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虹鳟养殖鱼类养殖第七章虹鳟(salmogairdneri)养殖概述原产于美国加利福利亚的山麓溪流中,1847年移养池塘成功,现已遍布美洲、欧洲、大洋洲、亚洲东部和南部地区,是世界上目前鱼类养殖分布最广的种类之一,以美国、日本、德国、意大利和丹麦诸国养殖是盛。每平方米产量40~50kg,最高100kg。由于采用流水养殖方法,一般每0.1个单位流量(100L/s),年生产虹鳟的限额为540~585T。除采用精养外,瑞士、瑞典、墨西哥、朝鲜等国还向水库和湖泊作天然放流,产量为每亩0.67~2kg。养殖品种介绍:虹鳟鱼120多个国家和地区流水池养殖金鳟:是从虹鳟鱼的体色突变种选育成的金黄体色品系。山女鳟:原产于日本,不感染病毒性疾病日光白点鲑:原产日本,2年性成熟,终生可多次繁殖。适于垂钓。烹制鱼肴以生鱼片著称,市价相当虹鳟鱼的2~3倍。1996年引进我国,年均水温12℃条件下,12月龄体重110~130克,2龄鱼500~1000克。最大个体达2000克以上。在0~4℃环境中生存活力、摄食强度好于虹鳟鱼。喜食下沉中的人工饵料,也喜食沉底饵料。抗病力强,基本不感染病毒性疾病。银鲑、大西洋鲑、细鳞鲑、高白鲑亚东鲑齐尔白鲑七彩鲑哲罗鲑山女鳟赤眼鳟细鳞鲑大西洋鲑哲罗鲑七彩鲑1、鲑鳟鱼类是短日照型鱼类,在自然光照时间逐日变短水温逐日降低的秋、冬季,性细胞发育完熟。性腺发育对光照时间的变化很敏感,光照变化可以改变其成熟期,人们可以利用这一特点,通过改变光照的方法,使其在需要的时期产卵繁殖。2、繁殖季节多在11月至翌年2月,繁殖高峰期是12~1月。冰封期长的地区,有些种类在溪流开始解冻饵料生物开始繁衍的春季繁殖,繁殖水温都在8℃以下。3、性腺发育、成熟、受精、胚胎发育及稚鱼孵化的上限水温是13℃。超过13℃性腺发育失常,稚鱼畸形率增多。4、性腺成熟、受精、胚胎发育及稚鱼孵化、发育没有明显的下限温度。在0.5℃水温下,胚胎仍可正常发育、孵化。鲑鳟鱼生物学特点5、受精后胚胎发育长达300~600度·日,完成仔鱼发育进入稚鱼期后孵化出膜,刚一孵出便是稚鱼,称为孵化稚鱼。6、生长最适水温是8~20℃,高于21℃,代谢强度、饲料效率、抗病力降低,25℃下会很快死亡。7、没有明显的生长下限水温,只要水不变成冰即能摄食生长。8、终生栖息于高透明度、高溶解氧的流水环境中。主要因以上生物学特性,欧、美及日本习惯上称鲑鳟鱼为冷水鱼。作为外来语,我国也引用了这一词汇。鲑鳟鱼生物学特点9、多数种类都存在着降海型和淡水型两个生态类群。降海型是海淡水洄游类群。淡水型栖息于淡水水域,但许多种类也适于海水生活。可以实施淡水、海水养殖。10、除驼背大麻哈和岩女大麻哈鱼外,其他鲑鳟鱼0.2~15克的稚幼鱼体侧拥有7~12个标志幼稚鱼发育期的幼鲑斑(Parr﹒mark)。马苏大麻哈鱼降海型中的河流残留群及淡水型种群的山女鳟,幼鲑斑终生不消失,以其幼稚形态终老一生。11、鲑鳟鱼类都在淡水溪流沙砾河底产卵繁殖,少数种类在湖泊有水流的沙砾底处产卵。卵粒大,粒径多为4~6㎜,是分离沉性卵。12、鲑鳟鱼都是肉食性凶猛鱼类,主食水生或近水昆虫、虾类、小型鱼类及蛙类等。大型个体有的摄食蛇、鼠类。降海种类也摄食头足类、浮游腔肠类等。许多种类经驯饲后,喜食人工饵料。鲑鳟鱼生物学特点13、卵巢是半裸型卵巢,发育至完熟阶段后,如条件适宜卵巢系膜溶解,卵粒散落于体腔,轻压腹部卵粒便从生殖孔排出。