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的表现手法情景交融、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比喻、夸张、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乐景写哀情、象征(用象征化抽象为具体)、用映衬对比突出形象特征等、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衬托{正衬、反衬},联想、想象、用典、比拟、借代、互文、通感、双关、反语、反复、借古抒怀、借古讽今、铺垫、以小见大、虚实相生(结合)(塑造人物形象时,称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比兴(间接抒情的诗歌)白描等表现技巧。一)、借景抒情法借景抒情又可称之为情景交融、触景生情、以景衬情、寓情于景等,是古诗词最为常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古诗词中只要提到景,就可以将其归为借景抒情一列。尽管有时关于表现手法的提问重心不同,但答借景抒情至少是不错的。试举两例:其一:武昌阻风(宋)方泽江上春风留客船,无穷归思满东流。与君近日闲临水,贪看飞花忘却愁。问:诗人用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满腹的相思和愁绪。其二:宣城见杜鹃花李白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问:诗中主要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答:触景生情,表达了苦苦的思乡之情。(二)、托物言志法托物言志也常被称为借物抒怀、托物喻人等,是作者通过对花、鸟、鱼、虫、山川、草木等自然景物的褒贬臧否来含蓄地表达志向或抒发对世事及个人身世的感慨。试举两例:其一:画眉鸟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问:本诗表现手法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答:借物抒怀,表达了对自由的热情赞美,对束缚个性、禁锢思想、窒息性灵的憎恶。其二:白梅王冕冰雪林中著此身,不与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问: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达方法?答:托物言志,借白梅不与凡桃俗李争高低的高洁品格抒怀写志,袒露了自己的襟怀表达了自己的节操与抱负。(三)、运用典故法用典又叫用事,也可理解为借古讽今,多是作者将具有警策作用的神话传说、古人古事、名言警句等运用到自己的诗歌中,推陈出新,表达对世事、世人的看法。即我们平常所说的“旧瓶装新酒”,自然别有一番滋味。试举一例: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念往昔,豪华竞逐。叹门外楼头①,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皆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②。问:这首词主要运用了何种艺术手法?答:运用典故法。①中“门外楼头”语出杜牧《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说的是隋大将韩擒虎已带兵来到金陵朱雀门外,陈后主跟他的宠妃张丽华还在结绮阁寻欢作乐。②中《后庭》遗曲指陈后主所作《玉树后庭花》歌,后人都视为亡国之音;“至今商女,时时尤唱,《后庭》遗曲”则同时化用了唐朝杜牧《泊秦淮》中“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句子。(四)、比兴手法比兴手法最早在《诗经》中运用较为普遍。“比者,以此物比彼物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比喻、比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平常所说的起兴、兴喻。试举一例:喜外弟卢纶见宿司空曙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平生自有分,况有蔡家亲。注:晋人羊祜为蔡邕外孙,故称表亲为“蔡家亲”问:这首诗的颔联“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运用了什么手法?答:比兴兼用的手法,用风雨中飘摇的黄叶树比喻孤灯下凄凉的白头人,烘托了悲凉的气氛。作者先写“黄叶树”以引出下文的“白头人”,是为“兴”。(五)、虚实相生法虚实相生也叫虚实结合、以实写虚、以虚衬实、景随情迁、情随景生等。“实”就是眼前的景物,“虚”就是想象的景物。因此,虚实相生亦可列为浪漫想象。试举一例:塞上听吹笛高适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问:有人认为,第三句诗拆用《梅花落》曲名,在手法上使全诗意境丰盈,你认为是这样的么?为什么?答:是,“梅花落”的拆用,构成一种虚景,仿佛风吹的笛声化作满地落花。景象虚实相生,视听相通,与雪净月明的实景相配,构成美妙阔远的意境,使一种思乡之情感而不伤。(六)、对比法对比又叫正反对比,作者往往将两种截然相反的事物对照列举而出,以使读者在鲜明而强烈的比较中体味到含蓄深刻的寓意。试举一例:观祈雨李约桑条无叶土生烟,萧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问:本诗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突出特点?答:运用了正反对比的手法。百姓以“萧管”迎龙祈雨与朱门恐春雨潮湿“管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深刻含蓄,讽刺性强。(七)、衬托法衬托也叫烘托、烘云托月、侧面描写,也就是平常所说的渲染。作者不惜笔墨对描写对象周围的自然景物大事铺排渲染,让读者在浓烈的自然景物中或倾听历史的回音,或感受作者自己的情境。试举一例:楚城陆游江上荒城猿鸟悲,隔江便是屈原祠。一百五十年间事,只有滩声似旧时。问: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答:侧面烘托手法。作者用江上的荒城,猿鸟的悲啼,以及亘古不变的滩声烘托了屈原这个历史人物的悲哀命运。(八)、以小景写大景法以小景写大景就是通常说的以小见大。作者通过对景物局部的刻画雕琢使读者明显感受到景物的整体。试举一例:游园不值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问:本诗使用的艺术手法主要是什么?