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瓷器主讲:徐涛中国瓷器鉴赏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大约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中期,中国就出现了早期的瓷器。因为其无论在胎体上,还是在釉层的烧制工艺上都尚显粗糙,烧制温度也较低,表现出原始性和过渡性,所以一般称其为原始瓷。瓷器脱胎于陶器,它的发明是中国古代先民在烧制白陶器和印纹硬陶器的经验中,逐步探索出来的。烧制瓷器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制瓷原料必须是富含石英和绢云母等矿物质的瓷石、瓷土或高岭土;二是烧成温度须在1200℃以上;三是在器表施有高温下烧成的釉面。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瓷器产生于东汉时期(公元25~220年)。这一时期在前代陶器和原始瓷器制作工艺发展,东汉时期北方人民南迁以及厚葬之风的盛行的基础上,以中国东部浙江省的上虞为中心的地区以其得天独厚的条件成为中国瓷器的发源地。唐代瓷器的制作技术和艺术创作已达到高度成熟;宋代制瓷业蓬勃发展,名窑涌现;明清时代从制坯、装饰、施釉到烧成,技术上又都超过前代。曙光熹微原始瓷青釉弦纹尊商周(公元前16-前11世纪)这是现存原始青瓷中难得的精品。原始青瓷指一种用含铁量在3%以下的粘土成型,经过人工施釉,烧成温度在摄氏1200度以上的青釉制品。此尊釉色滋润,呈色稳定,器表匀净光洁,造型端庄工整,朴实无华,象这样制作极精的原始青瓷传世较少。战国原始瓷提梁盉高17.7cm,口径7cm盉直口,圆腹,下承以三兽形足,流为兽头状,壶体另一侧饰一卷曲短尾。提梁为弓形,顶部两端饰有锯齿形棱脊,肩、腹部饰以四道连续的水波纹。器物造型古朴端庄,釉色青中泛黄,施釉均匀,纹饰简洁明快,富有动感。青釉划花双系壶壶撇口,长颈,溜肩,肩部相对两侧各有一系,鼓腹,圈足。通体施釉,釉呈黄绿色。肩部饰划花纹饰,颈、肩及腹部饰弦纹5道。西汉原始青瓷的胎质一般比较疏松,存有大量气孔,吸水率高,胎色呈灰色或深灰色。其釉层普遍较厚,色调偏深,多呈青绿或黄褐等色。装饰纹样则有弦纹、水波纹、云气纹及划刻花纹等,壶、罐等多饰双系或堆贴铺首。此壶器型敦厚古朴,纹饰洗练,釉厚而色深,是典型的西汉原始青瓷向东汉青瓷烧成的过渡性器物。生机盎然的成熟青瓷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大动荡时期,南北制瓷业的发展也不平衡。在比较安定的南方,以浙江早期越窑为中心,继承并发展了东汉青瓷的成就,这些青瓷习惯上被称为“六朝青瓷”。北方则由于连年战乱影响,瓷器的生产起步较晚,直到6世纪初期的墓葬中才有随葬青瓷发现,但晚期的墓葬中却出现了白瓷。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青瓷的生产以浙江地区最为发达,窑场广泛分布在浙江北部,中部和南部地区,分别是唐代德清窑,越窑,瓯窑和婺州窑的前身,其中以位于宁绍平原的早期越窑水平最高。