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关注民生——2009中考复习关于民生问题的思考背景材料:1温总理政府工作报告十四个数字……2、政府工作报告促进发展的一揽子计划---3、十七大报告:全体公民老有所养,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住有其所。4、2009年是民生特别困难的一年:“国家还好吗?”97岁的钱学森问前来探望的温家宝。外有国际金融危机--------内有2008年雪灾、地震、毒奶粉…….5、十七大报告:“教育是民生之基,就业是民生之本,就医是民生之急,分配是民生之源;社会保障是民生之依,稳定是民生之盾。”6、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以人为本——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利益作为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7“家电下乡”8“旅游消费券”考点链接•历史与社会部分:1中国地形、气候特点及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2古代思想家的思想;3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4十一届中全会;改革开放5和平与发展的主题及发展问题的对策;6PRED问题及可持续发展战略;7区域经济协调发展;8国家的宏观调控。•思想品德部分:1基本国情主要矛盾主要任务;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3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共同富裕的道路;4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核心;5共同理想全面小康和谐社会。6相关法律知识考情分析:1对民生问题的思维方法:A是什么?人的权利问题:人权生命健康权生存权环境权发展权劳动权教育权B为什么?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是历史推动者。C怎么办?……。2温总理政府工作报告十四个数字……1GDP增长百分之八2城镇新增就业九百万人3城镇登记失业率百分之四点六以内;4消费价格总体水平涨幅百分之四左右;5地方债券两千亿元;6新增贷款五万亿元以上;7企业、居民税负减轻约五千亿元;8中央政府投资总额九千零八十亿元;9中央财政拟投入四百二十亿元促进就业;10医改投入八千五百亿元,11“三农”资金投入七千一百六十一亿元,12科技投入一千四百六十一亿元13社会保障资金两千九百三十亿元14一千三百亿元地震灾后重建资金1是十四个民生数据2民本思想的体现3党和政府的性质和宗旨4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5基本国情主要矛盾6经济建设为中心科学发展观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1当前全党上下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热潮2党的指导思想完善过程(一大七大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3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成果人民共享(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4全面---四个文明共同发展5协调---不同地区(东西部城乡之间)---国内和国外---不同行业之间6PRED关系的处理---三大国情三大国策战略7第一要义—核心—基本要求—根本方法?新时期三大理论之一3民生问题-----教育1存在的问题:投入?创新教育?不平衡问题?(国情---矛盾-----文化需求)2是公民的权利—教育权,发展权。(也是义务)3教育的战略高度:A教育---人才---科技---为民族复兴提供智力支持。B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生产力的三个要素-----C解决人口问题—人口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D国际竞争角度---焦点---实质。4当前的教育改革:课程改革—高考制度改革(文---理分科:主流观点是全面发展----课业负担)5中国教育思想的发展历程:(孔子—汉武帝—隋唐—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中国:实施科教兴国,优先发展教育,加强创新教育,推进教育公平)6在教育问题上青少年的正确观点:权利观—依法行使受教育权利—依法维护教育权--增强义务观—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中国教育思想的发展A孔子---兴办私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B汉武帝---推行儒学教育C隋唐时期—创立并完善科举,重视人才的培育和选拔D洋务运动新方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培养洋务人才,设立天文馆E戊戌变法—改革科举开办京师大学堂F新中国—实施科教兴国,大力发展教育,加强创新教育,重视教育公平。4、民生问题之就业:当前就业重大困境:两千万返乡农民工和年六百万新增大学毕业生重叠。•分析:(政府企业劳动者)1解决就业需要政府宏观调控(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2政府发展经济创造就业机会(经济建设为中心)3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人力资源市场城乡平等就业)4建立和完善就业援助制度(“0”就业家庭的援助)5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到基层就业,到中西部就业,到中小企业就业。6法律角度:《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7企业减薪不裁员(承担社会责任)8改变就业观念。创业精神。9素质提升。5、面对经济危机要“培育国内市场,拉动内需”,不仅要让老百姓有钱花,更要让老百姓敢花钱。分析:⑴“有钱花”——发展经济,增进就业,增加收入(老百姓自身:进取艰苦奋斗创业)⑵“敢花钱”——建立并完善社会保障体制观念改变。(但?理性消费:适合国情节约绿色环保消费------)“杭州旅游消费券”----目的:促进旅游市场发展扩大消费满足人民群众物质和文化的需要2009年315主题“消费与发展”6三鹿奶粉事件:《食品安全法》(1)依法治国方略市场经济的弊端(2)国家宏观调控(法律和行政)(3)侵犯消费者(民生角度):生命健康权知情权公平交易权(4)消费者需要一双“慧眼”(消费知识)(法律知识)(5)总裁田文华犯罪行为“产销伪劣产品罪”犯罪的三个特征?(6)从道德和法律角度?(7)消费作者维护合法权益的途径?7、历史上体现民生的思想或措施。⑴孔子——“仁”——要求统治者关心和爱护百姓(2)老子反对统治者侵扰人(3)孟子——“仁政”——要求统治者减轻对人民的剥削,提出“民贵君轻”思想。(4)汉初(高祖、文帝、景帝)休养生息政策。(5)唐太宗:轻徭薄赋政策,正确理解“君民”关系——“水和舟”(6)孙中山:三民主义。重视民生,方有和谐——古代“相对和谐”时期:(1)文景之治,光武中兴,贞观之治,开元盛世。(2)他们共同措施之一是重视和改善民生。8、党和政府重视民生问题理由:分析:⑴党的性质,宗旨,三个代表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⑵政府宗旨?⑶社会主义根本原则?