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贾苹“盛玉以奉神人之器谓之若丰,推之而奉神人之酒醴亦谓之醴,又推之而奉神人之事,通谓之礼。”------王国维一、礼的起源“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豊。”-----许慎《说文解字》“礼是后来的字。在金文里面,我们偶尔看见用丰字的。从字的结构上来说,是在一个器皿里面盛两串玉具以奉神事之神。《盘庚篇》里面所说的‘具乃见玉’就是这个意思。大概礼之起于祀神,故其字后来从示,其后扩展为对人,更其后扩展为吉,凶,军,宾,嘉各种仪制。”---------郭沫若“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抔饮,蒉桴而土鼓,犹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礼记·礼运》1.饮食活动2.自然崇拜、祖先崇拜“肆类于上帝,禋于六宗,望于山川,遍于群神。-------《尚书·虞书·舜典》“天子祭天地,诸侯祭社稷,大夫祭五祀”------《礼记·王制》事神致福3.风俗习惯因地域、环境、生产、生活方式不同而形成的4.人的社会性、维持群体秩序“礼起於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荀子·礼论》“人之生不能无群,群而无分则争,争则乱,乱则穷矣。故无分者,人之大害也;有分者,天下之本利也;而人君者,所以管分之枢要也。”------《荀子·富国》二、孔子心中的“礼”(一)就“礼”本身而言1、礼是社会的“致和剂”“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篇》李泽厚:“‘礼’使人获得行为规范,具有培育人性,树立人格,取得作为氏族群体成员的资格。”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篇》礼是将自然人变为社会人的转换剂,也即将分散的个人组织成为社会的粘合剂对个人而言,复礼是求得他人认同,与别人、社会和谐相处的唯一途径;对社会而言,发挥礼的作用,将人们组织起来成为社会并保持社会稳定、有序地发展的根本条件。2.礼的根据在于“让”“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论语·里仁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篇》对“和”的思考社会契约论3、复礼需是真实情感的外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论语·为政篇》“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篇》“觚不觚,觚哉!觚哉!”------《论语·雍也篇》“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论语·述而篇》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论语·八佾篇》子游曰:“丧致乎哀而止。”------《论语·子张篇》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论语·八佾篇》4、礼的具体形式是变化发展的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论语·为政篇》(二)就“礼”的作用而言“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篇》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篇》1、礼是治国施政的手段“上好礼,则民易使也。”——《论语·宪问篇》“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篇》2.礼是德行的“操作标准”“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论语·卫灵公篇》李零:把礼当作执行义和维护义的标准。孟懿子问孝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篇》“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论语·泰伯篇》“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论语·雍也篇》“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论语·泰伯篇》三、“仁”与“礼”的关系: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篇》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论语·八佾篇》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论语·阳货篇》礼的真正基础在于道德,离开了道德情感的基础,礼的规范就失去了意义;所以单纯依靠刑罚不能维持礼的秩序,只有“道之以德”才能“齐之以礼”,也是“为政以德”思想的基本点。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论语·学而篇》仁与礼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仁是内在的道德情感,礼是外在的行为规范,仁是基础、灵魂,礼是仁的体现、落实。没有仁,礼就徒具形式,没有礼,仁也无所依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