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灰雀》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灰雀》是人教实验教科书第五册第二组关于“名人故事”主题中的第一篇课文。课文讲述的是列宁、灰雀和一个孩子之间的故事。这是发生在名人身上的一件寻常的小事,但在整个事件中处处可以发现列宁善于观察对方的言语、行动,既不伤害对方的自尊心,有能使对方认识到错误的巧妙的教育方法,同时,也可以体会到列宁对儿童人格的尊重和爱护。1.文章多出体现列宁对灰雀的喜爱之情。2.列宁和孩子的对话,耐心而又得体,体现了列宁善解人意、循循善诱和对孩子的尊重和爱护。3、体现了男孩逐渐认识错误的过程。课文采用了明线和暗线相结合的写法,通过语言和行动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事件的发展进程。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列宁对灰雀、诚实男孩的喜爱之情,并从人物的对话中懂得做错事情应该改正的道理,同时受到保护鸟类等动物的教育。教学重点:列宁发现灰雀消失后,通过耐心、得体的交谈使男孩把灰雀放回的经过。教学难点:使学生透过人物的言语和神态来领会人物的心理活动。学情分析:(一)学生相关的知识基础和积累1、相关的已知领域学生对于列宁已不陌生,在二年级就学习过《蜜蜂引路》一课,对列宁已有所了解;对爱鸟护鸟的故事了解的不少2、相关的未知领域对灰雀这种鸟了解不多,对名人对儿童关心、爱护的故事了解不多。3、相关的难知领域理解列宁的循循善诱有一定的困难。(二)学生相关的阅读基本功及现状1、学生在学习本课时,应运用到哪些相关的阅读方法。对于本课的学习将运用到: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能抓住人物的表情、动作等重点词语,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等。2、学生已掌握的阅读基本功所达到的水平及其现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学生通过自读自悟能了解课文的梗概,能迅速明白灰雀被小男孩抓走了,但学生通过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的能力还较弱,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体会人物内心的更是初次接触,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2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复习导入1、同学们,还记得我们昨天认识的新朋友吗?瞧,它们来了!(媒体出示: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教师引读: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非常惹人喜爱。引读: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2、小结:读到这儿,我们已经知道,列宁和我们一样都非常——生:喜爱灰雀(板书“喜爱”)二、感受列宁爱灰雀、爱男孩(一)朗读第2自然段1、请同学们先读一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看看发生了什么事?从哪里感受到列宁喜爱灰雀?(指板书)请大家一边读一边把找到的句子划出来。教师巡视指导。2、反馈交流:(媒体出示:胸脯深红的灰雀)(1)指名交流(2)这句话中,哪个词最能看出列宁着急呢?“找遍”(3)“找遍”是怎么找呢?师:是呀,找遍就是把每一棵树都仔细地找了;每一个角落都找过;找了很长很长时间。(4)师:说得好,我们在读这个句子的时候,就要注意强调这个词,把列宁找灰雀的仔细、辛苦读出来。(生个别读、集体读句子。)(5)小结:列宁这么着急,看出他怎么样?生:喜爱灰雀(指板书)(二)继续学习第3-10自然段那列宁到底找到灰雀了吗?(媒体出示:学习要求)1、我们赶紧再读读课文3-10自然段,从哪些句子感受到列宁喜爱灰雀?请你把相关的句子画出来。2、把你找到的句子读一读,想一想你读懂什么?圈一圈从哪些词语中读懂得?好,把你找到的句子和同桌说一说。3、检查交流谁先来说说你从哪儿感受到列宁喜爱灰雀?(媒体出示:列宁对话)(1)从“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这句看出列宁喜欢灰雀。因为要是列宁不喜欢,就不会去打听灰雀的下落。(2)从“那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这句看出列宁爱灰雀。要是他不喜欢,他就不会那么担心了。师:(创设情境)是啊,要是灰雀飞走了,那以后来公园就——(再也看不见它了。)师:要是冻死了,列宁心里会——(很难过)师:现在,你就是列宁,你心爱的灰雀不知是生是死,你会怎么说这句话呢?(以多种形式进行朗读练习)(3)从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啊,可惜再也不会飞回来了。”这句看出列宁喜欢灰雀。