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3—6岁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学习目标: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定义3—6岁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分类3—6岁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3—6岁亲社会行为的培养一、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定义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谦让、帮助、合作和共享等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它是指包括利他行为和合作行为在内的一切对社会有积极作用的行为。亲社会行为是人与人之间形成和维持良好关系的重要基础,是一种积极地社会行为,它受到人类社会的肯定和鼓励。二、3—6岁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分类(一)利他行为1、定义:利他行为指个体自发帮助其他个体或群体,且不期望任何外在酬赏的社会行为,是一种有益于他人的社会行为。2、分类a.分享行为:分享行为是一种个体与他人共同分享某种资源的亲社会行为。b.助人行为:助人行为是在他人有困难时主动帮助其解决困难的外部动作和措施。c.安慰行为:安慰是一种在他人情绪低落时对其采用言语或动作安抚的亲社会行为。(二)合作行为1、定义:合作是指在游戏、学习、生活中分工并相互配合,协商解决问题以实现目标的行为。三岁前儿童基本不能表现出有意向的合作行为,三岁后进入幼儿园集体生活后孩子们逐渐发展起合作行为,而且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2、儿童合作行为的影响因素⑴价值取向⑵性别⑶自我认知、自我概念及情绪⑷交流、信任及同伴交往⑸文化背景三、3—6岁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一)个体因素(1)认知发展水平(2)移情能力(3)性别(4)个性特质(二)环境因素(1)同伴关系(2)家庭内部因素(3)社会文化(4)大众传媒四、3—6岁亲社会行为的培养1.移情移情是指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彼此的感情相互作用。当一个人感知到对方的某种情绪时,他自己也能体验到相应的情绪即为他人的情绪、情感而引起自己的与之相一致的情绪、情感反应2.榜样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学习和形成,主要是通过观察性的学习和模仿达到的。榜样在儿童亲社会行为形成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3.利用归因原理儿童对行为原因的归结直接影响着他的行为。归因理论认为,一个要想把在某种特定场合表现出的习得的助人行为保持下去,需要把助人的观念内化,这是一种自我归因。4.表扬、奖励儿童亲社会行为无论是自觉的还是不自觉的,都需要得到群体的认可。儿童一旦作出了利他行为,成人和教师要及时强化,如表扬、奖励等,使儿童获得积极反馈,达到逐渐巩固的目的。反之,习得的利他行为可能消退。5.组织游戏活动游戏是培养儿童亲社会行为最好的方法之一。游戏中儿童要进行交往,不肯谦让交往就不能继续进行;进行游戏要配合,合作的能力就得到锻炼;大家一起游戏,玩具、物品就要求共同分享。第二节3—6岁儿童反社会行为的发展•学习目标:•3—6岁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定义、表现特点、形成因素•3—6岁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分类•3—6岁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发展•减少和控制3—6岁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教育•其他的反社会行为:说谎、偷窃、妒忌、破坏性行为、残忍行为第一攻击性行为攻击性行为的定义攻击性行为,又称侵犯行为,指个人采取的使他人受损失或不舒服的行为,包括殴打、侮辱和抢夺他人的财产等霸道行为。但是儿童过失或不小心、儿童之间的粗暴游戏而给同伴或他人造成的伤害等行为,不属于攻击性行为,因为他们不是以伤害他人为目的的。攻击性行为是以社会判断为基础,既要考虑个人动机,又要考虑行为发生的背景和环境。