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内创新药物研究的综述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关于国内创新药物研究的综述狄新宇药学1041022前言:目前我国新药研究处于产业崛起阶段,目前对新药研究的探讨,聚焦于两点,一是对中药和天然药物的研究,努力抓住优势发展;二是与国际接轨,利用基因工程研究成果,致力于生物技术药物的研究。国内对于第一点普遍赞同;对于第二点,有观点认为在基因技术尚未成熟的情况下,对传统研究方法的忽视导致了新药研究没有成果。同时,国内实现创新药物价值的机制存在严重缺陷,这也是导致国内新药研究止步不前的中药原因。正文:1)对中药天然药物研究的观点:中药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发挥了不可磨灭的功绩。但是,作为经验医学,中药具有与生俱来的不足,诸如:缺乏采用循证医学原则提供的现代临床试验数据和结果;作用机理和作用物质尚不清楚;缺乏严格、科学的质量监控标准和方法。因此,它难以保证达到作为药物所必须具备的“安全、有效、稳定、可控”的质量要求。这个问题如果不能妥善解决,不仅难于保证国人对疾病防治的需求,更难走向国际医药主流社会。只有采用现代科学研究方法,阐明中药的科学内涵,才可能推进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也才可能推进自主创新药物的研究进程。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有待整合全国的力量,团结奋斗数十年才可能取得明显的效果。关于中药成分的分析,有关学者提出一种有序分离方法,经过几步分离,拆分成若干数量的精细分离馏分。在此基础上构建一个中药精细分离馏分样品库。与通常采用的活性追踪分离方法不同,所谓“有序分离”只是根据“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原理,将各该中药中含有的各类成分按照它们的物理、化学性质不同,使其分别相对地分流到不同的馏分中去。“最优”复方筛选模式:复方药效不仅与药效物质或药效物质群有关,而且与辅助成分也有关。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进行所谓的多模式、多指标控制体系的研究工作。化学模式识别被认为是较理想的方法之一,用化学计量学的方法关联化学数据阵与药效数据阵,确定可用于复方质控的模式,并对未知样本进行识别;直接试验方法应用于中药复方全方筛选、优化研究取得了可喜的结果。直接试验设计运用蒙托卡洛方法,在规定的实验域内随机模拟取点,结合药效实验,经分析、整和、比较、评价等操作,最终确定“最优”复方。这些都是很好的方法。2)掌握前沿技术:国际上创新药物研究的发展趋势呈现出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生命科学前沿技术如功能基因组、蛋白质组和生物信息学等与药物研究的结合日益紧密,以发现和验证新型药物靶点作为主要目标,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二是理论和结构生物学、计算机和信息科学等一些新兴学科越来越多地参与到新药的发现和前期研究中,使新药研究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出现了一些新的研究领域和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新技术,对创新药物的研究与开发产生深远的影响。新药研究领域目前仍面临许多严峻的挑战,寻找治疗多基因疾病(和抗病毒感染的有效药物至今仍很困难。由于这些疾病涉及多基因、多靶点通路和网络调控,或是存在病毒与人体基因组/蛋白质组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传统的、针对单一靶点的研究方法已难以适用于相关治疗药物的研究。同时,上述疾病多半是慢性病,新药的临床研究时间长、费用高、风险大,如能把通常在临床前和临床阶段进行研究和评价的部分内容(药效、药代、安全性等)提前到药物的发现阶段,有望显著降低药物开发成本和后期风险。针对目前基因技术尚未成熟且短时间内不可能成熟的情况,有观点认为传统技术需要重视。我国如今热衷于新概念、新名词,很多与基因组相关的东西,就会有大量的资金投入。然而基因工程的进展,估计到本世纪末才能确定基因与疾病的关系,因而如今许多的投入很长时间内无法有结果。传统的药物研究途径并没有过时,仍然是现代新药发现的主要途径。包括美国FDA近年通过审批的新药,大部分仍是通过传统途径研开发的,而比较少的是通过基因组学研究成功。而我国一个劲的要“赶时髦”,老的方法采用得少了,结果我国近年来新药研究的成果极少。对于传统技术,需要多一些的投入。3)关于政策的需求从“九五”“十五”到“十一五”,在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我国科研单位和企业大力加强了创新药物研究的技术平台体系建设,实施了一批重大研究项目,对于我国充分利用国际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在一些重要领域迎头赶上,建立技术先进、与国际规范接轨的技术平台体系,发挥了巨大作用。然而,国内政策的缺陷显而易见系统配套的法规体系是促进我国医药科技自主创新的重要保障,必须将医药科技创新纳入法制化轨道。首先是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国情,修订完善专利制度和相关法规,实施医药知识产权发展战略,加强医药行业知识产权保护,维护创新者的利益,切实调动创新积极性,努力形成“创新一知识产权一获利一再创新”的良性循环;其次是制定出台更完善、健全法规促进技术转移。目前,我国现行的技术转移相关法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关于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机构的意见》、《关于国家科研计划项目研究成果知识产权管理的若干规定》和《国家技术转移促进行动实施方案》等规章制度和行动方案,仍存在层面不高、可操作性不强,实施困难的问题。就科技和产业的竞争力而言,我国还远不是国际医药产业强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往往处于受制于人的被动地位。突出表现在:一、创新能力弱,自主创新产品少,难以参与国际研发竞争。生产的药品中97%以上是仿制外国的品种,缺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磅炸弹”式的创新药物,医药产业总体经济效益低下,难以承受国际竞争的强烈冲击;规范化、标准化程度低,制约我国产品进入国际医药主流市场;大量低水平重复,我国批准新药申请中,有许多是重复品种改变剂型,同一品种多家申报,最多者达到一、二百家。二、企业规模小,自主创新产品少,市场竞争力弱,尚缺乏真正意义的大型医药企业,销售前20位医药企业总和还远不及国际第10位制药企业的年销售额。三、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力度不够,学科带头人、企业家和优秀的管理人才缺乏。四、药物创新研究投入不足,融资渠道和机制尚不健全。要实现我国医药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大幅度提升创新药物研发能力,首先必须建立完善我国医药创新体系,从建设有利于创新的法规体系、制定统一协调的国家药物政策,完善医药行业投融资体系、规范医药市场环境等多方面入手,营造有利于医药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努力探索产学研结合的创新模式,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创新,努力促进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参考文献:1.《阐明中药科学内涵推进中药现代化与创新药物研究进程》姚新生,叶文才,粟原博。《化学进展》2009.1,p32.《创新药物研究中的困惑》秦伯益,《中国处方药》2008.4No.73,p92.3.《美国创新药物研究和开发对我国的启示》徐永军,高波,张永祥,赵达生。《中国医药技术经济与管理》2008.8,vol.2no.84.《中药创新药物研究开发的回顾、策略与实践》杨义芳,杨必成,金丽丽。《中草药》。第40卷第10期2009年10月5.《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创新药物的研究与对策思考》陈凯先《中国食品药品监管》2010年第五期p5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