青瓷双系壶东汉高24.5cm,口径11.5cm,底径9cm。壶洗口,束颈,溜肩,鼓腹,腹以下渐敛,平底。肩部置对称竖系。通体内外施青釉,外壁施釉不到底。颈、肩部刻划水波纹,腹部刻划密集的弦纹。这件青釉双系壶胎体较薄,釉层匀净光洁,属于刚从原始瓷中脱离出来的质量更高一筹的青釉器,堪称我国最早的瓷器。青釉羊高13.2cm羊卧伏状,昂首张口,体态肥硕可爱。背部饰对称的线条纹。腹部浅刻戳点和条纹,似羽翼张扬。此器釉色青绿,晶莹润泽。羊首上端开一圆洞。羊在古代被视为祥瑞动物,三国两晋时,青瓷中屡见羊形器,均精致可爱,为一时风尚。砚滴为乌龟形状,龟首昂起,颈部刻划螺旋纹。龟背前小后大,有圆形的小直口可以盛水,龟腹平坦,刻划十瓣莲花装饰,通体施青釉不到底。这件砚滴为东晋时期所制,属于南方青瓷越窑系,造型生动,工艺精湛,不失为一件精美的古代文房用具。青釉龟形砚滴高5.8cm,口径2.4cm腹径4.9-4.7cm。青釉褐斑四系壶高17.9cm,口径8.4cm壶洗口,长颈,丰肩,鼓腹,腹下内收,平底。底部无釉,有支烧痕迹。肩部刻划弦纹2道,四面分别饰一横向系。外口凸起弦纹1道,器身施半截釉,釉色青黄,散布有垂淌的褐斑。此器为东晋时期所制,褐色彩斑装饰面积较大,形态千变万化,或似泼墨,或似树叶,装饰效果绮丽,十分罕见,属于南方青瓷越窑系。卣直口,短颈,平肩,垂腹,腹下饱满,圈足外撇,通体呈扁圆形状。卣的肩部前后两面各贴塑兽首,其下各立一系。肩左右两边分别塑有龙首系,龙鼻下卷构成圆环。两对系大小相间,形成稳重平衡之美。施青釉,釉面匀净,微黄。外壁上部印纹饰4组:中间为4行菱形模印纹饰一周,其上下分别戳印圈点纹,最下方由一周山形纹托起上部图案。器壁的菱形纹饰与圈足外壁上模印的3行菱形图案相对应。青釉双系卣高23.7cm口径11.7-10.6cm底径16.4cm。洗折沿,鼓腹,平底,三兽足。器外壁模印网纹一周,上下戳印圆圈纹,网纹上又分六方模印贴塑6尊佛像。洗沿刻划条形羽状纹饰。洗内底刻划太阳纹、水波纹和羽毛纹。洗在当时是主要的生活器皿之一。此洗属南方青瓷越窑系,具西晋时期比较流行的造型,借鉴和吸收了青铜器的纹饰和造型,又以佛像作为装饰,反映了当时佛教已在中国得到广泛的传播。青釉印纹贴花洗高9cm口径20.7cm底径15.7cm青瓷莲花尊南北朝河南省上蔡县出土高49.5厘米南北朝时期佛教在中国广泛传播,许多建筑、日用器物都用佛教图像加以装饰。这件莲花尊颈部有2个天人、4个交脚而坐的佛像。“天”是佛教对神的称呼,佛经中有20种“天”和其他小神,许多神住在天上,叫做天人,表现他们时多作飞腾状,故今日又习称“飞天”。飞天能奏乐、散花,又能护法,是佛的弟子和侍卫。莲花在佛教信仰中象征洁净。尊腹部作出浮雕式莲花4层,上3层下覆,下1层上仰,把器物形体配合得很华贵。此尊为1948年河北景县封氏墓出土的四件莲花尊之一。器型高大,气魄雄伟,纹饰华缛精美,集贴、印、堆塑、刻划、模印、浮雕等多种装饰技法于一体。装饰题材莲花、团花、飞天与佛教艺术题材吻合,反映了佛教艺术对北方陶瓷的影响。经过化验分析,其胎、釉组成具有北方青瓷特点,该尊为北方青瓷的杰出代表作。黄釉绿彩刻莲瓣纹四系罐高23.5cm,口径7.7cm,足径8.4cm。