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版――全国第三届青少年普法教育幻灯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全国第三届“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普法教育主办章贡区争创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区领导小组办公室赣州第二中学主讲:吴廷梁原赣一中校长章贡区关工委宣讲团副团长江西省关工委优秀报告员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先进个人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宪法》第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就是依照法律而不是个人意志来治理国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治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关键是要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法律是治国理政最大最重要的规矩。法律议案的提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30名以上联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军事委员会等有提出法案议案的权利。法案议案的审议:是指立法机关对已列入立法日程的法律议案进行审查和讨论。法律议案的表决: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全体代表的半数通过,宪法的修改则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全体代表的2/3以上的多数通过。法律的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公布法律。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依据,是所有社会成员的最高行为准则,一切法律和行政法规等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宪法》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属于最高层次。富强即国富民强;民主其实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文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自由是指人的意志自由、存在和发展的自由;平等指的是公民在法律面前的一律平等,其价值取向是不断实现实质平等;公正即社会公平正义;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是基于个人对自己祖国依赖关系的深厚情感;敬业是对公民职业行为准则的价值评价;诚信即诚实守信;友善强调公民之间应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睦友好。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和重要执政理念,正式提出于2012年11月29日。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的奋斗目标: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人均收入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家长有责任管教孩子,使孩子健康成长。在孩子有不良行为时,家长也可以采取严格管教,帮助孩子改正错误。但是管教也是要有分寸的。管教方式不能给孩子造成伤害,虽然是为了孩子好,但是父母如果采取家庭暴力或者长期打骂的方法管教,是违法的如果给孩子造成严重后果,有可能构成虐待罪或者故意伤害罪。《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0条: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刑法》第260条: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同学们购买比较贵重的物品时,事前需要经过家长同意,或者事后经过家长追认,否则这个买卖行为就是无效的。因为法律规定,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只能进行与自己的年龄、智力相应的民事活动。如果超出其年龄、智力的民事活动,则是效力未定的合同。同学们还没有独立的经济收入来源,要理性消费,体谅父母的辛苦。《民法通则》第12条规定: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合同法》第47条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经法定代理人追认后,该合同有效。法律明确规定,在收养年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离婚时孩子已满十周岁的抚养权案中,应当充分听取未成年人的意见。在这个过程中,未成年人有权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并要求自己的意见受到尊重。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也应当注意尊重孩子,听取他们的想法,给他们发表意见的机会。《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4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根据未成年人的年龄和智力发展状况,在作出与未成年人权益有关的决定时告知其本人,并听取他们的意见。《收养法》第11条规定:收养人收养与送养人送养,须双方自愿。收养年满十周岁以上未成年人的,应当征得被收养人的同意。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一方抚养的子女,另一方应负担生活费和教育费的部分或全部。不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应依法积极履行抚养义务,因为离婚后二次起诉,会给孩子造成更大的伤害。《婚姻法》第36条: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子女仍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第37条:离婚后,一方抚养的子女,另一方应负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或全部,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由人民法院判决。旷课逃学其行为往往导致辍学,并常常同违法犯罪行为紧密相连。旷课不仅是不良行为,为法律所不允许,还会给学校管理带来很大的麻烦,让老师和家长为我们担心。我们也要认识到父母送我们上学,是为了让我们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将来能成为栋梁之材。而我们要是背着父母去旷课、去上网打游戏,岂不是很让父母担心、寒心。《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14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良行为:(一)旷课、夜不归宿;……第16条:中小学生旷课的,学校应当及时与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取得联系。我国法律规定对公民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即小学六年初中三年,要求学校、教师、家庭都必须保障学生接受义务教育。如果学生违反学校的管理制度和纪律,学校可以批评教育,但是不能开除学生,否则就侵犯了学生爱教育的权利。如果我们犯错误了,虽不能开除,但老师可以对我们进行批评教育,所以面对老师的批评教育,我们不要有抵触心理,要勇于改正错误,做个知错就改的好学生。