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乌龙指事件分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8-16光大乌龙事件中国光大集团光大证券属于光大集团的控股子公司,光大期货属于光大证券的全资子公司。光大证券历来重视量化投资交易,其公司共有三个涉及衍生品交易的部门,分别是策略投资部、光大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光大富尊投资有限公司。此次事件即是策略投资部所引发。证券业协会公布审计后的2012年券商排名:光大证券总资产达534.4亿元,为第9位;净资产217.8亿元,为第7位。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1996年,系由中国光大(集团)总公司投资控股的全国性综合类股份制证券公司,是中国证监会批准的首批三家创新试点公司之一。2009年8月4日公司成功发行A股股票,共计募集资金109.62亿元,并于8月18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截至2010年6月30日,公司注册资本34.18亿元,净资本170.34亿元,净资产214.74亿元,总资产575.57亿元。公司成立十四年来,秉承“诚信卓越专业共享”的核心价值观和“合规稳健,创新发展”的经营理念,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优质、效益良好、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突出。公司积极投身于国内外资本市场,各项业务迅速发展,业务规模及主要营业指标居国内证券公司前列,综合实力排名位居业内前十。名词解释ETF套利ETF是交易所上市的开放式指数基金(ExchangeTradedFund),其管理的是一篮子股票组合,它被动跟踪指数成分股及权重,如上证180、上证50、深证100等。在二级市场进行买卖,对象是基金份额,要符合国内T+1制度。在一级市场进行申赎,但门槛很高,基本单位为100万份,对象是一揽子股票,即买股票去申购ETF份额,或赎回ETF份额得到股票。通过申赎和买卖相结合,实际突破了T+1的限制。就ETF而言,成分股所表现出的基金净值与ETF市价是同一投资组合在一、二级不同市场的定价,因此存在套利机会。套利具体方法有:一是折价套利,当ETF市价小于净值时,买入ETF,赎回ETF,得到一篮子股票,然后卖出一篮子股票。二是溢价套利:当ETF净值小于市价时,买入一篮子股票,申购成ETF,然后卖出ETF。量化投资(高频交易)量化投资,指以数据为基础、以模型为核心、以程序化交易交易为手段的一种交易方式。实际就是从那些人们无法利用的极为短暂的市场变化中寻求获利的计算机化交易。比如,某种证券买入价和卖出价差价的微小变化,或者某只股票在不同交易所之间的微小价差。特点是计算机自动完成;交易量巨大;持仓时间很短,当日频繁交易;每笔收益率很低,但总体收益稳定。目前美国股市总体成交量约70%是高频交易,而涉及机构仅占2%,速度可小于1毫秒。高频交易的核心是模型算法,负责策略及机会,速度是关键保障,因此大机构一般在交易所大楼旁租高速光缆建立交易室。、T+0的T,是英文Trade的首字母,是交易的意思。T+0是指股票成交的当天日期。凡在股票成交当天办理好股票和价款清算交割手续的交易制度,就称为T+0交易。通俗地说,就是当天买入的股票在当天就可以卖出。T+0交易曾在我国实行过,但因为它的投机性太大,所以,自1995年1月1日起,为了保证股票市场的稳定,防止过度投机,股市改为实行“T+1”交易制度,当日买进的股票,要到下一个交易日才能卖出。同时,对资金仍然实行“T+0”,即当日回笼的资金马上可以使用。“T+0”的缺点在于不能有效控制交易频率,过高的换手率会导致过度投机和市场的虚假繁荣,买空、卖空也难以控制,因此风险较大。T+1机制一种股票交易制度,即当日买进的股票,要到下一个交易日才能卖出。“T”指交易登记日,“T+1”指登记日的次日。中国股市实行“T+1”交易制度。