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考化学:《化学反应与能量》复习课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11课时1.化学反应中通常伴随着能量变化,下列有关能量转换的说法正确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aB.氢氧燃料电池工作时将热能转化为电能C.动物体内葡萄糖被氧化成CO2时将热能化成化学能D.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CO2转化为葡萄糖时将太阳能转变成热能【解析】考查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几种形式。硫在氧气中燃烧时反应中的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燃料电池是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葡萄糖氧化放出热量,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植物光合作用生成葡萄糖是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2.以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则关于热化学方程式C2H2(g)+5/2O2(g)=2CO2(g)+H2O(l)ΔH=-1300kJ/mol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有10NA个电子转移时,该反应吸收1300kJ的能量B.有NA个水分子生成且为液体时,吸收1300kJ的能量C.有2NA个碳氧共用电子对生成时,放出1300kJ的能量D.有8NA个碳氧共用电子对生成时,放出1300kJ的能量【解析】考查对热化学方程式的理解。根据电子守恒原理:1molC2H2失去的电子数等于2.5molO2得到的电子数。2.5mol×4=10mol电子;每个CO2分子中含有4对碳氧共用电子对。3.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火炬所用的燃料是丙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祥云”火炬所用的燃料的主要成分是丙烷。下表中是一些化学键键能的数据。(1)丙烷脱氢可得丙烯。已知:C3H8(g)CH3CH=CH2(g)+H2(g)ΔH=126kJ·mol-1。试求C=C双键的键能x为;(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g)+Cl2(g)=2HCl(g)B.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2mol氯化氢气体,反应的ΔH=183kJ/molC.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2mol氯化氢气体,反应的ΔH=-183kJ/molD.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1mol氯化氢气体,反应的ΔH=-183kJ/mol化学键C—HC=CC—CH—ClCl—ClH—H键能E(kJ/mol)414x347431243436613kJ/mol【解析】考查反应热与键能的关系:ΔH=反应物的键能总和-生成物的键能总和。(1)根据ΔH=∑E(反应物)-∑E(生成物):ΔH=[2E(C—C)+8E(C—H)]-[E(C=C)+E(C—C)+6E(C—H)+E(H—H)]=126kJ/mol所以E(C=C)=613kJ/mol(2)反应可表示为:H—H+Cl—Cl2H—Cl,可知断裂了1molH—H键和1molCl—Cl键,同时生成了2molH—Cl键。根据反应热与键能的关系:ΔH=∑E(反应物)-∑E(生成物)=(436kJ/mol+243kJ/mol)-2×431kJ/mol=-183kJ/mol。4.反应A(g)+B(g)=C(g)+D(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是反应(填“吸热”或“放热”)。(2)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升高温度,A的转化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原因是(3)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对反应热是否有影响?。