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可持续发展 (共97张PPT)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网络构建学法指导可持续发展都要落实到具体的区域,本专题内容重点从以下几方面把握:1.明确区域特征的分析思路并能进行区域差异的比较。2.区域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把握荒漠化、水土流失、湿地及森林面积的减少的原因、危害、治理等方面。3.区域资源开发主要把握能源或矿产、河流的开发与治理。4.熟悉“3S”技术的判读与应用。高频考点一区域特征与区域差异的分析视角1区域特征分析1.(2017·课标全国Ⅱ,1~3)19世纪50年代,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黄河结束夺淮历史,改从山东入海。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自1999年,江苏境内又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江苏习惯上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部分(下图)。据此完成(1)~(3)题。(1)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秦岭—淮河线()A.无划分指标依据B.与自然河道一致C.无对应的自然标志D.两侧地理差异显著(2)习惯上苏南、苏北的划分突出体现了长江对两岸地区()A.自然地理分异的影响B.人文地理分异的影响C.相互联系的促进作用D.相互联系的阻隔作用(3)进入21世纪,促使苏南、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泛的主导因素是()A.市场B.技术C.资金D.交通CDD解析:(1)C对,B错: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下游已经变成人为改造的渠道,无对应的自然标志。A错:秦岭—淮河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因此有划分指标依据。D错:秦岭—淮河线属于自然地理界线,具有过渡性,两侧地理环境无明显差异。(2)长江导致两岸交通不便,联系较少,天然地将江苏省划分为苏南和苏北两部分,因此苏南和苏北的划分突出体现了长江对两岸地区相互联系的阻隔作用。(3)由于苏南和苏北地区以长江为界,以前陆路交通联系不密切,不便于两区域经济联系;进入21世纪,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方式的便捷程度提高,促使苏南和苏北地区经济合作更加广泛。视角2我国东、中、西部人均GDP增速比较2.(2017·江苏地理,25~26)下图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同时期人均GDP年均增长率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双选)(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三大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速的特征有()A.东部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速一直领先全国B.中部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速呈加快的态势C.1978~1990年,东中西三大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速相同D.1978~1990年,西部地区与全国的人均GDP年均增速最接近(2)1978~2015年我国人均GDP年均增速变化反映了()A.改革开放对东中西部的影响呈现区域差异性B.基础设施的改善促进西部地区的发展不断加快C.全国人均GDP年均增速主要取决于中西部增速D.21世纪以来,三大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格局发生了变化BDAB解析:(1)B对:读图可知,中部地区的人均GDP年均增速呈加快的趋势。D对:读图可知,1978~1990年,表示西部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长率的柱状与表示全国平均水平的虚线基本平齐。A错:读图可知,2000~2015年,中西部的人均GDP年均增长率已经超过东部。C错:读图可知,1978~1990年,人均GDP年均增速东部最高,西部次之,中部最低。(2)A、B对:图中显示,三个时段东中西部的人均GDP年均增速各不相同,东部地区首先发力,中西部地区后来居上,这是改革开放对不同区域影响的差异性的体现。其中,西部地区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C错:由于我国人口、经济的重心都在东部,全国人均GDP年均增速主要取决于东部。D错:从图中可以看出,2000~2015年这一时段,虽然中西部人均GDP年均增速已经赶超东部,但其发展水平依然低于东部。[命题方向]本考点在高考中多以中国局部图、西亚、东南亚、西欧和非洲等热点地区局部图为切入点,考查区域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地形特征及成因、气候特征及影响因素、工农业生产等。*以重要国事活动或重大体育比赛为背景,以图表或文字资料为载体,考查世界主要国家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等。1.区域特征分析方法2.区域差异的分析(1)分析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①自然环境差异的影响因素A.气候:纬度位置、地势地形→气温差异;大气环流、海陆位置→降水差异;洋流→沿岸气候特征差异。B.地貌: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内力作用和流水、风力等外力作用。C.水文:气候、地形和植被等。②人类活动差异的影响因素人类活动差异形成的原因农业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市场、劳动力、交通、政策、科技等社会经济条件工业资源、市场、劳动力、科技、交通和政策等人口耕地和水资源等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科技水平和开发历史等社会条件城市地形、气候、河流、资源和交通等交通位置、地形、经济、科技和人口等(2)区域差异的分析方法不同区域之间因为在自然条件、历史基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别,因此形成了显著的区域差异。区域间的差异,首先表现为自然环境的差异,一般可从纬度和海陆位置入手,探寻气候、地形、水文、土壤、植被等方面的不同。不同的自然环境下,人类的活动也会不同;一般来说,可从农业生产类型(种植业、畜牧业等)和生产方式(包括耕地类型、复种指数等)、工业发展特点和布局、人口、城市、交通等方面进行比较。区域差异的综合分析如下图所示:[方法技巧]区域内地理要素的叠置分析方法依托区域地图,强调地理要素在特定区域的叠置分析,提高获取信息与解读、描述及阐释地理问题的能力。(1)从地形要素的判读入手:通过解读等高线地形图、河流分布说明地形特征、地势起伏和地貌类型,分析地形对气候、河流及农业、交通、城市区位选择的影响。(2)从气候要素的判读入手:通过空间定位,结合气候统计图、等值线图判读该区域气候类型及特征,分析气候对河流、植被及农业、交通、城市区位选择的影响。(3)从河流水文要素的判读入手:通过解读河流,整合地形、气候信息说明该区域水系、水文特征,分析河流对农业、工业、交通、城市区位选择的影响。[押题1]下图是某岛屿简图,该岛屿中部多山,降水大多在1000mm以上,东北部和西南部降水差异较大,人口密度约为400人/平方千米。据此回答(1)~(3)题。(1)该岛东北部和西南部降水的差异及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A.东北部降水少,洋流与离岸风B.西南部降水少,洋流与副高控制C.东北部降水多,信风和地形D.西南部降水多,西风和地形(2)甲城市历史悠久,但城市化发展缓慢,这主要是因为()A.