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三农”服务业发展报告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培育和发展壮大长春市服务业专题调研工作方案的要求,我们于2007年5月中旬开始利用近两周的时间,对三农服务业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地调查,与此同时对今后一个时期我市三农服务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也进行了研究和探讨。调查主要围绕资金、技术、人才、市场、信息、生产资料、农业保障等各种要素进行,旨在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建立全程综合配套服务体系,为政府决策和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一、全市“三农”服务业发展现状(一)“三农”服务业建设情况长春市“三农”服务业体系建设工作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经过近十几年的不断发展壮大,“三农”服务体系功能逐步得到补充和完善,服务领域逐步拓宽。现已形成农业科技推广、农业教育培训、农业科研、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服务、农村市场信息、农业机械化服务、农业行政执法服务、农产品质检体系等体系,这些服务体系在“三农”工作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全市现有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共118个,包括农业技术、植物保护、农药管理、植物检疫等部门。其中市级1个、县区级12个、乡镇级105个。各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在职人员2416人,技术人员1900人。在技术人员中,高级职称109人(含推广研究员6人),中级职称442人,初级及以下1048人。技术推广部门采取广播电视专题讲座、开展科技培训、深入田间指导、发放科技资料、创建示范园区等多种灵活多样的形式,送科技进村,送科技入户,大力推广普及了先进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加快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农技推广部门还改变工作方式,深入农村,送“货”上门,提供物资服务。据调查,每年由农技推广部门为农民提供的农业生产资料占农民总需求量30%。在为农民提供生产物资服务的同时,还增加了经营收入,弥补了经费不足,增强了发展活力。县、乡、村农业科技服务组织,针对本辖区的特点,以市场为导向,围绕支柱或主导产业,大力开展技术研究、试验示范、推广培训等活动,提高了农业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农村劳动力转移职业技术培训体系。目前,市域内农业教育培训体系,主要以农广校、农机校、农民中专、农民非农化职业技能培训基地为主体,围绕农业生产技术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组织开展培训工作。一是实施农民“绿证”教育。全市已有5.6万人获得了“绿色证书”,这些农民已经成为全市农业生产的技术骨干。二是实施新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对回乡劳动2年以上,具有初、高中文化程度的青年农民,开展了农业生产技能和科学文化知识培训,使之成为了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觉悟高的新型农民。三是开展了农民非农化职业技能培训。各县(市)区都结合“阳光工程”,采用长短相结合的方式,分期、分层次开展针对外出劳务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农业科研服务体系。长春市农业科技力量比较雄厚。有涉农大专院校、科研单位30多所,各类农业专业科技人员5200多名。其中长春市直属的国有农业科研单位两个,一个是长春市农科院,院内设立玉米、大豆、水稻、园艺、中药材、牧草牧业、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八个研究所(中心)。另一个是长春市农业机械研究所,主要从事农业机械专业研究,设有田间作业技术装备、畜禽产品加工及废弃物处理技术装备、牧草机械、设施农业等4个研究室(中心)。近年来,一些大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如大成、德大、皓月、德莱等相继也建立了各自的产品研发中心,企业研发农业增强,农业科研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我市培育的长麦7号,大豆长农18、19和玉米长单39等4个新品种通过国家和省相关部门审定。专用玉米新品种选育、专用玉米科技示范基地建设、高油大豆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开发、优质牧草筛选及农业三元种植结构模式研究和长春市农业信息现状研究等五个项目通过市科技局验收,并进行了成果登记。“多媒体玉米生产智能系统”申报国家农牧渔业丰收计划奖。“优质小麦长麦7号”申报长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同时,加强了项目申报工作,申报各级各类项目12项。其中,国家成果转化项目2项,国家新品种后补助2个,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3项,市科技局项目4项,申报国家外专局引进国外智能成果示范推广基地1项。——农村各类合作经济组织。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我市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农村出现了许多农民自发兴办的专业合作组织。这些专业合作组织,在发展商品生产、搞活农产品流通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目前全市共有专业合作经济组织806个,其中:种植业327个、畜牧业298个、渔业21个、其他154个。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登记数为213个,其中工商、民政部门登记115个,在农业部门和其它部门批准登记317个。这些专业合作组织,在发展商品生产、搞活农产品流通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促进了地方产业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村市场信息体系。长春市的农业信息体系建设始于2002年末,经过四年多的努力,农业信息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已初步形成了“互联网、电话网、卫星网”三网合一,“网络信息服务、电话语音和固网短信服务、农民远程教育服务、智能化农业专家系统服务”四位一体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长春市农业信息中心现已成为国家科技部的“国家级农村信息化基地”、“国家863计划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示范工程吉林示范区”、“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吉林省成果转化基地”和长春市政府“科技引导计划农业智能信息示范基地”。以市级平台——中国长农网为网络中心,全市10个县(市)区普遍建立了农业信息中心和县级农业信息平台,与国家、省、市农网实现了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市、县两级投入226万元,实施了乡乡上网工程。