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聊斋原唱彭丽媛|填词乔羽|谱曲王立平你也说聊斋,我也说聊斋喜怒哀乐一起那个都到那心头来鬼也不是那鬼,怪也不是那怪牛鬼蛇神它倒比真人君子更可爱笑中也有泪,乐中也有哀几分庄严,几分诙谐几分玩笑,几分那个感慨此中滋味,谁能解得开蒲松龄,清朝山东人,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郭沫若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老舍缀窘苫弛眈少瞑尻寐黠zhuìjiǒngshànchídānshǎomíngkāomèixiá读准字音: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一、解释文言词语:1、缀行甚远2、一狼仍从3、骨已尽4、顾野有麦场5、弛担持刀6、屠暴起7、乃悟前狼假寐8、盖以诱敌连接,这里指紧跟着跟从已经回头看,引申为环顾松开,松懈。这里指放下担子突然假装睡觉原来2.以①投以骨:②以刀劈狼首:③意将隧入以攻其后:④盖以诱敌:只只只停止把用来用来一词多义:1.止①止有剩骨:②一狼得骨止:③止露尻尾:④止增笑耳:文言知识积累代词,狼代词,指柴草堆代词,他代词,狼其中代词,指狼音节助词代词,指狼结构助词,的主谓之间,无实义3.其①恐前后受其敌:②一狼洞其中:③意将隧入以攻其后:④屠自后断其股:⑤其一犬坐于前:4.之①复投之:②久之:③数刀毙之:④禽兽之变诈:⑤两狼之并驱如故:5.乃①屠乃奔倚其下:②乃悟前狼假寐:6.意①意暇甚:②意将隧入以攻其后:7.敌①恐前后受其敌:②盖以诱敌:副词,于是、就才神情、态度打算,企图胁迫、攻击敌人(“洞”,名词作动词,“打洞”)(“前”,名词作动词,“上前”)(“犬”,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隧”,地道,这里指打洞透过草堆)词类活用:1.一狼洞其中2.狼不敢前3.其一犬坐于前4.意将隧入……二、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1、并驱如故2、其一犬坐于前3、目似瞑,意暇甚4、一狼洞其中5、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其中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眼睛好像闭起来,神情悠闲得很一只狼在它(柴堆)中间打洞禽兽的欺骗手段又有多少啊1.本文作者是朝著名的文学家。课文选自他的集。“聊斋”是作者名,“志异”是的意思。2.《狼》一文中发表评论,点明主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填空题3“止增笑耳”的仅仅是恶狼吗,?作者嘲讽的仅仅是恶狼吗?从这个故事中你获得怎样的启发?1、朗读最后一段,作者的感叹是怎样的?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不是,狼在此实际上是恶人的化身,代表的是那种贪婪、凶狠、狡诈、愚蠢的恶人,说明对待这种像恶狼的恶人就应该像屠夫一样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正是此文的寓意所在。第五自然段2这属于什么表达方式?议论4、选出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A.一狼洞其中(打洞)B.其一犬坐于前(像狗一样)C.恐前后受其敌(敌人)D.一狼径去(离开)C5、根据狼的故事,选出理解错误的一项()A.“屠惧,投以骨”中的“投”字,表明屠户对狼的本性尚未彻底认识,只采取一种迁就退让的方法,对狼心存幻想。B.“屠乃奔倚其下,驰担持刀”中的“持”字表明屠户在毫无退让的情况下做出了与敌斗争的果断抉择。C.“屠暴起,以刀劈狼首”中的“暴”字形象刻画屠户杀狼时的一种愤怒之情。D.“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中的“乃”字表明了屠户对狼奸诈的本性幡然醒悟。6文段中表现狼“黠”的本性的句子有_________、________,表现屠户警觉的句子是__________。C目似瞑,意暇甚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方欲行,转视积薪后3.请指出下列句中“其”字的意思。(1)恐前后受其.敌(代词,指狼)(2)一狼洞其.中(代词,指柴草堆)(3)以攻其.后也(代词,指屠户)(4)其.一犬坐于前(其中)4.请解释下列句中“之”字的意思。(1)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2)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它,代狼)(3)久之.,目似瞑(音节助词,无实义)(4)又数刀毙之.(它,代狼)(5)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结构助词,的)5.下面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止.露尻尾止.增笑耳B.屠自后断其股.两股.战战C.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盖以.诱敌D.而两狼之并驱如故.故.水潦尘埃归焉D6.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狼》一文节选自蒲松龄的长篇小说《聊斋志异》。B.《聊斋志异》这一书名中的“聊斋”是作者的书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C.《狼》一文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叙事:遇狼、御狼、惧狼、杀狼;第二部分是议论。D.蒲松龄,号青莲居士,清朝山东淄川(今淄博)人。B阅读《狼》,完成下面的问题。8.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其一犬坐于前9.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1)并.驱如故(一起)(2)弛.担持刀(放松,这里指卸下)(3)乃悟前狼假寐.(睡觉)(4)狼亦黠.矣(狡猾)/10.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骨头已经扔完了,而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户)。(2)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户)往旁边看,发现野地里有一个打麦场,场主人把柴草堆积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3)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屠户)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这种方式来诱惑敌方。