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追击:学前教育小学化“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儿童是有他特有的看法、见解和感情的,如果想用我们的看法、见解、感情去替代它们,那简直是愚不可及。”——卢梭背景:学前教育的发展由关注数量——质量与数量并重2010年以来,学前教育中的“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在政府文件和公共媒体中反复出现,这两大问题的确是影响当前学前教育发展的最为重要的问题。学前教育中存在的第三个问题——“质量低”。即总体上说,我国学前教育的质量还很低,还存在很多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现象。“小学化”是质量低的突出表征(典型表现)。发展学前教育必须质量与数量并重。学前教育小学化的界定学前教育小学化是指学前教育违背自身的规律,忽视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在幼儿园教育阶段并不真正从幼儿的需要、兴趣和可能出发,反而超越了幼儿的发展实际,一味向小学靠拢甚至提前采用小学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来教育和管理幼儿的错误做法。实质上是应试教育前移到幼儿园的一种表现。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由来已久在改革开放初期,幼儿园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消除“小学化”现象。当初“小学化”的表现是显性的,就是教师太注重教学,忽视了游戏和其他活动,教师的教学太像小学,教师说得多,甚至以教师说为主,幼儿没有参与的机会,缺乏学习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基本上被成人所控制。1989年,《国家教委关于实施(幼儿园管理条例)和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的意见》指出:“实施《条例》和《规程》是推动和深化幼儿教育改革的过程。当前幼儿园保育、教育和管理工作较普遍存在忽视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的现象。”现在的“小学化”现象1、教学内容•分学科学习小学内容,将健康、社会、科学、语言、艺术五大领域演绎为五大学科,甚至选用小学低年级的教育材料,片面地将小学低年级的应掌握的文化知识引入幼儿园课程:•在拼音方面,要求幼儿掌握声母与韵母、能拼读、能书写;在汉字学习上,要求幼儿会读、能写;在计算方面,要求幼儿进行较大数位的加减运算。•甚至布置不合理的家庭作业,强化训练听说读写计算的能力,使幼儿像小学生一样过早背上小书包,肩负沉重的学习压力。对某幼儿园的调查与观察:练习课9:30—10:10上课内容:3-3+6=6+2-8=1+9-8=6+4-8=9-9+2=10-7+5=8-8+6=9-5+6=3+7-5=4+5-6=9-5+2=3+5-7=1-0-1=3+3-5=□5□24□7□□53□\/\/\/\/\/\/9761084在家长看得见的作业背后,是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安排。在不少幼儿园,认字、写字、计算进入了课程表,这种情况在中班和大班尤为普遍。有的幼儿园甚至以孩子能认多少字、能做多大范围的计算题为评价标准。孩子们被剥夺了大量的玩耍时间。在幼儿园里,常规的游戏时间和保育工作,被安排得满满的“小学化”课程学习大大挤占。2.幼儿一日生活某幼儿园一周课程表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上午拼音体育拼音科学社会语言计算社会美术计算音乐识字计算语言(识字)识字户外户外户外户外户外下午写字拼音计算练习拼音写字计算练习复习识字复习汉字复习拼音复习计算周小结写汉字拼音汉字描写幼儿算术写汉字农村幼儿园的情况大多附设在小学,参照小学的作法,只配备一名教师。幼儿每天的活动和学习与小学生如出一辙。如某幼儿园:早上7:30到校自习,做早操,按照小学生的铃声上下课;课堂上仍布置作业,并且像小学生一样做完作业交给教师检查方可出教室;教学内容:小学一年级所学的内容.进行期中测验,期末考试。教学时数,每周上课在20节左右,每节课长达40分钟。学前班学前班往往和小学课堂更类似,而和幼儿园大班有更多不同:比如课桌的高矮、摆放和一年级一样,学习的内容以教授小学知识如拼音、算术等为主。