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环境影响评价大纲(丘陵区、山区、高原区)提示:简述项目地理位置、规模;环评任务来由:环评大纲编制准备完成情况…等。1.编制依据1.1项目委托书及批文(1)(项目建议书批文名称及文号);(2)(评价委托书名称)。1.2设计(评价)规范(1)SDJ302—88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规范(试行);(2)HJ/T2.1~2.3—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3)国家环境保护局,1986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4)SDJ214—83水文计算规范;(5)地面气象观测规范;(6)GB/T15772—1995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7)GB/T15773—1995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验收规范;(8)GB/T15774—1995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9)GB/T16453.1~6—1996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10)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设计生产定额。1.3有关的法规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有关的法规包括:(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5)(86)国环字第003号文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6)(88)环建字第117号文关于建设项目环境管理问题的若干意见(7)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程序(8)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9)省(市)地面水域功能划类管理规定2工程概况2.1流域规划简介提示:工程所在流域的资源普查成果及开发利用规划过程和结果2.2工程规划设计简况提示:工程所处的地理位置,开发目标,勘测规划设计过程,方案比较选择结果2.2.1工程兴建的必要性提示:对于水利工程,应说明地区的农业生产情况、灌溉用水的供需矛盾,以及工程兴建所能取得的预期效果;对于水电工程,应说明地区电力生产情况、电力供需矛盾,以及电站建设对当地资源开发利用、工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2.2.2工程组成与运行特点提示:(1)工程组成:水电项目,包括大坝(拦河闸)枢纽、引水工程、发电厂房;灌溉项目,包括大坝(拦河闸)、引水工程、配套渠系等。要求对各部分作简要文字说明,并附工程特性表和工程枢纽总布置示意图。工程特性标参见表1、表2,表中项目应根据工程特点调整。(2)工程运行特点:包括工程在系统中的地位、运行方式及其随时间的变化,必要时列表说明。电站(或枢纽)工程特性表表1序号项目单位数量及说明1控制流域面积km22多年平均流量m3/s3多年平均径流量亿m34多年平均输沙量万t5正常蓄水位m6死水位m7总库容亿m38调节库容亿m39水库面积km210水库回水长度km11引水隧洞长度m洞径m12最大坝(闸)高m13平均水头m14最大过水能力m3/s15装机容量MW16保证出力MW17多年平均年发电量亿kW.h18迁移人口人19淹没耕地ha续上表序号项目单位数量及说明20总投资亿元21每千瓦投资元22每千瓦小时投资元23总工期a24施工高峰人数人灌区主要特性表表2序号项目单位数量及说明1气候区(湿润/半湿润/干旱/半干旱)2地貌特征(山区/丘陵/冲积扇/盆地)3引水方式(有坝/无坝/自流/提水)4气候特征气温℃降水mm蒸发mm湿度%5灌区面积ha耕地ha森林ha草地ha续上表序号项目单位数量及说明果园ha鱼塘ha荒地ha6灌溉面积ha7土地利用系数8农作物组成及复种指数9盐碱化土地和积水面积ha10输水渠长度km11水的利用系数12渠道衬砌情况13排水工程2.2.3工程施工规划提示:施工场地布置、材料来源、交通运输、物资供应、进度安排、施工高峰人数等。2.2.4水库淹没与移民安置规划提示:简述水库淹没实物指标和移民安置的数量、去向等。