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理论综述 自己总结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xml:namespaceprefix=o/>这是我总结的一些资料,比一般的综述要详细。看了它,我感觉对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应该有了一个框架。若有朋友喜欢,就顶一下啊,毕竟弄了个把月啊,呵呵。摘要:国际贸易理论是研究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贸易利益、贸易格局变动的理论。在1776年亚当·斯密的名著《国富论》发表至今的200余年间,国际贸易理论经历了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与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四个阶段。这四种理论在当时都能解释这样和那样的国际贸易问题,但是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变,国际贸易的变化,这些贸易理论也逐渐受到新的贸易理论的挑战。在本文中,我们主要分析这四种理论产生的条件、背景、结论以及局限性,着重分析了以以杨小凯为代表的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关键词: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国际贸易是在人类历史上了出现了剩余产品和这种剩余产品跨国界交换时就已经产生。15世纪到17世纪流行的重商主义理论是对国际贸易的第一次解释,其代表人物斯塔福提出的“货币差额论”和托马斯·孟提出的“贸易差额论”。他们认为,唯有金银才是财富,唯有对外贸易才能给国家带来财富;国际贸易是单方面有利的,一国之所得必然是另一国之所失。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以及贸易利益在国际间的分配。但是第一次系统提出国际贸易理论却是在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至今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了。随着经济理论的发展,国际贸易理论经历了以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贸易理论、以赫克歇尔和俄林为代表的新古典贸易理论、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新贸易理论与以杨小凯为代表的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内生贸易理论)四个阶段。本文对这四个阶段的研究观点予以综述如下。1.古典国际贸易理论1.1亚当·斯密的国际贸易理论亚当·斯密的国际贸易理论是在对重商主义的批判中提出来的。他认为社会财富应以商品劳务的生产来实现的,劳动是社会财富产生的最重要原因,贸易的利益是双方的,他反对国家对贸易进行干预,创立了放任自流的经济贸易理论——绝对优势说。斯密的国际贸易理论主要包含三个观点:1.1.1国际贸易取决于国际分工和一个国家的优势斯密从抽象的人类本性出发论证社会分工,在他看来,个人之间的贸易只是个人剩余产品的交换,地区之间的贸易只是地区剩余产品的交换,国际贸易只是各国剩余产品的交换。但是,当斯密从充分利用优势出发论证社会分工的必然性时,他注意的是生产成本的降低是社会劳动的节约。正是在后一场合,斯密提出了颇有创见的论点。他说,每一个精明的家长都知道这一格言:一件物品做比买贵,就宁买不做。裁缝不愿自己做鞋,而是向鞋匠买。鞋匠不愿自己做衣服,而是雇裁缝做。农民不愿自己做衣服,也不愿自己做鞋,而是雇裁缝和鞋匠做。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都愿意发挥自己的优势。“他们都感到,为了他们自身的利益,应当把他们的全部精力集中使用到比邻人处于某种优势的方面,而以产品的一部分或同样的东西,即其一部分价格,购买他们所需要的其他任何物品。”由此可以看到,斯密要说的是,社会分工可以提高每个劳动者的劳动生产率,提高每个劳动者的产量,从而可以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社会总产量。斯密直接从个人之间的分工和贸易推论到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他认为,同个人一样,对于同样的商品,一个国家也要把本国生产的费用和向国外购买的费用加以比较,以便决定是自己生产还是从国外进口。