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再掀强劲“医改波”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2018,再掀强劲“医改波”北京市卫生计生委主任雷海潮医药分开:耗材联合采购打响“第一枪”??国家统计局针对北京地区一、二、三级医疗机构的一项最新调查显示,82.2%以上的患者支持北京医改,对医疗收费调整持肯定态度的接近84%,对就医状况满意的超过90%。对社区卫生服务就诊患者的调查结果更加积极,对于医改的支持度和满意度超过90%,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整体满意度达到了99.6%。??各层面整体发力??北京医药分开综合改革,除了要实现药品零加成的目的之外,还融合了整个系统层面的全面改革。包括中央在京单位、军队在京医疗机构等超过3700家医疗机构,都参与改革,实现了整体推进;将所有参与改革医疗机构的挂号费、诊疗费取消,设立医事服务费,医疗机构等级越高,医事服务费越高,旨在鼓励患者尽量从普通门诊看起,疑难重症再找专家。??实施药品阳光采购:第一步,得到全国31个省(区、市)以省为单位的药品招标采购最新价格;第二步,根据北京市药品使用的特征和目录范围,确定只要是同厂家、同品规的药品,厂家要为北京市提供全国最低价;第三步,实行全国价格联动,只要有最新的更低价格,北京市同步跟进;第四步,所有药品价格信息、采购信息、交易信息,向政府、媒体公开,实现可跟踪、可监督。在政策设计阶段,预计药品价格下降幅度在8.8%左右,但执行下来要好于预期。??对基本医疗服务的收费项目价格进行结构性、有升有降调整。北京市今年调整价格的项目只有435项,但因为主要是针对长期以来价格较高的项目,所以取得了良好效果。在改革启动之前,医保将所有调价项目和医事服务费均纳入报销范围。??在改善医疗服务方面,设计10个方面具体的改进举措。在加强医疗服务监管方面,特别是在成本和费用控制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处方的自动化前置审核、医保部门支付评审、临床诊疗路径实施、对医疗机构绩效评价的引导等综合举措。在实现分级诊疗方面,推动医联体建设和发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收费项目、价格信号和医疗保险报销政策等方面加强引导。??在医疗救助方面,门诊救助水平提高10个百分点,住院救助比例提高了50%,财政还为公立医院制定了相应的保障政策。??医院回归功能定位??从总体来看,北京市分级诊疗建设成效明显,医疗机构功能开始出现新变化,新的补偿机制开始有效发挥作用,改善医疗服务取得阶段性效果,门诊在向社区集中,住院服务在向三级医院集中。??一年来,三级医院门诊量下降了9.7%,二级医院基本保持平稳,一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门诊量上升了16.6%;主任医师诊疗工作量下降比较明显,说明越来越多的患者开始更多地利用普通门诊服务;北京市的平均住院日减少0.7天,相当于过去5年才能够取得的改革成效;对3700家医疗机构监测表明,总体医药费增幅只有4%;药品阳光采购一共发生了755亿元的采购规模,大约节省费用68亿元,三级医院药占比控制在30%。??北京医改实现了央地和军地同城联动改革,调动了各方积极性,不要求医院自身承担药品加成收入损失,也未调减医疗机构的医保总额预付额度。坚持公益导向,敢于破旧立新,利用医事服务费的价差等促进分级诊疗,通过“三医联动”推动综合改革。??今年6月30日,北京、天津和河北三地联合启动了京津冀医用耗材联合采购活动,这是今年北京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后续改革“第一枪”。今后,财政分类补偿政策的完善和落实、加强分级诊疗制度的建设、基层卫生服务激励机制的健全和完善等改革措施也将进一步深入推进。??山西省卫生计生委党组书记、主任李凤岐??县域医改:着力锤炼“一体化”??在山西省3701万的总人口中,县域人口占比达70%以上。为此,山西省从体制改革上找出路,全面实施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改革,重构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这项改革从2016年试点开始,在短短两年内,全省119个县级医疗集团全部挂牌运行;今年步入分类指导、重点突破、全面深化阶段。??破旧立新改革体制机制??在体制破旧立新方面,山西省实现了3个突破:首先是改革办医体制,成立县(市、区)医院管委会,由县长担任主任,医管委办公室设在县卫生部门,将过去分散在各部门的政府办医、管医职责,集中到医管委履行。