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语文词语教学现状分析与策略研究在汉语言中,词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的能够独立运用的单位。词语是构成语言本体的基本单位。词语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词语教学的效果直接关系到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所以,词语教学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字、句、段、篇教学的桥梁和纽带,能更好地促进小学生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然而审视当前小学语文词语教学现状,存在目标不明确,过程没展开,理解不到位,方法没指导等现象。本文对小学语文词语教学的现状做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提高小学语文词语教学的措施.一、词语教学现状分析1、缺乏目标及过程展现《小学语文课标》中规定词语教学目标是: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但审视小学阶段的词语教学,普遍存在着目标不明确,过程没展开的现象。在课堂教学中,词语教学往往只是作为指导阅读的突破口,只是为理解句意、段意服务。有的老师孤立地进行词语解释,再让学生死记硬背词解。有的老师为了节省时间,索性避过词语直奔课文内容,或者让词语教学显得无足轻重,让学生读一读音,说一说义,就这样“蜻蜓点水”,一掠而过,宛若清风拂面,风过不留痕。有的老师不注重词语的教学方法,使词语学习枯燥无味,造成学生对词语学习的厌恶;有的老师甚至把字词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课前预习时完成,课中没有反馈,从而造成了词语教学的缺失。词语教学成了“鸡肋”,常被浮光掠影一笔带过。因此,造成大部分学生在说话、写作时出现了语言干瘪贫乏,甚至词不达意的现象。2、忽略方法及序列训练理解词语的教学,低年级一般侧重带生字的词语和一些过去比较生疏的词语,通过读懂词语来加深对生字字义的把握,通过读懂词语来读懂句子的意思;中年级,侧重通过理解词语来理解事物外部特征,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2面的作用。这是教学的基本要求,也是对能力的基本要求。到了高年级,要侧重对词语深层次含义的理解,对词语在句子中表达的深刻含义的理解,侧重词语在上下文中的联系的理解。这就意味着各个年段理解词语的方法、要求各有侧重,螺旋上升的。但实际的教学中,老师往往忽视教学的序列性,随意性较强。重视感悟,没有引导学生掌握理解词语的方法。教学方法机械、单一,词语的教学流程“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词义——积累运用”。于是,一年级到六年级,很多时候词语教学走着同样的路,唱着同样的歌,没有高低,没有深浅。3、缺少情趣及文化意蕴张祖庆老师曾经说过“每一个词语都是富有温度的”。词语的字面解释后面有着丰富的意蕴、感情色彩。一个词语可以是一幅画,可以是一首诗,可以是一个故事,可以是一种精神,亦可以是一份情感。教学中教师如果仅仅让学生通过查字典、解释来理解词语的意思。学生理解的仅仅是字面上的意思,而词语的意义、意味、意蕴等都没有得到应有的开掘。这种情况下学生词语理解是僵化、抽象、单薄的,很难与学生的精神领域建立广泛而紧密的联系,缺少灵动,缺少生命力。二、对策(一)在目标的指引下展现学习过程小学是学习语文的基础阶段,词语教学视非常重要基础只是,而在小学的不同阶段,侧重又有所不同,《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关于词语的要求如下:低: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中: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高: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3通过上面的对比分析,共同点都是结合上下文语言环境理解词语,不同点是要求不断提升。而在实际教学中,词语的年段特点没有显现。低年段词语教学的目标中包含教学方法和途径——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包含教学标准和尺度——了解(清楚地知道)词句的意思;包含教学的基本要求——在阅读中积累词语。无论是方法和途径,还是标准和尺度,最终目的都是在理解的基础上积累。因此,教学中除了理解之外,教师最重要的工作是如何帮助学生有效地积累,如何把这些词语融入到孩子们已有的知识结构之中。对于这一点,我有以下几点建议:①重视兴趣,丰富词语教学的形式;②方法多样,正确识记和巩固;③创造机会,培养主动运用的愿望和习惯。对于第三个建议,我想引用叶圣陶先生的话加以说明:“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这方面必须连成一贯;就是说,理解是必要的,但是理解之后必须能够运用;知识是必要的,但是这种知识必须成为习惯。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知’,而终极点在‘行’;到能够行的地步,才算是有一种生活的能力。”中年段词语教学的目标一方面扩展了词语学习的渠道——“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另一方面提高了学习要求——“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理解和积累是词语教学的基础要求,是低年段词语教学的主要目标。这与低年段孩子的认知发展水平是相一致的。随着年级的提高、学习的深入及能力的发展,词语教学的要求在中年段要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表达层面。什么是关键词语?可以理解为:与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紧密联系的词语,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词语。体会这样的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就是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就是培养学生品味和鉴赏词语的能力,尽管这种4能力的培养是初级的。这一目标是阅读教学双向心理过程——“从语言文字到思想内容,再从思想内容回到语言文字”的完整体现。阅读的这一“双向”心理过程是密不可分的,前一过程是后一过程的基础,没有前一个过程也就没有后一个过程;后一个过程是前一个过程的延续和提高,没有后一个过程,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不会深刻,更不可能运用文章的写法。因此,中年段的词语教学必须高度关注这一目标的落实。高年段的词语教学与中年段相比,要求是相似的,只是在“表达”上有了更宽泛和更高的要求——“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如果大家注意分析教材,就会发现高年级的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的体会词语表达效果的课后练习题,如五(上)第9课《推敲》的课后第4题:“下面句子中带点的词语能换成括号里的词语吗?