《义务教育法》第27条规定: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批评教育,不得开除。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校制定学校纪律的目的,并不是限制同学们的个性和自由,而是为了保护同学们的人身财产安全。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自由和纪律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自由是纪律约束下的自由。纪律带有一定的强制性,但没有这种强制性,自由也就无法实现。试想如果每个人随心所欲、为所欲为,那么学习环境、生活环境就失去了正常的秩序。所以,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要自觉遵守校规校纪,维护集体的荣誉。《教育法》第四十三条:受教育者应当履行下列义务:(一)遵守法律、法规;(二)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三)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四)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义务教育法》第27条: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批评教育,不得开除。老师为维护课堂教学秩序,制止学生在上课时间看课外书、玩玩具,可以暂时没收,应在下课或放学后归还给学生,不能据为己有。对于一些贵重物品,也可以直接与监护人联系,将其交给监护人。而且对于没收来的物品,老师有保管的义务,如果因为保管不善,导致丢失或者损坏,老师有赔偿损失的义务。《宪法》第75条规定:公民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侵占、哄抢、破坏或者非法查封、扣押、冻结、没收。法律出于保护未成年人的目的,规定了歌舞厅、网吧等场所禁止接待未成年人,主要因为这类场所一般以成年人为服务对象,其开设的目的主要是供成年人休闲娱乐,提供的服务内容并不适合未成年人,还可能会使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受到不好的影响。同学们也要学会自我保护,自觉遵守不进入营业性舞厅、网吧的规定。《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6条规定:中小学校园周边不得设置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经营者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置未成年人禁入标志;对难以判明是否已成年的,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明。同学们都已经到了可以骑车上路的年龄,骑车时一定要注意安全行驶:应当在非机动车车道内顺序行驶,不要驶入机动车道。骑车时不双手撒把、不多人并骑、不相互攀扶、不追逐比赛、不带人、不扒机动车。遇红灯停止信号时,应停在停止线或人行横道线以内。骑车转弯时,要伸手示意,千万不要急转猛拐,争道抢行。《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70条规定:驾驶自行车在路段上横过机动车道,应当下车推行,有人行横道或者行人过街设施的,应当从人行横道或者行人过街设施通过;没有人行横道、没有行人过街设施或者不便使用行人过街设施的,在确认安全后直行通过。据调查,绝大多数犯罪行为是利用夜间的时间进行的。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缺乏生活经验和辨别是非的能力,擅自外出或夜不归宿,一旦发生问题,由于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监护,很容易受到侵害。同时父母也会非常担心我们的安全。所以同学们不能擅自外出或夜不归宿,如果晚些回家,一定提前告诉父母。《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16条规定:未成年人擅自外出夜不归宿的,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其所在的寄宿制学校应及时查找,或者向公安机关请求帮助。收留夜不归宿的未成年人,应当征得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同意,或者在24小时内及时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所在学校或者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第19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让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居住。很多未成年人因为沉迷于网络游戏,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针对网络成瘾给未成年人造成的不良影响,法律作出了各种规定为未成年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同学们要从正确积极的方面来利用网络,让网络为大家的正常学习生活发挥积极的作用,千万不要过度沉迷于网络游戏。《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3条规定:国家采取措施,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同学们上网时,一定要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不要随便泄露给网友。犯罪份子正是通过网络获取这些信息后,实施违法犯罪行为,如骗取信任,获得银行帐号和密码,偷盗卡里的钱财;利用提供的照片制成裸照进行威胁,索取钱财;知道个人家庭住址,滥用这些信息或者伺机实施违法行为。同学们如果遇到以上这些情况,一定要及时告诉家长、老师、并向公安机关报案。被坏人强行索取财物时,要词严义正说我没有钱,同时找机会迅速离开。如果他们不让你走,你就说要报警。如果对方人多势众,你可以先答应他们的条件,记住索要者的特征。过后及时把这一情况及时告诉老师、家长或报警。如果他们要打你,你可以警告他们,一旦动手他们就可能构成抢劫罪,将来要坐牢的。同学们上学时身上最好不要带太多钱,以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刑法》263条: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入户抢劫的;(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七)持枪抢劫的;(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慎重交友很重要,如果交上不好的朋友,他会带着你去逃学,让你染上吸烟、赌博等坏习惯,甚至要你参加打架斗殴、偷盗、抢劫等犯罪行为,最终将被政府收容教养或者到未成年人犯管教所服刑。虽然我们有交友的自由,但是我们辨别是非的能力还不强。对于有些朋友该不该交,我们还需要问一下家长、老师的意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17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发现未成年人组织或者参加实施不良行为的团伙的,应当及时予以制止。发现该团伙有违法犯罪行为的,应当向公安机关报告。吸烟是一种不良行为,同学们现在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吸烟易患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甚至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及肺癌等心肺疾病。吸烟也会导致同学们的记忆力下降,影响学习成绩。吸烟还有可能导致违法犯罪行为。同学们为了自己的身体,要远离烟草,切勿等到形成烟瘾,给自己造成伤害时再后悔

1 / 2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