(4)社会稳定9、改革开放30年,生活水平看民生:⑴1980——1990——2000——2020——2050-----温饱总体小康全面小康共同富裕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矛盾——根本任务?⑶“上学难,买房难,看病难,出行难”。既反映国情、矛盾,也反映民生问题11、近年来解决民生问题举措免义务教育阶段学费,取消农业税,医疗保险扩面,廉租房建设,提高个人所得起征点,最低生活保障调控物价----12、教育是民生之基,就业是民生之本,就医是民生之急,分配是民生之源,社会保障是民生之依,稳定是民生之盾。分析:⑴教育角度——政府投入义免学费教育均衡教育改革⑵就业角度——略⑶就医角度——医疗改革完善医疗保障药品价格⑷分配——现行分配制度?税收政策⑸社会保障——建立并完善社会保障,特别是扩面工程。(6)稳定------德治和法治15“民以食为天”——“三农问题”分析:⑴09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六年锁定“三农”——2009中央一号“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⑵列举惠农政策:增加对农村投入,稳定并提高农产品价格,农业税取消,推行教育均衡,“大学生村官”……⑶建国以来党的农村政策调整:(改革的过程)A土地改革B人民公社化运动,C家庭联产承包制D土地经营权流转改革。(4)古代社会重视农业举措和主张:A、商鞅变法: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奖励农耕。B、孟子“仁政”要求统治者减轻对人民的剥削,轻徭薄赋。C、汉初休养生息政策,重视农业生产。D、唐太宗、武则天时期,重视农业。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依法自愿有尝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1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2不得改变土地用途3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回顾建国以来党的农村政策?为什么16民生问题---新农村建设1体现共同富裕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宏观调控2具体措施1财政支农取消农业税。2农村劳动力培训3农村劳动力转移4农村教育科教兴农5农村改革(取消农业税土地流转)6“家电下乡”17中国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为解决民生问题的:主张--探索--结果?1资产阶级维新派----戊戌变法---主张君主立宪改革科举制度2资产阶级革命派---辛亥革命—提出三民主义3中国无产阶级(中国共产党)A民主革命时期:主张对内打倒军阀,对外推翻帝国主义压迫,实现民族独立,把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他们的探索:是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并取得了胜利(1949年建立新中国)B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主张是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探索:是实行改革开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结果是经济发展,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历史性跨越。18改革开放30年来民生改善主要原因A改革开放使我国国力提高,为改善民生提供物质基础。B30年的改革开放使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为改善民生提供制度保证。(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部分先富然后共同富裕)C依法治国为改善民生提供法律保障。《劳动合同法》《物权法》《就业促进法》《食品安全法》D科教兴国为改善民生提供智力支持。19关注民生问题了解民生政策民生问题政策和办法环境问题1保护环境2治污减排未成年人上学难1财政投入2免费3教育均衡看病困难1健全医保2推进医改3规范药品价格物价上涨1发展经济2丰富市场3国家调控就业困难1发展经济2扩大就业3鼓励创业生产安全事故多1法律2排查隐患贫富差距1坚持共同富裕2缴纳个人所得税20改善民生意义:(1)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2)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3)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4)有利于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5)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雪灾地震干旱经济危机1区别自然灾难和人为灾难2中国共产党(性质宗旨执政理念3社会主义制度(生命力优越性4中国人民5民族精神6改革开放(30年提供的综合国力7为预防突发性自然灾难的建议:1)建立和健全灾难预警机制2)做好应对自然灾难的物质准备3)教育扩大人民群众要有忧患意识------4)法治角度5)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三峡工程南水北调)6)科学技术角度8灾难面前我们学生应该:1)弘扬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2)爱心行动承担社会责任3)本质工作---努力刻苦学习21中国GDP增长百分之八的目标需要:改善民生的需要---------可能:领导保证制度保证伟大的中国人民13亿人的国内市场-------献计: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动摇特色道路坚持走科技创新道路“两只手”相结合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国策和战略-------西方媒体声音:是对国际社会的最大贡献,是对国际经济“寒冬”的贡献显示了大国的形象和责任---------中国信心“信心胜过黄金”民族精神-----“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2223走出国门看民生金融危机经济“寒冬”民生遇到挑战。分析:A(各国政府)加强宏观调控克服市场经济的弊端B国际社会加强合作共同应对经济危机C充分发挥国际组织的作用(联合国WTO)D危机反映发展主题和经济全球化现象E发展问题(贫困问题,南北问题)------对策?F新兴经济体“金砖四国”对世界经济的作用(G20峰会)24国际粮食价格上涨问题1分析原因:A市场供求B全球气候变化,土地沙漠化,影响粮食生产C生物燃料产业的发展--------2后果:A出现粮食安全问题B影响和平和发展事业C加大发展中国家的贫苦3人类对策:A保护地球生态B保护土地资源C国际合作D农业科技创新4“风景这边独好”原因:中国的”天时地利人和“A从自然角度分析-------B从社会角度分析-------5“但是还需要努力和重视”?A财政支持农业B保护耕地资源C农业科技创新D农村改革-------25聚焦“索马里海盗”问题1地图位置(联系郑和下西洋)2涉及和平与稳定反映了和平问题贫困问题3产生的原因(1)长期贫困(民生问题突出)------非洲贫苦的原因?(2)缺乏坚强的政府(3)地处石油运输线的“咽喉”(4)其他4对策(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