斯密主张:“如果某个外国供应我们某种商品,比我们自己生产这种商品便宜,那就不如把我们自己的劳动用于我们有某种优势的部门,而用我们自己的劳动的一部分产品向这个国家购买这种商品。”1.1.2一个国家的优势来自于多方面,并且可以通过学习来提高本国的优势斯密认为,一个国家的优势来自于两个方面:自然优势和后来获得的优势。前者是自然所固有的,如气候、土壤、矿藏以及其他非人力所能控制的相对固定的环境等;后者是后来获得的,如劳动熟练程度和技术等。自然优势和后来获得的优势使一个国家在特定商品的生产方面可以节约劳动时间,形成成本优势,从而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价格优势。斯密还认为,对外贸易可以促使较不发达的农业国学习和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从而使它们在制成品生产和出口方面也将具有优势。对农业国的居民来说,外贸在短期内能够供他们以国内所缺少的工匠、制造业工人及商人,使他们在国内感到的那种最重要缺陷,在最适当、最有利的情况下得到填补。即用商品的流动来代替生产技术等要素的流动。从长期来看,外贸对于农业国还有特殊意义。他以中国为例加以说明,对不发达的农业国来说,外贸不仅有助于它们提高国内的分工程度和劳动生产力,而且还可以为它们提供吸收外国先进技术的机会,缩小它们与商业国之间的技术差距。1.1.3一个国家可以选择自由贸易或者对特定商品征收适度关税等不同贸易政策斯密虽然主张自由放任,但并未将这一思想简单照搬到国际贸易领域中,而是主张按照具体情况对于不同商品实行自由贸易或者征收适度的关税。斯密把进口物品分为两类:一类是包括一切生活必需品及一切制造品的原料,另一类主要是那些进口奢侈品,如外国葡萄酒、巧克力糖、茶叶、咖啡等。对于第一类物品,斯密认为,其自由输入能够从不同方面降低英国产品的生产成本,因而有利于扩大英国的制造业在世界市场上的优势。生活必需品原料自由输入,其在国际市场上的平均货币价格必低落,因此,劳动的货币价格必在此限度内低落,国内一切制造品的货币价格,必然伴着低落。这一来,国内制造品就可在一切国外市场上获得若干利益。若干制造品,因原料自由输入,其价格可降低更大。不但会保证英国商人,使能占领国内市场,而且能大大支配国外市场。对于第二类物品,斯密认为,应征收适度的关税,以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不会由于自由输入必需品和原料而遭受损失。而且对于由外国输入为本国消费的奢侈品所课的税,主要则是归中产及中产以上的人民负担,它们也不会导致英国货币工资水平的上升和削弱英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上面的叙述就是学术界认为的绝对优势理论,而学术界也一直认为,按照斯密的观点,经济发达的国家和经济欠发达的国家之间是很难或者说是不存在国际贸易的,也就很难解释当时的英国为什么和很多殖民地国家进行贸易。实际上,斯密关于相对优势的论点,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应有的注意:事实上,在《国富论》中,斯密已经提出了相对优势原理的基本论点。他说:现在最富裕的国家,固然在农业和制造业上都优于邻国,但制造业方面的优越程度,必定大于农业方面的优越程度。……在农业方面,富国劳动生产力未必都比贫国劳动生产力大得多,至少不像制造业方面一般情况那样大得多。……贫国的耕作,尽管不及富国,但贫国生产的小麦,在品质优良及售价低廉方面,即能在相当程度上与富国竞争。但是,贫国在制造业上不能和富国竞争;至少在富国土壤气候位置适宜于这类制造业的场合,贫国不能和富国竞争。在斯密的这段议论中,至少包含这样几点:第一,富有国家的制造业和农业都居绝对优势,贫穷国家的制造业和农业都居绝对劣势。第二,对富有国家来说,农业和制造业虽然都居绝对优势,但比较而言,制造业的绝对优势比农业更大,对贫穷国家来说,农业和制造业虽然都居绝对劣势,但比较而言,农业的绝对劣势比制造业要小。第三,贫穷国家只能在农业上同富有国家竞争,而在制造业上则不能同富有国家竞争。斯密上述议论的实质是,富有国家的相对优势在制造业方面,应当专业化于制造业;贫穷国家的相对优势在农业方面,应当专业化于农业。这样可以形成国际分工,这就是以相对优势为基础的国际分工。由此可见,斯密的优势原理不只是绝对优势原理,它还包含相对优势原理。诚然,在斯密的优势原理中,绝对优势概念是最重要的,然而相对优势概念也是不可忽视的。后来李嘉图继承和发展了斯密的相对优势概念,系统地提出了比较优势或比较成本学说。1.2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作为国际贸易成因的比较优势,其来源是比较成本。