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大师陈垣的大学教育理念及其现代意义孙邦华教育学部导语1880年11月12日,陈垣出生于广东省新会县商贾之家,自己成了一名文化人、大学者;多次参加科举考试,1901年,中了秀才。由于他从少就不喜欢读经书和八股文章,前后多次参加乡试,不按八股文格式作文(1902年废八股文),未能中举1910年,毕业于自己办的光华医学院的西医(戏称是“自己发给自己的毕业文凭”),却走上了反清反帝的民主革命道路;1912年,当选为众议院议员,幻想很快破灭,开始把兴趣转移到史学研究之中,终成享誉海内外的史学大师;非天主教徒成为天主教性质的私立北京辅仁大学副校长、校长(1926-1952);72岁高龄开始作北京师范大学校长(1952-1971)。一、校长角色:精神领袖二、办学宗旨:中西文化的融合三、人才培养:严格要求注重能力四、学术研究:“动国际而垂久远”五、人格魅力:良师、诤友、爱国一、校长角色:精神领袖1、陈垣与辅仁大学的结缘陈垣与英敛之、马相伯的“忘年之交”陈、英约订交于1917年,媒介是英撰《万松野人言善录》,陈垣大胆去信向英个人借阅明季基督教旧籍。随后,陈垣时常到香山辅仁社与英敛之探讨文史,英介绍陈到天主教北堂图书馆读书,认识了另一位天主教领袖马相伯。英长陈13岁,马长陈40岁一、校长角色:精神领袖2、英敛之把辅仁大学托付给陈垣1925年辅仁大学(初名公教大学)创于涛贝勒府英敛之在大学招生前先创办预科性质的辅仁社(国学专修科),任社长(主任)1926年1月,英敛之因患肝癌去世,临终将校务托付陈垣1926年1月28日,陈垣正式接任辅仁社社长,9月,被聘为公教大学副校长1929年7月,陈垣改任校长,原校长美国本笃会司铎奥图尔(Rev.GeorgeBarryO’Toole)转任校务长一、校长角色:精神领袖3、英敛之为什么把这所天主教大学托付给陈垣这个非天主教徒的学者首先,在中国天主教士中很难找到主办高等教育的高层次人才,这是外国天主教修会长期实行愚民之术的传教策略所导致的必然结果。其次,陈垣与英敛之、马相伯尽管具体的宗教信仰不同,但他们都主张宗教信仰自由。第三,英敛之、马相伯器重陈垣的学识和才能。1917年,陈垣所撰作《元也里可温教考》,以手稿见示英、马,感叹“君真余师也!”陈垣后来对他的学生、私人秘书刘乃和的回忆也证明了这点:“在辅仁时,辅仁神甫屡次劝我信奉天主教,我坚决不信。我曾说:离开辅仁则可考虑,在辅仁则不信。有知识分子之架子,意谓我作天主教大学校长,不是因信天主教,乃是因自己学问好。”一、校长角色:精神领袖第四,陈垣后来出任辅仁副校长、校长,与他曾任教育部次长(1921年12月至次年5月)有一定关系。第五,启功先生认为,英敛之甘冒天主教同道的反对而聘请陈垣任校长,是想把新成立的大学办成一个有学术新风的大学,而不是要办成一所只是进行传教的大学。一、校长角色:精神领袖4、不管事的校长,但居功至伟1929年,遵部章改组,扩大办学规模,多方网罗人才一、校长角色:精神领袖“抗战”期间,陈垣“镇静如恒”,与日伪周旋,弦歌不辍,讲诵如常,不进行奴化教育,大学进入兴盛时期1937年5月,学校添办文科研究所(史学部)和理科研究所(物理学部),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37年4月,学校购得旧恭王府,1938年秋,部分系科招收女生,第二年所有院系招女生(增设女院)•1938年摄影于辅大女院一、校长角色:精神领袖1950年10月12日,辅仁大学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接管,不再是教会大学,陈垣继续担任校长1952年夏,辅仁大学主要院系合并到北京师范大学,辅仁大学在大陆消失,陈垣担任新的北京师范大学校长掌教大学,不问细小事务,重在精神力二、办学宗旨:中西文化的融合1、奠基人英敛之的思想从武夫到文化人初期的全盘西化思想兴学宣言:“介绍西欧新得科学文化之最精者,并保存中国旧有文学美术之最善者,舍短取长,不使偏胜。”