师:你把这句话读读,看哪些词能看出列宁喜欢灰雀?从“多好的”这个词能看出。还有“可惜——”,还有“自言自语”。师:到底这几个词是否能看出列宁喜欢灰雀?我们好好思考一下,简单说说3理由。“多好的”这个词直接写出了列宁对灰雀的喜欢。“可惜”写出了列宁对灰雀的喜欢。师:那“自言自语”呢?(生沉默)什么叫自言自语?“自言自语”就是自己给自己说话。师:你在什么情况下会自言自语?我很伤心的时候会自言自语。我很高兴的时候会自言自语。师:大家说的情况虽然不一样,但也有共同的地方,那就是当人的感情很——激动、投入、强烈。师:列宁为谁激动起来?(为灰雀。)师:是啊,列宁太想灰雀了,越想越深,越想越投入,以至有点情——情不自禁。师:现在你们说这个“自言自语”能不能看出列宁爱灰雀?(能)师:现在你就是列宁,灰雀不见了,你多么思念它、牵挂它,替它惋惜啊,把你对灰雀的喜爱之情表达出来吧!(练习朗读:个别读——范读——集体读)(三)灰雀去哪里了?(媒体出示:侦查任务)师:听了你们动情的朗读,我再次深深地感受到列宁是多么喜欢灰雀啊!同学们,到底这只让列宁牵肠挂肚的灰雀哪去了呢?让男孩捉走了。可男孩一开始不是说“没看见”吗?他撒谎!师:到底男孩说没说实话,为了解开这个疑点,这回老师让你们来当一回精明的小侦探,请你们仔细分析小男孩的行为,包括他想的、说的,看能不能找到线索、证据去证明男孩说的是不是实话。这个任务能完成吗?(生认真思考,积极讨论,师耐心倾听参与其中。)师:好,下面召集大家开会,进行案情分析,谁先来发表自己的高见?(媒体出示:男孩对话)1、从“那个男孩本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但又不敢讲”这句话看出男孩刚才没说实话。因为要是没看见,不可能知道灰雀没有死。这句话说他不敢讲,正好说明他一开始就没说实话,他怕现在说出来列宁批评他。师:这两位侦探的任务完成得非常好,说话口齿伶俐,分析得很有道理,接着往下说。2、从“一定会飞回来。男孩坚定地说。”看出男孩开始没说实话,因为要是他没看见,就不可能知道灰雀一定会飞回来,而且还那么坚定地说。师:你们认为男孩最后的两次说话有什么不同?生:第二次的语气比第一次更肯定。男孩为什么这么肯定?为什么抓走灰雀呢?(板书:男孩喜爱灰雀)4、师:列宁喜爱灰雀,男孩喜爱灰雀,两个人的爱一样吗?(学生交流)5、师:好,下面,我们来分角色读一读,我读列宁的话,你们读男孩的话。(师生分角色朗读后,让学生自己推荐两位学生分角色朗读,读出语气的变化。三、学习第11一13自然段4师:男孩说灰雀会飞回来,是真的吗?从刚才的研究看来,他开始说的那句话确实有问题,结果是不是呢?请大家听老师读最后一部分的课文。(媒体出示:11--13自然段)灰雀是飞回来了,因为课文说“第二天,列宁来到白桦林下,果然又看到那只灰雀欢蹦乱跳地在枝头歌唱。”师:找得好,我觉得这句话有一个词用得特别好,你们读一读,看认为是哪个?(果然)师:为什么?(因为男孩说灰雀会飞回来,现在真的飞回来了,“果然”这个词用得很准确。)师:大家再把这部分读一读,看有没有不懂的地方。(生独立思考后可与同学交流)1、那个男孩为什么会低着头?(男孩觉得自己错了。怕列宁批评他。)师:同学们再想想,男孩错在哪里?(捉灰雀、说谎)男孩为什么要捉灰雀呢?(他也喜欢灰雀)2、列宁为什么不问男孩,而是问灰雀去哪里了?(列宁对男孩子的尊重与爱护,知道男孩子已经改正了错误。)从这里我们看到列宁不仅爱灰雀,更(爱小男孩)3、小男孩都撒谎了,为什么还说他是诚实的?(因为列宁知道小男孩抓走了灰雀,而与小男孩的对话中,小男孩已经向列宁承诺了他会将灰雀送回来的意思,而事实他也确实做到了。同时,男孩做错了事就改正,所以说他是个诚实的孩子。)师小结:同学们,爱的力量多大啊,爱使世界变得更美丽;爱使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更真挚、更纯洁;爱使一个小孩子变得诚实、可爱。在生活中做一个诚实的好孩子。让我们的社会处处充满爱吧!最后,让我们心中充满爱吧。四、总结拓展(媒体出示:拓展)1、扩展一:聪明的同学们:课文中写了第一天列宁和男孩关于那只失踪了的灰雀的对话,紧接着直接写了第二天两人果然又看到那只灰雀的情景。这中间发生了什么事情?男孩想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请根据你的想象把它写下来。那个男孩回到家中后,走到阳台上,望着笼中的灰雀,灰雀的样子是那么凄惨:耷拉着它那无精打采的脑袋,翅膀也无力地拖着,也听不到它那欢快的歌声了。小男孩不禁想起列宁的话:“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不会飞回来了。”脸一下子红了。男孩心想:那么美丽的灰雀,不应该关在笼子里,应该和它的伙伴一起生活在大自然中,用欢快的歌声迎接每一个清晨,去沐浴温暖的阳光。想到这,他马上打开鸟笼,把小鸟捧出来,让它自由地飞走了。因为他知道,小鸟一定会飞回去的。2、拓展二:列宁和男孩都爱这三只灰雀,你觉的他们的爱有什么不同呢?你更赞同谁的,说说自己的看法。3、师生总结:列宁爱灰雀,更爱男孩。教师擦去板书“喜”字。五、作业布置:1、想一想填一填列宁爱灰雀,;男孩爱灰雀,。我更赞同,因为52、小练笔:续写《灰雀》后来列宁、男孩和灰雀之间又发生了什么事?发挥你的想象,并把它写下来!3、收集列宁或其他名人的故事,读一读,开展讲故事比赛。板书设计:5、灰雀喜欢捉放列宁爱小男孩(教育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