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反面教材-现代文学ppt分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序言一、中国现代文学概念中国现代文学以1917年1月《新青年》第2卷第5号发表胡适《文学改良刍议》为开端,而止于1949年7月第一次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在北京的召开。“新文学”两个概念:“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20世纪中国文学”二、现代文学的三大阶段1、五四文学:1917-1927期间的文学。20年代文学。主要特征是文学革命和文化启蒙。2、三十年代文学:1927-1937期间的文学。左翼文学时期。特征:多元共生,丰富复杂。两大系统文学:一个是左翼文学,一个是自由主义文学。4、四十年代文学:1937-1949期间的文学。抗战文学和解放战争时期文学。三、现代文学的性质:过渡性文学80年代两种对现代文学性质评价的价值尺度:1、启蒙尺度。2、纯粹文学的尺度。90年代以后:现代性尺度现代性根本含义:文学观念的自由性。四、现代文学主要特征:一、新的现代性性质的确立;二、古典性质的遗留。新的现代性文学精神:1、白话代替文言。2、人性意识觉醒。3、世界性。旧的古典文学阴影:文学的工具化。五、学习现代文学的目的1、获得现代文学的基础知识。(1)理解现代文学的发生、发展的整个历程。(2)要准确理解一些重要的文学现象,文学流派、作家、文学思潮和运动。2、获得初步文学能力。3、提升人文素质。六、学习方法:阅读1、阅读权威文学史。1)钱理群、温儒敏著的《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黄修己著《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修订本),中国青年出版社,97年版。3)唐弢《中国现代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出版。4)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上海文艺出版社,1951年。2、阅读文学作品。阅读作品方法:(1)、经典阅读。(2)、兴趣阅读。(3)、理性阅读。(4)、精读。(5)、泛读。3、阅读研究论文。4、理论著作阅读。三、学习方法1、阅读作品阅读方法:(1)读文学名著。(2)自由阅读。(3)精读。(4)泛读。2、阅读文学史第一章:中国现代最苦痛的灵魂:鲁迅(上)一、鲁迅的个人经历与婚姻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周作人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1902年留学日本,学习医学1906年,“幻灯片”事件,“弃医从文”。鲁迅的婚姻:1906年,启程回国。7月26日(光绪32年农历丙午六月初六)婚礼举行。朱安1909年8月,鲁迅从日本回国。翌年7月,回到绍兴。“仆(我)荒落殆尽。”“又翻类书,荟集古逸书数种,此非求学,以代醇酒妇人者也。”1911年5月初,离开绍兴前往北平。“去自己死掉”《狂人日记》、《阿Q正传》。许广平1919年11月,买下北京西直门内公用库八道湾11号这一处院子。1923年夏,迁到砖塔胡同。45岁开始的新生命1925年3月,收到许广平的第一封信。1926年8月26日,与许广平离京,於1927年10月上旬在上海同居。1936年10月,在上海逝世。1947年6月29日,朱安去世。二、历史和现实中的鲁迅1、生前鲁迅新文学最优秀的作家之一;陈西莹、胡适左翼文学领袖——中国的高尔基。民族魂2、偶像鲁迅: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毛泽东:“鲁迅在中国的价值,据我看要算是中国的第一等圣人。孔夫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鲁迅则是新中国的圣人。”