罐直口,溜肩,肩部有四弓形系,腹下渐收敛,假圈足,平底。口部及下腹部各刻弦纹一周,肩部刻弦纹数道,四系之下刻忍冬纹一周,腹部刻下垂莲瓣纹。器身上半部施黄色透明釉,又在八个方向上各施一道绿彩,下部露胎。黄釉绿彩罐胎质洁白,造型工整,釉色突破了单一色彩,更富装饰性,为丰富多彩的唐三彩工艺开创了先河。冰清玉洁的隋唐五代瓷器隋朝历史很短,不足40年,但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朝代:她为大唐帝国的创建铺平了根基。在陶瓷史上,隋代陶瓷工艺也不曾有什么独特的建树,可她却为一个新的陶瓷时代拉开了序幕。同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的繁荣昌盛相一致,唐代瓷器的制作与使用更为普及,瓷器的品种与造型新颖多样,其精细程度远远超越前代,在发展中形成了“南青北白”的两大瓷窑系统。南方地区主要烧制青瓷,以浙江越窑为代表,北方地区主要烧制白瓷,以河北邢窑为代表。“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越窑,唐、五代至北宋初年著名的瓷窑。唐代制瓷作坊集中在浙江上虞、余姚、宁波等地。随着瓷器质量的提高和需求量的增加,瓷场逐步扩大。越窑以生产青釉器著称,唐代以素面器为重,有“如冰”、“似玉”的美誉。唐代诗人陆羽在《茶经》中评价青瓷茶盏,以越窑器为第一。由于其产地在浙江一带,为旧时的越州,故称“越窑”。越窑青釉瓜棱壶唐高20.4cm,口径8.9cm,足径9.4cm壶撇口,束颈,溜肩,长圆腹,圈足。通体呈四瓣瓜棱形,肩部一侧置短流,另一侧置曲柄,与流、柄成十字形的颈、肩之间置双系。通体内外及圈足内均施青釉。此壶造型圆润饱满,釉质润泽,为晚唐越窑的代表作品。越窑青釉八棱瓶高21.7cm,口径2.3cm,足径7.9cm瓶直口,长颈,腹部呈八棱形,圈足外侈。灰白色胎,质致密。釉呈浅青绿色,唐人陆龟蒙诗云:“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道出了越窑青瓷的釉色特点。越窑青釉直颈瓶高22.4cm,口径2.3cm,足径7.3cm瓶直口,长颈,颈上细下略粗,硕圆腹,圈足。通体施青釉,釉色莹润细腻,发色纯正。唐代越窑青瓷以其釉色之美著称于世,为当时全国青瓷之冠。唐代越窑青瓷釉质细腻,透明度好,釉色极为优美,青绿色调,浑厚滋润,其胎体灰白色,浅淡的胎骨使釉色愈加亮丽幽美,釉面犹如一湖清水。碗十花瓣口,口以下渐敛,平底,里外满釉,釉色青绿,如“嫩荷涵露”、“古镜破苔”。唐代中期以后越窑产品的质量逐渐提高,有“类玉”、“类冰”及“千峰翠色”之誉。至晚唐,越窑更加兴盛,其中碗的形式很丰富,有荷叶、海棠和葵瓣形,还有仿金银器造型者。此花瓣口碗为越窑具有代表性的佳品。越窑青釉花瓣口碗高3.6cm口径14.1cm足径6.5cm越窑青釉海棠式碗唐代这是一件传世瓷器中造型独具一格的越窑青瓷碗:器形规整,丰满硕大,碗口如一朵盛开的海棠花;胎质细腻,釉色匀润,青中闪黄,润泽如玉。早在唐代,以浙江慈溪上林湖为中心的越窑,烧造了许多专供帝王享用的贡瓷,这件海棠式碗即是其中的一件精品。越窑青釉刻莲花纹盒,五代,通高4.8cm,口径8.8cm,足径5.4cm。