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民族研究2009年第2期(总第61期N1W1Ethno-NationalStudies20091No12(TotalNo161当代民间信仰研究的现状和走向思考[文章编号]1001-5558(200902-0115-09p陈勤建衣晓龙[摘要]当代中国思想文化一个无可回避的事实,就是如何看待现实社会中广泛存在的民间信仰。近几年,学界对什么是民间信仰,展开热烈的讨论,有关/民间信仰0的定义也众说纷纭,但是,大多论者对民间信仰往往只注意其信仰的层面,并以宗教学的知识、理论进行解说,缺乏该信仰与现实社会关系的研究。新的研究走向,拟从当代社会流行的民间信仰和民众生活的关系,从一种不脱离信仰的生活切入,以点带面,实践调查,理性分析,科学界定,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国家对民间信仰的管理提供政策的依据,为中国现当代思想文化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关键词]当代;民间信仰;民众生活[中图分类号]K890[文献标识码]A当代中国思想文化一个无可回避的事实,就是如何看待现实社会中广泛存在的民间信仰。追本溯源,/民间信仰0在英美人类学、民俗学学术期刊中出现是在1892年,在日本成为学术概念是在1897年。中国学者大致在100年前开始用/迷信0指代民间信仰,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使用/民间的信仰0、/民众信仰0、/民间宗教0等术语,/民间信仰0从1930年开始成为稳定的术语。¹由于特殊的社会环境,民间信仰在我国曾经是比较敏感的话题,这一点从诸多的权威辞典对此采取回避态度可以看出,如5宗教百科全书6、5中国大百科全书6、5宗教大辞典6、5宗教词典6、5宗教工作手册6、5中国神秘文化辞典6、5中国各民族宗教与神¹陶思炎、何燕生.迷信与俗信[J].开放时代,1998,(3.话大词典6等大型工具书中都无/民间信仰0词条,仅5辞海6(1989、1999彩图珍藏本、5中国民间信仰风俗辞典6和5中国原始宗教百科全书6等不多的辞典中有相关的词条。近年来,随着社会的改革开放,民间信仰的研究日益提到议事日程上,然而这些研究往往就信仰而研究信仰,回避民间信仰在当今民众生活中的实际位置,缺乏该信仰与现实社会关系的研究。本文不揣粗浅,就此作一梳理和思考。一、当代民间信仰研究现状近几年,学界对/民间信仰0概念内涵的关注和研究颇多,学术界则对什么是民间信仰,展开热烈的讨论,有关民间信仰的定义也众说纷纭,不下二十余个。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四种观点,简要综述如下:第一种观点认为,民间信仰不是宗教,而是一种信仰形态。这一派观点强调民间信仰的自发性和民俗性,否定其宗教的本质属性。此说以1989、1999彩图珍藏本5辞海6为代表。5辞海6/民间信仰0:民间流行的对某种精神观念、某种有形物体信奉敬仰的心理和行为。包括民间普遍的俗信以至一般的迷信。它不像宗教信仰有明确的传人、严格的教义、严密的组织等,也不像宗教信仰更多地强调自我修行,它的思想基础主要是万物有灵论,故信奉的对象较为庞杂,所体现的主要是唯心主义,但也含有唯物主义和科学的成分,特别是民间流行的天地日月等自然信仰。类似观点还有:台湾学者姜义镇:/中国的民间信仰,从古代的自然崇拜、庶物崇拜、灵魂崇拜等原始宗教到后代的道教和通俗佛教等多神教都包括在内,也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这些宗教和思想累积混合以后,就构成了巨大民间信仰体系。0¹日本学者樱井德太郎:/不属于宗教领域,而产生和成长于一般民众之间的日常性的庶民信仰。0º掘一郎:/民间信仰是由古代的、非宗教性的自然宗教的遗留和继承现象,和正式宗教的调和而成的复合性的信仰形态。0»乌丙安:中国的民间信仰是/多民族的-万灵崇拜.与-多神崇拜.0。¼5中国民间信仰风俗辞典#民间信仰6:/民间存在的对某种精神体、某种宗教等信奉和尊重。它包括原始宗教在民间的传承、人为宗教在民间的渗透、民间普遍的俗信以及一般的迷信。0½宋兆麟:/民俗信仰又称民间信仰,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民众中自发产生的一套神灵崇拜观念、行为和相应的仪式制度。0¾116陈勤建衣晓龙#当代民间信仰研究的现状和走向思考¹º»¼½¾姜义镇.