1940年1月,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说:“鲁迅是中国文学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3、人间鲁迅:(1)文学家、思想家(2)生命主义者反抗绝望(3)自由主义者(4)优秀小说家王朔(5)普通作家葛红兵《为20世纪中国文学写一份悼词》三、鲁迅的文学地位和思想个性1、中国20世纪文学巨人2、思想巨人1)鲁迅没有自己的思想;2)鲁迅没有思想体系。马克思思想的三大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3、鲁迅思想对人的自由和解放的探索怀疑主义的思维方式:“从来如此就对吗?”鲁迅思想时代性和超越性:(1)对中国传统封建文化的非人性的批判《狂人日记》:“仁义道德”吃人《灯下漫笔》“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中国者,其实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的筵宴的厨房。”“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中国历史不过是两个时代的循环: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第三个时代:人的时代。(2)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奴性的批判《言论自由的界限》:“其实是,焦大的骂,并非要打倒贾府,倒是要贾府好,不过说主奴如此,贾府就要弄不下去了。然而得到的报酬是马粪。所以这焦大,实在是贾府的屈原,假使他能做文章,我想,恐怕也会有一篇《离骚》之类。”《帮忙到扯谈》:“屈原是‘楚辞’的开山老祖,而他的《离骚》却只是不得帮忙的不平。”(《鲁迅全集》第六卷344页)“亡我奴”(3)对人性的阴郁和残忍的认识《孔乙己》《祝福》祥林嫂4、鲁迅的人生哲学:自由意志四、文学成就:三部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遍》十四部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南腔北调集》、《二心集》、《三闲集》、《花边文学》、《准风月谈》、《伪自由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另外,《集外集》(鲁迅编1933)、《集外集拾遗》(鲁迅拟定、许广平编)、《集外集拾遗补编》(许广平编)也有一部分杂文。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诗歌七十多首中国文学史研究著作两种(《中国小说史》、《汉文学史纲要》)五、鲁迅的文学风格:深刻锐利、沉郁冷峻六、鲁迅小说阅读中可能出现的“隔”及其原因分析时代的隔膜;不习惯鲁迅那种冷峻的表达方式;文白夹杂。第二章:中国现代最苦痛的灵魂:鲁迅(下)《阿Q正传》陈源:“阿Q不仅是一个典型,而且是一个活泼泼的人,他是与李逵、鲁智深、刘姥姥同样生动、同样有趣的人物,将来大约会同样的不朽的”(《新文学运动以来的十部著作》,《西滢闲话》)。思想深度:一方面是对中国人精神弱点的批判;另一方面却又涉及到普遍的人性。一、阿Q及其精神胜利法“沉默的国民的灵魂”阿Q是一个农民流浪汉,是农村社会中的最下层的农民。他具有浓厚的封建意识。如,男女授受不亲,男女之大防,看到男人与女人在一起就义愤填膺,装出正人君子面目。又如,狭隘、封闭,拒绝接受自己经验以外的事物。阿Q性格的独特之处是精神胜利法。精神胜利法:不敢正视现实,以一种自我欺骗的方法掩饰自己的悲剧处境,从而获得精神上的平衡,甚至满足感、幸福感。无论自己处在怎样的困境之中,无论自己怎样悲惨,不幸,都能够在精神上寻找到解脱的方法。转悲为喜。具体表现:1,妄自尊大。2,化丑陋为荣耀。“癞”3,化痛苦为幸福。4,惧强凌弱。二、阿Q与辛亥革命。列宁:革命是被压迫者和被剥削者的盛大节日。“但他有一种不知从那里来的意见,以为革命党便是造反,造反便是与他为难,所以一向是‘深恶而痛绝之’的。”“革命也好罢”,“革这伙妈妈的命”赵司晨的妹子真丑。邹七嫂的女儿过几年再说。假洋鬼子的老婆会和没有辫子的男人睡觉,吓,不是好东西!秀才的老婆是眼泡上有疤的。……吴妈长久不见了,不知道在那里,——可惜脚太大。三、《阿Q正传》的幽默风格“绞刑架下的幽默”、“大难临头时的幽默”《狂人日记》一、《狂人日记》的思想深度巴赫金:复调小说1、礼教吃人:对封建文化的深度批判梦呓“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怎样理解礼教“吃人”?