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夏商西周的历史发展夏代的考古学探索商朝的历史发展西周的社会与历史夏代的考古学探索(约前21世纪——前17世纪)我不可不鉴于有夏,亦不可不鉴于有殷。——《尚书·召诰》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诗经·大雅·荡》夏朝世系表(据《史记·夏本纪》)夏禹——启——太康——仲康——相——少康——杼——槐——芒——泄——不降——扃——廑——孔甲——皋——发——桀疑古学派顾颉刚先生提出“层累地造成古史说”。《说文》:禹,虫也。顾先生以为禹是蜥蜴之类,或是九鼎上铸的一种动物,从而否定了大禹的真实性。顾颉刚先生夏代的考古学探索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学者们在豫西和晋南进行了夏墟的调查,60年代初期定名的二里头文化是夏代考古的重大收获。二里头文化发现于河南登封,偃师二里头遗址的文化内涵最丰富。二里头文化分为东下冯类型和二里头类型。夏代的考古学探索河南偃师二里头宫殿复原图铜爵河南偃师二里头出土鸭形陶器陶鼎夏代的考古学探索商朝的历史发展(公元前16——前11世纪)商为子姓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茫茫。——《诗经·商颂·玄鸟》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契长而佐禹治水有功,帝舜乃命契曰:百姓不亲,五品不训,汝为司徒而敬敷五教,五教在宽。封于商,赐姓子氏。——《殷本纪》殷墟甲骨图商代历史之所以成为信史,是由于甲骨文的发现。殷墟甲骨分期:武丁祖庚、祖甲廪辛、康丁武乙、文丁帝乙、帝辛早商文化的考古学探索新出花园东地甲骨大致可分为4个类型:台西型:以河北藁城县台西遗址为典型代表,分布地主要在河北境内。盘龙城型:以湖北黄陂盘龙城遗址为主要代表,主要分布在湖北中部和东部长江以北地区。京当型:以陕西扶风县壹家堡遗址和歧山县京当铜器墓为代表,分布地域大抵在陕西省中偏西部。二里岗型,以郑州二里岗遗址为代表,分布范围极为广阔,包括了河南全省,山东省的大部,山西省的南部、陕西中偏东部,河北省西南和安徽西北。早商文化的考古学探索二里岗文化二里岗遗址所发现的陶埙二里岗文化位于郑州东南郊,1950年发现,1952年开始发掘。遗址以郑州商城为中心。发现了大面积的夯土版筑建筑遗迹,即成群的宫殿基址和大规模的城墙,以及大量的青铜礼器、兵器和工具等。二里岗类型分布范围最广,所反映的生产水平也最高,它可能代表早商王朝直接控制区的文化。早商文化的考古学探索乳钉纹方鼎卜骨与青铜钻具(郑州二里岗出土)殷墟商代后期的都城,位于河南省安阳市西北,以小屯村为中心,总面积约24平方公里。小屯村东北为宫殿宗庙区,小屯村北为玉石器作坊遗址,小屯村南有铸铜遗址,北辛庄南为制骨作坊遗址。殷墟西区为小型墓葬区,侯家庄为王陵区,已发现十三座大墓,有大量人殉、人牲。安阳大司空村商代遗址出土的玉蚕商代三联甗殷墟妇好墓出土商代玉人殷墟妇好墓出土商代佩饰——玉凤(殷墟妇好墓出土)商代佩饰——玉龙(殷墟妇好墓出土)商人周边地区的青铜文化商代双立耳兽面纹三足青铜鼎(1978年辽宁出土)商代青铜牛尊(1977年湖南衡阳出土)商人周边地区的青铜文化商代双耳柱足人面纹方鼎(局部)(1959年湖南宁乡出土)商代双耳柱足人面方鼎(湖南宁乡出土)商人周边地区的青铜文化三星堆青铜立人像戴冠粗眉大耳青铜人头像(四川三星堆遗址出土)商人周边地区的青铜文化青铜双面神人头像(三星堆遗址出土)大型青铜面具(三星堆遗址出土)三星堆金面青铜人头像商人周边地区的青铜文化伏鸟双尾虎1989年江西新干大洋州出土双系带銎青铜钺1989年江西新干大洋州出土商朝的王权商王都有与上天直接相交往的本事,有通天的本领。商王们认为自己本是天上的神灵,死后还要回到天上去。甲骨文有商先祖是否宾配于帝的占卜:贞咸宾于帝。贞大甲不宾于帝。贞大甲宾于帝。贞下乙不宾于帝。贞下乙宾于帝。(《合集》1402正)商王是神的化身,他们所做的事,是执行天神的旨意,汤伐桀时,称:有夏多罪,天命殛之。……予畏上帝,不敢不征,……尔尚辅余一人,致天之罚(《尚书·盘庚》)。盘庚迁都时,也同样打着上天的指令,“天其永命我于兹新邑”,“肆上帝将复我高祖之德,乱越我家”(《尚书·盘庚》。商王对国家拥有行政、军队、司法等一切大权。1、行政权:商王在国家行政方面的权力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职官的任免权对行政事物的处决权:如“王大令众人曰:协田,其受年。”(《合集》1)“王令禽田于京”(《合集》33220),禽是人命,商的贵族,“京”是地名,“田”即田猎、打猎。是商王直接干预田猎活动。对臣僚的监察权:如“王其呼监”(《屯南》779)“呼监”是商王下令进行监察之事。《尚书·盘庚》记载:盘庚对“邦伯师长百执事之人”说:尚皆隐哉!予其懋简相尔,念敬我众。意为我将要考察你们关心我的民众的情况。“简相”就是视察、考察。商朝的王权2、军权。商王对军队拥有最高统帅权、指挥权。卜辞云:丁酉贞,贞王作三师右、中、左。(《合集》33006)商王常亲自统帅军队出征。卜辞云:今春王供人五千征土方。(《合集》6409)于辛巳王征召方。(《合集》33023)商朝的王权祭祀狩猎涂朱牛骨刻辞反面拓片祭祀狩猎涂朱牛骨刻辞正面拓片3、司法权。商王对臣民握有最高的司法权。甲骨文中,常见有商王亲自主持对臣民的用刑卜辞,如“乙酉卜,王,贞余辛朕老工。”