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方案编制中国职教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土木工程类专业基础课程教研会副主任、教育部建筑类教材评审专家库成员、省职教咨询与评估专家库成员、省高职教学管理协会副主任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傅刚斌2015.9.1内容框架•第一部分职业教育的政策形势分析•第二部分专业建设思路•第三部分专业建设内容•第四部分专业调研与人才培养方案编制●第五部分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时间文件名关键词内容说明2006年教高【2006】16号文内涵建设提高质量教学中心地位切实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加强素质教育,加快专业改革与建设,党政领导班子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和质量关,确实把学校的发展重心放到内涵建设和提高质量上来,确保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2011年教高【2011】9号文现代职教体系对接产业构建中高职协调发展的现代职教体系,以对接产业为切入点,强化职业教育办学特色;以内涵建设为着力点,整体提升办学水平;2011年教高【2011】11号文两部联合提升专业服务能力财政部、教育部注资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发展服务能力建设,200万∕专业·年;A教育部职业教育文件一览第一部分:职业教育的政策形势分析时间文件名关键词内容说明2011年教高【2011】12号文高职教育改革创新引领发展高端技能型四合作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办学方针——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培养目标——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办学思路——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增强特色为重点;以“四合作——办学、育人、就业、发展”为主线,创新体制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A教育部职业教育文件一览第一部分:职业教育的政策形势分析时间文件名关键词内容说明2012国发【2012】41号师资队伍建设1、至2020年形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2、以“双师”型教师为重点,完善“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体系;3、建立教师培训制度。实行5年一周期不少于360学时的教师全员培训制度教职成厅【2012】5号专业教学标准专业教学标准是指导和管理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是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的纲领性教学文件,目前已经完成410个高职专业教学标准。2013十八大两会特别报道鲁昕副部长访谈记1、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2、全面推进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3、建立健全职业教育制度和标准体系;4、着力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内涵提高质量;5、深度构建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机制;6、通过改革试点促进职业教育国家制度建设;7、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技术技能人才A教育部职业教育文件一览第一部分:职业教育的政策形势分析全国职教工作会议精神习近平指出:要树立正确人才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要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各层次各类型职业教育模式,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引导社会各界特别是行业企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努力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要加大对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职业教育支持力度,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全国职教工作会议目标任务: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全国职教工作会议创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专科高等职业院校要密切产学研合作,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重点服务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加强社区教育和终身学习服务。探索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建立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建立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学位制度。原则上中等职业学校不升格为或并入高等职业院校,专科高等职业院校不升格为或并入本科高等学校,形成定位清晰、科学合理的职业教育层次结构2013高职信息动态•1、走自己的路——校长要有理念、大学文化氛围营造、科学研究(高职教育短板:注意管理规范、技术、工艺创新以及横向课题)、社会服务;可不遵循木桶原理,发扬自己的长处!(中山大学原校长黄达人);•2、内涵发展的马达——质量驱动(内涵的根本与保证)、竞争驱动(竞争的意思、实力与底气);•3、开放式大学——依托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模式,突出以学习者为中心,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创新学习方式;•4、职教专家提议——中、高职培养目标定位:中职(操作技能型)、高职专科或本科(技术技能型)、本科后(高级技术技能型);•5、职教专家观点——双需求(岗位、技术活动设计课程体系)、双训练(技术与技能);•6、幕课(MOOC)——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分享教学资源,打破传统教学模式,转变教学模式,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学习方式的转变)。能否代替传统的教学方式?技术技能型人才•技术与技能的区别:•技术通常是指某一领域的专业理论知识,技能则是把技术知识广泛应用到生活和工作中的能力。后者往往具备实践性强的特点。1、技术是身体认知,是一种知识;是人后天学习获得的;2、技能是人在熟练掌握了技术(某种认知或知识)后,在实践练习或比赛中能加以运用。因此,人要掌握技能,首先要掌握技术,获得该技术的知识或认知后,理解了技术,才能获得技能。