其次是重塑管理体制,将县域公立医疗卫生机构整合成一个独立法人的医疗集团,形成县乡一体、以乡带村、分工协作、三级联动的县域医疗卫生服务新体系,实现“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同时,构建“三医联动”体制,将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权下放到县,实行价格动态调整;将医保资金打包预付给医疗集团,按照“总额管理、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原则,实行总额预算、按月预拨、年终结算管理,结余资金的40%用于发展业务,60%提高医务人员待遇。??山西省还创新监管模式,赋予医疗集团人事管理、内部机构设置、收入分配、运营管理自主权,建立以公益性为导向的考核评价机制,考核结果与职工奖惩和财政补助、医保偿付、薪酬总量挂钩。创新运行机制,医疗集团成立人事、财务、信息等6个管理中心和医学影像、临床检验、消毒供应等6个业务中心,实行统一管理,提高管理和资源利用效率。取消县乡医疗卫生机构行政级别,集团对人员编制实行统一管理、使用、调配,所需适宜人才自主招聘,核准备案;全省统一为集团招聘人才出台优惠政策。??创新薪酬分配机制,按照“两个允许”,绩效工资总量提升5倍,由医疗集团自主分配。创新信息化服务机制,医疗集团建立统一信息平台,实现医疗、预防保健、医疗保险、签约服务、分级诊疗等信息互联互通。创新纵向医联体帮扶机制,做实做强三级医院纵向医联体,实现三级医院对县级医疗集团帮扶的全覆盖。??有升有降体现改革成效??从24个重点监测县的情况来看,山西省县乡村一体化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实现了医卫融合、医养融合,即县级医疗集团设立公共卫生管理中心,实现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有机融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积极开展医养结合试点。实现了签约服务、预防为主、健康扶贫“三促进”,“1+1+1+X”签约团队服务模式落了地,城乡居民签约率达50.4%,重点人群达66.5%;形成县域分级诊疗新格局,县级医院下转患者同比增长112.2%;促进预防为主落地,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85.6%,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分别达77.4%、78%;促进健康扶贫政策落了地,“组团式”医疗精准帮扶在贫困县实现全覆盖,并全部建立远程诊疗系统。??改革还实现了基层服务量、服务能力、群众满意率“三提升”,县级医院门急诊患者次均费用、自付比例、间接成本“三下降”。更为重要的是改革还促成了“五个转变”,县委书记、县长由宏观领导向争当医改“施工队长”转变,医疗行为由粗放式医疗服务向节约型健康管理转变,健康管理由医卫分散式服务向整体化、全生命周期管理转变,卫生人才流动由向上虹吸向人才下沉、服务基层的方向转变,群众看病习惯由直接往上跑找专家向找家庭医生问个明白的诊疗行为转变。??江苏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李少冬??短缺药品:用系统化制度保障供应??早在2012年,江苏省就由多个政府部门联合印发关于短缺药品供应保障相关文件;之后陆续出台多项相关政策,同时加强政策整合和规范建设,对短缺药品供应保障进行系统化制度设计。近年来,江苏省药品集中采购平台供应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6%以上。??构建“五位一体”工作格局??2017年9月,江苏省卫生计生委、人社厅、经信委、物价局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短缺药品供应保障工作的通知》,提出按照“分级应对、分类管理、会商联动、保障供应”原则,进一步改革完善短缺药品供应保障机制。到2020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短缺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形成成熟稳定的短缺药品实时监测预警和分级应对体系,构建短缺药品信息收集、汇总分析、部门协调、分级应对、行业引导“五位一体”工作格局。??健全短缺药品供应保障部门会商联动机制。