3工程地区环境概况3.1自然环境提示:简要描述工程所在流域或地区的地形、地貌、气象、水文、泥沙等各种自然环境要素的特点。3.2生物环境提示:根据现有资料,简要介绍工程所在流域或地区的生物组成特点、自然保护区概况。3.3社会环境提示:简要介绍工程所在地区的人口组成与分布特点、经济状况及基础设施情况。4评价范围与技术要求4.1评价范围提示:研究或评价的区域和名称、范围。4.2评价标准提示:评价中将采用的国家或地方颁发的标准名称、级别等。(1)GB3838—88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类标准);(2)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其中的级标准);(3)GB12523—9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4)GB3096—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5)GB5084—92农田灌溉水质标准;(6)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7)GB11607—89渔业用水水质标准;(8)GB5749—8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9)……4.3评价水平年提示:现状评价水平年一般为采用资料水平年,预测评价水平年为施工高峰年(施工期)和工程峻工后3~5年(运行期)。4.4评价程序提示:反映评价技术路线,一般用框图表示,如图1。项目任务书工程特性分析综合查勘、收资影响分析(因子识别)送审环保部门编制环评大纲反馈收资、查勘、补充调查水质、水生生物现状监测资料整编及工程特性分析现状评价影响预测与评价对策措施研究环境监测与管理报批送审环保部门行业主管部门编制环境影响报告批复反馈成果归档、技术总结图1环境影响评价程序框图5环境影响因子识别和评价因子筛选5.1方法采用矩阵法对工程建设期和运行期的环境影响因子进行判别,如表3所示。在此基础上,根据环境因子的重要性和受影响程序,筛选出本次评价的环境因子,如表4所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筛选表表3环境组成环境要素环境因子工程活动评价等级工程建设工程运行公路改线施工企业布置弃碴堆放移民安置水库蓄水流量下泄自然环境地貌地貌地质岸坡稳定地下水位诱发地震土壤理化性状水土流失局地气候气温降水蒸发湿度水文流量洪水水位续表3环境组成环境要素环境因子工程活动评价等级工程建设工程运行公路改线施工企业布置弃碴堆放移民安置水库蓄水流量下泄自然环境泥沙淤积冲刷水温水温结构季节变化水质DOBOD5CODPHSS其它参数声学环境噪声大气粉尘有害气体生物环境陆生植物区系组成覆盖度珍稀物种生物环境野生动物区系组成栖息地分布密度水生植物续表3环境组成环境要素环境因子工程活动评价等级工程建设工程运行公路改线施工企业布置弃碴堆放移民安置水库蓄水流量下泄生物环境水生生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回游鱼类鱼类越冬鱼类繁殖渔业社会环境社会经济人口密度就业机会土地产值收入经济结构人群健康地方病传染病文化财产文物景观基础设施用水设施交通文化续表3环境组成环境要素环境因子工程活动评价等级工程建设工程运行公路改线施工企业布置弃碴堆放移民安置水库蓄水流量下泄基础设施教育医疗注:(1)“+”表示有利影响,“-”表示不利影响,无+、-号表示既有有利影响,也有不利影响,“?”表示有待进一步研究;(2)3、2、1表示影响强度为强、中、弱;(3)III、II、I分别表示环境因子在本工程中的评价等级为可忽略、相对次要、重要;(4)R和L分别表示可逆影响和不可逆影响。5.2筛选结果5.2.1评价内容工程对自然、生物和社会环境都有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以及社会经济等的影响,其次是对、……的影响。本次评价应该阐明上述内容,详见表4。