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城县明德学校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改革一、核心素养提出的背景二、核心素养的内涵三、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四、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改革一、核心素养提出的背景1.形式: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以知识为本的教育,在本质上是结果的教育。这种教育缺少对于人的塑造,缺少智慧的培养。《教学大纲》的核心是:教师应该教些什么内容?教到什么程度?一、核心素养提出的背景2.理念:知识为本→以人为本智慧表现在过程之中。表现于过程的东西应该通过过程来培养。142-71计算:152-36方法一:152-32=120120-4=116方法二:100-36=6464+52=116方法三:(140+12)-(30+6)=116这节课中1.学生一直处于积极的思考状态,他们不断地进行自主探究;2.他们的思维方式是灵活的;3.他们得出的方法是多样的。4.他们从小就拥有了学习数学最有力的武器:数形结合的思想!“有一种培养叫放手。世界上最困难的就是把一件你很拿手的工作交给孩子,再眼睁睁看着他把事情搞砸,而你却还能心平气和不发一言,那是培养人。”一、核心素养提出的背景3.目标:一维目标→三维目标过程性目标:经历、体验、探索。教学中心就发生了转变,原来关心教师如何教,变为现在关心学生如何学,原来关心自己如何讲,现在变为关心学生如何想,原来以教师的教为中心变为现在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二、核心素养的内涵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六大素养,十八个基本点。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我们的校训:明德修身,至于止善。核心素养更直指教育的真实目的,那就是育人。三、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后天习得的、与特定情境有关的、通过人的行为所表现出来的知识、能力和态度。语文核心素养:《语文课程标准》表述语文核心素养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语文核心素养:一是从情感上爱语文,二是从自觉行为上,三是方法习惯上,一是从情感上爱语文,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二是从自觉行为上,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三是方法习惯上,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四是“五能力”,语文核心素养:四是“五能力”,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五是迁移,五是迁移,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语文素养”就三句话:语文核心素养:听说读写的能力,文学、文章等学识修养,文风、情趣等品格修养。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就是能读会写。语文核心素养:“能读”即胸中有经典,“会写”即下笔能文章。“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其实,我们要做的只是一件事:引导学生多读精典,把精典作品的语言文字的外在形式和精神内涵弄明白,用心感悟,并多多少少地化为自己的语言和精神的养料。这就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了。”语文核心素养:数学教育的终极目标:数学核心素养: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数学核心素养:数学的眼光数学的思维数学的语言数学抽象逻辑思维数学模型数学的抽象性逻辑的严谨性应用的广泛性三个数学核心素养包括十个核心概念:数学抽象:逻辑思维:数学模型:数感符号意识几何直观空间想象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数学建模、数据分析超越数学的核心素养:应用能力、创新意识数学核心素养是如何获得的呢?在本质上,是一种经验的积累,是一种思维的习惯,是一种做事的原则。核心素养理论指导下的数学教学活动的基本路径:1.把握数学内容的本质,2.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3.提出恰当的数学问题,4.启发学生的思考,5.让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形成和提升数学核心素养。四、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改革(一)理想课堂的标准2.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3.从传输、传承走向会话。1.全班学生都在变化,都在成长(即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和有效参与)。四、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改革(一)理想课堂的标准判断自己的教学工作究竟好不好,只能看教室里每个学生的表情、学习的姿态,看他们是否在持续学习。四、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改革(二)理想课堂的创建2.关于课程建设3.关于学习共同体建设1.关于信息化建设构建“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请老师不要这样对学生说:“声音再大一点!”“再清楚一点!”因为学生的踌躇不定、没有把握的发言可能是有价值的。学生是从小声的、不甚清楚的发言开始起步的,越往上走越能活泼地、明确地发表意见或表现自己。