攻击性行为的表现特点判断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可以根据以下特征:1、言语较多,喜欢与人争执,好胜心强。遇事往往非争不可,并时常讲粗话、骂人。2、情绪不稳定、暴躁。任性执拗、喜欢生气、爱乱发脾气,稍不如意就可能出现强烈的情绪反应,如哭闹、叫喊、扔东西或以头撞墙等。有的表现出一种屏气发作,即大声号哭之后,呼吸短暂停止,严重时可伴有发绀和痉挛现象。3、经常向同伴发起人身攻击,如打人、咬人、推人、踢人等,惹是生非,戏弄、恐吓、欺负同龄或比他小的幼儿,强占抢夺别的孩子的玩具和物品。攻击性行为的形成因素•研究表明:幼儿时期的身体攻击行为通常会持续到成年时期,是以后社会适应的前兆。但是对于造成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原因,目前并没有达成统一的共识,一般认为有生物因素、社会因素及个体因素。1、生物因素它为儿童攻击行为的产生提供了重要的生物学前提。2、社会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学校、同伴群体与大众传媒的影响。3、个体因素个体因素主要包括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人格特点、社交技能水平、个体固有经验因素,其对儿童攻击行为的影响更是不可忽视。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分类•1.直接攻击和间接攻击•直接攻击主要包括身体攻击和言语攻击。•间接攻击是指借助于第三方实施的攻击。2.敌意性攻击和工具性攻击美国心理学家哈吐普(W.Hartup)根据攻击的目的和性质把攻击分为敌意性攻击和工具性攻击(又称操作性攻击)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发展•一、攻击行为发展理论•1、习性学理论•2、挫折——攻击假说•3、社会学习理论•4、认知理论社会信息加工模型(道奇及其同事在80年代出提出):第一步,译码过程:儿童从环境中收集与激惹性事件有关的信息。第二步,解释过程:儿童随后根据以往的相似经验来整合收集到的情境线索,考虑自己在此情境中的最终目标是什么及对方的行为是偶然的还是故意的。第三步,寻求反应过程:对情境进行解释后,儿童会考虑可选择的应对反应。第四步,反应决策过程:儿童权衡各种应对反应的利弊,然后选择他认为在该情境中最恰当的反应方式。第五步是编码过程:儿童执行他所选择的反应方式。减少和控制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教育•1、提高学前儿童的社会认知水平和移情能力2、引导学前儿童掌握合理的心理宣泄3、及时表扬和奖励学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第二说谎•一:说谎•含义:就是所说的话与事实不符。幼儿偶尔说谎,人们还能容许,但经常说谎总会令人不快。(一)说谎的类型1.想象型谎言2.虚荣性谎言这类谎言又分为两种情形:(1).夸张型(2).虚构型3.创造型谎言4.逃避型谎言(二)说谎的原因1.害怕训斥、打骂而说谎2.因父母的教育不当而说谎3.因有某种愿望而说谎(三)对幼儿说谎的干预1.不要轻易指责,不要简单粗暴2.从正面引导,从感性分析3.帮助儿童发展能力4.奖励儿童勇于承担责任的品德5.惩罚公平、合理、要保持一致6.增进儿童的自信心7.协助儿童进行补救8.成人必须以身作则9.对孩子无意中造成的损失不能严加指责第三偷窃2-3岁的儿童年龄小,没有所有制概念,东西不分你我,喜欢把别人的东西占为己有;到4-5岁,私自拿别人的东西属于不良的偷窃行为。这种行为有轻有重,轻者不算偷,重者已成陋习。(一)偷窃的原因1.家教不严2.家教过严3.缺乏关注4.成人偏爱5.冒险心理(二)幼儿偷窃的矫正1.让孩子尽早树立“所有权”的观念2.及时制止孩子偷拿家里钱的行为3.让孩子了解偷窃的行为后果4.不要用打骂等消极的方式惩罚孩子第四嫉妒行为妒忌是一种消极的社会现象。它是对别人在品德、能力等方面胜过自己而产生的一种不满和怨恨,是一种被扭曲了的情感;它对个人、集体和社会起着损耗作用,是一种对团结、友爱非常不利的情感。(一)幼儿妒忌行为的性质1.外露性幼儿的妒忌直接而坦率,根本不考虑后果。2.攻击性和破坏性(二)幼儿妒忌的原因1.环境影响2.不适当的教育方式3.孩子能力较强,但在某些方面不如别的小朋友(三)妒忌心理的纠正1.了解孩子妒忌心理产生的真正原因2.纠正孩子妒忌的一些具体办法:(1)建立良好的环境(2)要正确评价孩子(3)帮助孩子提高能力(4)对孩子进行谦逊美德的教育(5)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第五破坏性行为幼儿经常故意打破学校的学校或邻居的玻璃窗、灯泡,故意搞脏别人的晾晒的衣服、床单等,这种以损坏他人的财物为乐的行为,就是破坏性行为。(一)原因1.由敌对情绪引起的报复2.由不愉快情绪引起的宣泄3.