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日本的经济政治及外交战略当代日本的经济政治及外交战略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学习使了解日本已由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发展成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实现了“经济立国”的战略;弄清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已确立了实现“世界政治大国”的基本国家战略,并为此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明确日本为了实现政治大国的目标,必然要走军事大国的道路,从而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关注。具体而言,通过对本章的学习,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主要问题:(一)战后日本经济的崛起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二)战后日本政治制度(三)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战略二、主要内容提示(一)战后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战后日本经济的腾飞被人们称作“20世纪的经济奇迹”,其经济的迅速发展并非偶然事件,它是由国际、国内诸多方面因素决定的。首先,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崛起的外部因素主要包括四个方当代日本的经济政治及外交战略面:第一,50到70年代中期世界市场的粮食、燃料和原料充足低廉。大量进口价格低廉的原料和能源有利于资源小国日本的经济迅猛发展日本工业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料和燃料几乎完全依赖进口。同时,日本又是以“加工贸易之国”著称的制成品出口大国。受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影响,战后以来的国际市场上初级产品的价格十分低廉,而制成品价格却大幅度上升,这不仅使日本廉价获得大量能源、资源,而且使它在进出口贸易价格上赚取大量的“剪刀差”利润。第二,朝战和越战军事订货刺激日本经济。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期间,美国庞大的军需大大帮助了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在这两场局部战争中,美国把日本作为自己的军事基地、作战物资供应地和军需补给地,向日本发出大量有关武器、运载工具和其他军用物资的订货珲(俗称“特需”),给日本带来了“特需繁荣”。这两场战争使日本获得大量外汇收入。据统计,1950—1977年日本的“特需”收入累计达107.8亿美元,仅朝鲜战争所得“特需”收入即占1951—1953年外汇收入的40%,占国民收入年平均数额的18%,从而弥补了日本的贸易逆差。第三,冷战的加剧使美国对日政策转向积极扶持。战后初期,美国为把日本纳入它在远东的反共战略体系,对日本进行了大力扶植。美国归还日本应赔偿的工厂,给予近30亿美元的援助和大量的投资,还通过民间贸易,向日本供应原棉、石油、煤炭、铁矿石等恢复工业急需的能源和原料。使日本经济起死回生。据统计,美援总额约占同期日本进口总额的40%~60%。1949年至1970年,在日本的外国资本累计为139亿美元,其中大部分是美国私人企业在美国对日扶植政策的影响下所进行的投资。美国对日本还几乎无保留地开展技术转让,并向日本开放本国市场。当代日本的经济政治及外交战略第四,日本特殊的战败国地位使日本免于将过多资源用于扩军备战。日本作为战败国,接受美国的“核保护伞”。日本军费负担减轻,使它有更多的财力投资于经济建设,为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时机,使日本节省了大量的军费开支,避免了军队供给、武器装备和军火工业等巨大资金消耗。战前(1934—1936年)日本军费开支占财政支出的44.8%,而战后由于特定的国际、国内环境的限制,日本的军费开支仅占财政支出的7%左右。日本军费开支锐减,使它有更多的财力投资于经济建设之中。其次,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崛起的内部因素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第一,积极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和资金,加速设备更新。战后,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掀起了以电子计算机、激光、原子能和航天技术为标志的科技革命、国际间技术贸易和技术转让空前活跃。