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金榜】2015届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一章 第1讲 地理环境对区域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讲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考纲考情三年8考高考指数:★★★★☆1.区域的含义2.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3.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三年考题13年(2考):浙江T36广东T4112年(3考):天津T10、11福建T37海南T2311年(3考):江苏T29山东T26广东T41地理术语区域、区域特征、区域发展、区域自然环境差异、人类活动差异、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应用举例对比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主要从自然环境(地貌、水文、气候、土壤等)和人类活动(农业、工业、人口、城市、交通)两方面进行一、认识区域1.含义:在_________的基础上,按一定的___________划分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2.特征区位特征:具有一定的面积、_____和边界整体性: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_________层次性:既是上一级的组成,又可划分下一级地理差异指标和方法形状相对一致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自然环境的比较:区域要素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相同点都位于我国东部①_______的平原地区不同点位置北纬30°附近,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北纬43°~48°,地处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气候②___________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土地水稻土为主,耕地多为水田,人均耕地面积少③_____为主,耕地多为旱地,人均耕地面积多矿产贫乏④_____等矿产丰富季风区亚热带季风黑土石油2.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人类活动的差异:区域要素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农业耕作类型①_____耕作业旱地耕作业主要作物水稻、油菜、棉花②_____、春小麦、大豆耕作制度③_______________一年一熟特色产业水产业西部④_______工业⑤_______工业基地重化工业基地商业贸易发达不发达水田玉米一年两熟至三熟畜牧业综合性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以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例)缓慢稠密的水系破碎1.区域边界并非都是明确的。有的区域边界是明确的,如行政区。但大多数区域的边界具有过渡性质,没有明确的界线,如干湿地区。2.“区域”和“地域”不完全相同。它们的实质是一致的,都是指一定范围内的地理空间。但“区域”是泛指,其范围有大有小;而“地域”一般范围较大,且更强调地方性、景观性,如农业地域、工业地域。3.区域内部也存在差异。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具有相对一致性,这体现了不同区域间的差异,但并不是区域内部就没有差异,如北方地区内华北和东北地区也有不同,区域空间尺度越小,内部差异就越小。考点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要点解读】对不同区域进行对比,找出区域间的差异,是分析各区域发展方向、采取因地制宜开发治理措施的前提。区域差异的分析原则应从区域组成要素特征的差别入手,同时注重要素间的联系。对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具体分析如下:1.自然环境因素差异及其成因:(1)气候差异的形成。(2)地貌差异的形成。(3)水文差异的形成。(4)土壤差异的形成。不同区域的气候、植被及人类生产活动因素的差异造成了土壤类型、厚度、肥力、酸碱度的差异。(5)植被差异的形成。不同的气候、地形、土壤、水文等因素造成植被数量、种类、形态等方面的差异。2.人类活动因素差异及其成因:人类活动具体表现差异成因农业作物种类、耕作制度、产量等差异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差异机械化、生产率、商品率等差异市场、劳动力、交通、科技、政策等社会经济条件差异工业工业类型、规模等差异资源、市场、劳动力、科技、交通、政策等差异人类活动具体表现差异成因人口人口规模、密度、增长速度等差异区域耕地、水资源等自然条件和经济状况、科技水平、开发历史等社会条件差异城市城市形态、数量、规模、发展水平等差异地形、气候、河流、资源、交通等差异交通交通方式、通达度等差异地形、位置、经济、科技、人口等差异通过对以上因素的分析,确定区域特征差异,分清区域间的不同发展方向和状况。【迁移应用】从民居看自然环境的差异民居图片与气候的关系傣家竹楼反映炎热多雨、潮湿的气候特征,人们充分利用当地的竹木资源,搭建高脚屋,便于通风散热,房顶坡度较大,利于雨水快速倾泻,还可以起到防虫蛇的功能民居图片与气候的关系山西四合院房屋的屋顶是由外向内单面倾斜,用当地老百姓的话说是“肥水不流外人田”,这种由外向内单面倾斜的屋顶,反映了当地雨季较短,降水集中的自然环境特征黄土高原窑洞黄土高原特有的文化景观,反映了土层的直立性和气候的干燥性【典例】(2013·潮州模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下图为新疆与浙江两区域图。新疆深居内陆,地形为“三山夹两盆”;浙江地处沿海,地形复杂多样,西南部山地高峻,中部多丘陵、盆地,东北部则为冲积平原。材料二薰衣草易栽培、喜阳光、耐旱,原产于地中海沿岸,现已遍布世界各地。薰衣草精油是由薰衣草提炼而成,广泛用于医疗保健,材料一中M处为薰衣草的集中分布区——新疆伊犁。新疆是我国主要的优质棉(长绒棉)产区,也是重要的牧区。材料三注:国务院于2011年2月正式批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浙江省“十二五”规划提出“把发展海洋经济作为我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的战略思想,2015年海洋生产总值将达到7200亿,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0%。(1)(区域的地理环境差异)两省区地理环境存在着差异:从地带性植被而言,新疆为______________;浙江是____________;新疆的环境人口容量比浙江______________(大/小)。(2)(区位的影响因素)新疆伊犁成为我国薰衣草集中分布区最有利的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该地从薰衣草中提取精油的工业属于____________指向型工业。从大气环流、地形角度分析伊犁河谷成为“西域湿岛”的原因。(3)(经济发展条件)2006~2011年浙江省海洋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分析浙江发展海洋经济的自然优势。【解题探究】(1)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有哪些?