14、性成熟期主要是繁殖后期,成熟个体有死亡现象,(“成熟死亡”)。根据死亡数量分为3种类型。90~100%死亡型,如大麻哈鱼、大西洋鲑、银鲑等,繁殖后亲鱼全部或绝大部分死亡。15~20%死亡型,如虹鳟、金鳟、硬头鳟、褐鳟及红点鲑属鱼类,这一类型终生可多次繁殖。70%死亡型,如马苏大麻哈鱼的河川残留群(雄鱼群)参与溯河群(雌鱼群)的繁殖后,少部分仍可以存活并可参与下一年的繁殖。而其淡水河川群山女鳟在年均水温8℃的养殖条件下,第一次繁殖后约60~70%个体死亡,余下的个体可继续存活,少数个体可存活4年。但繁殖后存活下来的个体,多数雌鱼性腺发育不正常,不能参与第二次繁殖。鲑鳟鱼生物学特点第一节生物学特性一、外部形态分类地位:在分类上属鲑形目、鲑亚目、鲑科、大麻哈鱼属。陆封型降海型湖泊型虹鳟道纳尔逊氏虹鳟生态类型二、对环境的要求1、栖息自然条件下,喜生活在水质澄清、水量充足、具砂砾底的河川上游、支流或溪流中。2、水温最适宜的生长水温12~18℃,稚鱼为10℃,低于8℃或高于20℃食欲减退,生长缓慢。长时间持续24℃,引起死亡。3、流速养殖均采用流水,适宜流速为2~30cm/s。4、D.O6、悬浮物水的悬浮物总量不高于15mg/L(8~12德国度)。7、盐度属广盐性鱼类。对盐度的适应从稚鱼的5‰至成鱼的35‰。3mg/L,大量死亡,4mg/L,浮头,5mg/L,停止摄食,7mg/L,正常生长,9mg/L,生长迅速。5、PHPH6.5~6.8,三、生长在14℃水温下,四、食性以肉食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饲料不足,会自相残食。五、繁殖雄二龄性成熟,雌性三龄性成熟。产卵水温4~13℃,最适水温8~12℃。产卵场为具有石砾底的河川或支流。卵为端黄囊,沉性,怀卵量为1000~13000粒。在我国的北方繁殖时间为12月~翌年的3月。一年100~200克,二年400~1000克三年1000~2000克第二节养鳟场的选点条件和设施一、选点条件1、水源要求:清洌的冷水,澄清。涌泉水、山间溪流、地下水、深水水库底排水。2、水温水温周年变动5~20℃。南方可实行季节养殖。3、水量和溶氧量二、设施1、饲养池稚鱼池、成鱼池、亲鱼池。以水泥池为好,长方形抹角。2、鱼池配置鱼池面积计算即每小时池水交换次数。每小时注水量(米3)鱼池总容水量(米3)池水交换率=鱼池面积=每小时注水量(米3)鱼池平均深度(米)交换率÷第三节人工繁殖一、亲鱼培育1、饲料要求蛋白质40%,脂肪6%,碳水化合物12%,饲料中还需富含VE、胡萝卜素、虾红素。还可投喂一部分虾。2、水温4~13℃,产卵前6个月水温不超过12℃。3、D.O大于7mg/l以上。二、雌雄鉴别雄:吻端尖;雌:吻端钝而圆。比例:雌:雄=3:1。等渗液的配制10L水氯化钠90.4克氯化钾2.4克氯化钙2.6克PH=7温度4℃以上。三、采卵与授精1、卵的质量的鉴别2、精、卵的采集3、授精雌雄四、孵化1、孵化设施桶式孵化器阿特金氏孵化器立式孵化器阿特金氏孵化器孵化槽孵化盘孵化盘放置框2、孵化期累积温度3、孵化要求A、避光B、水温7~13℃,最适温度9℃。C、D.O大于6.44mg/l。D、拣卵4~5次,悬浮物多时要洗卵1~2次。累积温度(日.℃)=孵化日期×孵化期内日平均水温从受精至发眼期的天数约为孵化所需天数的一半。根据其敏感期的特点,在受精吸水后可运输40小时(4~8℃)。发眼卵可长途运输。