事件回顾8月16日11点05分,A股出现极度诡异的一幕,包括“两桶油”、“三大行”在内的70多只大盘股瞬间秒杀涨停,大盘一度上涨近6%。就在市场各方猜测否有重大利好发布时,突然传出光大证券自营盘出现70亿乌龙指,ETF套利盘误买上证50指数成份股的消息。当日午后开盘,光大证券果然被停牌。但最为诡异的是,光大证券一方面由董秘对外辟谣,称决不存在乌龙指一说;另一方面,却在第一时间抓紧自救,多方进行对冲交易。经初步核查,光大证券自营的策略交易的订单生成和执行系统,存在程序调用错误、额度控制失效等设计缺陷,并被连锁触发,导致生成巨量市价委托订单,直接发送至上交所。再出乌龙问题出自系统的订单重下功能,具体错误是:11点2分时,第三次180ETF套利下单,交易员发现有24个个股申报不成功,就想使用“重下”的新功能,于是程序员在旁边指导着操作了一番,没想到这个功能没实盘验证过,程序把买入24个成分股,写成了买入24组180ETF成分股,结果生成巨量订单。继光大证券策略投资部8月16日ETF套利出乌龙指事件后,8月19日光大证券的固定收益部交易又出乌龙,导致其超低价卖出10年期国债。据交易员透露,光大证券在2013年8月19日上午在银行间市场以4.20%的收益率卖出了1000万元的12附息国债15。交易员估计,光大证券交易员可能想4.02%买入12附息国债15,但将收益率误打成4.20%,并误将“买进”点成了“卖出”。光大承认乌龙事件2013年8月19日中午12:30左右,光大证券通过官网承认这一乌龙事件。公告写道:“今天上午,公司金融市场总部在银行间本币交易系统进行现券买卖点击成交报价时,误将12附息国债15债券卖价收益率报为4.20%(高于前一日中债估值约25个基点),债券面额为1000万元,后被交易对手点击成交。原因分析触发原因:系统缺陷(怀疑ETF套利时对配置成分股的订单分单算法有bug)策略投资部使用的套利策略系统出现了问题,该系统包含订单生成系统和订单执行系统两个部分。核查中发现,订单执行系统针对高频交易在市价委托时,对可用资金额度未能进行有效校验控制,而订单生成系统存在的缺陷,会导致特定情况下生成预期外的订单。由于订单生成系统存在的缺陷,导致在11时05分08秒之后的2秒内,瞬间重复生成26082笔预期外的市价委托订单;由于订单执行系统存在的缺陷,上述预期外的巨量市价委托订单被直接发送至交易所。深层次原因:风控完全失效(怀疑该部门系统完全独立于公司其他系统,甚至未置于公司风控系统监控下,且该部门有独立光缆直连上交所的交易单元和报盘机,与经纪和自营通道分开)交易员级:对于交易品种、开盘限额、止损限额三种风控,后两种都没发挥作用。部门级:部门实盘限额2亿元,当日操作限额8000万元,都没发挥作用。公司级:公司监控系统没有发现234亿元巨额订单,同时,或者动用了公司其他部门的资金来补充所需头寸来完成订单生成和执行,或者根本没有头寸控制机制。交易所:上交所对股市异常波动没有自动反应机制,对券商资金越过权限的使用没有风控,对个股的瞬间波动没有熔断机制。(上交所声称只能对卖出证券进行前端控制)影响与解决方法市场影响2013年8月16日上午的乌龙事件中共下单230亿,成交72亿,涉及150多只股票。按照8月16日的收盘价,上述交易的当日盯市损失约为1.94亿元。承担此次乌龙事件后,将对光大证券8月业绩产生巨大影响。公开资料显示,光大证券7月实现营业收入2.15亿元,净利润0.45亿元。8月16日,中金所盘后持仓数据显示,光大期货席位大幅增空7023手,减多50手,涉及金额达48亿左右。对其他股市影响2013年8月16日上午11点06分左右,上证指数瞬间飙升逾100点,最高冲至2198.85点。沪深300成分股中,总共71只股票瞬间触及涨停,且全部集中在上海交易所市场。其中沪深300权重比例位居前二的民生银行、招商银行均瞬间触及涨停。从立时冲击涨停的71只股票来看,主要集中在金融、交运设备、公用事业等低估值、高股息率板块,其中22只金融股触及涨停。需注意的是,沪市银行板块中,除建设银行未触及涨停外,其余均碰及涨停。事件发生后,南方基金、泰达宏利基金、申万菱信基金纷纷表示对自己旗下基金持有的光大证券股票估值进行下调,下调幅度超过10%。