某学前班的课表是这样的:周一:数学、语文、手工、形体、英语、英语周二:语文、音乐、经典诵读、科学、英语、儿童智能;周三:外教、英语、数学、数学、美术、轮滑周四还有头脑奥数等课程。3.教学过程与方式方法将幼儿教学课堂化,以课堂讲授代替活动与游戏,进行只重视知识学习的灌输式教育,。教具演示少、图案色彩少、角色游戏少;常布置大量单调、枯燥的作业。4.教育评价•在教育评价上重视结果评价,忽视过程评价。•借用小学评价标准,对幼儿作业、制作、绘画评定等级,对幼儿写字、背书、算题打分,甚至举行测试,向家长报告成绩。5.日常管理方面•引入小学管理规范,对幼儿实行严格规范要求和作息制度。过分强调纪律与常规,限定幼儿活动时间和空间,规范幼儿站姿与坐态,指令幼儿一言一行,异化幼儿生活,压抑幼儿自由。•“小嘴巴,闭起来”“小眼睛,向前看”,•“一二三,看谁坐得端又端”思考与讨论(10min)•1.为什么会产生学前教育小学化的现象?•2.学前教育小学化有什么不利的影响?三、原因导致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原因很多。有专家说:“小学生病,幼儿园吃药”。也就是说,小学一年级教材编写不合理导致孩子学业技能学习的压力下移。(一)优质小学教育资源有限;教育部门监管不力尽管《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幼儿入校“免试、就近入学”,但由于优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仍有部分教育质量高的名校为了获得较好生源在招生中附加入学考试或面试,并按成绩分班。迫于这种入学压力,幼儿园不得不配合小学的要求,为了让孩子们升入理想的学校而提前对其开展小学化的教育。教育部门对学前教育缺少有效的调控,对幼儿园是否贯彻国家幼教方针,是否遵循有关法规制度,也没有形成有效的反馈监督渠道。这种状况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部分幼儿园办园行为的失控,影响学前教育的总体质量。(二)家长的过高期盼——“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很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希望孩子在幼儿园能多学些知识,以后上一个好的小学,然后再选择上一个好的中学,将来能够考个好大学。认为在学前班可以提前学习一些小学一年级的知识,孩子上小学时容易接受所学知识,不至于“跟不上”。一项调查显示,90%以上的家长希望孩子到幼儿园“多学些知识”。由此可见,家长的愿望是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形成的重要原因。其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我们充满竞争心理的文化氛围。“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正是这种文化心理的反映。年轻的父母极其容易把生存的一些压力转变成期望转嫁给孩子。这种文化心理很难在短时间里改变。生源的压力,家长的认可,鼓吹能为上名小学作好准备、师资水平的局限……让民办幼儿园成为学前教育“小学化”的主要阵地。一些民办幼儿园,尤其是规模小的民办幼儿园从中班起就不定期给学生留家庭作业,在课时、授课内容的设置上接近小学一年级。“这在小规模的民办幼儿园是普遍现象。”不少民办幼儿园地方狭小,没有活动空间,孩子们没有玩具,又不让吵闹,干什么?只能支起黑板教孩子认字。有的民办幼儿园基本上就只有“四子”即“孩子、本子、桌子和椅子”。“我们每天都会带孩子做游戏,但是家长认为孩子在幼儿园就玩了,什么都没有学到。有的家长一见到孩子就会问今天学什么了,孩子回答不上来,家长就会觉得这一天浪费了,什么都没学到。”一个毕业于兰州市某幼师学校、学幼儿教育专业的女孩3年里5次失业。而导致她最终离开幼儿园的原因都是因为“家长投诉”她给孩子“教不了东西。•而正是家长的要求,让幼儿园特别是公办园,陷入了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困境:“小学化”,上级不许可,也不符合教育规律要求;不“小学化”,家长不答应,生源可能流失,幼儿园影响力可能降低……幼儿园“小学化”某种程度上是家长的价值取向使然。(三)某些民办园、早教机构的逐利二十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幼儿园办园体制的市场导向,为了获利,很多民办幼儿园丧失了教育立场,只是一味迎合家长的需求,不顾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接受能力而开设一些小学课程,向幼儿提出过高的学习要求。