(4)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给人们增加点笑料罢了。11.文中的狼有哪些特点?凶恶、贪婪、狡诈但又愚蠢。12.文中的屠夫是一个怎样的形象?机智勇敢,敢于斗争,善于斗争。15.“其一犬坐于前”的停顿正确的一项是A.其一犬/坐于前B.其一/犬坐/于前C.其/一犬/坐于前D.其一犬/坐于前16.“途中两狼,缀行甚远”一句翻译正确的一项A.路上遇到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B.路上有两只狼,紧紧在后面跟着。C.路上遇到两只狼,远远地跟着。D.路上遇到两狼,跟随着走了很远。BA17.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狼》一文节选自蒲松龄的长篇小说集《聊斋志异》。B.《狼》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叙事:遇狼、御狼、惧狼、杀狼;第二部分是议论。C.《聊斋志异》这一书名中的“聊斋”是作者的别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D.清朝蒲松龄,号柳泉居士;而唐朝李白,号青莲居士;唐朝的白居易,号香山居士。D18.下列句子中不能表现狼阴险狡诈的一句是A.缀行甚远B.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C.目似瞑,意暇甚D.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19.选文中最能表现屠户勇敢的一项是A.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B.方欲行,转视积薪后。C.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D.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AC20.下面是对《聊斋志异》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B.《聊斋志异》是以谈狐说鬼的手法,隐晦地对当时黑暗、腐败社会进行批判的小说。C.“聊斋”,是作者的书房名,“志”,表明作者的理志,“异”,是与众不同。D.《聊斋志异》是中国古典短篇小说的高峰。B21.选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屠惧,投以骨”中的“投”字,表明屠户对狼的本性尚未彻底认识,只采取一种迁就退让的方法,对狼心存幻想。B.“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中的“持”字,表明屠户在毫无退让的情况下做出了与敌斗争的果断抉择。C.“屠暴起,以刀劈狼首”中的“暴起”形象刻画屠户性情暴怒,杀狼是一种愤怒之情。D.“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中的“乃”字,表明了居户对狼奸诈的本性幡然领悟。C22.选出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告诉我们:对待狼一样的恶势力我们先做让步,如果其得寸进尺,贪得无厌,就应该勇敢地进行斗争。B.文章的基本情节依次是遇狼—御狼一惧狼—杀狼。C.“投以骨”和“复投之”表现了屠户对狼的怜悯和抱有希望。D.“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和“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表现了狼的狡猾。D22.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暴起“劈”“转视”“断”等动词表现了屠户勇敢机智的争精神。B.本文故事情节生动曲折,语言简练传神,主要通过心理描写刻画了屠户和的形象,给人深刻的启示。C.《聊斋志异》是清代蒲松龄写的一部文言文短篇小说集,“志”是记的意思,“异是指奇异的事,多为鬼狐的事。D最后一段以议论为主,点明全文主旨,饱含讽刺味道。B狼三则(其三)蒲松龄一屠暮行,为狼所逼。道旁有夜耕者所遗行室①,奔入伏焉。狼自苫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不可去。顾②无计可以死之(使狼死),惟(只)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爪下皮,以吹豕③之法吹之。极力吹移时④,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遂负之以归。非屠乌(怎么)能作此谋也!【注释】①行室:农田中供暂时歇息的简易房子,北方俗称“窝棚”。②顾:然而,可是。③豕:音shǐ,猪。④移时:指过了一段时间。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屠急捉之.(代词,指狼爪)(2)则狼胀.如牛(膨胀)(3)股.直不能屈(大腿)(4)遂负.之以归(背着)14.翻译下列句子。(1)以吹豕之法吹之。用给猪吹气的方法来给狼吹气。(2)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尽全力吹了一会,觉得狼没怎么动弹了,才用带子把它绑起来。15.文中哪些动词写出了狼对屠户的威胁?哪些动词写出了屠户的机智?狼的威胁:逼、探。屠户的机智:伏、捉、割、吹、缚。16.文中哪句话是发表议论的?有什么作用?“非屠乌能作此谋也!”表现了屠户的机智。17.选文中的屠夫和狼的形象与课文中的有何异同?两文中的屠户最后都勇敢地战胜了狼。不同的是:选文中的屠户一开始就与狼展开斗争,并表现出了他的机智聪明;课文中的屠户开始对狼还抱有幻想。两则故事中的狼都有狡猾贪婪的特点,而本文中的狼更愚蠢。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歘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步亦步,尾行数里。屠惧,示之以刃,则稍却;既走,又从之。屠无机,默念狼所欲者肉,不如姑悬诸树,而蚤取之。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狼乃止。屠即竟归。昧爽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逡巡近之,则死狼也。仰首审视,见口中含肉,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时狼革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缘木求鱼,狼则罹之,可笑矣。注释货:出售、卖。欻(xū):忽然。瞰(kàn):窥视。既:已经。诸:相当于“之于”。蚤(zǎo):通“早”,早晨。仰:抬.昂:贵。直:通“值”,价值。缘:沿着。罹(lí):遭遇(祸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