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装饰节能设计研究(第02期)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地铁装饰节能设计研究深圳xxx投资建设顾问有限公司2011年4月一、现代社会产业整体发展趋势二、节能产业科技运用三、地铁装饰节能可攻性探讨四、地铁旧建筑改造设计探讨五、节能在项目建设和运营中倡导与推广六、建筑与阳光的约会七、与环保节能企业合作,针对性开发产品八、部分案例分析内容提要: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对地铁节能设计可攻性进行了大概的了解,接下来我将对其中的地铁装饰节能设计进行深入探讨。以此大趋势为背景对本课题进行系统性,专业性,长期性,持续性的深入研究。进而成为我们项目展开的一种优势来引导整个地铁建设行业的发展。为此,我们不妨先从建筑节能、新型材料的运用、传统材料的再发现或改造再利用、装饰功能设计、运营节能等角度收集资料,发现,探索能为我们所运用的可能性。课题大纲:一、现代产业体系的内涵现代产业体系最早是由中共十七大提出的,是一个中国语境下的概念。十七大报告提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振兴装备制造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关于这个问题的深入论题以为大家所熟知,现代产业体系具有创新性、开放性、融合性、集聚性、可持续性、市场适应性等特征也已为我们所了解。本文在此不做重复论述。在此理论基础上,我们带着自己对产业体系的理解和对地铁行业发展的认识来讨论现代社会产业体系的整体发展趋势。二、产业结构软化是现代产业体系的发展趋势现代产业体系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导向的系统。产业结构软化是现代产业体系的发展趋势。产业结构软化,是指在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体力劳动和物质资源的消耗相对减少,脑力劳动和知识的消耗增长,与此相适应,劳动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的主导地位日益被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所取代。现代产业体系的产业结构软化至少有两个层次的含义:第一是指在产业结构的演进过程中,软产业(主要是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上升,出现了所谓“经济服务化”趋势;第二是指在整个产业结构演进过程中,对信息、服务、技术和知识等“软要素”的依赖程度加深。第一节现代社会产业整体发展趋势因此,我们着重从产业结构服务化、产业结构高新技术化、产业结构融合化和产业结构国际化四个方面分析和把握现代产业体系产业结构软化的发展趋势。1.产业结构服务化趋势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进一步减小,第二产业比重也逐步下降,而第三产业比重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从世界平均水平看,1995年服务业在GDP中所占比重为65%,2006年则上升到69%。美国服务业在GDP中所占比重从1995年平均72%上升到2006年的77%,提高了5个百分点;同期欧元区和日本服务业所占比重均提高了4个百分点;而中国服务业在GDP中所占比重仅提高7个百分点,2006年平均为40%。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经济服务化趋势非常显著(见表1)。表1.1996年~2006年服务业在GDP中所占比重(%)资料来源:WorldBank(2009),WorldDevelopmentIndicators2009。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是由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推动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KIBS)是指以专业知识或技能为基础的、服务产品技术含量大、附加值高的服务行业,具有顾客专业化、雇员知识化、手段高科技化、产业高增值性、高渗透性等特征。1986年~2005年20年间,全球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从4.9万亿美元增加到2005年的9.8万亿美元;其中,市场导向型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全球收入增长了两倍多,从1986年的4.5万亿美元增长到2005年的11.5万亿美元(以2000年不变价格计算),年均增长率高达4.8%,远高于其他服务业2.7%的增速。以美国为例,1995年~2006年,美国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上升了4.4个百分点,2006年达到76.5%。而其中,包括金融、信息服务、咨询服务等在内的知识型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目前,美国知识产业中83%以上集中于金融、保险、信息与通信、企业服务等知识密集型服务行业。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成为拉动美国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2.产业结构高新技术化产业结构高新技术化是指用高新科技改造传统产业的过程。一方面,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在经济中所占比重持续增加(见表2);另一方面,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特别是制造业,加速了传统产业的高技术化。目前,信息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渗透到制造业的各个环节中,使制造业的产品和生产过程,以至管理方式发生了深刻、甚至是革命性的变化。表2.部分国家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制造业增加值比重(%)资料来源:OECDSTANindicatordatabase。过去十几年中,科技发展和信息通信技术的推广使用推动了经济发展。信息通信技术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末的爆炸式发展后,以更稳健的步伐得到推广普及。信息通信技术已经成为企业在组织、技术方面创新的战略性工具。据统计,25个OECD国家中有89%的企业使用互联网。OECD国家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越来越依靠信息通信技术和企业服务。1995年~2005年,澳大利亚、丹麦、瑞典、英国和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的0.3%~0.7%归因于对信息通信技术的投资和使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使其全面升级,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制造业成为推动美国经济扩张的第一大产业。事实证明,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不但使已经失去竞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业、服装业、建筑业正在转变为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而且使钢铁、汽车、化工等资本密集型产业转变为技术密集型产业。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服务业,可使其日趋信息化和知识化。新技术的引进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传统产业的衰落速度,使部分传统产业焕发新的生命力。而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市场经济国家而言,在知识经济背景下进行工业化,必须充分发挥高新技术带动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具体表现为:一方面,新兴国家不断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研发投入力度,致力于长期培育自主技术创新能力;而另一方面,短期更为有效的则是充分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将工业化与信息化、知识化有机结合起来,发展新型工业化,以便缩小与工业化国家之间的发展差距。