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解读与实施.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解读与实施湖南教育出版社地理教材培训系列一、认识新课程标准1.什么是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教育质量的基础性文件。课程标准体现了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了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并针对课程实施中的重要问题提出了建议。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区别(1)教学大纲课程标准针对学科,规定了教学的具体内容、顺序及其要求。针对学生,明确某一学段应达到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更多地关注学生在学科的知识、技能方面应该达到的要求。更多地关注学生通过课程内容的学习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区别(2)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更多地关注教师的教学行为。既关注教师的教学、更关注学生的学习。内容的表述方式更多地体现了原则性、规定性、刚性。内容的表述方式更多地体现了指导性、启发性、弹性。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框架结构比较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前言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教学目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内容标准分必修和选修(有案例)教学内容的确定和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实施建议教学建议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教学测试和评估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课程标准的性质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教育质量的基础性文件。地理课程标准与地理教学大纲的区别在于:1.课程标准主要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而不象教学大纲和教材那样是对教学内容的具体规定2.课程标准是某一学段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象教学大纲那样是最高的要求3.学生学习结果行为的描述应是清晰的、可评估的,而不是象教学大纲那样相对笼统、模糊的描述4.教师应成为地理课程的积极开发者、设计者,而不只是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执行者5.课程标准的范围涉及:认知、情感与动作技能,而不仅仅只是双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地理课程标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1.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2.阐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3.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4.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例地理教学大纲教学内容要点知识要求学习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要求(一)地球是宇宙中的一个天体了解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1.读图分析:运用太阳系模式图,分析日地关系。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并分析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二)日地关系1.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2.太阳是地球表层光热能的主要来源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了解太阳能量的来源及其对地球的重大影响。了解太阳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例2.新课程的“课程目标”特点各科课程标准依据普通高中教育的性质,并结合本学科的特点,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把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的自然组成部分是《标准》的突出特点。高中地理课程的课程目标高中地理课程的目标由“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组成。其中,“知识与技能”是学习地理的基础性目标;“过程与方法”是组织教学的关键性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贯穿过程始终的终极性目标。1、学会欣赏:如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养育特征和多样性,了解其地理背景;2、学会思考:掌握基本的地理概念和规律,并且能够运用于解决新的地理问题;3、学会分析:能够描述和图示基本的地理过程,了解地理要素间复杂的相互作用,抓住主导要素;新课标地理学习的七大目标4、学会综合:要能够透视地理要素的相关性及其形成的整体性特征;5、学会积累:即对地名、位置、类型等百科性的知识要有一定的储备;6、学会合作:在学习中善于倾听同学的意见,会妥协,以形成共同的解决方案;7、学会决策:在解决地理问题时要能够综合考虑相关利益各方的观点与要求,权衡利弊,作出合理而公正的判断。教学目标(以“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为例)1使学生了解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2了解地壳中矿物、岩石、矿床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从中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3通过阅读指导,使学生了解三大类岩石的重要特征和三大类矿床的一些知识,初步认识岩矿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并培养学生鉴定几种常见矿物的能力。(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地壳的物质组成,矿物与岩石的关系。2.理解三大类岩石的成因及相互转化过程。3.能运用示意图,简要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4.通过对常见矿物、岩石标本及图片的观察识别,提高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不对矿物、岩石的对比,初步学会常见岩石的识别方法。2.通过对常见矿物和岩石的简易识别,了解矿物的基本特征,提高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3.通过填绘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说明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提高学习能力和想像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探究关于地壳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2.通过“岩石相互转化和地壳物质循环”的学习,培养关于物质是运动变化的,而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3.激发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分析研究地理问题的科学方法和精神。