B教育部领导指示第一卷:职业教育的政策形势分析鲁昕副部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规模、质量、规格和结构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国职教会议精神——人才培养目标、现代职教体系、管理体制、治校能力等C湖南省职教发展战略第一卷:职业教育的政策形势分析工作方针对接产业(行业)、工学结合、提升质量、促进职业教育深度融入产业链,有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项目导向:从单一项目能力建设向专业综合能力专项:示范特色专业群、生产性实训基地、中高职衔接、专业信息化能力等C湖南省职教发展战略第一卷:职业教育的政策形势分析品牌战略以专业建设为龙头,打造湖南职教品牌特色。(示范特色专业30个:200万∕专业·年;特色专业70个:60万∕专业·年)质量监控专业技能抽检、技能大赛、职教项目建设、创业大赛、就业质量。(与专业建设水平和质量紧密关联)。C湖南省职教发展战略第一卷:职业教育的政策形势分析信息化建设以职教新干线空间建设为平台,实现教学资源集合、资源共享、个性化教学、交互学习和提升信息化水平。顶岗实习管理、毕业设计抽查、三通工程——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学习空间人人通(学习方式的转变之必须的平台)第一卷思考总结:国家经济发展新形势: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加快,特别是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职业院校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持。职业院校内涵建设新要求: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人才培养质量专业布局调整专业建设第二部分专业建设思路A专业气场•专业是活的:有其产生、成长、成熟的成长轨迹;•专业的气场:有1-3个专业有一定的“霸气”;•专业设置要沾“地气”;•专业发展模式设计要“大气”;•专业带头人在行业中有“名气”;•专业教学与企业对接要有“灵气”;•教学改革要有“锐气”;•学生专业学习要有“志气”;第二部分专业建设思路B专业建设思路•1、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转型和优化升级,服务区域经济支柱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2、坚持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3、创新校企合作办学体机制,工学结合、促进专业与产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五对接”;•4、坚持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双驱动,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质量观;第二部分专业建设思路B专业建设思路•5、校企合作系统设计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四共”(人才共育、过程共管、责任公担、成果共享)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实现“四合作”(办学、育人、就业、发展),校企协同创新的发展道路。企业能借助“专业平台”使之成为其相关产业技术、工艺改良和创新乃至升级的强力推进器,学校能借助“产业平台”使得专业建设与相关产业及其产业链发展同步推进,保持校企“双向车道”畅通;•动态调整机制-------------专业布局与设置紧跟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校企合作机制-------------创新基于“双赢”理念支持下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理念下的人才培养模式的专业本土化问题;•课程体系开发---------------开发的理念、思路、方法、内容与实施;•教学团队建设---------------带头人、骨干教师;结构、专业技术与技能持续跟进;•实践教学条件-------------动态支撑“实践教学体系”的实践教学资源配置;•专业教学资源-------------实现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双转变”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教学质量控制-------------现代化教学管理制度设计;•社会服务能力-------------教育的本质属性(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传承文化);第二部分专业建设思路B专业建设要点第三部分专业建设内容A专业建设动态机制1、专业布局战略:紧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湖南或本地区支柱产业、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优质资源打造专业品牌;2、专业建设规划:学院有布局调整规划,系部有针对每个专业的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以及建设效果评价机制;3、新增专业申报程序:学院规划专拟申报专业→专业团队或专业教研室初调→初步方案→系部、教务部门组织初步审议→报校学术委员会审议→确定拟报专业→专业团队详细调研(相关产业分布、人才需求状况、同类学校情况、人才规格、培养目标、岗位要求、主要课程设置、毕业生走向)形成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审议→教务部门组织审议→报校学术委员会审议→院务会或者院党委会审议→上报省教育厅。4、旧专业退出机制:根据《院级专业建设评价管理办法》动态评价,对于达不到合格标准的专业实行退出机制5、人才培养方案调整:及时关注相关产业的新岗位、新要求、新技术、新工艺等变化情况,采用微调和修订相结合的办法动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第三部分专业建设内容B校企合作机制1、遵循的基本原则:“四合”----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四共”----人才共育、过程共管、责任共担、成果共享;2、建立由“政、行、校、企”联合组建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企业一线专家是关键;3、校企共同编制人才培养方案、合作开发课程、开发教材。科学确定人才培养规格、课程内容和教学实施方案;4、校企合作创新专业建设模式。“专业+师生+员工”模式、“产业园区”模式等——企业能借助“专业平台”使之成为其相关产业技术、工艺改良和创新乃至升级的强力推进器,学校能借助“产业平台”使得专业建设与相关产业及其产业链发展同步推进,保持校企“双向车道”畅通;5、建立教师与企业专家双向互通渠道:教师能参与企业技术研发,企业专家能把最新技术、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标准带入课堂,合作研究课题,合作开发新产品,合作技术研究等;第三部分专业建设内容C人才培养模式•1、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专业本土化”是突破点的关键所在。根据本专业特点、相关行业企业生产组织模式结合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系统设计(专业与产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五对接”)人才培养全过程,并逐步形成具有本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特质性的归纳与提炼);•2、应体现双主体育人的理念。努力探索校企“人才共育、过程共管”的教学组织模式与管理模式,推行“双证书”制,强化顶岗实习(生产性轮岗实习)的实际效果;•3、创新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充分借助现代计算机云技术和网络技术开发数字化课程资源借助计算机平台实现师生对接(两个转变);第三部分专业建设内容D课程体系•1、培养目标----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