3.产业结构融合化产业结构融合化,简称“产业融合”,又称“产业结构重叠化”或者“产业边界模糊化”,是指由于技术进步和放松管制,发生在产业边界和交叉处的技术融合,改变了原有产业产品的特征和市场需求,导致产业的企业之间竞争合作关系发生改变,从而导致产业界限的模糊化甚至重划产业界限。传统的以单一技术为基础的产业界限在产业融合中越来越不清晰,原有的以单一知识及其技术作为产业的划分标准遇到了强大的挑战,产业融合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产业结构变化势不可挡的趋势。在不同的产业领域内,产业融合以不同的方式演进,最终将促成整个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合理化,并构架出融合型的现代产业体系。产业融合的主要方式有三种:渗透融合、延伸融合和重组融合。渗透融合是指高新技术及其相关产业向其它产业渗透、融合,并形成新的产业,如生物芯片、纳米电子、机械电子、航空电子、生物电子、电子商务等新型产业。延伸融合是通过产业间的互补和延伸,实现产业间的融合,往往发生在高科技产业的产业链的自然延伸部分;这种融合更多地表现为服务业向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延伸和渗透,如第三产业中相关的服务业正加速向第二产业的生产前期研究、生产中期设计和生产后期的信息反馈过程展开全方位的渗透,金融、法律、管理、培训、研发、设计、客户服务、技术创新、贮存、运输、批发、广告等服务在第二产业中的比重和作用日趋加大,相互之间融合成不分彼此的现代产业体系。重组融合主要发生在具有紧密联系的产业或同一产业内部不同行业之间,是指原本各自独立的产品或服务在同一标准元件束或集合下通过重组完全结为一体的整合过程。现代产业体系下的重组融合更多地表现为以信息技术为纽带的、产业链的上下游产业的重组融合,融合后生产的新产品表现出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的发展趋势,如模糊智能洗衣机、绿色家电的出现就是重组融合的重要成果。4.产业结构国际化产业结构国际化又称“产业结构无疆界化”,它是指一国或地区的产业结构变动通过产业构成的核心要素的国际流动,冲破国家疆界限制,在全球产业结构调整中实现转换的过程。随着以信息技术产业为核心的知识产业的兴起,逐渐出现了全球性产业,发展突破了地区和产业的界限,推动着全球范围内现代产业的发展,引起了世界新的产业革命和全球性产业结构调整浪潮。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变动的这一特征打破了产业结构变动局限在一国国内的传统格局,出现了产业结构变动无疆界的新趋势。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化使得各国经济相互依赖越来越强,产业结构的开放度不断提高,任何一国的产业结构调整都不再可能局限在一国一地来完成,而必须依据要素禀赋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参与国际产业大循环,借助产业国际化转移来完成。产业国际化转移是指产业在国家或地区间转移的经济现象,它主要是通过资本的国际流动和国际投资实现的。为取得全球竞争优势,发达地区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纷纷将产业结构的调整推广到全球,以产业海外转移为手段,进行大规模的结构重组和升级;发展中国家为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赶超战略,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扩大对国际产业转移的承接,以加快本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和高度化。互动发展的共同需求为产业国际化转移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其规模在扩大,发展在加快。第二节节能产业科技运用当前,全球能源资源紧缺已成为人类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我国也正在经历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在追求低碳与经济协同发展的背景下,节能环保产业无疑具有巨大的优势和发展前景。2010年9月8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将“节能环保产业”作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予以明确支持。2011年3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节能环保产业”作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之首,节能环保产业重点发展高效节能、先进环保、资源循环利用关键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然而,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光芒背后掩藏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如体制不完善、创新能力不足、产业内部发展不平衡等。这些问题必须尽快得到妥善解决,否则将会阻碍我国节能环保产业的健康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重要性我国政府把节能环保产业列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首,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解读:(一)传统能源消耗压力能源在国民经济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战略地位。当今社会重要依赖于传统矿物能源,全球总能耗的74%来自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能源问题是一个全球性问题,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在不可再生能源供应日趋紧张、资源量逐步衰减、世界性能源危机不可避免的背景下,节能环保技术、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与能源科技已成为当今高科技开发和高科技产业国际竞争的战略重点。(二)低碳减排压力以化石能源为基础的工业社会已悄然地把人类带入了“高碳经济”体系,化石能源是以高二氧化碳排放为代价的。目前我国正处于快速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时期,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势必带来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长。在能源、资源短缺、环境恶化日益严峻的客观事实面前,发展低碳经济是必然之选,但发展低碳经济又不能以牺牲经济发展速度为代价。要实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这个目标,任重道远。目前,我国实现低碳减排的途径只要有四种,第一是加快节能产业的发展;第二是加大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比重;第三是通过碳捕获与储存的技术途径;第四是扩大核能产业的发展。在这四种路径中,节能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尤为重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介绍2010年11月25日,国务院发布了《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在具体结构上,分为节能产业,环保产业和资源的循环利用三个方面:(一)节能产业方面一是发展高效节能技术和装备,包括锅炉窑炉、电机及拖动设备、余热余压利用装备、节能监测技术和装备,重点示范推广稀土永磁无铁芯电机、基于吸收式换热的新型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技术等;二是发展高效节能产品,包括家用和商用电器、照明产品、建材产品和汽车

1 / 1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