例:地球的结构知识与技能获得地球和宇宙环境的基础知识;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特征,以及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理解人文地理环境的形成和特点;认识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及主要途径。认识区域差异,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途径。学会独立或合作进行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识记:地球内部、外部各圈层的空间范围及主要特点。理解:地球内部各圈层的划分依据。地球内部圈层是根据两个不连续面进行划分的,而两个不连续面是利用不同性质的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测出来的。运用: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地球外部圈层的划分识记: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及边界,地壳的组成元素及分布。地球的外部圈层。理解:地震波的传播规律和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地壳厚薄的分布规律、岩石圈与地壳及地球外部圈层的关系。运用:地壳对人类的影响,地壳中各种矿物对人类文明的意义,地球外部圈层与人类的密切关系。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地理信息,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并把地理信息运用于地理学习过程。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方案,与他人合作,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交流、反思自己地理学习和探究的体会、见解和成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关注我国环境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了解全球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理解国际合作的价值,初步形成正确的全球意识。增强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学要求基本要求发展要求说明全体学生在必修阶段都要达到的要求有条件的学校或有这方面兴趣的学生在必修阶段逐步可以达到的要求,并非全体学生都应达到不宜拓展的内容(留待选修学习)、超标准的内容、建议删除的内容、限定深广度的内容等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基本要求1.了解太阳能量的来源及其对地球环境和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2.了解太阳活动的类型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电离层、磁场和气候的影响。3.收集和分析有关太阳活动的资料,提高对材料的收集、分析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发展要求能根据收集的材料,描述太阳活动对人们生产、生活和身体的影响。说明太阳活动的类型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电离层、磁场和气候的影响有关内容在必修1和选修1中有较大重复,建议以必修1为主,在选修1中可以略讲或不讲。例教学要求教学方法第1节地球的宇宙环境主要用图解法、表解法和数据分析法。用图解法或表解法探究天体系统的结构层次,总结出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规律;利用互联网收集有关天体、天体系统和宇宙的影像资料,让学生欣赏宇宙的美,感受宇宙的奥妙;采用数据分析法来探究九大行星的太阳辐射、表面温度和水分状况等特点,理解地球具有生命存在条件的原因。活动设计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活动4-2:水循环及主要环节讨论活动目标:了解水循环的主要过程,理解水循环的意义活动建议:本活动分两个环节,教师应把握第二个环节“调查家乡的河流”是为第一个环节服务的。讨论“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通过讨论,进一步使学生增强水资源的忧患意识。在组织学生调查家乡的河流状况时,要倡导合作学习,在调查中发现问题、提出探究方案、找出解决对策,并尝试撰写调查报告。二、地理的内容结构地理地理1地理2地理3必修模块选修模块•宇宙中的地球•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人口与城市•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区域可持续发展•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城乡规划宇宙与地球海洋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地理信息技术应用旅游地理环境保护必修模块:地理应当充分发挥文理兼备的综合优势,以可持续发展为主线,以人-地系统相互作用的科学原理为基础,以当前人类面临的重大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为对象,以培养国民现代文明素质为宗旨,在现代科学技术与方法的支撑下,构建符合中华民族利益、体现国家需求、具有中国特色、适应我国发展阶段的课程体系。必修模块与学科的关系地理I地理II地理III自然地理学人文(经济)地理学区域地理与地理信息技术地理(必修)地理环境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宇宙中的地球、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人口与城市、产业活动与地域联系地理I地理II地理III人地协调发展区域发展理论国土整治案例地理信息技术与方法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人地协调的必要性、协调人地关系的途径国外、国内1案例(区域地理、重大问题)地理I1.宇宙中的地球2.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3.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4.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物质与能量运动规律地表形态形成的内外力大气受热过程水循环过程地理环境整体性与差异性(举例说明)各要素相互作用(运用地图,分析)地域分异规律地对人的影响环境、资源、灾害3个属性空间尺度、时间尺度地理II1.人口与城市2.产业活动与地域联系3.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人文地理基本原理人口发展模式、中心地理论工农业、交通区位论人对地的影响(运用实例)人口变动、城市化与环境承载力和合理容量(举例说明)工农业域类型对地理环境的作用人地协调发展问题、思想、内容途径、态度与责任1.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2.区域可持续发展3.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地理III区域发展理论经典理论(产业结构)对我国影响大的理论兼顾前瞻性(公司)重大问题—案例主题式的综合问题3+1选新方法主要应用:RS普查监测/GIS城市管理/GPS交通导航数字地球/城市/社区选修模块:在完成国民素质必备的地球科学(地理科学)素养教育的基础上,增加选择性,满足不同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特别在培养探索宇宙海洋奥秘的兴趣、了解与初步掌握现代地理技术方法、起步建立设计自己的生活活动与合理进行生活环境规划的能力、提高认知自然环境灾变与应对水平等方面,给予学生较大的课程选择空间,也留给地方、学校和教师开发建设的余地。海洋地理1.海洋和海岸带2.海洋开发3.海洋环境问题与保护4.海洋权益波浪、潮汐、洋流等海水运动形式的主要成因潮汐能、波浪能等海洋能的特点及开发利用前景我国海洋国情基本特点,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意义风暴潮、海啸等海洋灾害的成因危害及应对措施自然灾害与防治1.自然灾害概述2.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3.自然灾害与环境4.防灾和减灾防灾、减灾避

1 / 7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