余、朕是商王的自称,辛是动词,郭沫若认为是黥面的黥刑。老工应是商朝的工匠。“贞翌庚辰王往屠首”(《合集》6033反)翌指次日以后未来的日子,屠首即砍头,“王往屠首”是商王前往执行屠首的刑罚。“贞惟王自虎陷皿”(《合集》8207),虎是地名,陷是陷埋,即活埋,皿是人名,意为商王从虎地赶往活埋皿之地。这是商王握有对臣民生杀之权地明证。商朝的王权西周的历史发展一、周人的起源《诗经·大雅·生民》厥初生民,时维姜嫄。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无子。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载震载夙。载生载育,时维后稷。周原遗址图(前11世纪——前771年)周人起源的几种观点1、武功说2、泾水上游说3、甘青说4、山西说西周世系表(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1年)文王--武王--成王--康王--昭王--穆王---共王--懿王--孝王--夷王--厉王--宣王--幽王。周人克商利簋周公平定三监之乱《尚书大传》:周公摄政,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作乐,七年致政成王。陕西岐山周公庙遗址挖掘现场周代的分封和宗法《左传》僖公24年: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周之有懿德也,犹曰:莫如兄弟,故封建之。其怀柔天下也,犹惧有外侮。捍御侮者,莫如亲亲,故以亲屏周。《左传》隐公8年: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左传》昭28年: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40人,皆举亲也。卫——康叔封国——都朝歌(河南淇县北)。齐——太公吕望封国,都营丘(山东临淄)。鲁——伯禽封国,都奄(曲阜)。宋——微子启封国,都商丘。晋——叔虞封国,都唐(山西翼城西)。燕——召公奭封国,都蓟。周代的分封和宗法《大盂鼎》:王曰:而,令汝盂型乃嗣祖南公。……赐汝邦司四伯,人鬲自驭至于庶人六百又五十又九夫。赐夷司王臣十又三伯,人鬲千又五十夫。亟毕迁自厥土。周代的分封和宗法周代的分封和宗法宜侯夨簋【铭文】隹亖(唯四)月,辰才(在)丁未,王眚珷(省武)王、成王伐商土图,녬眚(诞省)东或(国)图,王立(涖)于갯(宜),入土(社),南乡(向),王令(命)虞걿(侯)夨曰:(?)(侯)于갯(宜),易(锡)봐(봎)鬯一卣,商뽶(瓒)一□、彤弓一、彤矢百、旅(玈)弓十、旅(玈)矢千;易(锡)土:(厥)川三百□,氒(厥)□百又廿,氒(厥)宅邑卅又五,氒(厥)□百又卌,易才갯(锡在宜)王人十又七生(姓),易(锡奠、甸)七白(伯),氒(厥)卢□又五十夫,易갯(宜)庶人六百又□六夫,갯걿(宜侯)夨륳(扬)王休,乍(作)虞公父丁(尊)彝。周代的宗法制度《礼记·大传》:尊祖故敬宗,敬宗,尊祖之义《礼记·丧服小记》: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诗经·大雅·板》: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怀德维宁,宗子维城。《左传》襄14年:是故天子有公,诸侯有卿,大夫有贰宗,士有朋友……以相辅佐也。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二曰庙数之制;三曰同姓不婚之制。此数者,皆周之所以纲纪天下。其旨则在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王国维《殷周制度论》周代的宗法制度王国维共和行政厉王即位三十年,好利,近荣夷公。王行暴虐侈傲,国人谤王。召公谏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其谤鲜矣,诸侯不朝。三十四年,王益严,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厉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鄣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水。……”王不听。于是国莫敢出言。三年,乃相与畔,袭厉王。厉王出奔于彘。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曰”共和“。共和十四年,厉王死于彘。太子静长于召公家,二相乃共立之为王,是为宣王。——《史记.周本纪》(公元前842——前828年)西周的灭亡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万方,故不笑。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幽王说之,为数举烽火。其后不信,诸侯益亦不至。幽王以虢石父为卿,用事,国人皆怒。石父为人佞巧善谀好利,王用之。又废申后,去太子也。申侯怒,与缯、西夷犬戎攻幽王。幽王举烽火征兵,兵莫至。遂杀幽王骊山下,虏褒姒,尽取周赂而去。于是诸侯乃即申侯共立故幽王太子宜臼,是为平王,以奉周祀。——《史记.周本纪》(公元前77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