以会友辅仁为目的二、办学宗旨:中西文化的融合2、陈垣掌教下的辅仁大学以辅仁大学命名(1927年夏)把“注重介绍世界最新科学、发展中国固有文化”的宗旨写入办学章程重视外语(一外、二外)二、办学宗旨:中西文化的融合学校主张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养成“触类旁达”、“通学之士”。教育学院所属教育学系为了适应培养中学教育、教育行政人员和教育研究者等需要,在学科知识结构上,曾经实行辅系制,规定学生除了必修本系课程外,必须任选国文系、史学系、西语系、社会经济学系等系之一为辅系,辅系学分最少须为应得学分总数1/3。国文系、史学系等国学课程在教育学系学生辅系制选修中占有50%的比例,因此,国学教育在教育学系的通识教育人才培养中的地位是非常突出的。二、办学宗旨:中西文化的融合辅仁文学院在办学宗旨中声称“对于中国固有文化之特长发挥光大,以增长其民族自信力。向之所短,则利用科学救其弊,补其偏,务使习国学而毋故步自封,读西籍而毋食欧不化,不托空言,期裨实用,此本院共同一致之所冀图者也。”重视“大一”国文教育及作文,陈垣亲自主持并担任教学工作(编教材、选教师、统一考试)创办《辅仁学志》、《华裔学志》(MonumentaSerica),中国学者研究国学,西方学者研究汉学三、人才培养:严格要求注重能力1、实行严进严出的教学管理以精英人才为培养目标辅仁大学对学生一直实行高标准、严要求的教学管理制度,并且体现在招生、培养过程、毕业考试等人才陶育的整个过程之中。三、人才培养:严格要求注重能力严格招生,进入辅仁大学难;从辅仁大学毕业获得文凭更难。辅大办学伊始对学生的要求就非常严格,而且是它一贯的校风和精神。这里的每一名毕业生无一不是经过千锤百炼;每一门课的教师日常教学中要求高,指定参考书多、平日测验和考试多、作业多,考试通过难;三、人才培养:严格要求注重能力1927年招收的首届学生是34名,等到1931年仅有11人毕业,毕业率仅为32%。至1936年,6届毕业生总数为401人,而前6年招生数是879人,年平均毕业率也只有46%;学分制和选修制。4年修毕134学分,得到201成绩分(60分至100分按每5分为一个等级,确定相应的成绩分,1至4.5);当时辅大学子这样感叹道:“辅仁是华北各大学中办理得最严格的一个”。•陈垣与辅大首届毕业生合影(1931)三、人才培养:严格要求注重能力2、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本科生培养始终是辅仁教育的主体,学校注重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培养,以养成研究高深学术的人才为主要目标。“大学设教,在应社会之需求,养成高深学术之人才,以期将来致用于社会。所谓高深学术之人才,必须赖大学教育培养者。”三、人才培养:严格要求注重能力在教师聘任上:注重专才。“度人金针”的教学方法:注重研究能力的培养,以陈垣主讲的“史源学实习”为典型。•陈垣为《史源学实习》批改作业四、学术研究:“动国际而垂久远”据学者粗略统计,陈垣的各种著述当在340种以上,加上书信、诗赋、题跋等,总数约有千余种,总字数约在400万以上。其中,史学著作18部,学术论文、杂文159篇,史学论著总字数约有260多万。四、学术研究:“动国际而垂久远”陈垣发展了中国传统史学方法考据学,从而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史学理论和方法。他反复强调做史学研究比“别人”做得更好的秘诀就是“缩短战线,专精一二类或一二朝代,方足动国际而垂久远”。他专注于研究中国宗教史、历史文献学、元史等专题史和断代史,而且所撰写的一系列史学著作都是传世的经典之作。