“语义体系”——“语义层”(情感意蕴)文本价值的多层次性作者思想的多层次性文本解读的空间性文本内涵的可拓展性文本的语言层面、语意层面、思想与文化层面……12解读文本是寻求理解与建构意义的过程。文本通常有三层意义,即作者想要表达的主观意义、文本问世后自身所具有的意义(客观意义)以及读者理解的主观意义。阅读文章就是解读、体验作者的心路历程,思想情感与人生体验。真正走进文本就会达成心灵的沟通、情感的共鸣,悲伤着你的悲伤,快乐着你的快乐,追逐着你的追逐,总之,就是在体验着你(作者)的体验。因而,在文本解读中丰富的体验感悟尤为重要。13文本解读的现状1、教参式解读(教参、网络,丧失自我之思。)2、泛政治化解读(社会历史层面、政治价值)《荷塘月色》、《雷雨》3、概念化解读(《关雎》“后妃之德也”)4、浅阅读现象(走过文本与走进文本)5、功利化解读(应试教育、《世间最美的坟墓》)6、时尚化解读(缘于时尚、追逐流行、一味求新)“一曲爱情的赞歌——《项链》主旨新探”(《语文月刊》)再如《景阳冈》(A、武松不是英雄,是残害国家保护动物的元凶;B、武松酗酒,作者写武松喝酒是败笔。)14“知人论世”属于社会历史分析法,反映论,关注文本的认识价值。所谓知人,就是了解作者的生活经历和创作倾向;所谓论世,就是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状况和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不足是可能造成意识形态的泛政治化倾向,牵强附会。造成对文本主体的遮蔽。案例:《江雪》15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16细读文本,寻找缝隙寻找文本中的空白和缝隙,尤其反对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解读文本。文本本身具有“召唤结构”,本身有一种张力,有很多不确定处,空白点需要读者填充,诠释。“接受屏幕”——读者的文化修养、认知水平、欣赏趣味、个人阅历等构成接受屏幕。(取舍、拓展、共鸣)如“月亮”。“接受屏幕”不同,“期待视野”也不同。17从接受美学的决定看,“误读”也是一种“接受方式”,它从更多方面发掘了作品的魅力。过度诠释——诠释有没有“度”?这个“度”存在于作品本身,即作品的语言本身所能接受的限度。18三、文本解读的几个视角(立场与姿态)语文教学的文本解读有别于日常阅读(文章阅读——语文阅读)本我阅读换位阅读(作者、教师、学生)非功利化的、常态的,非猎奇的、教材化的。19教师立场一是与教材编者进行对话。(《“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理解父母对孩子的“爱”的不同表达方式及其这两种“爱”在人生的成长过程中的巨大作用,体味珍惜父母对自己的“爱”。二是从教学的角度阅读理解教材。(依标扣本)学生的视角——设“生”处“地”20四、多元解读,多元有界:主观的合理性与文本的客观性与规定性《红楼梦》是中国许多人都知道的,至少,是知道这名目的书。谁是作者和续作者姑且勿论,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鲁迅21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登幽州台歌》(陈子昂)22时间和空间,过去和未来,写了人在巨大的宇宙面前的孤独、渺小,微不足道。宇文所安:“这首诗具有直率的美和忧伤。”舒婷:“它的气魄襟怀,就大得可怕。女诗人偶尔会冒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但仅仅是有限人生中的誓言而已。相比之下,男人的野心,野得发疯,无边无涯。女人的,虽小心眼儿,但长得优雅。”深刻表现了诗人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孤独、寂寞苦闷的情怀。2324案例:《去年的树》1、滥砍滥伐树木,破坏了环境,让小鸟失去了家园,因此要保护环境。2、滥砍滥伐的人真可恶,不但破坏了自然环境,也破坏了树木与鸟儿的友情。3、树木很伟大,为了人们能点燃油灯,宁可牺牲自己。4、要珍惜朋友间的友情。5、真情难找。树木和鸟儿有约在先,但第二年却怎么也找不到了。6、表现了鸟儿的真诚,他为了答应给树木唱歌,历尽艰辛也要找到它。7、树用“他”,鸟用“她”,作者是在向我们讲述一个关于爱情的故事吗?8、世事多变,人生无常,谁也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9、既然践约是如此困难,当初就不该轻易承诺。