全市129个乡镇(街道)普遍按照农业部要求的“五有”标准,建立了乡级农业信息服务站,配备了计算机等上网设备。同时在乡镇和批发市场、涉农企业注册了210个与农业部网站直接联通的“一站通”站点,70%的村设立了信息服务点。目前,市、县、乡农业部门从事农业信息服务工作的专兼职工作人员达到291人,发展农村经营大户、经纪人、龙头企业、批发市场和专业合作组织等上网终端2400多个,“中国长农网”已与“中国农业信息网、中国畜牧业信息网、中国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农业部供求信息一站通、新华网、吉林省人民政府网”等100多家网站进行了“友情链接”,“农技110系统”和“农业固网短信系统”启动应用,德惠布海、双阳齐家、榆树五棵树3个远程培训站建成使用,县以下农村信息员发展到1409人。——农业机械化促进体系。目前长春市已形成了市、县、乡、村、户五个层次的农机化服务体系。市、县级服务组织主要有农机化新技术推广站、农机化学校、农机化供应、农机化工程开发等单位,主要从事农机技术推广、信息咨询、人员技术培训、农业综合开发等服务;乡一级服务组织主要是乡镇农机管理服务站,既担负着一定的管理职能,又从事农机技术推广和咨询服务,以及农机具配件、油料供应和机具修理等;村级农机服务主要是农机队,配备大中型农机,以农田作业服务为主;个体农机户在自耕的同时,开展代耕服务。这其中既有国有和集体经济组织,又有个体经营组织,形成了多元化经营模式并存的格局。到目前为止,全市已拥有各类农机化服务组织178685个,其中:村级114个,农机经营户178561个。农机经营服务年创收达近11亿元,年纯收入3.7亿元。(二)“三农”服务业作用及成果一是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了产销衔接,有效解决了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矛盾,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全市各类合作经济组织会员数发展到13.2万人,带动农户总数131700户,占总农户数的18.6%。二是规范了农村市场秩序,农民权益得到了较为有力的保护。加大农资市场监管力度,严把农资质量关。与有关部门联合执法,重点围绕种子、农药、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深入农村开展执法检查,整顿农资市场秩序,每年都为农民挽回损失上千万元。三是提高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通过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建立和发展,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服务,促进了产加销各环节有效衔接,使得龙头、基地与农户利益联结更为紧密,提高了农户产业化经营水平,促进了农村分工分业,农民收入呈现了多元化增长态势。全市现已出现了一批规模种养户、专业大户,围绕龙头企业,建立玉米、大豆、水稻、蔬菜等原料生产基地700多万亩,占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的42.2%;建成各类标准化牧业小区265个,带动了畜牧产业向集约化、标准化发展。“一县一特、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格局初步形成,精品农业、创汇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竞相发展,有70%的农民进入了产业化经营领域,吸纳农村劳动力24万人,年增加农民收17亿元。四是“三农”服务业经营成果逐年放大。——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2006年组织个数为806个,会员有15.2万人,实现人均增收1083元。——农机化服务组织。2006年组织个数为178685个,实现经营总收入109991万元,比2002年增收17437万元,所得利润37246万元,比2002年增加11580万元。——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2006年100户大中型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交易额已突破210亿元,比2002年增加了34亿元,比2005年增加10亿元。——农业生产资料市场。据统计,2006—2007年度,注册资本500万元以上的24户大中型玉米种子生产经营企业,销售种子5648.3万公斤,实现销售收入近4亿元。目前,农药经营业户达800户,年经营收入大体在1.05亿元左右,肥料经营业户615户,年经营收入13.3亿元。(三)存在主要问题及原因从调查情况看,我们认为,全市的三农服务业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服务内容、服务手段、服务质量,还是服务体系、服务力量等方面都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困难。1、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机构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造成体系断层。主要原因:一是乡镇级农业技术推广站,自2000年以来,几经变革,造成专业人员流失,办公场所流失。6年来,流失专业技术人员409名,流失办公场所8086平方米,直接导致农技推广断层;二是由于体制原因,造成农业技术推广系统,人员老龄化,且非专业技术人员比例大,科技人员比例大,科技推广服务力量弱化;二是经费缺乏,难以正常开展推广工作。目前大多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勉强维持最低工资性支出,没有办公经费和业务费。2、农村人口职业技术培训服务体系,目前仍滞留在传统的教育培训阶段,主要表现为农业中专以上学校实行的学历教育,政府等相关部门单纯的“阳光工程”培训计划任务,“市场需求、定位培养”的新模式还没有构建出来,由此影响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质量,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素质的快速提升和向非农产业稳定转移。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机制不活,缺乏培训教育管理与劳动力转移就业管理,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中介组织的协调,导致培与用信息不对称,同时也存在着对正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提供种养加职业技术教育培训的轻视;二是目前开展的阳光工程,地方配套资金缺失,造成实际培训能力严重低于农民和市场实际需求。自2004年以来,3年间全市累计培训农村劳动力85149人,距离每年实际需求相差甚远。培训基地也缺少必要的仪器设备等办学手段,培训质量相对低下。三是政策性原因,现行政策对城镇下岗职工参加再就业培训,地方财政提供相应补贴(每人每年300元),而农村劳动力不享受此待遇,挫伤了农民接受培训的意愿。3、农业科研投入不足,科研服务能力弱化。目前,我市唯一的市属农业科研机构长春市农业科学院,多年来承担全市的农业研发工作,为全市的农业生产提供系列品种和技术支撑。但由于长春市农科院长期以来列为财政差额拨款单位,每年约有40%的人员工资性支出和绝大部分科研展性支出靠自身组织经营创收解决,使得该单位年复一年疲于创收,很难支撑科研工作,也难以留住高科技人才,科研服务功能的发挥受到制约。该院多年以来,科研经费严重不足,每年通过各种门路争取一些小钱,支应着少量的科研课题,新品种研发靠银行贷款解决,偿还靠品种繁育和扩繁卖种经营所得,现已拖欠银行贷款近4000万元。4、新型农村合作组织自身发育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