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文化建设的几个问题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张立昌要讨论的几个问题1.什么是学校文化;2.学校文化与学校发展;3.学校文化的核心理念;4.学校文化与课程文化;5.学校文化与教师发展;6.学校文化与学校传统;7.学校文化建设的一个案例。一、什么是学校文化首先,请各位思考和提出:什么是文化?文化是生存样式,如“历史地凝结而成的稳定的、深层的生存方式或生存模式”(衣俊卿),文化是共享的行为方式,如“通过符号取得和传达的外显的和内涵的行为方式”(克拉克洪)文化是行为控制机制,如“一套控制机制——计划、方法、规则、指令(程序)——用以支配人的行为”(格尔兹)文化是共享的价值观念,如“人类长期积累并生活于其中的知识、价值规范和艺术体系之总和”(哈里斯)……文化是一个如钱钟书先生所说“你不说我还明白,你越说我越糊涂”的那类概念。《易经》:“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释为“文明”,指礼乐、法则或制度;“化”释为“教化”,指教育化成。合起来,就是“以‘文’‘化’人”。———“文化”即“教育”。当今,文化包括教育,教育是文化的一种形式,只是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包括:物质、制度、精神三个部分。形而上者谓之“道”——精神(知识、伦理、审美领域,对应于心理学的认识、意志、情感三个范畴,分别与教育的智育、德育、美育相切合)——尚辞述言。形而中者谓之“度”——制度(准则、规范、行为方式)——尚变循动。形而下者谓之“器”——物质(工具、方法、建筑物)——尚象制器。广义的“文化”指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与“文明”的含义相近。狭义的“文化”指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或指受教育的程度,如“学文化”、“文化课”等。文化生活中讲的“文化”既不同于广义的“文化”,也不同于狭义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和精神产品。其次,请各位思考和提出自己的:“学校文化”的一个界定。对此,有无数的界定。我们同意这样一种界定:“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郑金洲:《教育文化学》学校是一种社会组织。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组织文化:是作为一个组织之特征的所有信仰、情感、行为和象征。具体地说,是组织成员共享的哲学、观念、信仰、情感、假设、期望、态度、规范和价值。组织文化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伦恩伯格,1991)1.可见的行为规章。成员交流时,使用同样的语言、术语和礼节、仪式。2.规范和规则。群体中的行为标准和指南,它使得要成为该组织成员的人必须要遵循其特定的要求。3.主导价值。群体内认同和共享的价值观。4.情感。成员相互作用或与外界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氛围。学校文化是社会的组织文化的一种型式、一种表现。它的形成:1.学校的历史;2.学校的价值和信仰;3.学校的各种规范和规则;4.学校的传统、仪式特征;5.学校的杰出人物。斯普朗格说:教育的本质是文化。教育是一种“文化活动”,一种“文化过程”,“教育即文化的别名”。教育选择、传递、保存和创造文化。斯普朗格又说:“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由于它是一个人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传统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一直到精神生活运动的根。”二、学校文化与学校发展基本观点:今天的学校文化建设,已经完全超越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关于“校园文化”的理解,成为“学校发展”的同义语,涉及到学校的整体发展、内涵发展和长远发展。“以文化发展引领学校发展”是当今中国教育界的时代强音。一个案例:重新崛起的南京某中学2005年南京市经历所谓的“高考之痛”,相当一部分学校在新背景和新环境中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新问题和新矛盾,其中包括南京市某中学。但南京市某中学没有简单地学习和模仿高考成功的苏中、苏北学校,而是出人意料地开始研制《学校文化战略纲要》。