台湾的民间信仰[M].武陵出版社,2001.宫家准.宗教民俗学[M].日本:东京大学出版会,1995.5.宫家准.宗教民俗学[M].日本:东京大学出版会,1995.5.中国民间信仰[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4.中国民间信仰风俗辞典#民间信仰[Z].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7.1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187.贾二强:/所谓民间信仰,是相对于正式的宗教或得到官方认定的某些信仰,在一定时期广泛流传于民间或者说为多数社会下层民众崇信的某些观念。0他认为:/中国民间传统的神鬼观是民间信仰的基本内容。0¹赵匡为:/何为民间信仰?其含意十分宽泛,它是相对传统宗教和占有社会主导地位的宗教而言的一种群众性的信仰现象。主要是指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中,那些存在于民间又不同于传统宗教信仰的一切其他信仰现象。有的有相对较固定的组织,表现为人们的一种较鲜明色彩的习俗,而被某一民族、某一群体或某一地区的相当多数群众所信仰和遵从。0º王健:/所谓民间信仰就是指与制度化宗教相比,没有系统的仪式、经典、组织与领导,以草根性为其基本特征,同时又有着内在体系性与自身运作逻辑的一种信仰形态。0»第二种观点认为,民间信仰本质上是宗教。此说以台湾学者李亦园为代表,他把民间信仰称为/普化宗教0(diffusedreligion:/所谓普化宗教又称为扩散的宗教,亦即其信仰、仪式及宗教活动都与日常生活密切混合,而扩散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所以其教义也常与日常生活相结合,也就缺少有系统化的经典,更没有具体组织的教会系统。0¼类似论说还有:金泽:/中国民间信仰是深植于中国老百姓当中的宗教信仰及其宗教的行为表现。0½王铭铭:民间信仰为/民间宗教0,民间宗教/指的是流行在中国一般民众尤其是农民中间的(1神、祖先、鬼的信仰;(2庙祭、年度祭祀和生命周期仪式;(3血缘性的家族和地域性庙宇的仪式组织;(4世界观(worldviews和宇宙观(cosmology的象征体系。0¾日本学者渡边欣雄称民间信仰为/民俗宗教0,认为:/(民俗宗教乃是沿着人们的生活脉络来编成,并被利用于生活之中的宗教,它服务于生活总体的目的。,,所谓民俗宗教构成了人们的惯例行为和生活信条,而不是基于教祖的教导,也没有教理、教典和教义的规定。其组织不是具有单一的宗教目的的团体,而是以家庭、宗族、亲族和地域社会等既存的生活组织为母本才形成的;其信条根据生活禁忌、传说、神话等上述共同体所共有的规范、观念而形成并得到维持。民俗宗教乃是通过上述组织而得以传承和创造的极具地方性和乡土性的宗教。0¿此说强调民间信仰的本质属性,同时充分注意到民间信仰与其他宗教、民间宗教的区别和联系。第三种观点认为,对民间信仰的界定不必要太精确,模糊一点更有利于研究的进行。此117陈勤建衣晓龙#当代民间信仰研究的现状和走向思考¹º»¼½¾¿贾二强.唐宋民间信仰[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1~5.新世纪中国的民间信仰问题探析[J].福建宗教,2004,(3.王健.近年来民间信仰问题研究的回顾与思考:社会史角度的考察[J]1史学月刊,2005,(1.李亦园.文化的图像(下卷[M].台北: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2.180.金泽.中国民间信仰[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1.王铭铭.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M].北京:三联书店,1997.渡边欣雄.汉族的民俗宗教:社会人类学的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3,18.说以叶涛为代表,他在2005年5月由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主办的/民间信仰与中国社会研究0学术研讨会上说:/我想如何界定民间信仰,如何认识它与儒释道的互动关系,有一个偷懒的做法,就是正统宗教以外的都是可以拿进来,包括民间宗教、秘密教门、老百姓的习俗等。