为了“炫耀”自己的能干(二)干预1.对于貌似破坏性行为的“健康”行为对于这种行为,成人应该加以鼓励和正确的引导,增强孩子的动手能力和探索能力。2.对于破坏行为对于这种行为,要热情、耐心地引导和帮助幼儿认识自己的错误行为并加以克服,应该尽量采取说理和正面引导的方法,减少压制和惩罚。3.根据原因,对症下药第六残忍行为有的幼儿残酷地对待小动物:逮住昆虫,不是揪翅膀,就是把眼睛捅瞎;用手掐小猫、小狗的脖子,这就是残忍行为。若不及时纠正,在他们长大后会缺乏同情心,对自己的父母、长辈、对社会缺乏责任感。㈠原因⒈是受压抑感的一种表现⒉自卑感、受歧视⒊父母、教师对儿童缺乏同情心⒋由于好奇心引起无意识的残忍行为㈡干预⒈成人要热爱、关心、尊重孩子,特别是那些自卑感强的孩子,不能用体罚的方式对待孩子的缺点和错误。⒉要选择性地给幼儿看影视作品,避免暴力镜头的不良刺激。⒊向幼儿讲清道理,避免让孩子把残忍行为误解为正确的行为。⒋通过让孩子看图书、参观自然博物馆,制作动物标本等方法,让孩子了解有关动物的知识,将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第三节3—6岁儿童人际交往的发展学习目标:亲子交往的重要性、作用机制及教养方式对儿童发展的影响亲子交往的影响因素、父亲对儿童发展的影响亲子依恋同伴交往的重要性及发生发展幼儿同伴交往的类型同伴交往的影响因素师幼关系的特点和价值、类型影响师幼和谐关系建立的主要因素师幼交往的性质:亲子交往是指儿童与其主要抚养人(主要是父母)之间的交往。作用:首先,早期亲子交往为儿童提供了丰富的刺激,为儿童认识周围世界、发展认知能力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其次,父母对婴幼儿情绪情感的稳定和健康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再者,父母与儿童的交往对学前儿童社会性行为和交往的发展,道德品质和行为的形成具有更直接的影响。人际交往之——亲子交往一、亲子交往的重要性地位:它是儿童早期生活中最主要的社会关系,对于儿童的心理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二、亲子交往的作用机制父母的示范、行为强化和直接教育等途径实现亲子交往影响。父母的示范:父母的许多行为方式、态度、言语和价值观,起着示范、榜样的作用,被孩子所观察和模仿。在这点上,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父母出于教育的目的而有意识地提供的范型之外,儿童的大多数模仿是在无意识之中进行的。因此并不是父母所希望的语言和行为才会成为儿童仿习的榜样,为儿童所模仿学习,父母在儿童面前所表现出来的一切行为和态度、语言均有可能成为儿童模仿的对象。因此,作为父母,要时刻自觉注意自己的言行,以对儿童心理、行为发挥良好的影响。行为强化:它是指父母在交往过程中,通过对儿童行为的不同反应来巩固或改变他们的行为方式或态度习惯,变现为:权力控制、撤除关爱、引导三种方式。直接教导:它是父母与儿童交往中影响儿童的常用的、也较有效的一种方式。三、教养方式对儿童发展的影响美国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麦考比和马丁概括提出了家长教养的四种主要类型:权威型、专断型、放纵型、忽视型。权威型:父母对儿童的态度积极肯定,热情地对儿童的要求、愿望和行为进行反应,尊重孩子的意见和观点,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参与讨论;他们对儿童提出明确的要求,并坚定地实施规则,对孩子的不良行为表示不快,而对其良好的行为表现支持和肯定。评价:这种高控制、情感上偏于接纳和温暖的教养方式,对儿童的心理发展带来许多积极地影响:这些父母教养下的孩子多数独立性较强,善于自我控制和解决问题,自尊感和自信心较强,喜欢与人交往,对人友好。专断型:也属高控制教养方式,但在情感态度方面,与上一类型有明显不同,父母倾向于拒绝和漠视孩子。评价:这种教养方式下的儿童大多缺乏主动性,容易胆小、怯懦、畏缩、抑郁,自尊感、自信心较低,不善与人交往。放纵型:这类父母和权威型父母一样对儿童充满积极肯定的情感,但是缺乏控制。评价:这种方式下的孩子往往具有较高的冲动性和攻击性,而缺乏责任感,不太顺从,行为缺乏自制,自信心较低。忽视型:父母对孩子既缺乏爱的情感和积极反应,又缺少行为的要求和控制。评价:这种教养方式下的儿童也容易具有较强的冲动性和攻击性,不顺从,且很少替别人考虑,对人缺乏热情与关心,这类孩子在青少年时期更有可能出现不良行为问题。四、亲子交往的影响因素亲子交往的相互作用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受着来自亲子双方及周围环境的诸多因素的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