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有害因素识别、评价与控制预防医学系艾宝民内容•职业有害因素接触评定及危险度评价•职业环境监测•生物监测第一节、职业有害因素接触评定及危险度评价•一、职业性有害因素接触评定••定义:Exposureassessment:是通过询问调查、环境监测、生物监测等方法,对职业人群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的程度或可能程度进行定性、定量评价。内容•1、接触人群特征分析•2、接触途径及方式评定•3、接触水平估测•根据环境检测和生物监测结果方法•1、询问调查包括职业史,接触人群特征,接触方式、途径、时间等。•2、环境监测•1)了解种类、来源、存在形式、浓度(或强度)、作业人员操作过程、活动范围、接触途径、时间等待。•2)确定监测对象和监测方案•监测对象确定的依据:•①企业领导、工程技术人员和一线劳动者的反应;•②医务人员的临床观察;•③毒理学资料,根据毒性大小、毒作用特点确定监测重点;•④流行病学资料以往调查中表明存在接触水平-反应关系的有害因素应作为重点。++++++•3)接触水平的估计•区域定点采样与个体采样器采样•浓度或强度表示方法:几何均数、中位数、时间加权平均浓度或强度、均数加可信区间、最大似然法•4)环境监测资料的整理与保管•卫生部《生产环境有害物质浓度测定年报表》规定,对环境监测结果进行如下分析:+++++•测定点合格率=合格点数/实测点数×100%•尘毒浓度测定点超标倍数=•测定点实测浓度值/国家卫生标准浓度值—1•测定率=实测点数/应测点数×100%+++++•4、生物监测(见后)二、职业性有害因素危险度评定•定义:•危险度或危险性(risk)是指一定时期内从事某种活动引起有害作用,如造成机体损伤或死亡的概率。•职业性有害因素危险度评定(riskassessment)是通过对毒理学研究、作业环境监测、生物监测、健康监护、和职业流行病学调查获得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定性和定量地认定和评价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潜在不良作用,并对其进行管理的方法和过程。++++++++++•危险度评定的作用或意义:•1)估测职业性有害因素可能引起的健康损害的类型和特征•2)估计健康损害发生的概率•3)估算或推断职业性有害因素在多大剂量(浓度或强度)和何种条件下可能造成损害•4)提出可接受的浓度(强度)建议值•5)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重点。(一)危险度评定•分为定性和定量评定•内容包括四个阶段:•1、危害性鉴定(hazardidentification)•主要属于定性评定,主要任务是确定待评定的职业性有害因素能否引起职业性损害及其发生条件;接触与职业性性损害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对职业性损害进行分类并估计危害程度,以确定危险度评价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开展危险度鉴定的依据:①职业流行病学资料②动物实验③体外试验——如致癌、致突变性短期筛查④有害因素理化特性危险度鉴定最终可以判断有无危害性,并可以进行危害作用分级。++++++•2、剂量-反应评定•是危险度评定的核心,属定量评定。•通过对职业流行病学资料和动物实验结果进行分析阐明不同接触水平所致效应的强度和频率,确定剂量-反应关系。•又分为有阈和无阈化学物的剂量-反应关系评定。++++++•有阈化学物剂量-反应关系评定:可根据可观察到有害效应的最低剂量(lowestobservedadverseeffectlevel,LOAEL)或未观察到有害作用的剂量(noobservedadverseeffectlevel,NOAEL)结合不确定系数估算剂量,进而得出剂量-反应关系。•参考剂量RfD=NOAEL或LOAEL/UF•UF为不确定系数。•不确定系数的来源:•1)种属差异和个体差异,•2)动物实验的大剂量外推到人的小剂量实际接触,•3)短期小样本的动物实验结果外推到人群的大样本产期接触。•无阈化学物则用一定数学模型来确定剂量-反应关系,如大多数化学物的致突变性和致癌性剂量-反应关系的确定。++++++•3、接触评定(exposureassessment)•足够的直接测定结果最好,其次可用接触估测(exposureestimation),即代表性抽样的限量分析估算总体人群或某个亚群的接触水平。•接触评定首先要确定化学物在各种环境介质中的浓度及可能接触途径,估算各种途径的接触量,再得出总的接触量•注意:接触量的估算要同时考虑一般和特殊人群;不同接触状况的人群应分别估算。