放热减小该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不影响,原因是催化剂不改变平衡的移动(4)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E1和E2的变化是E1,E2(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解析】(1)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该正反应是放热反应;(2)升高温度,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平衡向吸热方向(逆反应)移动,反应物A的转化率减小;(3)反应热只与反应物、生成物的状态和物质的量有关,与反应过程无关,加入催化剂,平衡不移动,反应放出热量不变;(4)加入催化剂可以降低活化能,故E1、E2均减小(负催化剂除外,一般不考虑)。减小减小【例1】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反应的ΔH前者大于后者的是()①C(s)+O2(g)=CO2(g)ΔH1C(s)+1/2O2(g)=CO(g)ΔH2②S(s)+O2(g)=SO2(g)ΔH3S(g)+O2(g)=SO2(g)ΔH4③2H2(g)+O2(g)=2H2O(g)ΔH52H2(g)+O2(g)=2H2O(l)ΔH6④CaCO3(s)=CaO(s)+CO2(g)ΔH7CaO(s)+H2O(l)=Ca(OH)2(s)ΔH8A.①B.④C.②③④D.①②③典例精析典例精析D【解析】①由于氧气与CO反应生成CO2放出热量,所以:ΔH1<ΔH2;②由于固态硫变为气态硫要吸收热量,所以气态硫燃烧放出的热量比固态硫燃烧放出的热量多,即ΔH3>ΔH4;③气态水变为液态水要放出热量,所以生成液态水比生成气态水放出的热量要多,即ΔH5>ΔH6;④碳酸钙分解是吸热反应,氧化钙与水化合是放热反应,所以ΔH7>ΔH8。答案:C典例精析【评注】反应放出或吸收热量的多少,跟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和物质的量有密切关系。比较ΔH大小时要包含正负号进行对照。有关物质的能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A(g)+2B(g)=3C(g)ΔH=aa0B.3C(g)=A(g)+2B(g)ΔH=aa0C.A(g)+2B(g)=3C(l)ΔH=aa0D.3C(l)=A(g)+2B(g)ΔH=aa0【解析】从图中物质与能量关系可知:1molA(g)和2molB(g)总能量高于3molC(g)的总能量,所以由1molA(g)和2molB(g)反应生成3molC(g)是放热反应,ΔH<0;则其逆反应是吸热反应;由于C(g)能量高于C(l)能量,所以1molA(g)和2molB(g)反应生成3molC(l)是放热反应,ΔH<0,C正确。典例精析变式1C81.5kJ·mol-1/58g·mol-1=1.41kJ·g-1、87.7kJ·mol-1/78g·mol-1=1.12kJ·g-1;单位质量的Mg(OH)2吸热更多【例2】往有机聚合物中添加阻燃剂,可增加聚合物的使用安全性,扩大其应用范围。例如,在某聚乙烯树脂中加入等质量由特殊工艺制备的阻燃型Mg(OH)2,树脂可燃性大大降低。已知热化学方程式:Mg(OH)2(s)=MgO(s)+H2O(g)ΔH1=+81.5kJ·mol-1Al(OH)3(s)=1/2Al2O3(s)+3/2H2O(g)ΔH2=+87.7kJ·mol-1①Mg(OH)2和Al(OH)3起阻燃作用的主要原因是。②等质量Mg(OH)2和Al(OH)3相比,阻燃效果较好的是原因是典例精析典例精析吸热(或“吸热分解”,或“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Mg(OH)2单位质量Mg(OH)2和Al(OH)3的热效应分别是:③常用阻燃剂主要有三类:A.卤系,如四溴乙烷;B.磷系,如磷酸三苯酯;C.无机类,主要是Mg(OH)2和Al(OH)3。从环保的角度考虑,应用时较理想的阻燃剂是(填代号)理由是。典例精析典例精析分解物(氧化物)不燃烧、无毒害C【例2】往有机聚合物中添加阻燃剂,可增加聚合物的使用安全性,扩大其应用范围。例如,在某聚乙烯树脂中加入等质量由特殊工艺制备的阻燃型Mg(OH)2,树脂可燃性大大降低。已知热化学方程式:Mg(OH)2(s)=MgO(s)+H2O(g)ΔH1=+81.5kJ·mol-1Al(OH)3(s)=1/2Al2O3(s)+3/2H2O(g)ΔH2=+87.7kJ·mol-1典例精析【评注】阻燃效果要从物质燃烧的条件(降低温度和隔绝空气等方面)进行分析化学反应原理的复习要注重与生产、生活等有关知识紧密结合,在实际应用中进一步深化理解。