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理论的流派学说及演变主要流派1公共管理原则导向的流派2公共管理“理性”质疑的流派3公共管理多元化扩散流派4公共管理价值重塑流派5公共管理思路创新流派古典管理理论时期行为科学兴起后时期公共管理多元化时期公共管理价值取向改变后时期公共管理思路创新时期1公共管理原则导向的流派公共管理原则导向的流派官僚制度学派威尔逊古德诺古典管理学派泰勒法约尔古立克韦伯穆尼行政管理学派默顿厄威克1.1古典管理学派提出了政治行政二分法——威尔逊,古德诺威尔逊:否定了三权分立理论。认为议会和行政部门是国家权力的掌控者,一个良好的政府应该由优秀的政务官团队和文官团队共同做成,这是构成政府的支柱。三个系统通过协作与制衡,共同促进公共利益法律政治行政三权分立理论从民主社会的制度因素对公共管理加以界定。三权分立学说并不认为处理公共事务的权威只是存在于政治系统之中,它将公共领域分为政治、行政与法律三个系统,由它们分担公共权威。1.1古典管理学派古德诺:政治与行政有明显的区分意义:政治—行政二分法(dichotomyofpoliticsandadministration)长期以来被视为对公共管理学的经典界定,它是公共管理学的理论基石之一。社会治理系统在政治领域,对问题进行争论,做出一些有关指导公共政策的决定;行政领域,政策由中立的职业化官僚来执行1.1古典管理学派科学管理学派重点关注的是行政效率,寻求为行政管理提供一系列方法与技术,在操作层面上进行科学研究及组织工作。意义:该学派为公共行政学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主要代表人物:泰勒—科学管理之父泰勒将科学引入管理领域,提高管理理论的科学性。其在《科学管理原则》中提出共同利益为基础的科学管理原则,并指出:“科学管理原则普遍适用于各种人类活动”。该理论强化了人们对消除浪费和提高效率的关注,从而成为了公共行政的核心价值追求。1.2行政管理学派该学派从管理实务出发,建立了一套管理理论和规则,作为管理者的行为准则。主要代表人物以及贡献:法约尔:提出了14项一般管理原则和管理的五大职能。开创了组织研究领域,拓宽了科学管理的研究领域。《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14项管理原则:劳动分工、权利与责任、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人员的报酬、集中、等级制度、秩序、公平、人员的稳定、首创精神、人员的团结五大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行政管理企业管理职能1.2行政管理学派古立克:提出了一体化组织原则与行政七职能理论。七大职能: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预算穆尼:提出了组织四大原则四大原则:协调原则、层级链原则、职能原则和职员原则。厄威克:提出了具有普适性的八条组织原则八条原则:目标原则、相符原则、责任原则、阶层原则、控制幅度原则、专业化原则、协调原则、明确性原则1.3官僚制度学派该学派从组织结构的角度研究管理问题,提出了以官僚模型为代表的组织理论,以求为行政管理提供可遵循的科学规律和准则。主要代表人物以及贡献韦伯—组织理论之父—系统的构建了官僚制度模型其官僚模型有着高度结构化、标准化、非人格化、理想形态等特征的行政组织体系,是强制控制的合理手段,能够达到最高程度的效率,因而是对人类行使权威的最理性工具。默顿—官僚制度可以提升效率,但是具有明显的反功能。2公共管理“理性”质疑的流派20世纪30年代,传统的公共行政学派理论受到了挑战。原因:把组织视为机械形式,把人当机器,只是片面的追求组织结构和法律、法规的遵守。理性的挑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对“政治-行政”二分法的反对;二认为行政原则本身存在逻辑矛盾。2公共管理“理性”质疑的流派公共管理“理性”质疑的流派理性决策理论学派马斯洛赫茨伯格行为科学学派麦格雷戈社会系统学派西蒙巴纳德2.1行为科学学派主要代表人物:马斯洛、赫茨伯格、麦格雷戈该学派关注于人的行为产生的厄动因,从心里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审视个人和组织的需求、行为以及管理方式。该学派主张的不同:管理方法上更加强调人性化,充分尊重人的因素,注重人的需求、情感和行为的内在动因。管理对象上人的地位得到显著地提升2.2社会系统学派该学派从系统、整体性等社会学观点来研究管理,试图改造传统的权威概念、创造出一种协调合作精神。主要代表人物:巴纳德组织是一个是由个人组成的协作系统,个人只有在一定的相互作用的社会关系下,同他人协作才能发挥作用。巴纳德认为组织作为一个协作系统都包含三个基本要素:能够互相进行信息交流的人们;这些人们愿意做出贡献;实现一个共同目的。因此,—个组织的要素是:信息交流;作贡献的意愿;共同的目的。2.3理性决策理论学派其认为行为管理可分为两个过程管理行为决策制定过程决策执行过程代表人物:西蒙—有限理性的管理人理性决策模式提供了分析决策问题基本思路,同时也强调“理性”是指最小化成本和最大化利益的理性。3公共管理多元化扩散流派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第三次科技革命客观上造就了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理论的应用和发展,拓宽了管理思维,促进了管理现代化,更是为行政科学注入了新血液。