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主义现代主义是20世纪诸多“反传统”的文学流派的总称。包括象征主义、未来主义、表现主义、意识流小说、超现实主义、存在主义、荒诞派戏剧、新小说、黑色幽默、魔幻现实主义等。它们的探索成败不一,总的来看拓展了文学把握、表现世界的能力。第一节概述一、社会历史背景1、自然科学的发展,激活了人们对世界的多元思考;满足了也刺激了人对物质的欲望。2、两次大战,摧毁了人类的精神防线和尊严。3、各种非理性哲学思潮和现代心理学直接为现代派文学提供了理论基础。二、现代主义的特征具有强烈的文化批判倾向。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重在社会批判与经济批判,而现代主义文学则重在文化批判。在“一切价值重估”的旗号下,批判了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和西方的传统文化观念(理性主义,文明发展)。突出表现异化主题。文明的发展走向了人性的反面,主要表现在自然与个人、社会与个人、个人与个人、个人与自我的关系上。自然与个人即物与人的对立;社会与个人,即强大的社会组织与个人软弱无力;个人与个人,即人与人之间的对立关系;个人与自我,即个性的异化与自我的消失。强调表现内心生活与心理真实,具有主观性与内倾性。普遍运用象征隐喻的神话模式,追求艺术的深度模式。反英雄、反情节、反小说、反意义。20世纪出现最早、反叛精神最强的一个文艺流派。十年之间,来去匆匆。以“否定一切”为基本特征。否定国家机器,否定传统文化,主张彻底抛弃艺术遗产和传统文化,歌颂机械和都市混乱,赞美“速度美”和“力量”,主张打破理性的形式规范,用自由不羁的语句随心所欲地进行艺术创造。创始人是马里内蒂,主要成就是诗歌,代表作家及作品是阿波利奈尔的《醇酒集》,马雅可夫斯基的《穿裤子的云》等。未来主义源于法国,影响遍及世界,早期受达达主义的启迪超现实主义团体的建立和《超现实主义宣言》的发表,标志着运动的正式发端,二三十年代在法国形成高潮,四五十年代拓展为世界性现象,六十年代末以《第四章》的发表,宣告运动的结束。主要成员:布勒东、阿拉贡、艾吕雅、菲利普’苏波。受弗洛伊德主义影响,追求现实与梦幻的结合,提倡自动写作法,写梦与白日梦。超现实主义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出现的又一次象征主义高潮。主要代表有:瓦雷里(法国)、里尔克(奥地利)、艾略特(英国)、叶芝(爱尔兰)、勃洛克、叶赛宁(俄国)。以庞德为首的“意象派”是后期象征主义的支流。后期象征主义坚持用直觉把握内在真实,为思想寻找客观对应物,但能超出个人情感和经历的框子,在更广的范围内观照文学传统与时代意识,艺术视野更为开阔。后期象征主义前、后期象征主义的区别前期象征主义象征内涵意义单一、单义、简单。暗示和对应的关系相对明晰;而后期象征主义则表现出多重、多义、复杂的特征,其内涵意义更具暗示性、联想性、含蓄性。前期象征主义注重感情象征,提供对应和暗示,可以窥见作者内心丰富的情感世界;后期象征主义更在于表现理智,表现抽象的思想观念,着眼于对艺术、生活和人生哲理的理性探索。前期象征主义追求迷离朦胧的诗歌意境,把迷蒙纯净、幻觉梦境作为象征主义艺术审美的追求,把直觉、梦幻、暗示、象征、音乐性等熔于一炉;后期象征主义则把诗歌引入到宗教神秘之中,建立起象征主义的神话体系,将玄学、神话、宗教与象征融于一体。从德国绘画界兴起,后波及音乐与文学领域。理论纲领是“艺术是表现而不是再现”。要求突破事物表相,表现事物内在的实质;突破对人的行为的描写而揭示其内在的灵魂;突破对暂时现象的抒写而展示永恒的品质与真理。在艺术方法上,人物往往是某些共性的抽象或象征;由于强调写内心活动,直觉和梦幻,多采用内心独白、梦景、潜台词等手段;情节离奇,变化突兀,以夸张、扭曲、变形、荒诞的写法,突出主观的感受,追求强烈的艺术效果。表现主义先驱:斯特林堡代表作家:卡夫卡恰佩克奥尼尔。意识流小说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文学流派,而是代表了新的小说观念。