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筛选结果表续表4环境组成环境要素环境因子自然环境地形地貌地形、地貌特征环境地质诱发地震、水库渗漏、滑坡、坍塌、泥石流、地下水土壤理化性状、土壤侵蚀气象气温、降水、蒸发、湿度、风、光照水文泥沙径流、洪水、水位、淤积、冲刷续上表环境组成环境要素环境因子自然环境水温水温结构、年(月)平均值、季节变化水质DO、COD、BOD5、矿化度、PH、悬浮物(SS)、重金属、有毒物质等生物环境陆生植物植物区系及组成、植被类型及分布、森林覆盖、珍稀濒危物种、资源植物等野生动物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兽类的种类组成及分布、密度、珍稀濒危动物自然保护区名称、位置、级别、保护对象、面积、管理人员数量、管理费用等鱼类种类组成、分布、生活习性、珍稀鱼类、洄游鱼类、渔业状况等其它水生物水草、着生藻类、浮游生物、底栖无脊椎动物社会环境社会文化民族、人口、文化素质、文化财产等社会经济社会经济结构、工农业总产值、人均纯收入等资源土地、矿产、森林、水、旅游资源及其它基础设施交通、文化、教育、医疗及后勤服务设施5.2.2评价重点提示:根据项目特点和所在区域的环境,选择评价重点,并说明理由。一般情况下,敏感问题和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应作为评价重点。5.3环境保护目标从流域功能、环境组成特点和主要环境影响因子分析,本工程的环境保护目标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保护工程地区良好的植被,保持水土;(2)保护生物多样性及珍稀物种;(3)保护下游城镇居民生活用水、渔业用水;(4)保护工程地区居民生产、生活的安全;(5)保护民族文化财产;(6)保护下游基础设施和建筑物的安全;(7)……。6评价工作内容6.1重点评价项目提示:根据筛选结果选择重点评价项目和一般评价项目。6.1.1气候6.1.1.1研究的必要性水库面积km2,较天然河道水面增大了倍(或开发灌区),将对局地气候产生一定的效应。据初步调查,工程地区有气象站年以来的观测资料,由于,对库区的代表性差,为预测本工程对局地气候的影响,需进行补充观测。6.1.1.2调查(1)进一步调查,收集库区(或灌区)附近气象观测站(哨)的观测资料,并注明站(哨)点位置、高程;(2)收集库区河谷两岸气象灾害资料。6.1.1.3监测(1)范围:海拔m以下(或km以内)。提示:水库气候效应影响的最大高度一般为330m,最大水平距离约8km,视地形条件和水库面积而定。(2)布点:从代表性、可靠性和交通方便性考虑,拟在、……等处设个观测剖面。各剖面的观测点数及控制高程详见表5“监测内容”。(3)监测内容:监测项目内容表表5剖面测点高程,m观测项目备注1#…1#…1#…提示:采用常规方法评价时,可只做常规项目的监测;采用“中小尺度模型”预测时,除常规项目监测外,还需进行梯度温度、梯度湿度和梯度风等观测,站(点)的高差按50m~100m控制,水平距离按3km~5km控制。(4)监测频率、周期:按照《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每日08h、14h、20h各观测一次,观测时间从年月日至年月日,监测周期年。6.1.1.4现状评价(1)内容:光热条件(如温度、湿度、降水、光照等)随季节、地形的变化情况,气象灾害。(2)方法:常规统计分析法。(3)表述方法:成果统计表、相关曲线图,结合文字描述。6.1.1.5预测评价(1)范围:同调查监测范围或略小于监测范围。(2)因子:温度、湿度、降水、蒸发等。(3)标准:以主要农作物各生长发育阶段要求的各气候参数上、下限值为标准。(4)方法提示:预测评价方法一般有:(1)简单分析法:根据现状观测资料及水体气候效应分析成果,推断工程兴建的影响。(2)类此法:以已建水库(以及灌区)气候效应资料为类比依据,作相关定性、准定量分析。(3)数学模型法:利用“中小尺度模型”进行(准)定量预测。(5)结果表述方法以相关曲线表示各参数值的年、月变化,并作简要说明。6.1.1.6对策措施根据影响程度和工程地区环境特点,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下同)。6.1.2水文及泥沙6.1.2.1现状调查范围现状调查范围包括全流域,重点是工程区及下游河段。6.1.2.2调查内容(1)收集工程区及上、下游水文站历年的径流、洪水、泥沙资料;(2)调查下游可能受影响河段的河道特征,含河道比降、岸坡及河床质状况、区间径流以及下游用水情况。6.1.2.3现状评价(1)内容:流域产流、产沙状况,以及坝址断面的径流、泥沙、洪水特征。(2)方法:简单分析法。(3)表述方式:图、表及文字说明。6.1.2.4预测评价(1)范围:工程地区及下游地区。(2)内容:1)计算丰、中、枯典型水文年的库水位、下泄流量的年内变化及日变化。2)按入库挟沙水流条件,分别进行干流和支流库区淤积计算,汇口以下按挟沙水流同步合成,推算至坝前。3)计算水库蓄水后坝址以上水量平衡的变化。4)根据上述调查、计算,结合水库及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