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总结1.《文化生活》内综合(1)结合文化的多样性,理解中华文化的特点。(2)结合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理解发展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以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3)结合文化的多样性,理解在文化生活中的选择。(4)结合文化创新,分析说明如何提高文化竞争力。2.与《经济生活》的综合(1)运用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分析说明树立正确的消费观。(2)运用文化创新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重视技术创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3)运用文化传播的途径,说明发展对外贸易的文化意义。(4)运用文化交流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3.与《政治生活》的综合(1)结合传统文化的继承,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以及外交政策。(2)结合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理解当今国际社会关系以及世界的多极化。(3)结合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分析说明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4)运用文化的多样性,说明各国政治制度的不同。4.与《生活与哲学》的综合(1)运用发展的观点,分析说明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与创新。(2)结合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分析说明如何才能实现文化创新。(3)运用矛盾的观点,分析说明我们应如何认识和对待传统文化。(4)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文化交流、继承、发展与创新的关系。(5)运用矛盾的主次方面关系原理,谈谈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措施”类设问一般以“措施”“建议”“要求”“做”“如何”等字、词为题眼,要求学生对有关问题提出解决的措施。“措施”类设问能直接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高考中最常用的一种设问方式。此类设问是灵活多样的,既可以让学生直接提出有关解决问题的措施或对策,也可以让学生给有关主体(如党、国家、企业、消费者等)针对某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建议。答题模板4“措施”类非选择题(2013·广东文综)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根据国际经验,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时,文化消费在总消费支出中的比重会急剧增加。2012年,广东人均GDP约为8570美元,但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中,教育文化娱乐服务仅占13.2%,而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中,这一比例更低至6.26%,居民文化消费潜力未能充分释放。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中的有关知识,就政府如何拉动居民文化消费提出合理建议。答案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经济和政治决定文化。要大力发展经济,从而拉动文化消费。②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面向世界文化,推动文化创新,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多样文化,提高对居民文化消费的吸引力。③教育在传承人类文化中具有重要功能。要通过教育,培养居民树立正确的文化消费习惯。④政府要加强文化市场的管理和正确引导,为居民文化消费创造良好的环境。⑤政府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逐步提高居民的思想道德修养,推动居民文化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解题剖析这一题材料给出的信息比较有限:GDP与文化消费关系,广东城乡文化消费支出不同。而设问中要求调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知识范围又比较大,涉及多个单元和课的知识,要求学生对材料的把握准确和对教材知识娴熟,从中归纳出答案来。广东人均GDP达到8570美元,为什么消费支出不高呢?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进行考虑:消费的主体——居民、消费的对象——文化产品、消费的环境,联系教材来组织答案。另外,此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拉动文化消费的合理建议,言之有理都可适当得分。一是联系课本寻答案。我们学习和掌握知识的目的便是为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所以在解答“措施”类题目时首先要做的便是联系课本,看看课本上有没有给我们提供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和方法。二是联系材料寻答案。在答题过程中要看看材料为解答这个问题提供了哪些有用的信息,如材料中有没有反映出什么问题,如有,就可对症下药提出措施;再如材料中有没有成功的做法,如有,也可借鉴,提出措施,等等。三是落实主体寻答案。在答题过程中可考虑不同的主体在解决某一问题中负有怎样的责任,该做出怎样的努力。一般措施类设问的答题角度如下:1.经济学中见到如何做时,应想到:(1)从企业的角度出发①市场:面向市场进行产业、产品结构调整,生产适销对路的商品;遵循价值规律,将生产资料与劳动力进行优化配置。②科技:自主创新。③管理:加强管理,贯彻人才强国战略。④素质:提高经营者、劳动者的素质。⑤效益:努力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产出,提高经济效益,走新型工业化道路。⑥品牌: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与形象,创立品牌。⑦竞争力:增强国际竞争力,积极参与国际竞争。(2)从国家的角度出发①综合利用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手段,加强宏观调控。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保持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持续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④完善分配制度,更加注重社会公平,让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享有改革发展的成果。⑤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2.政治生活中见到如何做时,应想到:(1)从政府角度:履行政府职能、依法行政、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等。(2)从党的角度:党的性质、宗旨、领导方式、执政方式和党的建设等。(3)从公民的角度: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及其关系的处理等。(4)国际方面:国家利益、对外政策、走和平发展道路等。3.文化生活中见到如何做时,如:(1)怎样加强文化建设?①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②继承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③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④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⑤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2)如何进行文化创新?①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②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着眼于文化的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需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不同民族文化之间需要交流、借鉴与融合。③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④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3)如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①最重要的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文化“主心骨”的作用。②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③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④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4.从哲学角度回答怎样做时,一般侧重于方法论,注意要结合实际问题来谈,要体现哲学思想与方法论要求。失分警示“措施”类设问在解题过程中,联系课本的内容学生会答得好一些,但要求学生联系材料分析的答案或落实主体分析的答案则会相对答得较差一些。这既有能力方面的原因,但更有习惯方面的影响。所以,我们在平时的练习考试中要强化自己联系材料和寻找主体的意识和习惯,而不要遇到题目,不假思索,拿来就写,这是非常有害的。材料一一座城市的发展如果只有现代建筑,没有文化底蕴,那一定是非常枯燥的,没有竞争力的。事实上,在城市的扩建与文化遗产的保护上往往发生冲突。有人认为:发展是硬道理,文化遗产的保护应该为经济建设让路,而不应成为经济建设的“包袱”。材料二旧城改造中保护传统建筑是一项现实课题,很多地方采取“修旧如旧”的策略,通过改建翻新,有历史意义的旧建筑外貌被保留下来,内部装修则体现现代理念,满足群众生活和现代文明的需要。(1)请你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评析材料一中的观点。(2)结合材料二,从文化角度说明旧城改造中如何在保护传统的同时加以创新。【答案】(1)①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都会产生影响。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②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它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2)①一方面,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如果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就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另一方面,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文化创新,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之中。②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文化创新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克服“守旧主义”“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