日本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积极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1950年到1975年间日本从几十个国家引进了25000多项技术,只用了不到60亿美元的代价。第二,长期相对稳定的政治局势。按照西方模式建立起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使战前日本国内曾经十分尖锐的阶级矛盾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缓解。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一直到1993年,国内一直是自民党一党执政,国内政局比较稳定,政府制定的各项重大政策得以长期顺利地贯彻实施,保持了政策的连续性,为日本经济的高速、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治保障。第三,实行有力的国家干预经济的方针,采取了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战略。战后,日本政府与垄断财团联系密切,始终保持着对日本经济很强的影响力和干预能力。基于对战争的反省和国际、国内环境的压力,日本确立了“经济立国”的发展战略。20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政府根据国情适时提出了“贸当代日本的经济政治及外交战略易立国”方针,以高出口带动高增长,使日本经济获得了高速发展。进入20世纪七八十年代,“贸易立国”方针受到两次石油危机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萧条的冲击,日本又适时提出了“科技立国”的方针,加快新技术革命步伐,推动产业结构进一步高级化。20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政府根据它的金融地位和国际形势的变化,又推行了“投资立国”的战略方针,继续推进经济的发展。第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把积极吸收、利用世界上一切先进的科技成果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并且根据本国的经济特点和技术基础加以改造、革新,使之“日本化”,使日本经济收到巨大效益。日本政府还注重大力发展本国的科学技术,采取以民间为主的“官、民、学”三位一体共同协作的科技体制。每年政府在制定预算时,科学预算是重要项目。正是由于重视引进和开发科学技术,才使日本经济得以长期持续高速发展。第五,重视发展教育,提高国民素质。日本有尊师重教的传统。因为要实现“经济立国”,要在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社会上发展,就必须要有先进的技术和高素质的人才。而这些都离不开教育,离不开人的资源的开发。目前,日本已普及了高中教育。教育的普及和高度的国民教育水平为日本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二)日本经济衰退的原因第一,传统经济体制失灵。日本经济的衰退可以说是一种“体制性危机”。日本的经济体制是一种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政府直接干预企业的经营。这种干预对日本经济的腾飞曾发挥过重要作用,但到了八、九十年代,与经济全球化和自由化不相适应,暴露出很多问题。过分的干预限制了市场调节作用,当代日本的经济政治及外交战略也抑制了企业的活力。同时,在产业结构方面,产业结构调整明显滞后,特别是金融产业缺乏竞争力,进而影响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第二,政府经济政策失误。日元升值后,日本出现“高日元萧条”,政府为摆脱日元升值困境,采取松财政松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增长,造成财政赤字激增。当经济开始复苏时,日本政府开始推行紧缩性财政政策,以次削减财政赤字,却将日本经济再次陷入新困境。同时,日本政府放松对金融体制的监管,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体制性矛盾问题,为经济衰退种下祸根。第三,政治局势动荡不安。从93年“五五年体制”崩溃以来,日本政界一直动荡不安,政党林立,政党和各党派分化组合,政府更替频繁,首相就象走马灯,换了一个又一个。内阁首相不断更换,每届内阁也都推出自己的经济政策,导致经济政策缺乏连续性,一些好的经济政策难以贯彻始终。经济改革难以得到有力的推行。同时,动荡的政局也让外国投资者望而却步。(三)日本仍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理由尽管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陷入了长期停滞的状态,但日本的实力和地位不仅没有多大的动摇,反而还由于日元升值而得到了巩固和加强,日本仍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1)经济规模和人均水平仍居世界前列。