孵化积温为343℃第四节苗种培育上浮稚鱼刚孵出的鱼苗沉在盘底,以卵黄囊为营养,经过15~20天时间的发育,逐渐上浮,开始摄食。1)以畜禽肝脏、脾脏、鸡蛋黄为主2)以生鱼肉制成的糊状饲料为主;3)以水蚤干为主;4)采用颗粒全价配合饲料。1、上浮稚鱼的开口饲料一、稚鱼培育上浮稚鱼→→→鱼种(10克/尾)5个月2、培育池的条件水泥池,30~60m2,水深20~30cm,水温10~12℃为宜。3、放鱼密度初期:5000~8000尾/m2,体重1克:1600~2000尾/m2,体重4~5克:1000尾/m2。4、投喂以动物性原料为主。日投喂率3~5%,日投喂6~8次,后期减少至3~4次。5、水量调控:交换率3~5次/h为宜。第四节苗种培育1、培育条件水泥池(网箱)。交换率2~4次/h;温度10~14℃。2、投喂人工配合饲料,动物成分占50~80%以上;日投喂率3~5%,日投喂次数3次。3、及时分塘每月进行1次,同时降低放养密度。第四节苗种培育5~6个月二、鱼种培育10克 →→→50~100克/尾第五节成鱼养殖一、放养密度(B-C)DEA=A:最大密度(kg/m3)B:进水溶氧量(g//m3)C:维持鱼类生长最低溶氧量(g/m3)D:池水交换次数(次/h)E:鱼类的耗氧量(g/kg.h)生产上以最大密度的30~50%作为适宜的投放密度。二、养殖管理1、成鱼池结构合理40×4m,水深40~60cm,池水平均交换率大于2;采用底排水。2、投饲与管理A、饲料营养水平:粗蛋白40~50%,粗脂肪6~16%,粗灰分5~13%,粗纤维2~5%,无氮浸出物15~28%,碳水化合物20~30%。B、日投喂率:2~3%,日投喂次数2~3次。C、水质管理:水以偏酸性为好,保持足够的水量、交换量和水中溶氧水平,避免氨态氮在水中积累。联合国计划开发署和粮农组织根据虹鳟营养水平,又考虑到发展中国家的原料供应和成本等情况,提出了虹鳟养殖饲料建议用量。虹鳟养殖饲料用量表戈贤平《名特优水产品实用技术》参考资料第六节疾病防治一、传染性胰脏坏死病(IPNV)病原:传染性胰脏坏死病病毒症状:发病鱼苗及幼鱼腹部膨胀、体色变黑、眼球突出,肠内无食物,胰脏组织细胞坏死,核固缩。一、传染性胰脏坏死病(IPNV)预防:不使用带病原的亲体繁殖幼体;不从发病区运输鱼和卵;养殖设施及工具用高浓度氯制剂彻底消毒;鱼卵用聚乙烯吡咯烷酮碘(聚维酮碘)50mg/l消毒15分钟。治疗:无有效治疗方法,发病池一般通过提高水温方法来控制病情发展。二、传染性造血组织坏死病(IHV)症状:病鱼游动迟钝,旋转活动,有时沉底,体色变黑,腹部膨大,鳍基充血,肛门悬挂不透明、粘液状粪便,体侧肌肉呈“V”形出血。前肾及脾脏造血组织严重坏死。防治:同传染性胰脏坏死病。病原:传染性造血组织坏死病毒三、病毒性出血败血症(VHS)病原:弹状病毒科中的艾格特维德病毒。症状:突发性大量死亡,皮肤出血,体色变黑,眼严重外突,鳃及肝脏显示严重贫血,鳔及肾脏肿大,腹腔充满积液,病鱼外观呈膨胀样。预防:禁止从发病区运出鱼及卵;一旦鱼发病,将全场鱼销毁,池塘消毒三个月,再重新放养健康鱼。治疗:无有效治疗方法。四、细菌性烂鳃病病原:嗜鳃黄杆菌五、烂鳍病病原:柱形软骨球菌六、弧菌病病原:鳗弧菌第六节疾病防治参照《特种水产动物疾病的诊断与防治》思考题一、名词解释1、发眼卵2、上浮稚鱼3、孵化积温4、池水交换率二、虹鳟对水域环境的要求如何?三、结合虹鳟的生物学特性,谈谈在饲养管理中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