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团联合会及社团发展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社团联合会及社团发展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姓名:王帆职务:主席助理院系:教育科学学院我们学校的社团现在有35个,在各个高校中,这个数字不算庞大,但是在校园文化建设日趋完善的同时,显示出了社团联合会和社团的诸多问题,下面,我就自己在社团联合会的一年所看所想,谈谈我的看法。首先,社联是管理和服务社团的,社团所存在的诸多问题绝大部分来自与社联没有很好的关注社团的形成及发展,对于每一个社团不能够很好的切中他们的中心和主题,协助他们开拓创新,也不能够很好的上传下达,表现一定的管理能力。而往往在社团开展活动时,它需要更多方面的人来提出建议和意见,这样才会出现更多的精品活动,这样也才能减少常规活动给大家带来的厌倦感,以至于我们现在社团参与人数下降,社团管理阶层发展精神不高。我认为,社联只有多参与社团活动才能更好的才能更好的指导每一个社团他们缺乏的是什么,他们需要的是什么,他们的发展方向是什么。而让社团参与社联活动和会以,也可以就社联的发展提出他们自己的看法。最终达到双赢。我在暑假应上届主席的要求,与我的很多高中同学所在大学的社联成员进行过交流,在这个交流的同时,我也发现我们的社团和社联存在的诸多问题。社联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1.社联制度不强,执行力不高。在其他高校的社联中,他们每一次的活动都有非常精确地分工,并且有一套详备的紧急预案,一旦有任何情况,不但可以很好的继续下去,而且还能做到每个人都有事可做。并且,在我们社联中,有很多工作出现有交叠的现象,以至于大家没有人来做这一部分工作,也有一部分工作被两个部门所作,这样一来不仅降低了工作效率,而且依然会产生很多不必要的分歧。2.社联干部积极性不高。不管是开会还是有活动,我们社联的成员总是有一部分找这样那样的理由不来参加,这样不仅给下面的委员和干事带来的影响不好,也使整体的社联风气不好,整体的志气不高,无论是创新能力还是管理能力,都会随之下降。3.社联的威信不高,在同学中的影响力小。社团活动原本应该是大学生生活中一个很重要的部分,但是,在我们学校,社联这个校级组织却不被全校同学所认识和了解。如果没有一定的影响力,那么社团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1.社团创造力和活动盲目性的矛盾。学生社团多采用自主创建的形式成立,以学生兴趣为主要出发点。由于贴近实际,很多学生社团发展迅速。学生社团长期以来缺乏对社团文化的培育和创造力的引导,学生活动伴随着一定的从众和雷同趋势,表现出一定的盲目性。如我校的体育类学生社团活动形式比较单一,主要以组织会员活动和相关赛事为主,并没有考虑对体育精神和团队意识的培育,不得不说是一种缺陷;还有一些社团在开展活动时只重形式和宣传,讲究排场,在学生社团中形成了一种相互攀比、浪费的风气。2.社团活动丰富化和校园资源有限性的矛盾。从广义的角度来定义,各校学生社团活动的资源大致有海报栏、横幅、传单、网络、教室、体育场馆,等等。由于教学和体育设施首先要保障日常的教学,社团活动专用的场所保障在各高校都有一定程度的缺失,出现社团活动和同学自修学习需要场所的冲突也在所难免。3.社团活动多样化精品化与学生社团经费固定化的矛盾。经过多年建设,很多学生社团都形成了自己的发展重点和活动特色。社团活动专业化精品化的过程也是经费刚性化的过程。但从学生社团能够使用的经费来看,每年都没有太大的变化或者说没有办法适应社团发展的需要。社团经费来源途径有限,主要来源于社会赞助和会员会费;社团活动规模有限,对商业赞助的吸引力也不高;而会员会费数量有限,只能应付常规运作,对开展社团活动的保障度较低,并不能对社团发展提供保障。4.社团发展要求稳定化和学生社团人才流动化的矛盾。学生在校时间有限,各高校参与社团活动的主要以低年级同学为主。优秀社团活动管理人员的缺乏也是社团发展遇到的一大问题,很多同学刚刚在岗位上做出了成绩就要升入高年级,无暇顾及社团管理工作。近年来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很多学生情愿去读培训班考证,而不愿意留在学生社团组织中锻炼。这是很多学生组织所共同面临的问题,但同时学生社团人才还有一些特殊性需要加以注意。长期以来,社团负责人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和认同感。