+++++++++++++++•4、危险度特征分析(riskcharacterization)•目的是根据前三个阶段的评定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得到接触人群反应率,即该人群由于接触某种有害因素可能导致某种健康损害后果的危险度。•注意各阶段资料是否一致。三、危险度管理•危险度管理(riskmanagement)是根据危险度评定结果综合考虑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经济和技术水平,对危险度进行利弊权衡和决策分析,提出可接受水平和相应管理措施。•一般采用“社会可接受危险度”或“一般认为安全水平”(generallyregardedassafe,GRAS),如癌症的10-6。第二节职业环境监测•职业环境监测(occupationalenvironmentalmonitoring)是对作业者作业环境进行有计划、系统的检测,分析作业环境中有毒有害因素的性质、强度及其时间的分布及消长规律。•意义:•1)评价作业环境卫生质量;•2)估计作业者接触水平.一、职业环境监测对象的确定•原则:•1、凡是《职业病防治法》配套法规中规定需要检测的各种职业性有害因素(应由企业主动向监督管理部门申报,并建立监测制度、档案,制订监测计划)。•2、规章中未规定的化学物,如企业用量或产量较大,接触人数多,且安全性资料不完整的,企业应建立自检制度或委托主管部门代为监测。++++++++•监测对象确定方法:参见幻灯6。•通过查阅生产工艺过程、检查原料使用清单,参考类似企业的经验,现场查看及倾听作业者反映,结合化学物毒性资料初步确定检测对象。二、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一)采样方式•1、个体采样(personalsampling)分为有动力和无动力两种•优点:不受位置移动的限制,更有利于反映实际接触状况。•缺点:技术上难度较大,成本高,不适于采集浓度非常低的化学物。•2、定点区域采样•缺点:采样系统固定,不能反映作业人员流动性,难以反映真实接触状况。•检测点设置应当有代表性•采样点数量:一个点/1-3台设备。•采样时间:15-60min,不少于5min。•采样次数:2次/班(8小时),2个样品/次/点。(二)测定方式•1、全天连续一个样品测量个体采样器•2、全天连续多个样品测量,总的采样时间与一天工作时间相等•3、部分时间连续多个样品采样,总的采样时间未达到一天工作时间。•4、瞬时多个样品测量一般采样时间﹤15min/次,应随机选择采样时间。(三)样品的采集•1、气体、蒸汽•(1)主动采集•(2)被动采集•(3)液体吸收•(4)真空袋或容器•(5)直读式检测仪•2、颗粒物滤膜法•三、作业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略)•四、长期监测与监测数据分析•经常性卫生监督,至少1次/年;不符合卫生标准的,1次/3个月;新建、改建、扩建企业至少连续测定3次。•数据分析:中位数、百分位数等。第三节生物监测•生物监测(biologicalmonitoring)•是指定期、系统和连续地检测人体生物材料中毒物和/或代谢产物含量或由其所致的效应水平以及生物易感性,并与参比值比较,以评价接触毒物的程度及可能的潜在的健康影响。•能够作为生物监测的指标即生物标志物。•生物监测的目的是了解进入机体的相对量及其生物有效剂量。一、生物监测的特点•1、反映肌体总的接触量和负荷•2、可直接检测内剂量和机体负荷及生物有效剂量•内剂量(internaldose)•生物有效剂量(biologicaleffctivedose)即靶器官、组织、细胞或靶作用部位的有害物和或代谢产物的浓度。一般用活性化学物或其代谢产物与靶分子相互作用的量表示。•3、综合了个体差异因素和毒物动力学过程的变异性。•4、可用于筛检易感者。二、常见生物监测类型•1、生物材料中化学毒物及其代谢产物含量的测定•2、生物效应指标的测定•有赖于对该毒物的毒理学基础和中毒机制的认识如血胆碱酯酶、尿δ-ALA、δ-ALAD、ZPP等•3、活性化学物与靶分子相互作用所得产物量的测定如加合物、交联物、8-OHdG等三、生物监测的策略•1、首先确定监测指标•理想的指标应特异、敏感,应与外剂量和早期健康指标有相关关系或量效关系•确定原则应根据毒物在体内的过程、毒代动力学规律、毒作用特点、特别是中毒机制以及监测目的而定。•2、确定生物材料收集时间•也应根据毒物动力学和毒效动力学而定。•3、生物监测结果的解释评价•(1)必须结合环境监测结果•(2)一般认为,生物监测大部分用于群体评价,以“职业接触生物限值”为依据,做出高于或低于限值的结论。我国已有11项职业接触生物限值(biologicalexposurelimit.BEL)的推荐标准,此外尚有美国生物接触指数(biologicalexposureindices)和德国公布的工业物质生物学耐受量可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