各界评论有评论人士指出,此番“8·16事件”,无论是操作失误,还是模块故障,抑或程序交易的连锁反应,其毫无征兆、骤然发生,首次将A股(A股的正式名称是人民币普通股票。)先进的金融交易环境与参与者落后风控制度间的矛盾暴露无遗。有接近监管部门的人士称,“8·16事件”可能引发证券业量化投资等创新业务的整顿规范风潮。资深财经评论人皮海洲指出,从这一事件来看,作为券商,一定要看到自身的薄弱环节,尤其是要做好基础管理工作。这几年来券商的创新不断,像这次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就是由于光大证券衍生品部门做量化投资的一个ETF套利产品下单失误造成的。券商创新固然重要,但基础管理必须跟上,尤其是交易部门,风控必须从严。外界猜测---收盘后期指持仓龙虎榜将光大的真实面目表露无疑:就在光大动用70亿在现货市场秒板大盘的同时,其在期指却大肆增仓7000手空单,资金达48亿之多,可谓下了血本。现在有意思的问题就来了:下周一大盘在光大“乌龙指事件”的影响下,周五下午临时停牌的光大证券面临监管部门的调查很可能直接跌停板开盘,进而引发整个券商板块的集体暴跌,再扩散到整个金融板块甚至整个大盘出现暴跌。如果真如此,那恰恰正中光大的下怀,其在期指上的10000手空单就可大赚特赚,相比现货市场所动用的70亿真是小菜一碟。那么怎么才能让光大这种赤裸裸的操控“大盘”和“期指”的行为付出惨重的代价呢?唯一的办法就是国家队(譬如:汇金)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周一大盘再暴涨100甚至200点,让持有巨额空单的光大直接爆仓,看以后谁还敢这样明目张胆的操纵股市?光大“乌龙指事件”已经暴露了现货和期指套利之间存在着制度上的缺陷,让那些超级资金在现货和期指之间翻手为云覆手为雨,长达5年的大熊市看似让众机构大佬在现货市场亏损甚至套牢,但其实他们在期指市场上赚的可谓不亦乐乎,只是这次光大单打独斗,搞的有点大了,引起了监管层的注意而已…针对市场关于不平等套利机制的说法,上交所称舆论观点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一是认为机构投资者可以通过操纵权重股在期指上快速获利并出逃,而个人投资者无法参与这种交易。需澄清的是,监控显示,2013年未发现有机构通过打压股指在期指获利出逃的现象。二是认为散户只能通过股价上涨和T+1交易方式来获利,而机构则可通过期指进行卖空对冲风险甚至获取暴利。交易所认为,这种观点存在误区,如果没有投资者适当性制度的存在,期指可能会对普通投资者产生更大风险。通过此次事件,交易所认为有必要进一步抓紧研究论证股票“T+0”交易制度。取消交易缺乏先例买者自负作为个体来说,投资者的损失是否属于赔偿范围,恐怕还很难界定,不排除投资者为自己的冲动付出代价,而这样的投资者实际上占据着最大多数。针对媒体提出的“交易所为何未考虑取消交易”的问题,上交所发言人称,这是综合考虑现有法律规定、相关市场影响和操作风险等因素后,审慎做出的决定。首先从法律规定看,《证券法》第120条规定“按照依法制定的交易规则进行的交易,不得改变其交易结果”。光大证券虽在极短时间内报送了大量订单,但每一笔订单都符合交易规则的规定。其次从市场影响看,取消交易的波及面广,对跟风买入的投资者固然有利,但高位卖出的投资者则相应受损。可以预见,反对取消交易的意见也一定不少。第三从实际操作来看,由于缺乏先例,取消交易的时段、取消交易的范围等都比较难把握,并涉及到一系列复杂的操作,由此可能带来的风险也不容忽视。最后,从主要市场“乌龙指”事件的处置情况来看,采用“买者自负”原则处置的居多。解决办法积极研究完善相关风险的前端防控制度此次事件中,市场对于交易所为何没有对券商自营席位交易数量、金额进行前端控制也颇有疑问。对此,上交所表示,从境外经验看,几乎所有交易所都不对证券交易进行前端控制。而我国证券市场的情况有所不同,由于实行一级证券账户体系,交易所和登记结算公司掌握投资者的证券数据,故交易所和登记结算公司在卖出证券上增加了前端控制机制。同时,根据现行证券法的规

1 / 2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