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江苏语文苏州卷讲评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模拟测试三•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1)听爸爸说,那个烟斗是祖上下来的,已经有两百多年了。•(2)直到今天,一遇到天旱,农村还有人抬着祭品祭天,龙王降雨,保佑丰收。•(3)事前有周密的计划、部署,遇事有正确的应变措施,就不至于、左右为难了。•A.流传乞求畏首畏尾•B.留传乞求举棋不定•C.留传祈求举棋不定•D.流传祈求畏首畏尾•2.汉字书面用语必须规范化,下列语句用语使用规范的一项是•A.近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出通知,要求广播电视节目规范使用通用语言文字。这其中,明确要求主持人除节目特殊需要外,一律使用标准普通话。•B.为落实国务院发布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家能源局按照“先急后缓、先易后难、安全经济、科学务实”的原则提出优先建设“西电东送”输电通道的方案。•C.今天跟大家分享澳大利亚艺术家用硬纸板制作出来的作品。这些作品手工精致,极富想象力,可谓首屈一纸。•D.今年1一9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082万人,同比增加16、7万人,提前完成全年就业1000万人以上的预期目标。•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得体的一项是(3分)•A.多年不见的老乡捎来了家乡的土产,我推辞不了,最后只好笑纳了。•B.您的文章写的真好,本世纪散文百家,您定能忝列其中。•C.尽管只是绵薄之力,但他费了很大的劲,我们应该感谢。•D.我的作品发表了,现抄寄给您,请雅正。•“笑纳”是敬称,•“忝列其中”是谦词,•“绵薄之力”是谦词。•4.下面四句本为湖南长沙岳麓书院中的一副对联,请依照文意与对联的一般原则,选出最适当的排列方式:•甲、江阔天高•乙、鸢飞鱼跃•丙、识此心之分量•丁、见斯道之流行•A.甲、乙,丙、丁。B.乙、丁,甲、丙。•C.甲、丙,乙、丁。D.丙、甲,丁、乙。•首先,形式上,上下联字数相等、句法结构相同、对应词语词性相同。对联又叫对子,它是一种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进行创作的传统的文学形式,字数相等是它最基本的特点,所以A项自然排除。•其次,音节上,对联讲究平仄相对,音韵和谐。如“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上联平仄为“平平仄仄”,下联就为“JX仄平平”。一般说来,上联尾字大多为“仄声字”,下联尾字大多为平声字。故可判定(B)(D)两项的正误。D项文意也不合对子的要求。•5.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A)•①好的散文家是旅人,他只是如实记下自己的人生境遇和感触。•②他知道自己是易朽的,自己的文字也是易朽的,不过他不在乎。•③这个世界已经有太多的文化,用不着他再来添加点什么。•④另一方面呢,他相信人生最本质的东西终归是单纯的,因而不会永远消失。•⑤这境遇也许很平凡,这感触也许很普通,然而是他自己的,他舍不得丢失。他写时没有想到读者,更没有想到流传千古。•⑥他今天所拣到的贝壳,在他之前一定有许多人拣到过,在他之后一定还会有许多人拣到。•A.①⑤②③④⑥B.①⑥③②④⑤•C.③⑥④②①⑤D.③②①④⑤⑥文言文•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莫大之丧,得以卒致而南卒:死亡•B.其为存全之恩,过越之义如此存:抚恤•C.然明公存先人之故故:旧交情•D.又惟大恩之不可名名:说出•A•卒:终于•7.下列“所”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与凡丧之所急•B.不忍一夫失其所之道•C.夫明公存天下之义而无有所私•D.余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B•所,名词,表示处所,地方;其余为所字结构•茕茕路隅,无攀缘之亲、一见之旧,以为之托。•孤单无依,徘徊路旁(角落),•没有可以依附(投靠)的亲戚和一面之交的朋友,•作为生活的依托(或把他们作为生活的依托)。•(“茕茕”“旧”,“以为”各1分)•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巩独幸遭明公于此时也!•而我偏偏在这个时候遭遇了明公!•而我惟独在这个时候有幸遇到了您!•(“遭”、“幸”、介宾短语后置各1分)•顾其惭生于心,无须臾废也。•在丧之日,不敢以世俗浅意,越礼进谢;丧除,又惟大恩之不可名,空言之不足陈,徘徊迄今,一书之未进。顾其惭生于心,无须臾废也•只是我心中生出的惭愧,没有一刻停止过。•(“顾”、“须臾”、“废”各1分)•9.