区域经济发展缓慢,且常受飓风、地震影响B.交通落后,对外联系不便C.水资源缺乏,城市发展受到限制D.人口稀疏,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足CA(3)如果计划在乙城市建一个水泥厂,从城市大气环境保护角度考虑,厂址选择正确的是()A.城市的东南郊B.城市的东北郊C.城市的西北郊D.城市的西南郊D解析:(1)根据图中的经纬度可确定该岛位于加勒比海附近,地处东北信风带;该岛屿中部多山,东北部处于山地迎风坡,且有北赤道暖流经过,降水多。(2)甲城市历史悠久,但经济发展缓慢,且常受飓风、地震影响,城市化发展缓慢。(3)该岛盛行东北信风,水泥厂会污染空气,应布局在盛行风的下风向,因此从城市大气环境保护角度考虑,厂址应选择在城市的西南郊。[押题2]读甲、乙两幅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1)甲图为某月等温线分布图,简述125°经线以东地区等温线分布的特点。(2)分析图中①②两河流水文特征的不同点并分析原因。(3)说出甲、乙两图中A、B两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并比较两者农业生产的共同特点。解析:(1)根据图示等温线数值及疏密分布,可以判断东部沿海等温线数值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内陆由南向北递减,东部沿海等温线较为稠密,内陆等温线较为稀疏。(2)河流水文特征可以从汛期、结冰期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甲图中①河流所在区域冬季气温较低,河流有结冰期且结冰期较长。该河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有凌汛现象;春季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夏季有雨水补给,河流有春汛和夏汛。乙图中的②河流地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冬季气温高于0℃,无结冰期,流域内全年降水季节分配均匀,河流没有明显的汛期。(3)A地位于我国东北平原,农业地域类型为商品谷物农业。B地位于欧洲西部,农业地域类型为乳畜业。两者都面向市场,商品率高,科技水平高。答案:(1)等温线数值东部沿海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内陆由南向北递减;东部沿海等温线较为稠密,内陆等温线较为稀疏。(2)不同点:①河流的汛期出现在春季和夏季,有凌汛现象,有结冰期且结冰期较长;②河流没有明显的汛期,无结冰期。原因:①河流所在区域冬季气温低,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春季受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夏季受雨水补给;②河流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冬季平均气温高于0℃,全年降水均匀。(3)A——商品谷物农业,B——乳畜业。共同特点:面向市场、商品率高,科技水平高。高频考点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原则、途径视角生态环境的变化与可持续发展(2016·高考全国卷Ⅱ,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陕西南部的秦岭地区是我国大熊猫分布的重点区域。该地区曾经是重要的林木采伐区,20世纪70年代开始先后有多家森工企业在该区内进行采伐作业,1998年后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下图示意1976年、1987年和2000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1)描述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7分)(2)分析导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变化的人为原因。(9分)(3)说明协调道路建设与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的主要途径。(6分)解题指导:本题关键是找到关键信息,理解其内在联系,用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去分析国道线路变化等环境改变,从而导致大熊猫栖息地范围发生改变。解析:第(1)问,描述大熊猫栖息地的变化应从其分布面积的变化、是否集中连片及缩小或扩展的方向等方面分析。第(2)问,森林是大熊猫的主要栖息地,导致大熊猫栖息地范围变化的人为原因主要从区内森林的采伐与保护及道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第(3)问,协调道路建设与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的主要途径应从道路选址、在建设中注意预留野生动物过路通道及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恢复等方面分析。答案:(1)20世纪70年代(1976年),栖息地连成一片;到80年代后期(1987年),栖息地面积退缩,碎片化严重;90年代至21世纪初(2000年),栖息地面积有所增加,碎片化趋势减弱,分布范围有向北、向西扩展的趋势。(2)大规模采伐森林(对植被破坏大),导致栖息地缩小;修建道路(国道、省道以及林区采伐道路),导致栖息地碎片化;人类干扰活动大幅减少(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108国道秦岭隧道通车等),植被得到了较快恢复,促进大熊猫栖息地的恢复与扩展。(3)合理规划,道路选线尽量避开野生动物栖息地;在经过野生动物栖息地时,建设野生动物穿越道路的生态廊道;修建道路时尽量减少对周边植被的破坏,修复因道路施工遭破坏的植被。[命题方向]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原则:近几年高考在考查方式上有所改变,试题的开放性增强,多以环境问题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为设问角度,要求考生作出判断,并提出能论证自己观点的合理论据,试题难度明显增大。2.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高考试题常以工业的清洁生产、生态农业的循环利用等示意图为载体,要求考生思考和阐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试题整体上难度不大。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可持续发展有三个内涵:生态持续发展(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条件)和社会持续发展(目的)。可持续发展要落实到具体的工、农业生产甚至交通、城市、人口及具体区域,因此无论工业、农业、交通、城市和人口及某一区域在分析可持续发展时都要结合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从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三个方面来落实,最终达到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生态环境方面经济方面社会方面农业可持续发展防治土壤、河流等的污染以及水土流失、荒漠化、土壤盐碱化等生态破坏农业生产合理布局;农产品综合利用与深加工;扬长避短、区域分工合作,共同发展工业可持续发展防治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和固体废弃物等工业污染工业合理布局;综合利用与深加工;扬长避短、区域分工合作,共同发展人口可持续发展人口的再生产要与环境承载量相协调,人口过多可能会导致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优化人口

1 / 9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