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用手势教学,学生只能赞成或反对,一开始就把那种既不赞成也不反对的意见排除在外了。而在教学中价值最高的也许恰恰是这种模糊的多义的意见。尊重这种模糊的多义的意见,能使每个人的认识达到更加丰富、深刻的程度。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不是听学生发言的内容、而是听其发言中所包含的心情、想法,与他们心心相印。从而产生“啊,真不简单”“原来如此”“真有趣呀”等共感共鸣。应当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倾听的教室。一、组建学习小组。怎样建立学习共同体?二、明确分工,职责分明。三、开展小组文化建设。1.小组成员要创新性地给小组起名。2.确立小组奋斗目标。3.共同制订小组公约。(1)组员服从分配,积极完成组内各项任务。可以制定这样的小组公约:(2)组员之间要互帮互助。(3)尊重别人,认真倾听。(4)学会宽容,做错事不互相埋怨。四、选择适当的问题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怎样建立学习共同体?五、让学生学会合作。1、会倾听。合作学习的“六会”:2、会评价。3、会质疑。4、会补充。5、会组织。6、会展讲。四、选择适当的问题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怎样建立学习共同体?五、让学生学会合作。六、教师要充分发挥指导作用。七、全班交流时,展示的小组不必过多。八、课堂上,采用竞赛方式,激发各组学生的学习热情。九、小组合作,延伸课外。1.科学分组,合理分工。9月4日-8日学习共同体建设时间表路线图3.制定班级合作小组评比一览表。9月11日-15日2.教导处把奖励星、旗发到各年级组。9月11日5.实施金牌教师带动战略,实行一点两面三三制,实行学情观察员制度。9月11日开始语数英教师协助班主任分组分工,选出小组长、学科长。分组分工表需三人签字,一旦确定,不得随意变动。一式两份,一份留底,一份统一交到教导处,教导处认真检查分组情况。4.学校检查指导。9月18日-22日学习共同体建设时间表路线图6.金牌教师示范课。9月末7.银牌一级教师常态课。11月份8.银牌二级教师争先课。12月份金牌教师打好样,带好头;银牌一级教师毫不含糊,迅速跟进;银牌二级教师,后来居上,全面开花。实施金牌教师带动战略:①分学段开展教研活动。语文分为低中高三段;数学分两段,12年级一段,3456年级一段;英语综合学科不分段,全部参加教研活动。教研制度改革:教研制度改革:②实施学情观察员制度。不知学,何以教。一位教师面对几十名学生,既要实施教学,又要观察学情,很难做到两者兼得。所以,上课教师发现的学情永远只是局部的、有限的学情。面对大量不容易发现的真实学情,教师就像一个盲人,或者像是在蒙着眼睛上课。而学情观察员就像上课教师的第三只眼睛,可以更精准地捕捉真实的学情。建立符合教学实际的学情观察员制度,可以更好地为上课教师反馈具体而微的学情,促进上课教师改进自己的教学。③每位教师都是学情观察员,深入到各小组中,观察学生是否真正进入安全学习状态,学习共同体提倡深度学习——静悄悄的学习;是否学会了倾听;是否做到了互助。教研制度改革:④教学评价改革。听课后,马上召开研讨会。首先授课教师3分钟说课,然后集体评议。改变以往对授课教师评头论足,一味指责别人缺点研讨方式。讨论这节课哪里有意思、哪里比较困难、学生有哪些表现,聚焦课堂上学生的“困难”和“乐趣”所在,大家共同来分享,以达到教研的目的。教研制度改革:教师在教学中不是给学生一个现成的答案,而是启发学生从多个角度看问题,让学生学会全面地、整体地看问题。(三)理想课堂的特性1.理想课堂是多维视角的课堂。在课堂上,让学生的思维出现矛盾冲突。有冲突,才能加深学生对问题的认识,课堂才有深度。2.理想课堂是矛盾冲突的课堂。(三)理想课堂的特性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创境质疑:复习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提出怎样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二)学生猜想:王心瑶猜想——邻边相乘,孟凡博猜想——底X高。(三)实践验证:已知:平行四边形的两邻边长分别是5cm和6cm,高为4cm,求它的面积。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四)质疑再探:怎样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呢?(五)应用拓展:把长方形拉一拉,变成平行四边形,面积变了吗?(六)课堂小结:一是总结所学知识,二是总结学习方法。学生在课堂上不是简单的了解、认同和吸收课本上的知识和老师的讲解,而是要勇于质疑,在批判基础上的认识、吸收,形成对教学内容的新认识。3.理想课堂是批判思维的课堂。小学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在大海中永生》:“飞机在高空盘旋,鲜花拌着骨灰,撒向无垠的大海。大海呜咽,寒风卷着浪花,痛悼伟人的离去……”“拌”和“伴”我们希望听到的课堂的“三声”:掌声:深刻与精辟——有感悟笑声:生动与精彩——有兴趣我们希望听到的课堂的“三声”:掌声:深刻与精辟——有感悟笑声:生动与精彩——有兴趣课堂当中辩论的时候,学生思维最活跃、效率最高,尤其是学生和老师辩论的时候。辩论声:自主与探究——有参与。第一阶段:“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提出问题。虽然对事物的认识很迷茫,但是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坚定信念。理想课堂的三个阶段第二阶段(关键阶段):“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探究问题。为了使问题得以解决,全力以赴,百折不挠,无怨无悔。理想课堂的三个阶段第三阶段:“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解决问题。经过艰辛的努力后,终于迎来了成功。“噢,知识一点也不神秘,我也能创造知识。”理想课堂的三个阶段改变改变也许会痛苦一阵子!但不改变,就会痛苦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