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杜衍帮助曾巩及其父亲的原因。•然明公存先人之故,而所以尽于巩之德如此!盖明公虽不可起而寄天下之政,而爱育天下之人材、不忍一夫失其所之道,出于自然,推而行之,不以进退。而巩独幸遭明公于此时也!•①因为曾巩之父与杜衍有老交情;(2分)•②杜衍有爱护培育天下人才的情怀。(2分)斜谷邮亭玩海裳花顾非熊(唐)忽识海裳花,令人只叹嗟。艳繁惟共笑,香近试堪夸。驻骑忘山险,持杯任日斜。何川是多处,应绕羽人家。同儿辈赋未开海裳(其一)元好问(金)翠叶轻笼豆颗勾,胭脂浓抹蜡痕新。殷勤留著花梢露,滴下生红可惜春。【注】①顾非熊:唐代诗人,苏州人。少小聪明,后却困举场三十余年。做过盱眙尉,后弃官隐居茅山。②羽人:道教称道士为羽士、羽人。•第一首诗以“玩海棠花”为题并贯穿全篇,请简要说明。•忽识海棠花而赞叹•赏花夸香•沉醉忘归•想象(花绕羽人家的)美景。•第二首诗的一二两句,如何描写“未开海棠”?请简要分析。•衬托,以翠叶衬花苞,描绘花苞的态和色。•比喻,“豆颗匀”把海棠花苞比作大小均匀的颗颗豆粒。•色彩描写,“胭脂浓”描绘出海棠花蕾如浓抹的胭脂一般深红,“蜡痕新”谓花苞光泽娇嫩。•两首诗都写海棠,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第一首诗前三联表达诗人赏花时闲适而安逸的心境•最后一联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第二首诗细致描摹海棠花蕾满含深情想要留住花梢上露珠的情态,•借此来叮咛“儿辈”们要珍惜如花蕾般欲放未放的青春时光•小说第一自然段有什么作用?•陈老爹向来是最热闹没有的,逢着人便从盘古说到如今,然而这半年,老是蹲在柳树脚下,朝对面的青山望,仿佛船家探望天气一般。问他,“老爹,不舒服了吧?”他又连忙点头,笑着对你打招呼。这原因很容易明白,就是,衙门口的禁令,连木头戏也在禁止之列了,他老爹再没有法子赚钱买酒,而酒店里的赊欠,又一天一天的催。•点出柳树,与文题照应。•交代主人公的艺人身份。•交代主人公窘迫的生活状况。•为下文老爹砍树的情节展开作铺垫。•陈老爹为什么对褪了色的红纸上的十个大字“得意极了”?•清早起来,太阳仿佛是一盏红灯,射到桥这边一棵围抱不住的杨柳,•东方朔日暖,柳下惠风和•这幅对联一方面巧妙地写出了他居住环境的特点和他的日常生活状态:东方的屋宇阳光温暖,柳下之风也很和煦,这样的生活让他知足得意。•另一方面,老爹以木头戏为生,传之优人,隐指老爹的职业是古人流下来的,是东方朔的传人,这足以让老爹自豪。此外这两人都是古代名士,老人对他们很仰慕,所以很得意。•小说的叙述看似有些时空错位,但还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展开的。请简要梳理小说的情节发展过程。•清早起身,老爹看到茅棚上的对联,十分得意。•上午老爹在茅棚外散步,为是否砍柳树矛盾踌躇。•午后,老爹朦胧思睡,想起了和柳树有关的事情。•下午,老爹找来木匠,砍倒了柳树。•小说中“杨柳”这个意象反复出现,请联系全文探究这意象包含哪些意蕴?•茅棚边上的柳树,安静而美好,象征着老爹平静、自足的生活。(2分)•柳树是驼子妈妈手植的,挂着灯笼的柳树、清明案上的柳枝,这些都记录了他们老两口日常的生活,柳树见证了二人之间的深厚感情。(2分);•深深扎根于泥土中的柳树,让老爹度过洪水一劫;被砍倒的柳树又让老爹暂时摆脱了生活的窘境;柳树是老爹生活的物质依靠与精神寄托。(2分)•轰然倒下的柳树,柳树也象征着作者对温暖古朴的生活世界的留恋。•请简要概述本文的论证思路。•①首先,指出沉闷之感“作为个人情绪来说,仍会时有”,再运用对比进一步说明沉闷的内涵(2分);•②接着,论述沉闷的弊端(或“不良后果”)(1分);•③然后,分析面对沉闷应该采取耐心等待其改变的态度(2分);•④最后,指出沉闷可推动、促使全社会的大变化大转型,明确“沉闷可厌而不可怕”(1分)。•本文第四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手法?该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手法:运用了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作用:•①以黑洞喻沉闷弊端之大,也为下文第五段写打破与冲出沉闷之难作铺垫。•②以沉闷的文学作品为例且与消闲读物作比较,说明沉闷足以让人厌倦、厌烦,为后文写文学作品期待“超越沉闷”作铺垫。•③通过对“闷人”、“对头”的对比分析,说明人的生存、发展需要生气与活力,为下文写闷人最终自己走出闷境埋下伏笔。•为什么作者说“沉闷是打不得也破不了的”,又说“沉闷不可能非常之持久”?•打不得也破不了:•①沉闷无害无累,呈现非恶性,难以找到合理的理由和方法(途径)去打破。•②沉闷包围使人室息,消磨人的活力与斗争意志,难以冲破。(3分)•不可能非常之持久:•①沉闷只是宇宙运动的一个阶段性缓慢阶段;•②运动、发展、前进,是客观世界永恒的规律;•③由沉闷积聚引发的突变效应可能比批判、排拒更有推动力。(3分)

1 / 2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