公共行政学的管理科学成为了一门融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多学科理论、方法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研究从前期的纯理论转型到结合应用的研究。3公共管理多元化扩散流派公共管理多元化扩散流派系统管理学派行政生态学派帕森斯贝塔朗菲罗森茨韦克里格斯高斯3.1系统管理学派系统管理学派:以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自然、社会和思维领域中各种系统的运动规律并据此来认识和改造世界。主要观点是从系统的角度分析构成系统的各种要素,并以这些要素作为管理的关注点,进而实现对整个组织的管理代表人物有:贝塔朗菲,帕森斯,罗森茨韦克其核心观点是不同变量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该学派认为行政组织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必须持续地与环境产生互动,并在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处于动态均衡状态。3.2行政生态学派最早提出行政生态的学者是哈佛大学教授高斯。其追随者里格斯10余年后提出了行政生态类型的发展连续体。行政生态学派是利用研究生命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行政系统与各种环境变量间的相互关系。该学派借用“结构-功能”方法来分析行政行为及其与环境的关系,为公共管理学开辟了新的领域,使其摆脱了前期的纯理论作风,用生态观点来考察行政是正确的认识路径。4公共管理价值重塑流派由于历史与科学的局限性,导致传统的公共管理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迷信管理的技术手段,从而抹煞了人性存在的意义、价值、自由等内涵,进而导致了20世界60年代公共管理学的价值危机。因此公共管理价值重塑流派应运而生,其具体包含:万斯莱黑堡学派德怀特·沃尔多新公共行政学派4.1新公共行政学派代表人物沃尔多,其在《走向新公共行政学:明诺布鲁克观点》的序言中指出,“新公共行政学产生于‘事态严峻、情势紧急’时代”,它的产生本身就是为了解决问题。该学派的主要观点:第一,由单纯的法理或制度性研究方法向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成果和研究方法转变;第二,抛弃“政治-行政”二分法,把政治或政策与行政看成是政府管理中的连续或交融过程,开始重视政府管理中的政策问题研究;第三,公共管理学由以效率研究为核心转向更关注公平、责任和伦理等行政民主性价值取向的研究。4.2黑堡学派万思莱的《黑堡宣言》发表,奠定了黑堡学派的政府再造的独特观点。其主张,行政价值的重塑与社会变迁的推动都需要由“集体持有的价值、认知、态度以及行为等”改变,行政人员与官僚体系共同努力才能提高行政绩效。主要的特点:对社会制度层面的关注和对公共利益的强调5公共管理思路创新流派新时代为新的思想流派提供了良好的生产发展土壤,创新流派也就自然而然的产生了。其主要可分为:公共选择学派新公共管理学派新公共服务学派治理学派5.1公共选择学派该学派的主要特征:用经济学的思维和原理解决公共行政问题它认为国家机关亦会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参与利益的竞逐。其以个人自由主义为基础,关注个人利益,将人类社会分割为两个市场:经济市场与政治市场,它们都有着共同的特点,都受自生自发秩序的制约。代表人物:布坎南—公共选择学派逐渐成型的阶段,布坎南等人主张恢复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主张在经济研究上回到古典学派,分析规则和制度对经济的影响,把政治因素纳入经济分析之中。主要贡献:首次提出了公众参与行政的概念,政府不再是唯一的行政者通过分权与层级节制实现利益制衡以确保公共利益的实现以经济原理衡量公共行政,并对政府的扩张目的进行严格的把关5.2新公共管理学派该学派重视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公共管理问题,在重视定性分析的同时更强调定理分析。其以公共部门管理问题的解决为核心,采用经济学理论和私人部门管理方法,创立一个新的公共管理的知识框架。代表人物:奥斯本—以顾客为中心的管理理念主要特点:回应性强,对民众需求的关注度高,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迎合公共管理的发展趋势。5.3新公共服务学派新公共服务理论主张和现实求解,主要是针对新公共管理的缺失而提出来的一种理论。该学派更加关注人的价值,倡导建立更有人文精神的政府提出通过由公民与政府双方的共同治理来提高治理的质量,并带给社会更高的收益。5.4治理学派治理理论的产生原因:社会需求多元化使得政府和市场双重失灵区域扩大治理理论的主要创始人之一詹姆斯·N·罗西瑙认为,治理是通行于规制空隙之间的那些制度安排,或许更重要的是当两个或更多规制出现重叠、冲突时,或者在相互竞争的利益之间需要调解时才发挥作用的原则、规范、规则和决策程序治理理论:打破了管理主体局限在政府的传统束缚。其以公民参与、构建共同网络的发展路径更加符合公共管理的公共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