以无意识活动作为文艺的表现对象,提示不同层次的心理活动,强调人的意识的矛盾性及复杂性。在作品中,情节淡化,作者不介入,由人物直接表白自己的内心活动,不按情节而是按人物意识流程结构作品,打破了以时间为序的叙述方式,随着人物意识的流动,通过自由联想来表现主题,组织情节,不受时间限制,过去、现在、未来相互颠倒,彼此渗透,相互重叠,网状式的主体结构。意识流小说普鲁斯特《追忆逝水年华》伍尔夫《到灯塔去》第二节艾略特一、生平和创作“但丁最年轻的继承人”1948年,因“对当代诗歌作出的卓越贡献和所起的先锋作用”而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诗歌创作《普鲁弗洛克的情歌》写一个上流社会中年男子在前往求爱途中的矛盾心理,反映当时一些人对人生和西方文明的怀疑和幻灭感。《空心人》描写了“现代人”的精神空虚,有悲观与虚无色彩。艺术上形成了完全属于他个人的思想体系和风格。《四个四重奏》描写一个人扳依宗教之后的精神历程,体现了诗人对世界及人类命运的哲学思考。文艺批评英美形式主义批评(新批评)的开创者非个性化”理论——“诗不是放纵感情,而是避却感情;诗不是表现个性,而是避却个性”。“客观对应物”是“表现情感的唯一途径”二、《荒原》采用神话、传说、人类学、文学中许多典故形成一部小型史诗的规模,在一个复杂的象征框架中,以强烈的暗示,多层次的意象,展示了西方文明的危机。传统价值观念的没落,表达了用宗教救世济民的思想《荒原》死者葬仪四月是最残忍的一个月。去年你种在你花园里的尸首,它发芽了吗?荒原景象令人触目惊心。对奕古代与现代的对照。第一个场景,上流社会的一位女性,在卧室里自言自语,我想我们是在老鼠窝里,在那里死人连自己的尸骨都丢得精光。我现在该做些什么,我该做些什么?第二个场景,写下层社会的一位女子丽儿和她的女伴谈论私情,以奥菲丽娅的疯话作结,意为现代女性都疯了。《荒原》火诫泰晤士河畔的今昔;女打字员和长疙瘩的青年有欲无情的关系,总算完了事,完了就好。面对人类精神的荒原,艾略特认为只有借助佛陀的净火才能涤除尘世的欲念。水里的死亡腓尼基水手由于纵欲而葬身大海,现代人仍然在人欲的汪洋大海中纵情作乐,死亡已无可避免。雷霆的话规劝人们要施舍、同情、克制,才能得到平安。雷声过后荒原如故,只有等待“出人意外的平安”。艺术特色遵循“思想感性化”(高度形象化)的原则,寻找“客观对应物”。广征博引。其主要表现技巧为①直接引用传统作品片段以抒发诗情;②修改并套用传统作品文句以表达思想;③对照比较传统风范与现实堕落以突出主题。采用神话结构模式。第三节卡夫卡在20世纪现代主义小说史上,卡夫卡堪称是一个奠基者。美国诗人奥登评价说:“卡夫卡对我们至关重要,因为他的困境就是现代人的困境。”一、生平和创作生于奥匈帝国统治下的布拉格,父亲是个在子女教育问题上极端专制的犹太商人,这种专制的作风对于卡夫卡一生中敏感和内敛的性格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从小到大的压抑环境造就了他内敛、封闭、羞怯甚至懦弱的性格。内心敏感,容易受到伤害,对外部世界总是持有一种戒心。、卡夫卡的父母幼年的卡夫卡卡夫卡一生三次订婚,又三次主动解除婚约。因为担心婚姻影响他的写作。为了写作,他想做一个“地窖人”,这样便无法满足妻子的情感需要。大学时代,他在同学兼终身挚友马克斯·勃洛德的鼓励下开始创作,创作的态度十分严谨,生前只发表过少量作品。临终前留下遗言要勃洛德把他所有的文字“一点不剩地全部焚毁”。勃洛德将他创作的草稿、片段、日记和书信整理成《卡夫卡全集》九卷,在1950—1958年出版。作为犹太人,他在基督徒中不是自己人。作为不入帮会的犹太人,他在犹太人中不是自己人。作为说德语的人,他不完全属于奥地利人。作为劳动保险公司的职员,他不完全属于资产者。作为资产者的儿子,他又不完全属于劳动者。但他也不是公务员,因为他觉得自己是作家。但就作家来说,他也不是,因为他把精力花在家庭方面。而“在自己的家庭里,我比陌生人还要陌生。”(一)短篇小说1、揭示社会现实的荒诞、非理性,人的自我存在的痛苦和原罪感,表现人完全屈服于存在的威力之下。