四、学术研究:“动国际而垂久远”主要史学著作:1917年的《元也里可温教考》——处女作、成名作1923年的《元西域人华化考》——前期代表作1918年的《史讳举例》1931年的《元典章校补释例》(后改名《校勘学释例》,总结出了中国古籍校勘的四种方法)1945年的《通鉴胡注表微》,自认“我的学识的记里碑”——后期代表作五、人格魅力:良师、诤友、爱国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勤奋好学的典范自1915年起研读《四库全书》达10年之久中国古代历史文献的“活字典”和“国宝”青年人的良师益友40年代“南书房行走”、“四翰林”(柴德赓、周祖谟、余逊、启功)陈垣扶植启功陈垣与私淑弟子方豪五、人格魅力:良师、诤友、爱国2、诤友谦虚审慎对自己严格,请教三类人:学生辈、朋友辈(与自己平辈的人)、老师辈(比自己高明的人)40年代青年学子鲁实先在《复旦学报》发表《陈氏〈中西回史日历〉冬至订误》陈垣:“士贵有诤友,蒙何幸得此。正拟广为传扬,以志吾过。”学术诤友:胡适、陈寅恪、伦明、杨树达等“文成必须有不客气之诤友指摘之,惜胡、陈、伦诸先生均离平,吾遂无可请教之人矣。非无人也,无不客气之人也。”对别人宽容五、人格魅力:良师、诤友、爱国3、爱国“傲骨撑天地”洁身自好,巧妙应对回击日伪的威逼、利诱不失时机引用儒家经典教导学生不要事敌,不要做汉奸,不要助纣为虐五、人格魅力:良师、诤友、爱国利用毕业生年刊题词宣传爱国抗日陈垣在1939年《年刊》题词说:“毋事浮嚣,毋失礼于人,毋徒顾目前,毋见利忘义,永保汝令名。”教导同学们将来在社会上一定要走正道,不要只顾目前利益,不要做出损害民族利益的事情。陈垣在1940年的《年刊》题词说:“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这里的“蛮貊之邦”,陈垣借指沦陷区。他看到个别毕业生在给敌伪做事,甚至欺压国人,心里非常痛心,因而劝诫同学们一定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正直的人,即使是生活在日伪的控制下,也不能做助纣为虐之事的人。五、人格魅力:良师、诤友、爱国引经据典批评卖国者1942年,辅仁大学举行返校节运动会时,陈垣校长按惯例致词,当他发现参加运动会的人中,有伪政府的官员和替日伪做事的人,有战败投敌的人,有投机倒把而发国难财的人,同学中也有不知用功、不求上进的人。聪明睿智的陈垣先生当即便讲了一个“孔子开运动会”的故事,陈古喻今,表达他的爱国思想。他说道:•孔子曾在矍相菜园举行选贤誓众的射箭比赛运动会,来观看的人很多。孔子首先命学生子路拿着弓箭到场外延请参加比赛和参观比赛的人,并宣布说:“凡是败军之将,投降仕敌之人和贪财好利而认贼作父之人,皆不得进入,除去这三种人都可以进场。”话毕,一些人只得灰溜溜地走了,进去的只有半数。当比赛要开始时,孔子又让学生公罔之裘举杯说道:“在场的人,有没有幼壮孝悌,年老好礼,不随波逐流,一直到死都能修身洁己之人?能达到这样标准的人,请登众宾之位。”宣布后,一半的人又惭愧地走了,留下来的人又只有一半了。最后,孔子又命学生点序举杯宣布:“好学不倦,好礼不变,到老仍能正直不乱的人,有没有?如果有,也请登众宾之位。”这条标准宣布后,又走了一批,所剩的观众就不多了。五、人格魅力:良师、诤友、爱国“奇文泣鬼神”陈垣在8年期间杜门谢客,每天到学校从事教学和写作,谢绝其他一切活动。在此期间,他撰写了7部专著、10余篇论文。他在这一时期的史学思想和史学方法较之以前发生了很大转折,一改过去纯考据史学(“嘉定钱氏之学”),而是提倡顾炎武的经世致用之学,阐发中国历史上的爱国主义传统。五、人格魅力:良师、诤友、爱国“‘九·一八’以前,为同学讲嘉定钱氏之学;‘九·一八’以后,世变日亟,乃改顾氏《日知录》,注意事功,以为经世之学在是矣。北京沦陷后,北方士气萎靡,乃讲全谢山之学以振之。谢山排斥降人,激发故国思想。所有《辑覆》、《佛考》、《诤记》、《道考》、《表微》等,皆此时作品,以为报国之道止此矣。所著已刊者数十万言,言道、言僧、言史、言考据,皆托词,其实斥汉奸、斥日寇、责当政耳。”五、人格魅力:良师、诤友、爱国1940年,辅大文学院院长沈兼士题诗赠陈垣:•吾党陈夫子,书城隐此身。•不知老将至,希古意弥真。•傲骨撑天地,奇文泣鬼神。•一编庄诵罢,风雨感情亲。结语弘扬陈垣的精神,办好当今大学教育大学管理者要懂得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道理;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