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讲组织变迁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六讲马克思主义的生产组织及其变迁理论一、马克思的生产组织及其变迁理论“正像各种不同的地质层系相继更迭一样,在各种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的形成上,不应该相信各个时期是突然出现的,相互截然分开的……在这里,起作用的普遍规律在于:后一个[生产]形式的物质可能性——不论是工艺条件,还是与其相适应的企业经济结构——都是在每一个形式的范围内创造出来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472页。)马克思描述了随着生产组织从手工工场向工厂制度的演变,劳动与资本关系也发生了从形式隶属到实际隶属的转变。•第一阶段,简单协作的手工工场:(1)一开始就是以多数雇佣劳动者的集结和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在资本形式下的积聚与集中为前提。(2)从属于资本的协作劳动所要求的统一指挥和管理的职能,表现为资本的特殊职能:资本家不仅是为生产而管理,而且同时是为剥削而管理。(3)雇佣工人的协作是在劳动过程中以资本存在的形式来进行的,这种协作中创造的新的生产力是资本的生产力。•第二阶段,以分工为基础的手工工场。有机的手工工场是手工工场的完成形式。(1)在有机的手工工场内部,不同操作在空间上的同时性与时间上的连续性、规则性和划一性。“在一定劳动时间内提供一定量的产品,成了生产过程本身的技术规律”。“不同的操作需要不等的时间,因此在相等的时间内会提供不等量的局部产品,为了使生产连续进行,不同的操作必须使用不同比例数的工人,即分工“为从事每种专门职能的工人小组的相对人数或相对量,创立了数学上固定的比例”(马克思:《资本论》,中文l版,第1卷,383~384页,1975)(2)组织内部出现等级制度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工资等级制度。(3)手工工场内部分工的发展扩大了资本剥削的范围,劳动对资本的隶属由形式隶属开始向实际隶属转变。•第三阶段,以机器大生产为基础的工厂制度的出现。(1)机器使用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既扩大了可剥削的劳动的范围,又提供了扩大剥削量的条件。(2)机器体系的完全采用产生了一种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使劳动条件支配工人具有技术上的现实性。(3)以机器分工协作为基础的工厂制度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得以确立起来。“劳动的组织和划分视其所拥有的工具而各有不同。手推磨所决定的分工不同于蒸汽磨所决定的分工。因此,先从一般的分工开始,以便随后从分工得出一种特殊的生产工具——机器,这简直是对历史的侮辱。机器正像拖犁的牛一样,并不是一个经济范畴。机器只是一种生产力。以应用机器为基础的现代工厂才是社会生产关系,才是经济范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61页。)“过去劳动对活劳动的统治,同机器体系一起,——以及同以机器体系为基础的机械工厂一起,——不仅成为表现在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关系上的社会真实,而且还成为可以说是工艺上的真实。”(《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568页。)“但是,这种情况,与其说表现为雇佣工人本身由于资本和科学的应用而被排挤,倒不如说表现为行会师傅和他们的帮工被排挤,并变为资本家和工人……因为在机器发明以前就存在的手工工场,只是偶然地出现,决没有普及到所有的部门,而且它们出现的时候,正是大规模的工业劳动和以此为基础的需求开始发展的时候……在这里,基础始终是活的工人和同时雇用的工人人数,并且,工场手工业正是在需求、进入交换的商品量和对外贸易(实际上是相对的世界市场)突然大幅度地增加的时候出现的。因此,我们看到,工场手工业只是同手工业生产进行斗争,而决不是同雇佣劳动本身进行斗争,后者最初只是随着这种生产方式的发展才被广泛采用(在城市中)。”(《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562-563页。)