虽然首先提出比较成本这一观点是托伦斯,但注意到比较成本的重大意义并对此进行系统论证用以解释国际贸易现实的却是李嘉图。李嘉图首先注意到比较成本的重大意义,他说:“使我们决定输入商品的动机是发现外国的价格比较便宜,是商品的国内价格和国外价格的比较。如果一国输出帽子,输入毛呢,那是因为制造帽子以交换毛呢比自己制造毛呢所得更多。”李嘉图曾以两个国家、两种商品的模型来说明比较优势以及比较利益的形成。他假设英国和葡萄牙生产酒和呢绒的单位劳动成本如下表所示: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分析单位:人年呢绒酒英国100120葡萄牙9080比较成本(英葡)100/90=1.1120/80=1.5从表中可以看出,英国生产酒和呢绒的单位劳动成本都比葡萄牙高,但比较起来,英国生产呢绒的效率相对高一些(或者说成本相对低一些),即英国生产呢绒具有相对优势,通过交换可获得比较利益;而葡萄牙尽管在两种商品生产上都占绝对优势,但两相比较,生产酒的优势更大,故生产酒更有利,生产呢绒则相对不利。李嘉图借此说明:当两个国家两种商品的生产成本存在比较差异时,只要两国分工生产各自具有相对优势的商品,两种商品的产量都会增加,通过交换各国都能得到比较利益。当我们将上述结论进一步推广到三个国家三种商品的交换活动进行验证,发现它仍然适用,这就证明比较成本说的基本原理是完全科学的。对此,马克思事实上也曾予以肯定。重视比较成本差异并以此为基础创立比较优势学说,是李嘉图对国际贸易学说的巨大贡献。斯密曾从劳动分工原理提出了“绝对优势论”,在人类认识史上第一次论证了贸易互利性原理,批判了重商主义者认为国际贸易只对单方面有利(即一国所得必然是另一国所失去)的片面看法。但在具体的贸易格局上,斯密虽然也指出了比较优势,但是他把互利性贸易重点限制在绝对成本优势的范围内,其理论的局限性是明显的。而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第一次以无可比拟的逻辑力量,揭示并论证了国际贸易领域经济运行的一般原理和规律:只要按照比较成本差异进行国际分工,各国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并开展贸易,就可获得比较利益。这就为解释国际分工、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和利益分配提供了一把钥匙,因此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李嘉图的研究奠定了其后贸易纯理论的发展方向,后来的学者就一直将国际贸易的研究重点放在比较优势原理上。李嘉图比较优势学说的问世,标志着国际贸易理论体系的建立。美国当代著名经济学家萨谬尔森称他的理论为“国际贸易不可动摇的基础”。关于比较优势的决定因素,李嘉图本人强调劳动生产率差异的重要性,这一结论是以李嘉图所设想的劳动在国内完全自由流动,而在国家之间不能流动为前提。其后的一些学者,如穆勒、马歇尔和埃奇沃思都对贸易理论做出了一些重要的贡献,但他们的研究中关于比较优势的概念并没有比李嘉图的思想前进一步,他们主要集中于贸易条件的讨论和比较静态学上的研究。但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关于比较优势的研究出现了重大进展。2.新古典贸易理论2.1赫克谢尔—俄林模式(H—O模式)1933年,瑞典经济学家俄林出版了《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一书,以生产要素自然禀赋为立论基础,探讨了国际贸易产生的更深一层原因,论证了国际分工的好处和自由贸易的必要性。俄林的生产要素自然禀赋论,实际上是师承赫克谢尔,因此又被国际贸易界称为“赫克谢尔—俄林模式(H—O模式)”。俄林的生产要素自然禀赋论可以描述为:不同商品需要不同的生产要素比例,而不同国家拥有的生产要素相对来说是不同的,各国在那些能较密集地利用其较充裕的生产要素的生产商品时,必然会有比较利益产生。所以,每个国家最终将出口能利用其充裕生产要素的商品,以换取那些需要较密集使用其稀缺生产要素的进口商品。俄林论证的逻辑思路是:商品价格差异是国际贸易的基础,而商品价格的差异是由于商品生产的成本比率不同;商品生产成本比率不同,是因为各种生产要素的价格比率不同,而生产要素价格比率不同,则是由于各国的生产要素禀赋比率的不同。因此,生产要素禀赋比率的差异,是产生国际贸易最重要的基础。这样,他就把国际贸易的成因进一步建立在外生性生产要素的禀赋差异基础之上。H—O模式继承了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学说,但又有新的发展:第一,李嘉图用比较成本差异论证了贸易互利性的普遍原理,而俄林进一步用生产要素禀赋

1 / 1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