社会的竞争压力,家长的迫切心态,教育体制的某些缺陷,给某些早教机构以可乘之机。他们打着“不输在起跑线上”的幌子,进行知识传授和强化训练。社会上的一些商业性炒作误导了家长,网络上有很多宣传,比如:“你可以不是天才,但是你可以成为天才的父亲。”“孩子可以五个月识字,两岁应该识两千字,三岁应该识三千字,可以达到小学毕业的水平。”这些宣传完全不符合学前教育发展规律。攫取暴利:早教班贵过MBA?“一节课收费在140元至350元之间,如果报了两门课程,一年花费在2万元以上。”记者询问了南京十多家早教机构后发现,这样的收费标准非常普遍,要想让孩子上早教课,选择最少的课时和最便宜的价格,起码要掏上5000元。“早教的费用贵得太离谱了,比我读个MBA都贵。”在一家银行工作的王女士说。多家品牌机构均表示,加盟一家早教中心,平均投资回报率至少在30%以上,不到2年就可以收回成本。“我们的教学是为了让孩子赢在起点、胜在终点。”这样的广告语在早教机构很时髦很普遍。如何让孩子赢在起点?诀窍就是提前学,用抢跑赢来领先。至于如何胜在终点,说这话的早教机构可管不了这么多。早教的特点是,在孩子身上的投入无法在短期内看到明显效果,长期效果又缺乏考证和约束。可以为一个遥远的未来打包票,却不用负责任,这是不少以教育资讯、咨询公司、教育培训中心名称出现的早教机构乐于编织教育神话来吸引家长、抬高收费的重要原因。国际名人随便用、西方名词漫天飞、新潮教育理论随便叫。早教银行论、皮纹测试、捕捉婴幼儿敏感期等西方新词,一度号称是西方经济学家、脑科学家、心理学家的最新研究成果。从加德纳,到蒙台梭利、卡耐基、拿破仑•希尔甚至杜撰的虚假大卫博士、罗伯特教授……似是而非的教育观点和理论、似有还无的专家名人,成为早教机构最常用的宣传卖点。来自意大利的蒙氏课程,美国的亲子课程,韩国的艺术课程,德国的音乐课程,风靡亚洲的水域课程;感觉统合课程、蒙台梭利数理课程、福禄贝尔创意课程、奥尔夫音乐课程、蒙台梭利美育教育……这些听起来很美很洋的课程,正越来越多成为噱头。“教育部的禁令一下,我们的春天来了。”——以“小学化”为主要特色的学前班的“机会”一家早教机构的老板从10年前开始举办早教机构,靠办学前班、幼儿课外班为主,如今已经身价不菲。擅长“小学化”的学前班之外,是更多举办各种幼小衔接班的课外机构,这些机构举办的英语班、数学班……名目更多。保持利润和营收的动力,让这些机构只关注孩子学会了知识,能够在考试中获胜,而忽视过早的知识教育是否有利于孩子终身发展。一方面,是教育行政部门在高举防“小学化”大旗,是公办幼儿园在极力脱困,试图回归幼儿教育的本原。另一方面,是越来越红火的早教机构和学前班在大肆招兵买马,摩拳擦掌,鼓吹能让孩子“赢在起点,胜在终点”。这就是当前全国各地幼儿教育防“小学化”的图景。而在这片纷繁的图景背后,一些社会资本,正准备投资给专办学前班和课外辅导班的早教机构。(四)幼儿教师素质的低,无视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难以做到科学保教去”小学化“,不仅应该从教育的外部寻找原因,也更应该立足幼儿教育的内部:一:师资的质量与数量二:班额的问题。我国幼儿教师培养和培训工作长期不受重视,幼儿教师学历水平和教学素质受到严重影响,很多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人也进入了幼儿教师队伍,他们难以认识到幼儿教育的特殊性,在教学实践中很容易将小学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带到幼儿园,致使幼儿园教学出现小学化倾向。“小学化”现象在一些学前教育发展相对落后的地方尤为严重。尤其是在一些幼儿园师资奇缺的地方,聘用了没有专业资质的人员担任幼儿园的教育工作;或者是一些中小学富余或聘余的教师转岗进人幼儿园,而相关的专业培训却没有跟上,小学化”现象往往很难避免;另外,在一些学前教育资源相对短缺的地方,虽然教师专业合格,但幼儿人数过多,幼儿园空间过小,教师无法真正对幼儿实施科学的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变成了奢求。由于班级规模过大,如有些班级达到50人~70人,甚至达80—90人,在这种情况下,为保证幼儿的安全,端坐静听成了最重要的学习方式。也必然导致“小学化”现象。有的民办园,囿于师资水平,根本不知道如果不教小学的内容,一天之内还可以安排什么别的活动。绝大部分早教机构都面临师资力量不足的瓶颈,队伍水平参差不齐。目前,早教机构的老师主要是幼师毕业的学生或者有幼儿园、小学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