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质量发展“十二五”规划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成都市质量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填报时间:2012-09-07责任单位:市政府办公厅文号:成府发〔2012〕33号签发单位:市政府办公厅签发时间:2012-08-15生效时间:2012-08-15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成都市质量发展“十二五”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成都市人民政府2012年8月15日成都市质量发展“十二五”规划质量反映一个城市的综合实力,是企业和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更是城市文明程度的体现。为加快建设质量强市,把好成都发展质量关,根据国务院《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四川省“十二五”质量发展规划》和《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结合成都实际,特制定本规划。一、“十一五”期间质量工作取得的成就“十一五”期间,我市深入开展质量兴市活动,质量发展水平大幅提升,质量基础工作明显加强,质量竞争能力明显增强,质量管理水平明显提高,质量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贡献作用日益凸显。(一)产业质量大幅提升。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三次产业比重由7.0∶42.3∶50.7发展到5.1∶44.7∶50.2。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电子信息、机械汽车等产业优势更加明显,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西部金融中心、商贸物流中心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科技进步和品牌培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明显提升,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二)产品质量稳步提高。“质量月”、“3·15”等系列宣传教育活动深入开展,企业质量管理能力和民众质量意识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水平持续提升。全市农产品、食品、药品、电子信息、建材等重点产品抽查合格率保持在90%以上。到2010年,建成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27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77个,拥有中国名牌20个,中国驰名商标39件,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7个,四川名牌397个,四川省著名商标334件,成都市著名商标362件,各类认证企业数近万家。(三)服务质量明显提升。旅游、商贸服务、医疗卫生、交通运输、文化会展等重点服务行业全面推行质量标准规范,制定了农家乐、乡村酒店、餐饮宾馆、旅游等服务业地方标准37项,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全面推进,建成商业特色街32条,国家级服务标准化示范项目3项,服务质量不断提高,逐步形成国内较强的服务质量竞争优势。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美食之都”称号,成为亚洲第一个世界美食之都。(四)工程质量不断提高。工程质量保持好中有升的态势,连续5年大中型工程项目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到2010年,全市共有4项工程获鲁班奖,3项工程获国家优质工程奖,59项工程获省优质工程奖,74项工程获市优质工程奖。建筑科技加快发展,共实施科研项目52项,完成科研项目成果鉴定49项,节约型、环保型新型墙体材料推广应用取得显著进步,荣获“国家级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称号。(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全市环境空气质量呈稳中转好态势,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下降,污水、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处理能力进一步提高。与“十五”末相比,2010年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增加23天,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分别下降59.7%、16.1%,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从96.56%提高到99.97%,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6.8%,主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9.43%。全市质量发展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企业主体责任意识还不够强,产业层次和整体水平有待提高,自主创新与核心竞争力不足,工程建设管理、服务行业规范、诚信体系建设等还有待进一步完善,质量安全隐患仍在一定范围内存在,质量安全责任体系有待完善,完成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质量发展任务还需继续努力。二、“十二五”质量发展面临的形势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经济面临新一轮的深度调整,市场需求结构明显变化,围绕质量、技术、品牌和资源等竞争日趋激烈。同时,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加快,实现又好又快发展需要坚实的质量基础,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质量需求对质量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坚持以质取胜,建设质量强国,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迫切需要,是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十二五”时期是我省深入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继续推进“两个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关键时期,是推进质量发展、建设质量强省的重要机遇期。从全市发展看,建设“城乡一体化、全面现代化、充分国际化的世界生态田园城市”、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在中西部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和国际化,必须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质量发展成为我市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三、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围绕“五大兴市”战略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宗旨,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核心,以“产业成都、质量领先”作为未来质量发展的核心理念,加快建设“质量强市”,力争建成中西部乃至全国质量发展先导区,为全市经济社会领先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坚实的质量基础。(二)发展目标。到2015年,政府监管、市场调节、企业主体、行业自律、社会参与的“大质量”工作机制基本形成,全民质量意识显著增强,质量管理能力普遍提升,质量安全得到有力保障,质量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产业质量、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工程质量和环境质量总体水平持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形成一批拥有知名品牌和核心竞争力强的优势企业;质量强市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质量强市示范效应初步形成,质量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列,质量发展成果全民共享,力争把成都建设成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1.