《学校文化战略纲要》内容简介“学校文化战略”定义:是在宏观层面上对学校全局的、长远的文化发展所做出的符合学校自身规律的预制和谋划,并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学校未来方向与发展水平的策略;同时,它也是一所学校在激烈的教育竞争中,能够凸显其办学特色并永葆发展活力的根本性策略。他们提出来一个响亮的口号:向学校文化要质量!同时提出来一个新的概念:“学校文化力”学校文化力:精神力+执行力+形象力学校文化战略主要包括精神力、执行力和形象力等三个系统的塑造。这三者综合起来,则形成学校的文化力。学校文化力的内容结构为“一体两翼”,即以精神力为主体,以执行力、形象力为两翼,三者组成完整的文化力系统。精神力系统的塑造精神力是指学校的精神、理念对学校发展所产生的内在驱动力及对社会公众所产生的影响力量。其内容大致包括:核心价值观、学校战略定位、发展愿景、学校精神、学校使命、校训、教育理念、管理哲学、校园格言、学校宣言、校风、教风、学风、教师誓词、学生誓词等。执行力系统的塑造执行力是整合学校各种资源而形成的成功实现学校文化战略、充分体现学校组织程度与办学效益的综合能力。它主要包括校名使用规范、行政机构建设、学校品牌策略、人力资源开发策略、公共关系策略、教育科研策略、教工手册编制、校本仪式、学校规章制度、教学行为规范、组织文化传播系统的健全等。形象力系统的塑造形象力是学校外在形象使学校成员与社会公众产生感性认识的力量。学校外在形象大致包括物质环境、人文环境、视觉形象、听觉形象等。启示一:学校发展面临着新背景和新环境1、学校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外部建设和外延扩张的任务基本完成,需要有新的发展目标和思路的引领和提升;2、学校满足社会、社区和家庭的需求不断增长,学校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而这种竞争的实质是良好的教育服务,良好的教育服务需要综合实力的比拼;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向纵深推进对学校文化建设提出了强烈的呼唤和要求,学校自主发展意识的觉醒催生着学校文化建设的内在需要和自觉意识。启示二:学校文化建设自觉意识的形成和建立学校文化建设与学校发展成为同义语学校文化自觉意识的形成,意味着对学校文化建设的认识和理解,达到了新的水平和高度。显著标志是,将学校文化作为学校发展的近义词甚至同义词。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学校文化是一种学校生存与发展的战略。学校文化具有战略制高点的性质和意义作为一种发展战略的学校文化建设,应具战略制高点的性质:统领学校发展各个方面,物质与精神、外在与内在、制度与组织、行为与形象等;形成内控性的学校发展,重视和强调学校发展的自主性、内源性和独特性;创造可持续的学校发展,更关注学校发展的持续力、生命力和创新力。启示三:关注学校文化建设的新内涵与新要求完全超越“文化理解”的经典三维框架“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以“精神力统领”重建学校的教育哲学和办学理念,明晰学校的未来发展和共同愿景;以“执行力统领”重建学校的行为文化、组织文化和制度文化,侧重从学校内部形成整体力量,提升办学效能;以“形象力统领”重建学校的物质文化、环境文化和社会互动,侧重从外部形成学校的社会影响和社会声誉,提升学校为社会服务的良好社会形象。学校文化建设的新特点与新特征1、重新发掘、梳理、发现学校的历史、传统和文化资源,重建学校教育哲学和教育理念;2、以制订学校发展规划为载体,将学校文化建设作为重要内容;3、把形成学习型的组织文化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基本目标;4、将课程文化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重温陈玉琨教授的观点:学校发展三阶段论从学校管理的角度,校长、制度与文化是学校发展的三个关键因素:第一阶段,学校的管理主要依靠校长的观念、人格与能力。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第二阶段,学校管理主要依靠一种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机制;第三阶段:学校管理主要依靠学校文化与学校精神。这是一种从必然走向了自由。文化是一种无坚不催的力量陈玉琨教授指出:我们有三大认识误区,一是认为校长无关紧要,校长是重要的,但仅靠校长是不行的;二是认为制度是束缚,没有束缚就没有行为的宽松,就没有群体的和谐;三是认为文化虚无飘渺,文化一旦被创造出来,就会发挥引导、规范、激励全体师生的重要作用。