社团活动相对自由,但对社团负责人的综合能力要求颇高。社团负责人作为学生干部的认知感不强烈,这同学校相关部门包括部分院系对学生社团活动不甚重视有关。在学生日常考核中,担任学生社团负责人的经历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学生社团是兴趣集合的产物,但也需要有激励机制的保障。由于现在社团负责人的工作没有相应的约束和奖励,同其他学生干部可以获得的很多肯定和良好的工作环境相比较,社团负责人的工作缺乏吸引力,由于趋利心理的存在,很多优秀的社团人才流失到其他学生组织中,长此以往,对社团发展极其不利。至此,我大概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我们学校社团管理制度的制定要从关键要素入手,即社团的发展必须以社团制度化为基础,以社团培训为支持,以社团绩效管理为途径。社团发展机制的构建1.强化社团发展中的知识传授,建立社团发展培训体系。(1)社团培训内容的丰富。培训是学习、转移技能,增强社团管理的最常用、最简单的方法,也是使社团负责人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管理理念的高效方法。学生社团的管理究其本质是有别于社会其他非营利性组织的一种特殊组织,社团的成立、发展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培训不仅仅要针对制度的学习,同时还须包括社团管理理念、活动开展流程、活动组织经验等方面的指导,冲破校园意识的局限,立足于优秀管理人才的培养。将外部企业管理理念引入校园社团管理,克服培训初期的“自给自足”和“小农意识”状态,提升培训的高度,拓展培训的内涵。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要将学生社团的特点与社会企业化管理特点相结合,走一条最适合学校社团发展的道路,寻找一条有效的培训途径,丰富学校社团负责人培训的内容:首先我们可以邀请著名企业的管理人才为社团负责人作讲座,传授经典的、当前社会最流行的管理理念,强化企业规范化管理体制;其次,针对学生的发展特点,对交流沟通能力、领导能力、部门协调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对外商务谈判能力等一系列管理者应该具备的技能进行培训;再次,可以对社团负责人开展关于学校社团管理规章制度的学习和熟悉活动流程,并且对社团宗旨、文化传承的问题进行深化。根据我校长期的实践,我们认为各校社团联合会等管理机构每年应策划开展两次以上的培训,每次重点不尽相同,可针对社团负责人管理社团方面,也可针对社团换届选举、选拔方面,后者的目的是为社团后续发展储备人才,在交流中很好地将学生社团管理理念加以强化和继承,保障社团发展的连续性,为社团持续性发展提供必要的资源。(2)社团培训制度的完善。在学生社团飞速发展的今天,各种关于社团发展的制度建立,知识体系的完善,都是社团发展的巨大推动力,而培训作为社团活动有效开展的添加剂也有了很大的更新和改变,但是,作为重要的催化剂,培训制度本身的建设也相当重要。2.强化社团发展中的日常管理,建立社团发展制度体系。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解决社团发展问题的根本方法在于规范每个社团的行为。而规范的途径就是“制度化”。社团作为最普遍意义上组织,具有一般意义上组织的特性;社团联合会则相当于监管机构。这两者构成了一种类似于社会体系的社团体系。为了让这个社团体系更健康、更好地发展,制度体系的建设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制度规范的对象包括社团、社团联的设立、组织、日常活动和换届等行为。只有这样一个强有力的保障体系才能使社团体系稳定地向前发展,整体的稳定才能让其中的个体扬其所长,弃其所短,相互竞争,相互借鉴,更好发展,为高校学子们提供展现自我的舞台、提高素质的课堂。值得注意的是制度规范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规范社团、使社团体系稳定,更是为了提高社团的工作效率,便利社团的活动。以当今国内房地产巨头——深圳万科集团为例,其成功的管理模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把平时工作的流程制度化、规范化了,使得在很多细微事务上都有章可循。这些都值得各高校社团和社团联借鉴。虽然制度体系的建设使得社团体系更加稳定高效,让社团体系内部各个体的运转更加有保障。