产业质量目标。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实现三次产业比重3∶45∶52,形成都市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格局。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特色优势产业做大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基本建成都市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联动发展、具有全球比较优势和西部高端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产业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培育一批产值上百亿元的大企业和上千亿元的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重大突破。国家级研发中心达到100个以上,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300个以上,省级以上创新型企业达到600个以上,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2.产品质量目标。农产品质量稳步提高。农业标准化生产覆盖率达到35%以上,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面积占耕地面积比例达到70%以上,无公害水产品产地认证面积占总养殖面积比例达到65%以上,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6%以上,农药、化肥、兽药等主要农资产品监测合格率逐年提高。工业产品质量显著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主要工业产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生产的比重达到90%以上,工业产品标准覆盖率达到98%以上,工业产品抽查合格率达到95%以上,重点产品可比性跟踪监督抽查合格率稳定在96%以上,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知名品牌。市场商品质量逐步提高。重点商品质量抽查合格率达到90%以上。重点民生产品质量保持高水平。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性、评价性抽检和食品快速检测平均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药品抽验平均合格率达到97%以上,保健食品、化妆品、纺织品、危险化学品、特种设备等安全指标全面达到国家强制性标准。3.服务质量目标。生产性服务质量全面提升。在金融服务、现代物流、商务服务、高技术服务、交通运输和信息服务等重点领域,建立健全服务标准体系,全面实施服务质量国家标准,实现标准化、规范化服务,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融合。生产性服务业顾客满意度指数达到90以上。生活性服务质量显著提高。商贸、旅游、餐饮等重点领域质量标准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建成一批服务业标准化示范区,基本形成专业化、品牌化、标准化、网络化经营模式,行业自律能力和质量诚信意识明显增强。生活型服务业顾客满意度指数达85以上。服务品牌建设成绩显著。培育一批现代服务集聚发展示范区,力争1-2户服务企业(集团)进入中国服务业百强,新增省级服务名牌20个。4.工程质量目标。工程质量水平全面提升。竣工的工程质量全部达到国家标准和规范要求,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和大中型工程项目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一般工程项目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98%以上,重大工程质量事故为零。工程质量技术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工程项目的节能、环保、安全、信息技术含量显著提高,在重点工程领域形成一批核心技术。建筑工程节能效率和工业化建造比重不断提高。绿色建筑迅速发展,住宅性能改善明显。5.环境质量目标。现代宜居城市全面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8%,主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2%,城区环境噪声平均值控制在55分贝内,郊区(市)县城建成区基本建成国家园林县城,优先发展重点镇建成区基本达到省级园林城镇指标,力争建成国家级生态市。环境治理成效明显。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全面完成,单位GDP能耗比2010年下降16%,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100%,中心城区城市污水处理达标率达到95%,郊区(市)县城城市污水处理达标率达到85%,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明显改善。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环境质量相关标准、认证、计量技术体系基本健全,建立完善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体系,确保无重特大污染事故发生。(见附件)四、提升五大质量,全面提高质量发展水平(一)产业质量。坚持“三产联动、双轮驱动”的产业导向,大力构建都市现代农业和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联动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牢牢占领西部地区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的战略制高点,突出先进制造业先导地位,坚持走高新高端高效、集中集群集约的现代工业发展之路。坚持产业倍增和结构优化、质量提升、持续发展相结合,突出“高精尖优”产业发展方向,加强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全面提升产业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推动“成都制造”向“成都创造”转变。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步伐,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大力实施创新工程、产业化示范工程和技术与产品推广应用工程,掌握一批核心技术。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专利及时转化为标准,形成一批自主创新的技术和产品标准,实现质量水平与国际国内同步发展。培育一批质量素质高、品牌影响力大和核心竞争力强的骨干企业,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成为先导产业、支柱产业。制定质量改进计划和赶超措施,采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现代技术和新兴商业模式,改造提升特色优势产业。综合运用生产许可、市场准入、强制性认证认可等质量手段,推动特色优势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对电子信息、机械、冶金、建材等特色优势产业实施改造提升计划,树立质量发展典范。(见附件)(二)产品质量。密切关注国际国内先进技术最新发展动态,加快引进先进生产技术与先进检验检测手段,加快引进技术的吸收转化和再创新,有效促进技术、专利、标准和质量的衔接转化。建立科研和质量、市场化更紧密结合机制,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与提高产品质量紧密结合,开发一批高质量、高效能、低能耗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实施一批可靠、定型的良好生产规范,突破一批资源节约和低碳排放的管理技术,促进产品质量在使用性能、安全功能和可靠性上向国际水平靠拢。把握工业发展周期与规律,统筹实施技术领先、集约化、集聚化、现代化、国际化发展战略,增强产品竞争力,促进产品价值向价值链高端转移。重点解决食品、药品、农产品以及重要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等问题。切实加强全过程监管,推动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着力构建自生性的质量安全预防网和输入性的质量安全防范拦截网,不断完善质量安全区域监管机制。加快农业生产标准化普及,建设一批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培育一批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严格食品及食品相关产品管理,强化食品质量控制,创建放心食品园区、打造标杆食品企业。严格实施药品(保健品)生产质量管

1 / 1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