文化如果已经融入人们的血液中,它就是无坚不催的力量。三、学校文化的核心理念基本观点: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价值观,是以人的发展为本,要求我们建设一种人本的、人性的、人文的学校文化。即学校的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是在长期的教育进行实践中,学校成员之间交往过程中,经过反复的积淀、选择、提炼发展起来的,并为学校成员所认同和遵循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风尚、人际关系、文化传统等。对于教师的精神文化的构建,要充分考虑教师教学理念、专业精神、专业尊严、人际关系等影响精神文化的内在要素,进一步凸显教师精神文化的个体性、合作性与发展性。1.构建具有个性追求的教师精神文化第一,提供教师自由发展的空间,给教师专业发展以宽松的环境。第二,鼓励教师大胆创新,培养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2.构建具有合作向度的教师精神文化第一,激起教师合作的共同愿景和信念。第二,构建教师合作共同体,形成“我们在这里一起做事”的方式。第三,营造对话氛围,重视专业对话。3.构建具有发展性的教师精神文化第一,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武装教师。第二,提升教师的专业尊严以鼓励教师的发展。第三,构建学校学习型组织。案例:台湾中小学考察观感2011年6月,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组织台湾教育访问团,访问台湾中小学教育特别是学习型学校建设的现状。在6月10日到6月16日的7天行程中,考察团先后参访了台北秀朗国民小学、成渊高级中学、淡江高级中学、永春国民小学、台中大里高级中学等多所学校,收获很大,感慨良深。台北秀朗国小的课堂:轻松而自由台北秀朗国小的课堂:轻松而自由校园内观察蚂蚁的孩子校园里的孩子既放松又有礼貌秀朗国小:教室里的规矩与秩序校园里的孩子既放松又有礼貌台北成渊高中的精致化管理台北成渊高中的精致化管理台北成渊高中的精致化管理台北成渊高中的精致化管理台北成渊高中的精致化管理台北成渊高中的精致化管理台中大里高中爱的文化台中大里高中爱的文化台中大里高中爱的文化台中大里高中爱的文化台中大里高中爱的文化启示一:建立以人的发展为本的学校文化要突出“人”字:1、人本的,而不是以物为本的,物是为人服务的,而不是相反;学校的硬件建设是为人的发展服务的;2、人性的,而不是“非人性”和“反人性”的,人性的基本需要得到较好满足的;3、人文的,能够提升人的修养、品性和境界的,而不是迁就人的原始性和劣根性的。一个好的隐喻:精神家园——能够体验到心理和精神舒适、愉悦与满足,而不是紧张、恐惧与压抑;——要能够体验富氧而不是缺氧的精神呼吸;——要能够品味高雅而不是粗俗的精神食粮;——要能够感受成长和发展的快乐而不是体验成熟的焦虑和恐惧……启示二:学校文化建设要突出“发展”1、内在地包含着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三者是统一的而不是对立的;2、学校发展的基础性和服务性,根本目的是为师生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环境和平台;3、师生发展是学校发展的主要目标、重要内容和服务对象,也是学校发展的内在动力、重要资源,更是学校发展水平的外部表征。要警惕和提防——将学生发展、教师发展与学校发展对立起来的观念,是不明智的;任何以牺牲师生的根本利益和整体发展来换取学校发展的理念和措施,都是非人本、非人文的,也是不可取的。建设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学校文化1、以研究学生需要,满足学生发展需求为中心,成为当今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特征之一;2、以丰富多彩的学校活动、课程与教学活动、学生自主活动满足学生发展的多样性和选择性;3、以自主性、自治性、自律性的学生社团组织为学生发展提供重要平台,成为学校文化最鲜明的特色。启示三:以人为本需要从粗放走向精致某种程度上文化就是讲究出来的,没有讲究就没有文化,就没有追求,也不可能有品位。学校文化建设从粗放走向精致,要深刻认识教育的精致与育人的讲究是统一的,因而要追求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细节的精致和讲究,要强调符合人的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回归到教育本义学校教育以人的发展和培养为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