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论--合肥产业发展需要城市功能重构和空间重构合肥必须在更广阔的时空背景下,以放眼全国、面向世界的开放思维,在新一轮城市发展竞争中,加快发展的步伐,从“不东不西”的尴尬走向“东引西连,居中发展”的辉煌,发展成为长江中下游的域中心城市之一。合肥要发展成长江中下游区域中心城市,必须重构城市功能,其重点是提升城市经济中心和科技中心的功能。合肥重构城市功能的着力点有两个,一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二是抓住发达国家与地区、我国先进省市产业转移的机遇,大力发展制造业。保持城市鲜明特色和提高环境与生活品质是未来城市竞争的重要环节,规划因此必须提供“高品质城市”的远大追求和美好发展的理想模式。针对合肥功能重构,城市空间的合理组织和土地资源的战略配备是城市规划能够做到和应该做到的。城市建设的应对城市准确定位以明确发展方向1--区域发展定位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带次级中心城市合肥通过与芜湖相互呼应,带动整个皖中--沿江城市密集区的形成,并进一步成为安徽省的经济核心地区,再通过和区内城市的相互协作发挥组合优势,带动合肥乃至安徽全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此基础上,促进皖中--沿江城市密集区与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带的耦合与联结,最终将合肥发展成为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带西端的次级中心城市。城市准确定位以明确发展方向2--城市特色定位城市空间的传统格局--绿色城市合肥环城公园,宛如一条美丽的翡翠项链,环绕在城市中心。因为环城公园,合肥在中国现代城市建设中显得独行特立;因为环城公园,绿色城市的概念已经在市民中深刻树立。城市规模积极拓展--保证城市做大与做强合肥相当一个时期的发展过程应该是发展壮大中心城市的过程。历史地看待,合肥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其速度可能不低于前50年),产业结构面临转变。而产业结构的转变,往往引发城市结构调整,往往成为城市大规模改变的重要原因。由此我们深刻感到合肥城市拓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50余年来合肥人口增加了29倍,建成区增加了27倍。调整行政区划--保证市县联动发展考虑城市用地需要和环境保护与协调发展的需要,市区沿四个方向扩大至店埠镇、上派镇、义城镇、双墩镇,总面积由596平方公里扩大为1672.5平方公里。肥西、肥东两个县城与合肥合并发展,有利于皖中、皖江两个城市群的联动发展,有利于带动合肥市域经济全面发展,有助于合肥现代化大城市的形成。构建全新城市框架--着力于高品质城市的追求高品质的城市:特色环境是最重要环节构建全新城市框架--着力于高品质城市的追求实例之一:广州--东移西调,北抑南拓构建全新城市框架--着力于高品质城市的追求实例之二:宁波--绿色开敞空间“凸现”在中心城区内构建全新城市框架--着力于高品质城市的追求实例之三:南京--轴向发展关系的建立,为之后楔型绿地的发展提供最大可能构建全新城市框架--着力于高品质城市的追求实例之四:罗马--1990年代末总体规划,凸现出分散发展的环境效益:城市郊区具有更加灵活的交通处理方式,巨大的环境容量为城市带来巨大的活力!构建全新城市框架--着力于高品质城市的追求针对城市发展的框架,合肥必须有所作为!城市用地与空间现状城市发展的问题和风险--“大饼”的趋势向心发展--“大饼”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现状城市发展的问题和风险--双心发展模式依然重压旧城目前双心发展的规划模式现状城市发展的问题和风险--“大饼”的实例(常熟)以古城为中心的蔓延式生长方式造成了常熟古城区的巨大压力现状城市发展的问题和风险--“大饼”的实例(北京)当北京最终放弃著名的“梁陈方案”而选择中心放射发展时就为今天北京的种种问题埋下了无尽的后患――“城市大饼”仍旧在摊、历史文化名城的“体形环境”在继续遭受破坏、开中国之首的小汽车浪潮令城市日夜处在尴尬之中……由于北京的问题是结构性的,所以其解决之道自然只能是治标不治本:禁用含铅汽油、不断提高汽车排放标准、开新路、拓旧路、建立交等等。现状城市发展的问题和风险--“大饼”的实例(东京)东京人口由战后278万发展为1997年的3258万,约占全国人口的1/4,由单纯政治中心发展为国家政治、经济、文化、金融中心,出现中心区地价高涨、中心功能单一、工作通勤长、生活质量下降、交通噪音、抵抗灾害的风险差等问题。为了缓解东京“一点集中”为根源带来的城市问题,随后的方案体现出战略和战术不同层面的解决构思:中央政府有“迁都”计划,地方政府有“多心多核”的“展都计划”。现状城市发展的问题和风险--已经到了醒悟和改变的紧要关头!合肥一环路、二环路已经建成,正在谋划三环路,已经到了醒悟和改变的紧要关头!现状城市发展的问题和风险--旧城的美丽现状城市发展的问题和风险--旧城的无奈和局限现状城市发展的问题和风险--旧城的问题合肥旧城再难以作为300-400万人口大合肥中心!不能让环城公园的美好、环城路的清幽消失在无尽的道路拓宽中,消失在不断的高楼改造中!抑制“大饼”式发展趋势,构建全新城市框架,着力于高品质城市的追求--保持旧城传统格局,新区建设发扬光大!两个非常具体的任务1、确立新的发展极2、发展新中心战略之根本--具体的任务发展的原则--增加城市生长“极”避免中心放射状“大饼”式发展,寻求“极化”发展生长“极”的方向选择可能形成“三极四区”的基本结构教育及科技研发区巢湖风景旅游区旧城(旅游中心、商业零售)高科技产业及大型加工区传统及制造业发展区生态旅游区(度假、休闲)城市中心“三极四区”基本结构下,城市功能、生态环境、空间协调发展的总体构思“三极四区”基本结构下,城市发展呈“新三叶”的整体形态合肥向三个方向“发散结构”的结果,形成城市发展“新三叶”,凸现出保护旧城、发展东西两端、促进合肥-巢湖-芜湖经济和城市带迅速形成的用意。城市发展“新三叶”的具体化--明确的“发散”型城市结构双墩镇上派镇店埠镇义城镇北部作为生态敏感区严格控制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