由省卫生部门、经信委、财政厅、人社厅、商务厅、国资委、工商局、物价局、药品监管局等组成省短缺药品供应保障部门会商联动机制,明确工作规则和任务分工,共同参与、应对并处理短缺药品供应保障问题。由各设区市市级卫生部门协调相关部门,建立相应会商联动机制,综合评估辖区内药品短缺信息和应对建议,统筹解决局部性短缺问题。??完善短缺药品监测预警和“清单管理”制度。依托现有省药品集中采购平台,拓展建立全省统一的短缺药品综合信息平台,监测预警覆盖医疗卫生机构等需求侧和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等供给侧。发挥国家级短缺药品监测哨点和药品流通企业监测哨点监测职能,进一步完善省、市、县三级短缺药品监测网络体系,全面实行短缺药品信息“每月零报告”制度。省、市、县三级卫生部门定期分析、处理和上报短缺药品监测信息。条件成熟时,协同相关部门,逐步扩大监测范围,连通药品注册、生产供给侧,实现短缺药品各环节监测全覆盖。在国家短缺药品清单的基础上,根据江苏省临床用药需求和各地短缺药品报送情况,制定形成省《短缺药品清单》,实行动态管理,并定期公布相关信息。??综合施策保障短缺药品供应??江苏省提出,健全药品分类采购机制,进一步完善急(抢)救、妇儿专科非专利药品、低价药品挂网采购政策和询价采购、备案采购等方式,对短缺药品采购开启绿色通道,保障药品临床供应。加强对药品生产流通企业药品配供情况的监管,健全诚信纪录和市场清退制度,强化定期考核评价和责任约谈制度,对不履行合同擅自涨价或供应不及时的药品生产流通企业依法从严处理。??对列入国家和省《短缺药品清单》的药品,及时梳理江苏省具有生产资质的企业信息,力争在短缺药品方面尽快形成省内生产能力,组织相关企业应急生产,加大药品供给。出台鼓励政策,支持相关企业技术改造升级,引导其参加国家短缺药品定点生产、罕见病用药优先研发和小品种药物集中生产基地项目,推动相关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按照“政府主导、企业配合、地方参与、医院协同”的原则,在省、设区市和医疗卫生机构分级建立短缺药品储备制度,对临床必需且不可替代的短缺药品和存在短缺风险的急(抢)救药品进行定量储备,最大限度地满足临床用药需求。省级层面,重点对全省层面发生严重短缺药品进行储备;设区市级层面,重点对存在短缺风险的急(抢)救药品(省级储备以外)进行储备,确保急(抢)救药品在辖区出现短缺时,能够第一时间保障供应;医疗卫生机构层面,重点对存在短缺风险、临床必需且不可替代的药品进行动态替换储备,确保必要的库存量,尽量避免突发性短缺情况的发生。??福建省财政厅党组成员、省医保办主任詹积富??医保管理:形成合力重拳出击??福建省作为全国首批综合医改试点省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医改工作,2015年年初出台《福建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综合试点方案》,明确了福建省医保管理体制的改革思路:即2015年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策一体化和基金设区市统筹;2016年实现城镇职工、城镇居民、新农合“三保合一”。??切实增进百姓福祉??2016年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意见》,要求各省在2016年年底前,实现两项医保制度的“六统一”。福建省在此之前已经完成了“五统一”,只有“统一基金管理”任务有待完成。这一项任务涉及两项医保制度的合并和机构职能整合,是体制机制改革的硬任务。福建省分析了全省医保管理体制现状,认为应尽可能整合分散在各部门涉及医保的职能,才能充分发挥医保整体作用。在此项改革中,三明市为福建省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2012年,三明市启动综合医改,总体平稳推进,三明率先选择的就是进行医保体制改革。三明的医保体制改革模式,历经多年改革实践,证明效果良好。为此,福建省总结借鉴三明医保改革经验,从整合医保整体职能入手,全面推进医保管理体制改革。??当前,福建省城乡居民医保和城镇职工医保在同一个医疗保障系统里面运行,用药、服务标准等都一样,不同医保制度间的落差正在缩小。同时,随着医保联网和医保统一管理工作的推进,在全省定点医疗机构和药店里,老百姓都可以实现直接刷医保卡结算,看病的体验感和获得感由此提升。从这些方面而言,医改切实增进了老百姓的福祉。??把医务人员的劳务价值提起来??当前,医疗机构收取医疗费用的结构尚存在不合理之处,其中体现医

1 / 1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