你认为哪些解读是合理的,有创建的。课文最具人文内涵的价值是什么?朋友之间的友谊、友情、真诚、诚信、诺言以及守信的艰难等。童话的特点,优美而感伤的艺术情调。25一方面教师应该自己的感受,读出创见、读出个性,研究、解读得越深刻,教学设计才越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教学的深度取决于教师个人对课文理解的深度,教学的艺术感染力取决于教师研究课文的一双慧眼。但是,也必须考虑孩子的接受水平,他们有自己认识世界的方式,我们不能把成人的理解强加给孩子。26另一方面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从不同视角、不同维度去领悟课文的丰富内涵。第三,既要提倡个性化阅读,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又要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案例1:《皇帝的新装》案例2:《狐假虎威》27案例1:《皇帝的新装》教师问“我们应该向谁学习?”学生的回答多种多样。表示要向孩子学习的占40%多。表示要向骗子学习的也占40%左右。为什么呢?因为这个骗子只骗皇帝和大臣,是一种“义骗”,他骗的方法很巧妙,是“巧骗”。对于这样的回答,教师表示“向孩子学习,敢于讲真话,很好;向骗子学习,进行‘义骗’,也很好”为什么教师敢于这么说呢?28师:学了课文,我们知道了狐狸借着的老虎的威风把小动物们吓跑了,老虎也相信的狐狸的话,没敢吃他。那你们喜欢狐狸吗?生1:我不喜欢狐狸,因为它太狡猾,专门骗人。生2:我也不喜欢狐狸,因为它自己没本事,借老虎的威风把小动物们吓跑。生3:我喜欢狐狸,因为它很聪明。师:(故作惊讶状)你和别人想得不一样,狐狸明明在骗老虎,只能说它狡猾,为什么说它聪明呢?生3:因为老师以前教育过我们,遇到坏人相威胁我们时,如果我们打不过它,可以智斗。老虎想吃狐狸,狐狸打不过它,就用智慧战胜了老虎,保住了自己的性命,所以我说它很聪明。师:你真聪明,说得也很有道理。我们在生活中如果遇到坏人,也应该像狐狸一样用智慧战胜他们,保护自己的生命。但是大家记得《狐狸与乌鸦》这课吗?能说那只狐狸聪明吗?生:(齐说)不能,那叫狡猾。师:为什么?生4:因为它花言巧语骗取别人的食物。生5:因为它不劳动,骗乌鸦嘴里的肉吃,害得乌鸦没食物给孩子吃。师:大家说得真好,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要学聪明的狐狸用智慧与坏人作斗争,千万不要学狡猾的狐狸去骗人,这样才是人人喜欢的好孩子。29五、文本解读的策略与方法提纲网络策略——它既是一种宏观的、整体地解读文本的策略,也是微观地解读文本的方法。它与传统的分段分层,概括段落大意有本质的不同。它是从整体、系统的宏观视角解读研究文本,动态地把握文本的内在结构与联系。而不是孤立地,机械地划分段落层次,概括段落大意。示例:《燕子专列》3031《燕子专列》▲结构特点:本文采用了倒叙的方法结构材料,先说结果,设置悬念,引起强烈的阅读期待(当然课题本身就有一种张力),然后按照故事发生的时间(逻辑)顺序来写经过,详略的当,突出描写了小姑娘贝蒂救护燕子的典型事例,有点有面,点面结合。首尾呼应,结构完整。▲表达方法:根据内容的不同,灵活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如叙述、描写(环境、动作、肖像)、说明、抒情等。▲修辞方法:拟人、烘托、排比、对比。▲文本中心:本文通过描写人们不畏严寒寻找燕子的故事,赞美了瑞士人民和政府关爱燕子、救助燕子的博大爱心。▲美学(哲学)主题:关爱生命、关爱自然、万物有灵,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环保意识、生态伦理等。32通过案例,首先可以看出提纲网络的基本形态是呈网络状的图表(辅以文字说明)。整个图表构成一个大系统,大系统中又包括了若干子系统,它们之间在内容和形式上相互勾连,形成合力,从而表达文本的主旨。其次,提纲网络的内容包括四方面:分解、联系、特点、主题。提纲网络的教学价值:⑴提纲网络能帮助教师在备课时快速高效地把握文本,作到对文本把握的全面、具体、完整、深刻。⑵提纲网络具有强大的记忆功能,其记忆优势超过背诵。⑶提纲网络是语文思维能力的训练样本。⑷提纲网络不仅是教师文本解读的

1 / 7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