“马克思以其抽象天才的全部能力来分析这个运动时,把它概括为很简单的术语和很分明的时期。但要注意,不可把在马克思看来主要只有解释价值的东西就当作正确的描写。例如,如果认为手工工场是大工业时期前面那一时期所特有的、主要的现象,那就错了。即使在逻辑上它是工厂制度的必要前提,但在历史上,它确实没有普及到足以把自己的标记烙在工业上的程度。在文艺复兴时期,它的出现是一个何等重要而有意义的事件,它的作用——至少在英国——在以后几百年中却只是次要的。在绝对需要时,我们可以提手工工场制度并把它同近代大工业制度相比较,但是,必须不要忘记,手工工场制度除了和以前各种工业制度之仍然十分富有生命力的残余并肩存在到底以外,始终未占过主要的地位。”(保尔·芒图,《十八世纪产业革命》,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64-65页。)马克思主义生产组织理论的要点(1)工厂制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社会历史类型,涉及对资本主义技术与社会的分析;(2)探讨工厂制的历史特征,就是把资本生产的全部社会关系在平均的意义上讲述一遍;(3)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实证分析以工厂制为结果,但马克思的方法可以适用于对资本主义整体进行剖析;(4)工厂制内含了资本主义法权的平均形式,对应了同资本主义工厂齐头并进的资本主义法律的社会体系。二、从马克思主义看泰勒制生产组织形式“只有资本主义生产才第一次把物质生产过程变成为科学在生产中的应用,——变成运用于实践的科学,——但是,这只是通过使工人从属于资本,只是通过压制工人本身的智力和专业的发展来实现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576页。)(一)泰勒制的主要内容与特征泰勒制的五点内容:(1)管理是将所有工人的传统知识加以收集和系统化;(2)将所有的脑力劳动从车间排除出去,而集中到计划或设计部门;(3)把劳动分解为一些最基本的成分,即各种作业,而管理活动的职能则在于努力将各种个人职位局限于某种单一的作业;(4)管理者应以书面形式详细说明种种作业内容,提供给工人,工人们则不仅应该知道做什么,而且应该知道怎样做,并且在严格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它;(5)最后的一点紧要性的内容是,劳动必须处处受到严密的监督。泰勒制通过“把工人设想为管理部门所操纵的通用机器”,“管理部门和工程技术人员把全部操作,一直到最细小的动作,都加以概念化、设计、测量,使适合于各种训练和作业标准”,这样就使“劳动过程的主观因素改变了地位”,“成为管理部门劳动过程的无生命的客观因素”,“成为管理部门所指挥的生产过程的一种客观要素。”并且,“其新奇之处不在于手与脑的分离,概念与执行的分离,而在于它们的分离达到了极为严格的程度,而且越来越细分,以致概念尽可能集中到管理部门内或与管理部门有密切联系的人数越来越有限的集团的手里。”(哈里·布雷弗曼:《劳动与垄断资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113-114、152、160页。)(二)从马克思的基本视野看泰勒制(1)“物质生产方式的改变和生产者的社会关系的相应的改变,先是造成了无限度的压榨,后来反而引起了社会的监督,由法律来限制、规定和划一工作日及休息时间。因此,这种监督在19世纪上半叶只是作为例外情况由法律规定的。但是,当这种监督刚刚征服了新生产方式的已有领域时,它却发现,不仅许多别的生产部门采用了真正的工厂制度,而且那些采用或多或少陈旧的生产方式的手工工场(如陶器作坊、玻璃作坊等)、老式的手工业(如面包房),甚至那些分散的所谓家庭劳动(如制钉业等),也都像工厂一样早已处于资本主义剥削之下了。因此,立法不得不逐渐去掉它的例外性,或者在像英国这样在立法上仿效罗马决疑论的地方,把有人在里面劳动的任何房屋都任意称为工厂。”(《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345页。)(2)“在这里,工厂主是绝对的立法者”:“这种法典只是对劳动过程实行社会调节,即对大规模协作和使用共同的劳动资料,特别是使用机器所必需的社会调节的一幅资本主义讽刺画。奴隶监督者的鞭子被监工的罚金簿代替了。自然,一切处罚都简化成罚款和扣工资,而且工厂的莱喀古士们立法的英明,使犯法也许比守法对他们更有利。”(《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488-489页。)