1990一1999年,日本经济虽然只增长了12.1%,但由于日元升值,GDP按美元计算却增加了46.2%。其中,1995年由于日元曾升值为1美元兑94日元,GDP一度高达51374亿美元,相当于美国72654亿美元的70.7%,为英国的4.62倍、法国的3.35倍、德国的2.13倍。1999年美国的人均GDP为34047美元,而日本是35567美元,比美国搞将近4.5%。21世纪头三年,西方最当代日本的经济政治及外交战略发达的美、日、德三国的GDP,2000年分别为98246.5亿美元、47666.5亿美元、18771.6亿美元,2001年分别为100821.5亿美元、41762.4亿美元、18551.2亿美元,2002年分别为104456.3亿美元、39922.2亿美元、19902.6亿美元。日本总体经济实力稳居世界第二位。(2)世界第一资本输出大国。1998年,日本资本纯输出高达1325亿美元,其中长期资本纯输出为1177亿美元,大大超过了各发达国家资本纯输出和长期资本纯输出的总和。相比之下,同年美国则是世界最大的资本纯输入国,资本纯输入高达2375亿美元,其中长期资本纯输人为2372亿美元。到2000年年底为止,日本的海外总资产为346兆日元,约合32046亿美元,相当于日本当年GDP总额的67.42%,并占全球海外净资产的5成以上。另外,在日本的海外总资产中,除去13280亿美元为金融债券等投资外,剩下的18766亿美元都是直接投资于制造业和不动产等各类产业。(3)世界首屈一指的海外债权大国。1997年,日本的海外纯资产达到9587亿美元,1998年又突破了1万亿美元,达11529亿美元,是世界首屈一指的海外债权大国。2000年底,日本外汇储备高达3700亿美元,连续20多年位居世界第一,海外债权高达6000亿美元。截至2004年11月30日,日本外汇备高达8191.4亿美元,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4)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居世界前列。根据世界银行2000年11月15日出版的《世界银行图集》,日本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仍然高居各个大国之首,达到32350美元,比第二位的美国(29240美元)高出约10%。2001年、2002年分别达到32854.7美元和31343.3美元,略少于美国的35320.8美元和36209.6美元。(5)国民生活水平仍居高位。1992—2001年,日本的失业率为3.5%。2004年2月份,日本失业率为5%,达到法定国当代日本的经济政治及外交战略家中失业率的临界点,但仍是发达国家中最低的,同时,职工工资未降。10年间,总体物价水平也变化不大,日用品的物价更是没有什么大的变化,消费者综合物价指数在正负3%之内。虽然1998、1999、2000年人均家庭实质消费连续3年减少,但每年的幅度都很小,从没超过2%。(四)日本的政治制度战前日本实行的是君主立宪制,由天皇独揽大权。战后,政治体制改为议会内阁制,采取三权分立的原则。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分别由国会、内阁、法院掌握,以达到相互制衡的目的。(1)国会国会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组成,两院的议员均由民选产生,不同于美国和俄罗斯。众议院的每届议员定额是480人,参议院的定额是252人。国会的权能包括以下三项:立法权(制定法律,批准缔结条约,提议修改宪法。按照规定,参众两院独立行事,两院一致通过的决议被认为是国会的决议。但是,在国会中,众议院往往处于一种优越地位,这在其他一些议会制国家也一样,因为众议院人数多、任期短,因而会有更多的民意反映到众议院,所以较能代表国民的意志。因此,众议院在国会中往往拥有较大的权能。(2)内阁内阁是国家的最高行政机关。由总理大臣(首相),各省国务大臣,各厅长官和无任所大臣组成。日本现在的内阁设了12个省部,以及有关机关。内阁是通过国会选举产生的。在国会中占议席半数以上的政党才能组阁。在没有一个政党占国会议席半数以上的情况下,由国会中占席位较多的两个以上的政党组成联合内阁,一般席位最多的政党首脑出任总理大臣。当代日本的经济政治及外交战略现在日本内阁就是自、公、保联合政权(自民党、公明党和保守党)。在上届选举中,自民党在国会中只得到220多个席位,没有达到国会席位的一半,它联合公明党和保守党,席位才超过半数,组成内阁。自民党在三个党派中占的席位最多,因此自民党党首小泉就成为首相。内阁拥有很多权限。统一管理国家行政事务,处理外交关系、任免和赏罚政府官吏,制定和发布行政命令,编制国家财政预算和决定大赦,特赦,减刑,免刑等权力。(3)法院(司法部门)法院在日本三权分立的体制中最为薄弱,权限相对要小的多。最高法院院长要由内阁提名,再经天皇任命;其他法官均由内阁任命。三者关系:在日本,内阁和国会占主导地位,法院实际权限很小,主要是内阁和国会相互制约。内阁的产生是通过国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