【解析】①Mg(OH)2和Al(OH)3受热分解时吸收大量的热,使环境温度下降;同时生成的耐高温、稳定性好的MgO、Al2O3覆盖在可燃物表面,阻燃效果更佳。②Mg(OH)2的吸热效率为:81.5kJ·mol-1/58g·mol-1=1.41kJ·g-1;Al(OH)3的吸热效率为:87.7kJ·mol-1/78g·mol-1=1.12kJ·g-1。即等质量的Mg(OH)2比Al(OH)3吸热多。③因为四溴乙烷、磷酸三苯酯沸点低,高温时有烟生成,且高温时受热分解易产生有毒、有害的污染物。无机类阻燃剂Mg(OH)2和Al(OH)3无烟、无毒、腐蚀性小。一些盐的结晶水合物,在温度不太高时就有熔化现象,既熔溶于自身的结晶水中,又同时吸收热量,它们在塑料袋中经日晒能熔化,在日落后又可缓慢凝结而释放热量,用以调节室温,称为潜热材料。现有几种盐的水合晶体有关数据如下:典例精析变式2水合晶体熔点OC熔化热(kJ/mol)Na2S2O3·5H2O40~5049.7CaCl2·6H2O29.9237.3Na2SO4·10H2O32.3877.0Na2HPO4·12H2O35.1100.1(1)上述潜热材料中最适宜应用的两种盐是。Na2SO4·10H2O、Na2HPO4·12H2O典例精析(2)实际应用时最常用的(根据来源和成本考虑)应该是Na2SO4·10H2O一些盐的结晶水合物,在温度不太高时就有熔化现象,既熔溶于自身的结晶水中,又同时吸收热量,它们在塑料袋中经日晒能熔化,在日落后又可缓慢凝结而释放热量,用以调节室温,称为潜热材料。现有几种盐的水合晶体有关数据如下:变式2水合晶体熔点OC熔化热(kJ/mol)Na2S2O3·5H2O40~5049.7CaCl2·6H2O29.9237.3Na2SO4·10H2O32.3877.0Na2HPO4·12H2O35.1100.1典例精析【解析】熔点越低,越有利于盐吸收太阳能而熔化,故排除Na2S2O3·5H2O。进一步比较单位质量吸热效率:CaCl2·6H2ONa2SO4·10H2ONa2HPO4·12H2O0.17kJ/g0.24kJ/g0.28kJ/g很明显,Na2SO4·10H2O、Na2HPO4·12H2O吸收率较高。又因前者比后者价廉而易获得。实际应选用Na2SO4·10H2O【备选题】工业上制备BaCl2的工艺流程图如下: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用重晶石(主要成分BaSO4)对工业过程进行模拟实验。查表得BaSO4(s)+4C(s)高温4CO(g)+BaS(s)ΔH1=571.2kJ·mol-1①BaSO4(s)+2C(s)高温2CO2(g)+BaS(s)ΔH2=226.2kJ·mol-1②典例精析(1)气体用过量NaOH溶液吸收,得到硫化钠。Na2S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S2-+H2O=HS-+OH-(HS-+H2O=H2S+OH-)(2)向BaCl2溶液中加入AgNO3和KBr,当两种沉淀共存时,c(Br-)/c(Cl-)=。[Ksp(AgBr)=5.4×10-13,Ksp(AgCl)=2.0×10-10](3)反应C(s)+CO2(g)高温2CO(g)的ΔH=kJ·mol-1。(4)实际生产中必须加入过量的炭,同时还要通入空气,其目的是,典例精析2.7×10-3172.5使BaSO4得到充分的还原(或提高BaS的产量)①②为吸热反应,炭和氧气反应放热维持反应所需高温【解析】(1)注意水解是可逆的、分步的,也不会生成气体。(2)根据沉淀溶解平衡原理可知:当AgBr和AgCl两种沉淀共存时,满足的关系:c(Ag+)c(Br-)=5.4×10-13,c(Ag+)c(Cl-)=2.0×10-10,则c(Br-)/c(Cl-)=[5.4×10-13/c(Ag+)]÷[2.0×10-10/c(Ag+)]=2.7×10-3。(3)由①-②得:C(s)+CO2(g)=2CO(g)ΔH=172.5kJ/mol(4)加入过量的炭,使BaSO4得到充分的还原(或提高BaS的产量);由于反应①②均为吸热反应,炭和氧气反应放热可以维持反应所需的高温状态。典例精析方法指导1.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和物质的稳定性①宏观能量变化分析:ΔH=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H(生成物)-H(反应物)物质本身所具有的能量(焓)越低,该物质越稳定。因此,可用物质本身的能量大小来判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相对稳定性。②微观键能变化分析:ΔH=反应物的键能总和-生成物的键能总和=∑E(反应物

1 / 2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