模糊一点比精确一点好,因为无法精确,水至清则无鱼。0在此次会议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的陈进国对叶涛的观点予以正面回应:应该用动态的、辩证的眼光去看中国的/民间信仰0,对其界定可以模糊。他认为:中国历史上的民间信仰与其他制度化的宗教形态有着非常密切的互动关系。目前很难给民间信仰一个精确的界定,比如中国佛教的民俗形态、道教的民俗形态,伊斯兰教,基督教的民间形态,都跟中国地方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解放后仍然在民间顽强存活的民间宗教教门形态,也很难用严格的教门、教派的定义来界定它,它实际上是通过民间信仰的形式表现出来。所以相对模糊的界定办法更能开阔我们的研究视野。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路遥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认为对民间信仰的界定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民间信仰与宗教的区分和联系。二者之间是双向的互动关系,而不是单向的线性发展。如至今仍普遍存在的祖先信仰,它是/宗教0还是/俗信0?这一问题不宜一刀切。在上古原是属于宗法性传统的宗教今天有的已转化为俗信,不能统以/宗教0看待。但最复杂的,还是民间信仰同民间宗教、教派等准宗教、膜拜团体之间的界限与关系。我们不能忽视民间信仰与正统宗教之从属关系,民间信仰与民间宗教之互动关系。¹第四种观点是福建师范大学的林国平教授在综合学界各派观点的基础上所提出:民间信仰确实具有一般宗教的内在特征,即信仰某种或某些超自然的力量,但又不同于一般宗教,它不是以彼岸世界的幸福而是以现实利益为基本诉求。民间信仰也有祭祀仪式、活动场所、禁忌等宗教元素,但又没有完备的教义、教规、戒律、教阶制度、教团组织等一般宗教的外在特征。因此,无论是主张民间信仰是信仰形态还是主张民间信仰是宗教形态,均有不够周密的地方。民间信仰介于一般宗教和一般信仰形态之间,权且称民间信仰为/准宗教0也许比较准确些。民间信仰是指信仰并崇拜某种或某些超自然力量(以万物有灵为基础,以鬼神信仰为主体,以祈福禳灾等现实利益为基本诉求,自发在民间流传的,非制度化、非组织化的准宗教。º这一观点发展了叶涛等人/模糊0处理的观点,具有相当的合理性,在分析民间信仰现象时有较强的弹性。关于民间信仰的特点,学界也有很多种观点,概述如下:乌丙安在对民间信仰和宗教全面比较之后,将民间信仰的特征概括为十大/没有0,即:1.民间信仰没有像宗教教会、教团那样固定的组织机构;2.民间信仰没有像宗教那样特定的至高无上的崇拜对象;3.民间信仰没有像宗教那样的创教祖师等最高权威;4.民间信仰没有形成教派;5.民间信仰没有形成完整的伦理的、哲学的体系;6.民间信仰没有像宗教那样有专司神职教职的执事人员;7.民间信仰没有可遵守的像宗教那样的规约和戒律;8.民间信仰没有像宗教那样的特定的法衣法器、仪仗仪礼;9.民间信仰没有像宗教那样的进行活动的固118陈勤建衣晓龙#当代民间信仰研究的现状和走向思考¹º陈建坡./5民间信仰与中国社会6编纂研讨会0综述[J].文史哲,2006,(1.林国平.关于中国民间信仰研究的几个问题[J].民俗研究,2007,(1:7.定场所;10.民间信仰者在日常生活中没有像宗教信徒那样的自觉的宗教意识。¹而在5中国民间信仰6一书中,乌丙安进一步将民间信仰的主要特点概括为多样性、多功利性和多神秘性。此外,贾二强又在此基础上增加了自发性、多变性。º郑立勇则认为,中国民间信仰具有群众性、低层次性、功利性、民俗性、海外性诸特点。金泽认为民间信仰具有五个特点:1.属于/潜文化0或/隐文化0的范畴,它的基本信众是生活在社会下层的老百姓;2.它的神祇十分庞杂;3.它与原始的氏族宗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4.不是/正统0的宗教,也不同于活跃于明清时代的盛教;5.禁忌(/讲究0或/避讳0特别多,与此相关的禳解之法也是任何一种/正统0宗教所无法比拟的。»而林国平教授更进一步将民间信仰的特征总结为:自发性、功利性、任意性、庞杂性、融合性、民俗性、区域性、民族性、草根性、顽强性。¼二、民间信仰研究走向的新思考通观上述学者对民间信仰认知的研究,我们看到这些学者的研究大致集中在三个方面:(1民间信仰本身的研究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