(3)“工厂法的制定,是社会对其生产过程自发形态的第一次有意识、有计划的反作用。正如我们讲过的,它像棉纱、走锭纺纱机和电报一样,是大工业的必然产物。”(《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553页。)(4)“工厂法从一项只在机器生产的最初产物即纺纱业和织布业中实行的特殊法,发展成为整个社会生产中普遍实行的法律,这种必然性,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是从大工业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产生的。”(《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564页。)(5)最终,“驱使直接生产者的,已经是各种关系的力量,而不是直接的强制,是法律的规定,而不是鞭子,他已经是自己负责来进行这种剩余劳动了。”(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898页。)三、从马克思主义看福特制生产组织形式(一)福特制的基本内容(1)标准化作业技术完成从依托于劳动到依托于机器流水线的转换。(2)大量生产与大量分配的结合完成从社会直接性到公司内部过程的转换。(3)企业内部管理完成从家族主导到经理主导的转换。“因此,资产阶级意识一方面称颂工场手工业分工,工人终生固定从事某种局部操作,局部工人绝对服从资本,把这些说成是为提高劳动生产力的劳动组织,同时又同样高声责骂对社会生产过程的任何有意识的社会监督和调节,把这些说成是侵犯资本家个人的不可侵犯的财产权、自由和自决的‘独创性’。工厂制度的热心的辩护士们在斥责社会劳动的任何一种普遍组织时,只会说这种组织将把整个社会变成一座工厂,这一点是很能说明问题的。”(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412-413页。)(二)从马克思主义看泰勒制到福特制的发展“如果这一分析是对的,那么,补救的性质就清楚了。它必须是一种政治的补救——一种我们用来反对物质暴力的补救相似的补救……这就意味着,必须放弃不干预、无约束的经济体系的原则。如果我们想让自由变得安全可靠,那么我们就应该要求,不受限制的经济自由的政策应该被有计划的国家的经济干预所取代。我们应该要求,无约束的资本主义让位给一种经济干预主义。”(卡尔·波普尔:《开放社会及其敌人》第2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200页。)“在宗法制度、种姓制度、封建制度和行会制度下,整个社会的分工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的。这些规则是由哪个立法者确定的吗?不是。它们最初来自物质生产条件,只是过了很久以后才上升为法律。分工的这些不同形式正是这样才成为同样多的社会组织的基础。至于作坊内部的分工,它在上述一切社会形态中是很不发达的。甚至下面一点也可以确立为普遍的规则:社会内部的分工越不受权威的支配,作坊内部的分工就越发展,越会从属于一人的权威。因此,在分工方面,作坊里的权威和社会上的权威是互成反比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63页。)权威的塑造是法律形式与经济形式的历史发展逐渐匹配的过程,是能动的历史过程。在机器大工业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将泰勒管理方式进一步提升为全面意义的社会生产方式,提升为福特管理模式和生产组织方式,结果就是导致福特制的最终出现。四、从马克思主义看后福特制生产组织形式后福特制的典型代表是日本丰田公司的生产体制和治理模式,即以创造柔性生产体系和个性化、多样性消费特征结合为功能目标的弹性外包制。“弹性外包”的核心内容是:将关键性的经济业务(核心业务)和决策保留在中心,而将非关键性的经济业务和决策不断地推向外围(以分解或打包的形式),缩短核心业务资本的周转时间,提高其效率。(一)后福特制的基本内容A生产过程福特主义的生产(以规模经济为基础)适时生产(以地域经济为基础)同质商品的大量生产小批量生产一致性和标准化各种产品类型的灵活和小批量生产大量缓存货物和存货无存货事后测试品质过程中品质控制职责废品在缓存货物中被隐藏废品及时检测职责生产周期长、检测和存货瓶颈浪费生产时间减少时间浪费资源推动需求推动垂直和水平相结合垂直结合转包通过控制工资降低成本边干边学与长期计划结合福特主义的生产(以规模

1 / 2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