首先应该是精神上吃人“偶阅《通鉴》,乃知中国人尚是食人民族,因成此篇。此种发现,关系亦甚大,而知者尚寥寥也。”(1918年8月20日改许寿裳信)其次,我们要理解为什么说礼教“吃人”?《〈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狂人日记》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孝悌”“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曾子:“启予足,启予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孔子:“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孝子“不爬高,不涉险”林语堂《中国人》:“它从我们手中夺去了缔结婚姻的权利,把这种权利给了我们的父母;它让我们与媳妇结婚而不是与妻子结婚,它使我们的老婆生‘孙子’而不是生儿子;它百倍地增加了新娘的义务;它使年轻人感到如果大白天将自己的房们关起来是非礼行为,使英文中的‘privacy’(独处、私事、秘密、隐私)这个词失去存在的可能性。它象收音机那样迫使我们习惯于喧闹的婚姻、喧闹的葬礼、喧闹的晚饭、喧闹的睡眠。”2、对人的存在悲剧的探索二、《狂人日记》的情感特征凄厉、压抑而愤怒三、象征手法第三章:郁达夫的《沉沦》一、作者介绍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1921年出版小说集《沉沦》。《沉沦》是中国现代第一部小说集。代表性的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茑niǎo萝行》、《迟桂花》、《马缨花开的时候》等。《迷羊》“倡优士子”“零余者”“生则于世无补,死也于人无损”个人生活:非常浪漫——对日本少女隆子的痴情对原配夫人孙荃的怜惜对新加坡情人李小瑛的依恋对王映霞的一见钟情与狂热追求分离之苦嫉妒之伤背叛之羞毁家之痛第一次婚姻——旧式婚姻孙荃原名兰坡,1897年出生在富阳县一个地主家庭,上过私塾,知书达理,能诗善文,在郁达夫的家乡浙江富阳名气很大,当时是乡间少有的才女。女性美的标准:一是外貌,二是品德,三是才华。“文字清简,已能压倒前清老秀才矣!”与后藤隆子、田梅野、玉儿等产生过恋情。玉儿看病胭脂淡,瘦损东风一夜花。钟定月沉人不语,两行清泪落琵琶。“赠君名号报君知,两字兰荃出楚辞。别有伤心深意在,离人芳草最相思。”海棠《茫茫夜》《给一个文学青年的公开状》银娣“卧室重地,闲人莫入”第二次婚姻——王映霞:面如银盘,眼似秋水,长身玉立,肌肤白皙。她鼻梁是希腊式的,挺而直,娇躯略现丰满,曲线窈窕,骨肉停匀。“得之,我幸;不得,我命!”柳亚子:“富春江上神仙侣”许绍棣“新近借得一夫人”汪静之“下堂妾王映霞改嫁之遗物。”“王映霞女士鉴:乱世男女离合,本属寻常,汝与某君之关系,及搬去之细软衣饰、现银、款项、契据等,都不成问题,惟汝母及小孩等想念甚殷,乞告一地址。郁达夫谨启。”《星洲日报》《毁家诗记》(《大风旬刊》)——郁达夫《一封长信的开始》和《请看事实》——王映霞李小瑛:《乱离杂诗》何丽有:赵廉(郁达夫)、巴爷公务、赵豫记酒厂《茑萝行》、《还乡记》、《还乡后记》“但我若自杀,我必须先弄几个钱来,痛饮饱吃一场,大醉之后,用了我无用的武器,至少也要击杀一个二个世间的人类——若他是比我富裕的时候,我就算替社会锄了一个恶,若他是和我一样或比我更苦的时候,我就算解决了他的困难,就了他的灵魂——然后从容就死。”二、《沉沦》:(一)《沉沦》的思想:个性意识与民族意识的链结1、个性意识他近来觉得孤冷得可怜。他的忧郁症愈闹愈甚了。有时候到学校里去,他每觉得众人都在那里凝视他的样子。他避来避去想避他的同学,然而无论到了什么地方,他的同学的眼光,总好像怀了恶意,射在他的背脊上面。上课的时候,他虽然坐在全班学生的中间,然而总觉得孤独得很……“我所要求的就是爱情!“若有一个美人,能理解我的苦楚,她要我死,我也肯的。“若有一个妇人,无论她是美是丑,能真心真意的爱我,我也愿意为她死的。“我所要求的就是异性的爱情!“苍天呀苍天,我并不要知

1 / 17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