提示: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等。(2)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从哪些方面分析?提示:气候(光照、热量、降水)、地形、土壤、水源。【答案试做】(1)温带荒漠__亚热带常绿阔叶林__小(2)光照充足(光照条件好)__原料伊犁河谷向西敞开的地形(或西低东高的地势),有利于西风从大西洋带来的湿润气流进入;受地形抬升多地形雨;河谷汇集山地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地表水丰富,从而成为“西域湿岛”。(3)先下降,后上升(先减少,后增多)地理位置优越,海域广阔,海岸线长;多深水良港;海洋资源丰富。【解析】第(1)题,新疆的地带性植被是温带荒漠,浙江的地带性植被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新疆因为水资源短缺,环境人口容量较小。第(2)题,新疆伊犁薰衣草原料充足,属于原料指向型工业。山地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是该地成为“湿岛”的主要原因。第(3)题,海洋面积广阔,海洋资源丰富,是发展海洋经济的主要条件。【变式训练】(2013·湘潭模拟)读图,完成(1)~(3)题。(1)日本与新西兰的地理特征相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所处的南北半球不同,但都位于东半球B.两国的气候都具有海洋性特征C.两国均以平原地形为主D.日本的面积小于新西兰(2)2011年2月22日新西兰发生里氏6.3级地震,3月11日日本东部附近海域发生9.0级地震。两国多地震的共同原因是()A.均位于太平洋板块的西部B.均位于亚欧板块东部边界C.均位于地壳活跃地带D.均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3)日本农业以水稻种植业为主,而新西兰则以大牧场放牧业和混合农业为主,导致这种差异的因素主要是()A.气候B.地形C.技术D.人口【解析】(1)选B,(2)选C,(3)选D。第(1)题,日本和新西兰都为太平洋上的岛国,受海洋的影响,气候类型都具有海洋性。结合图中的经纬度可判断出新西兰位于西半球,日本的面积大于新西兰。第(2)题,两国都位于地壳活跃地带、板块的消亡边界,日本位于亚欧板块东部边界,新西兰位于太平洋板块的西部。第(3)题,日本人口稠密,耕地面积小,水稻的单产高,发展水稻种植业可以满足人口对粮食的需求;新西兰人口密度小,可以发展商品率高的大牧场放牧业和混合农业。【加固训练】我国的三大自然区各具特色,区域间自然特征差异显著,并且影响到人类的生产活动。据此回答(1)~(3)题。(1)从东部季风区到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再到青藏高寒区()①区域面积依次减小,人口比重依次减小②冬季气温逐渐升高,年降水量逐渐减少③人类活动逐渐减弱,自然生态变化逐渐减小④土壤发育程度降低,生物种类由多到少再到较多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2)新疆瓜果特别甜,原因是()A.云量多,光照弱,有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B.降水少,瓜果水分含量少,糖分高C.昼夜温差大,营养物质消耗少,糖分积累多D.晴天多,云量少,温差不大,有利于作物生长(3)青藏高寒区农作物分布在河谷中的主要的自然原因是()A.河谷地区土壤肥沃B.河谷地区气温较高,热量条件较好C.河谷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多D.河谷地区有丰富的水源【解析】(1)选A,(2)选C,(3)选B。第(1)题,由东部季风区到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再到青藏高寒区,面积、人口比重都递减(面积比例为45%、30%、25%,人口比重为95%、4%、1%);人类活动逐渐减弱,自然生态变化逐渐减小。第(2)题,新疆地处内陆,属温带大陆性气候,云量少,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利于瓜果中糖分的积累。第(3)题,“高”“寒”是青藏高寒区最主要的自然特征,由于地势高,气温低,影响农业发展,而河谷地区地势低,气温较高,热量条件好,是主要农业区。考点区域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分析【要点解读】1.不同社会阶段影响人类活动的地理环境因素不同:各社会阶段人类活动的主体结构不同,对地理环境要素的需求,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具体如下所示:2.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依赖性越来越小: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水平的提高,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制约减弱,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依赖性减小,表现如下:(1)优势因素的效益放大。如东北平原地广人稀,土壤肥沃,科技的进步,机械化水平的提高,耕地优势得到更好发挥。(2)劣势因素的制约弱化。灌溉技术、温室等的发展,使干旱地区的农业得到更好发展;运输条件改进、生产率提高,使资源短缺地区的工业发展得到促进。【迁移应用】案例分析不同区域发展阶段人地关系【典例】(2013·北京西城区模拟)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农业土地利用变迁过程图。读图,回答(1)、(2)题。(1)该地区位于()A.珠江三角洲B.宁夏平原C.黄河三角洲D.三江平原(2)发展到第Ⅲ阶段时,该地区最有可能()A.自然灾害多发B.农业人口比重上升C.农业投入不足D.商品率大幅度提高【解题探究】(1)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经济作物有什么不同?提示:糖料作物:南蔗(甘蔗)北甜(甜菜);油料作物南方油菜,北方花生、大豆。(2)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同产业结构下劳动力人口将会发生哪些变化?提示:由于资源配置的变化和人均收入的差异,劳动力表现出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趋势。(3)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农业社会经济因素将会发生哪些变化?提示:科技投入不断增加,机械化水平提高,农产品主要面向市场,交通运输条件和冷藏保鲜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答案试做】(1)A,(2)D。【解析】第(1)题,甘蔗种植在高温多雨地区,该地种植甘蔗,由此可知此地区位于珠江三角洲。第(2)题,发展到第Ⅲ阶段时,只有蔬菜和花卉,而蔬菜和花卉主要是面向市场的,所以该地区最有可能商品率大幅度提高。【方法技巧】“方向”法分析区域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分析区域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需要从下面两个“方向”上进行分析:(1)横向:即区域间不同的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的影响,主要是从静态的角度进行分析。例如,松嫩平原和长江三角洲两个地区,不同的地理环境使它们具有不同的发展水平和发展方向。思维模式如下所示:(2)纵向:即一个区域内,沿着历史发展的过程,动态的社会经济

1 / 6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