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前谈笑人依旧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尊前谈笑人依旧——一生慎言慎行周总理少年的惆怅《送蓬仙兄返里有感》这是周恩来为数不多的诗作之一,1916年的周恩来送给远行的朋友,字里行间充斥着惆怅之情,沧海桑田,人们发现少年周恩来竟然在这首诗作中为自己的人生做了模糊的预言。少年周恩来的手稿与其他领导人的不同在于,现在留存的诗作大多作于青年。诗为心声,知人论世,观诗最为切要。而周恩来却是如此难以琢磨。在长期的政治生涯中,他的行事风格,体现了中国传统儒士的温文尔雅。为什么在中国共产党长达半个多世纪的领导中,他一贯的帮助别人升到顶端,而自己却始终拒绝这顶桂冠呢?谦逊的角色令人难以忘怀从遵义会议到周恩来逝世的这长达四十年的岁月里,他与毛泽东合作关系被人们所津津乐道。两个人的性格气质截然不同,毛泽东主要扮演政策的制订者和精华森领袖的角色,而周恩来则是谨慎的执行者,新中国内政外交的大管家。谋事在毛,成事在周事实上,从1928-1932年的中共第四次反围剿开始,周恩来是全党的实际指导者和组织者,但他从来没有当过名义上的一把手,后来中央两次任命他为红一方面军政委,他都两次推选毛泽东为更加合适的人选。毛主席是搞战略的,我只能搞点技术,当助手是否党的好,我还没有把握。这是周恩来对自己与毛泽东关系的定位。他尽管只是小官吏的儿子,但仍属于封建阶级,阶级成分也许让他觉得,自己不可能也不应该成为领袖周恩来故居1898年周恩来出生与江苏淮安,在他的日记中得知,周家祖上是绍兴师爷,外祖父也是师爷,到了祖上两家都在淮阴淮安才结了姻亲。周家的传统是否影响他退让不争的从政心态,人们不得而知。两位母亲的影响嗣母终日守在房中不出门,我的好静性格是从她身上承继过来的,但我的生母是个爽朗的的人,因此我的性格也有他的一部分。—他的自白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道家思想对革命对社会改造虽无用处了,但对个人修养却是有帮助的,能使自己过好黄金关权力观美人观。周恩来本人的退让不留是道家的直接体现,于公于私他分得明明白白。1910日本吞并朝鲜,并觊觎中国,面对苦难深重的祖国,少年周恩来立下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抱负”。从天津你那开中也毕业后,19岁的周恩来东渡日本,寻求救国之道。如果说父亲周恩来的是一份无言的力量,那么周恩来在嗣母陈氏身边所受到的就是具体而微的培育了。嗣母对周恩来的要求很严格,四岁就交他识字,亲自在窗前教他读经书背唐诗。直到陈氏去世前,周恩来一直沐浴在仁慈的母爱之中。受江浙文化气质的熏陶就读南开的周恩来•君性温和诚实,最富于感情,挚于有益,凡朋友及公益事,无不尽力。南开校长张伯苓对19的周恩来作出如下评语,短短二十余字,道尽了他一生的行事之风。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他处于风口浪尖,始终慎言慎行,以自己最大的努力,尽职尽责、虽然,他的一些无奈之举让人难以理解,想必,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他忍受了承认难以忍受的压力,为了自己的责任,他在所不惜。在那个艰辛的过程中,他如履薄冰,诚惶诚恐,那是因为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信念。终其一生,他践行着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为革命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1 / 2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