为什么?”第15课《艾滋病小斗士》的课后第2题:“可以将带点的词换成括号里的词吗?谈谈你的看法。”(他竟然一直挺.(坚持)到了上学的年龄。)如五(下)15课《音乐之都维也纳》的课后第3题:“下面句子中,带点的词语能不能去掉?为什么?你还能从课文中找出类似的词语吗?”再如六(上)18课《给家乡孩子的信》的课后第2题:“读读下面的句子,说说带点的词能不能省掉,为什么”等等,不再一一列举。可见,到高年级体会词语的表达效果的训练已经成为了一个基本和常态的训练。5小学语文词语教学现状分析与策略研究在汉语言中,词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的能够独立运用的单位。词语是构成语言本体的基本单位。词语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词语教学的效果直接关系到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所以,词语教学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字、句、段、篇教学的桥梁和纽带,能更好地促进小学生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然而审视当前小学语文词语教学现状,存在目标不明确,过程没展开,理解不到位,方法没指导等现象。本文对小学语文词语教学的现状做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提高小学语文词语教学的措施.一、词语教学现状分析1、缺乏目标及过程展现《小学语文课标》中规定词语教学目标是: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但审视小学阶段的词语教学,普遍存在着目标不明确,过程没展开的现象。在课堂教学中,词语教学往往只是作为指导阅读的突破口,只是为理解句意、段意服务。有的老师孤立地进行词语解释,再让学生死记硬背词解。有的老师为了节省时间,索性避过词语直奔课文内容,或者让词语教学显得无足轻重,让学生读一读音,说一说义,就这样“蜻蜓点水”,一掠而过,宛若清风拂面,风过不留痕。有的老师不注重词语的教学方法,使词语学习枯燥无味,造成学生对词语学习的厌恶;有的老师甚至把字词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课前预习时完成,课中没有反馈,从而造成了词语教学的缺失。词语教学成了“鸡肋”,常被浮光掠影一笔带过。因此,造成大部分学生在说话、写作时出现了语言干瘪贫乏,甚至词不达意的现象。2、忽略方法及序列训练理解词语的教学,低年级一般侧重带生字的词语和一些过去比较生疏的词语,通过读懂词语来加深对生字字义的把握,通过读懂词语来读懂句子的意思;中年级,侧重通过理解词语来理解事物外部特征,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6(二)在有序的训练时习得学习方法(三)在自主的探究中获得学习乐趣二、对策:教什么与怎么教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中心研究员、知名教育学者肖川教授在《“教什么”和“怎么教”》一文中指出:课堂教学,不仅应该是有效率的,也应该是有灵魂的。效率更多的取决于“怎么教”,灵魂更多的取决于“教什么”。(一)教什么?——确立词语教学的灵魂1、教学生不理解的词语教要基于学生的学,服务于学生的学。词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的依据那就是学生。学生是学习的对象,教学行为归结到底是为了学生的学,在词语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了解他们的现有发展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安排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发现并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盲区”。在掌握学情后,教师就能胸有成竹地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去理解“不理解的词语”2、教关键词课文中的词语,有的“牵一发而动全身”,有的意味深长,让人回味无穷,有的极其准确、生动……每这些词语,或者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或者点明了文章的情感,或者概括了文章的内容,或者暗示了文章的思路,或者凸显了人物性格。抓住这些词语,引导学生理解,可以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语文教师就要善于在备课时找准一篇课文的关键词,这样就可以紧扣这个关键词来教活整篇课文。3、教理解词语的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开辟学生“感触”词语的通道,利用学生身边的各种资源,在带着学生理解词语的同时,更要引导学生自我提析,在学习的过程中将所运用的方法提炼出来,成为学生自己独有的学习方法。可以依据教学目标确定理解词语的方法。亦可以依据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理解词语的方法。将每一项方法训练显性化,有明确的方法名称,有具体7的方法训练过程,使教者目的明确,指导过程规范,使学者有法可依,有步骤可循。(二)怎样教?——提高词语教学的效率1、词语教学推崇“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心理学角度看,“学习积极性通常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认真、紧张、主动与顽强状态。作为学习积极性的一系列心理现象,都与学习需要直接相联,受制于学习动机。”阅读教学中的词语教学亦可教得趣味盎然,让小学生乐于接受,在动作演示中,在玩玩乐乐中品味词语的意义。以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上的《落叶》为例,在教学五个动词“爬、游、飞、做、躲”时,让孩子变成五种可爱的小动物,离开座位演演那些动作。让孩子们在演示动作的过程中理解词语,体验情感。特别是在教学“躲”中更是扎实,功力可见一斑:让孩子们动作演示“藏”、“躲藏”、“躲”这几个动词,除了让学生在动作中理解词语的意思,还渗透了近义词和一词多义的特点。孩子们在快乐的模仿中、游戏中感觉语文的乐趣,从而使他们喜欢语文,爱上语文,这不正是我们最期盼的吗?再例有位老师在教学“滋润”一词的教学设计如下:(1)这个词谁会念?(2)字音读准了,能读出感觉,读出意思吗?(3)这两个字都是什么偏旁?(4)对啊,水分多了,干燥的秋季变得滋润起来,万物滋润了,人滋润了,感觉就舒服了!那该怎么读?(5)声音柔软点,再舒服点读?这样教学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朗读,不但从字的偏旁上理解了词语的意思,而且懂得这个词语的感情色彩,以及它在语境中的运用范围。此时,“滋润”不再是一个单调的词,它有着充沛的水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