但在制度体系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还是要注意一系列的问题。首先,制度管理要把握好“放权”的程度。有道是过犹不及,过分的限制会使社团活动单调、呆板,大大减少了社团活动的可参与性和各社团内部创新的积极性。作为监管机构的社团联合会应该根据各种社团的不同性质处理好放权和集权的关系。解决“过分管就死了,不到位就乱了”的问题,最好是使用自律机制结合监管调节的方法。在这个阶段,社团管理机构应该发挥其指导作用,指导社团建立内部管理制度,可以社团的宗旨和章程为核心内容来框定社团发展的主要方向。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学生社团的特点决定了社团管理不能采用上下级管理的单一模式,必须注重协调、服务等职能的扩展。其次,制度管理的内容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制度全面和完备是最佳的目标,但是社团活动变化很快,所以对于社团制度,主要从一些常见问题出发,比如要以宣传、活动场地协调、活动经费管理等方面为主,首先保障社团活动的正常有序。当然所有的一切都以此为前提:制度制定本身是公平的,并以效率为目标,能够适应社团开展活动的需要。最后,同时也是最重要的,社团制度体系建设的难点和关键点——加强执行问题。执行的保障有赖于奖惩机制和激励机制的建立。要建立有效的奖惩机制和激励机制首先要了解学生和社团到底想要什么。日常的沟通可以让社团管理部门更好地把握社团的价值倾向和内在动机,了解价值倾向和内在动机才可以使其成为监管机构奖惩的标的和激励的手段。3.强化社团发展中的考核奖惩,建立社团发展评估体系。所谓评估体系,即对社团活动及社团负责人进行常规的及不定期的绩效评估,作为评判一个社团工作成效的依据,并可在此基础上对社团及社团负责人进行适当的奖惩,最终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我们在制定社团评估方法的时候可以借鉴及综合以上三种方法,既重视活动的效果及影响力,又不能忽视活动过程中筹资、宣传等所使用的手段。当然,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评估方案是评估结果客观公正的有力保证。我们认为:社团的评估可分为纵向和横向两层,纵向评估的对象是社团活动及社团负责人,横向评估即指日常评估及突击抽查,两者互相交错,相互影响。对于社团负责人可每月进行一次自评,总结该月工作内容、效果等,再由指导老师、团委监管部门进行考核、打分;另外要随机询问一些社员对该社团负责人的满意程度。对于社团活动,应要求社团负责人提早递交活动计划,便于监管部门不定期地对常规活动进行抽查,并重点监管大型活动、校际活动等牵涉资金较大、影响面较广的活动。所有的评估尽可能以数字化的方式呈现,即事先制作各类适合可用的表格,按项目重要性分布分值,并由专门部门监察、打分,期末便可对社团活动优劣及社团负责人工作成效有科学、正确的评估,当然在监察过程中收集到的文字资料也应及时存档备查,作为打分的证明。对于社团来说,评估的最终目的是评出星级社团,对于五星级社团要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并将其平时的活动整理成册,供所有社团借鉴,并激励它们争创星级的决心和信心;对于社团负责人来说,评估的最终目的是为社团管理部门输送有思想、有能力的优秀人才(如:社团联主席团),这些社团负责人有实际的社团工作经验,往往更了解社团需要的是什么,缺少的是什么,怎样才能更有效地提高所有社团的整体素质。当然,社团内部的评估也是必不可少的,具体操作可参照上述方式,侧重于对社团骨干的评估,以便及早推选出社团负责人的候选人,进行重点培养及工作流程的熟悉,为社团的换届交接工作提早作好准备,避免到时的慌乱无措。4.社团发展机制的形成。在构建了上述培训体系、制度体系和评估体系后,我们认为有必要将三者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循环体:即在社团初期包括社团换届初期,以培训体系为主,保障社团能够开展日常运作;社团活动过程始终贯彻制度体系的指引约束作用,以保证社团平衡发展;在社团活动结束和社团发展的某个阶段(如每个学期末),注重发挥评估体系的价值,引导社团进行总结,注入社团发展的新动力。社团的发展从特点上表现为螺旋上升的特点,同时也易受人员变更的影响,此机制的最低目标是帮助社团度过人员更替期,最终目标是在全校范围内形

1 / 2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