《判决》是卡夫卡早期公开发表过的作品中的代表作,也是卡夫卡自己最喜爱的作品之一。《乡村医生》是一篇更加荒诞、非理性的作品,是卡夫卡最难解的小说之一。2、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中人在重重压力下掌握不了自己的命运以致“异化”的现象。《变形记》反映现代西方社会中的异化现象、人的灾难感、孤独感。《饥饿艺术家》也是一篇以反映异化为主题的杰作,充满了悖谬。主人公以饥饿为唯一的表演手段,饿的时间越长,意味着他的艺术水平越高。但他的艺术达到最高境界之日,也就是他的生命消失之时。这是灵与肉的悖谬。3、描写资本主义社会中,中、小资产阶级孤独、苦闷的情绪和无能为力的恐惧感。《地洞》写的是一个不知类别的穴居动物的生活和心理。它为自己精心地挖了一个洞,从洞口的设计到洞内各个环节的布置,它都考虑得十分仔细周详。但它依然惶惶不可终日,任何一点声响,都会使它惊慌失措,一定要弄清声响的来源,立即想到转移,想到应该给自己多留几条新通道,弄得自己心力交瘁。4、描写现代国家机器的残酷和统治阶级的专横和腐朽。《在流放地》叙述一个外国旅行家被邀请参观一个不服从上级、侮辱上级,因而被判处死刑的士兵的处决。他将在“耙子机”上受刑,行刑的主要内容是在犯人背上刻上他所触犯的戒律“尊敬上级”,行刑时间将达十二个小时。作者把国家机器及其执行者的残忍、顽固、愚蠢暴露无遗。(二)长篇小说长篇小说共3部,均未完成。1、《美国》写于1912—1914年间,最初名为《失踪的人》。写一个名叫卡尔·罗斯曼的十六岁的青年,因受到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仆的引诱,而被父母谴送到美国去的故事。小说基本采用现实主义手法,作者说这是他“对狄更斯的直接模仿”。2、《诉讼》“卡夫卡式”形成的标志。主人公约瑟夫·K是一家银行襄理,在30岁生日的早晨,突然被法院两名看守口头宣布被捕,既无罪名,也无逮捕证。K仍和过去一样行动自由,照常生活。K总有一种无可名状的负罪感。一年后,K的案件审理结束,在他31岁生日的前一个晚上,两个穿大礼服的人向他宣布判决结果,把他带到郊外采石场,用短刀对他执行了死刑。《诉讼》是一部荒诞的、非理性小说。深刻揭露了奥匈帝国庞大的、无所不在的官僚机构和腐败的司法制度。作者运用了夸张、象征等艺术手法,对现实进行了变形而又十分深刻的描写。用讽刺手法写出整个司法界的肮脏、腐化、千疮百孔、堕落下流。3、《城堡》最具有卡夫卡特色的长篇小说。主人公K接到某城堡聘请他担任土地测量员的任命,在一个风雪之夜赶到城堡外的村子,却被告知无权逗留。此后,他通过各种手段设法进入城堡或获得身份认可,可是全都徒劳无益。在作者自己的构想中,K在奄奄一息之际,终于得到从城堡传来的命令:K可以留在村中工作和居住,但不能进入城堡。《城堡》插图《城堡》表现了一种神秘莫测、力量强大的社会对人的敌视、压迫和控制。作者在小说中故意隐没掉历史的真实性和具体性,主人公只有一个符号式的姓名,为的是赋予社会生活以一种超现实的、永恒的特点。其次,《城堡》表现处于社会重压下的人的软弱卑微,无力反抗主宰人类命运和造成人类不幸的邪恶势力,难逃悲剧性的命运。“城堡”就是一个十分朦胧而多义的象征体。它象征着远离人民、高高在上、壁垒森严的专制政权;象征着可望而不可及的奋斗目标;象征着某种控制人的神秘力量。K是徒劳、挣扎、试图掌握命运而不能的人类的象征。卡夫卡的所表现的世界是荒诞的、可怖的、令人痛苦和绝望的。世界上的一切都被一种力量巨大、高高在上、神秘莫测的权威所覆盖,它使人感到压抑和窒息。(三)创作特色-“卡夫卡式”1、异化主题:是作家生命体验在艺术世界中的投影。(1)孤独感:“我比一个陌生人还要陌生”。人物无一例外是现实世界的局外人、孤独者。(2)灾难感:“安宁永远都是不真实的”,“我的本质就是恐惧。”表现了现代人对外部世界的惊惧、不信任。(3)荒诞感:认为现实世界不可理喻,混乱无序,毫无逻辑。人在现实中无所适从,到处碰壁,所谓“一切障碍都在粉碎我”。人与这个世界彼此为敌。(三)创作特色-“卡夫卡式”(4)罪恶感:宗教般的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