盒直口,外撇圈足。盒盖面坦平,直口。盖面刻花,中心为一莲蓬,外环莲瓣一周,盖边与盒底中腰各有弦纹一道,盒里外及足内满釉,釉呈青黄色。五代时期的越窑青瓷质地细腻,胎体轻薄,釉面光滑,造型趋于秀美,刻花技法更加成熟。这件越窑刻花盒为五代时的瓷器精品,器物施满釉,釉薄而匀,明显与唐代越窑不同。五代时期,更多地注重花纹装饰,刻花、印花、划花技术发展到了高度成熟的阶段。越窑青釉壶高14.2cm,口径6.1cm,足径7.4cm壶撇口,短颈,溜肩,圆腹,椭圆形圈足。颈部一侧有八方形短流,另一侧为曲柄。壶身饰直线纹四条,将壶身分为四瓣形。壶内外施釉,釉色青中闪黄,晶莹透澈,釉面开有细小的纹片。中国瓷器主讲:徐涛越窑青釉四系壶唐代胎呈浅灰色,质地细腻致密。通体施青釉,微泛黄。釉层均匀光洁。造型圆润饱满,制作精致工细,通体无暇疵,是一件十分罕见的唐代越窑佳作。越窑青釉执壶,五代高19.7cm,口径9.7cm,足径7.6cm壶撇口,短颈,溜肩,长圆形五瓣瓜棱腹,浅圈足。壶身一侧置弯流,另一侧置连于口、肩之间的曲柄,肩部置对称竖系。壶内外及足内满施青釉,釉面开细碎片纹,壶流根部积釉处产生窑变现象。经对唐、五代墓出土陶瓷执壶进行对比研究后发现,与唐代执壶相比,五代执壶的构造更趋合理,特别是壶流明显加长,便于实用,这件青釉执壶就是最好的例证。相传,在唐代,有一种叫做“秘色瓷”的瓷器,这种瓷器除了皇室成员之外,其他任何人无权享用。凡是有幸见到“秘色瓷”的人,无不为它的美仑美奂所倾倒。要烧成这种瓷器,必须使用一种秘密配方。然而,不知从何时起,这个秘密配方和这种神秘的瓷器就一同消失了,几百年来,再也没有人亲眼见过“秘色瓷”。五瓣葵口秘色瓷盘唐法门寺相传始建于东汉,唐时建有护国真身宝塔及地宫,供养佛指舍利。地宫中的许多文物是唐皇室供奉的,其中的秘色瓷是作为贡瓷的越窑精品,属宫廷专用。因其釉色、形制少为人知,故以“秘色”相称。器物以青绿釉为主,釉内夹杂玛瑙细末,釉面润泽晶莹,釉层有透明感。秘色瓷碗唐朝时期1987年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塔地宫出土高7.1厘米、口径25厘米邢窑白釉小壶,唐高10.5cm,口径2.5cm,足径5.3cm壶敛口,短颈,圆腹,圈足。肩一侧有短流,对应一侧有壶柄,柄上端饰装饰结。此壶造型小巧,釉质白润,是河北邢窑唐代的产品。唐代,邢窑是北方的著名瓷窑,以烧白瓷为主,兼烧黄釉、黑釉、三彩品种。其产品不仅供国内使用,而且远销世界各地。邢窑遗址位于唐代河北邢州境内,中心窑场在今河北省内丘县城关一带。从窑址调查和发掘所出土的标本看,唐代邢窑白瓷有精、粗之分,以供不同阶层人的需求。正如唐人李肇《国补史》所曰:“内丘白瓷瓯,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邢窑白釉皮囊式壶,唐通高12.5cm,口径2.2cm,底径12.5cm。壶提包式,上窄下宽,形似袋囊。顶端一侧为短直小流,中间有一曲柄,另一侧饰一曲尾。袋囊的转折处饰有凸起的摺线纹,中间亦饰凸线一道。此壶通体施白釉,在有装饰线的积釉处,釉泛青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