答:以小景写大景法。作者先概括大地“春色”于一“园”,强调“春色”不但“满园”,而且满到“关不住”的程度。用“关不住”一呼,再用“出墙来”一应,把“一枝红杏”写得无比鲜活,使读者由一枝红杏而阅尽人间春色(九)、互文古汉语中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为了达到文字简洁、含蓄凝练的要求,让两个事物在上下文只出现一个而省略另一个,即所谓“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使其“互文见义”。例如“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古诗十九首》)意思是:迢迢皎皎牵牛星,迢迢皎皎河汉女。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上逢李龟年》)意思是:(当年我)常在岐王与崔九的住宅里见到你并听到你的歌声。并非在岐王宅只见人而不闻歌;也并非在崔九堂只闻歌而不见人。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当窗理云鬓,对镜贴黄花。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汉乐府《木兰诗》)三句的意思是:开我东、西阁的门,坐我东、西阁里的床。对着窗户照着镜子梳理云鬓并贴上黄花。雄兔和雌兔脚都扑朔,眼都迷离。不是开东门坐西床;不是理云鬓只当窗而不对镜,贴黄花只对镜而不当窗;也不是兔子“脚扑朔者为雄,眼迷离者为雌”。主人下马客在船(白居易《琵琶行》)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秦”与“汉”互补见义。即明月仍是秦汉时的明月,山关仍是秦汉时的山关,并非明月属秦关属汉。宣城见杜鹃花李白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问:诗中前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答:互文(十)、落笔他方(或从对方落笔)意在笔先、主客移位的写法,诗人撇开自己,从对方入手,想象故乡亲人思念千里之外的自己的情景,反衬出自己冬至夜思念亲人之苦。这就给读者留下了驰骋想象的广阔天地。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问:诗歌最后两句在表达技巧方面有何特点?答:三、四两句正面写想家,其异于常人之处在于:不是直接写自己如何想念家里人,而是换一种角度,把自己的思念转化成对方的思念,极写家里人如何想念自己,这样写,不仅回应了上文“抱膝灯前影伴身”,诗人坐了多久,想了多久,诗中一字未提,而是通过第三句作了暗示:“想得家中夜深坐”,不是说明诗人自己也已“坐”到深夜了吗?用这种翻进一层的艺术手法,使思念之情加倍托出,至于家中人“说着”什么?未做进一步阐发,给读者又留下了想象的余地。反映了游子对家人的思念。(十一)、白描:对描写对象用最简练的笔墨粗线条勾勒,不加渲染烘托的写作方法。(一)画面描绘“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请用自己的话描绘的画面。【提问变体】B1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景+境+情)①◆抓住意象——忠于原诗,细致描摹主要景物。→日暮、征帆、天涯;泊、望、断②◆联想想象——语言优美联想:运用空间思维在头脑中形成画面;想象:为某个意象填补空白(声音、色彩、状态、情态;听觉、视觉、触觉)。→落日什么颜色?征帆什么样子?怎样望的?望见了什么?调动视觉、听觉。金黄的落日余晖、孤单远行的小船渐去渐远、抬眼向天的尽头望去、滔滔流水,滚滚东逝③◆构成画面——组合意象,以“意”相连,如做粘贴画,合理布置。④◆概括意境特点。孤寂凄凉(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参考答案】:“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太阳将要落山,金黄的落日余晖铺满江面,孤单远行的小船将要停泊在何处?抬眼向天的尽头望去,滔滔流水,滚滚东逝,绵绵不绝,孤帆渐去渐远……这孤寂凄凉的情景,真让人肝肠寸断,忧伤至极!(二)主旨理解送杜十四之江南孟浩然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注释:⑴杜十四:杜晃,排行第十四。之,往。⑵征帆:指远行的船。帆:帆船。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提问方式】A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心情?【提问变体】B1、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一般在主旨句中)内容?B2、这句话(一般是主旨句),运用什么手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趣?【答题技巧】①◆借助诗题,辨明类别——标题、注解小序、题干提示。→送杜十四之江南→送别诗②◆抓住诗眼——关键字、词、句。最后一两句→表达感情的→断人肠→肝肠寸断,忧伤至极【答题格式】A抒发了因____而_____的思想感情。B描写了/刻画了_________景色/人物形象等,运用了____手法,抒发了____思想感情。【参考答案】与友人依依惜别的悲痛之情/因与友人分别而产生的不舍、悲痛之情。(三)品味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诗词中经过锤炼的字的妙处。常见的提问方式是:某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或: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或:某句诗中你认为哪一个字应该重读?为什么?品味炼字题型,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须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及表现手法等来分析。(1)动词: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注意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例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2)修饰语:大部分为形容词,它在诗词鉴赏中也是关注的重点对象。例如: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一个“孤”字,写尽边塞之荒凉,朝廷对边关将士的不关心,深达人心。(3)特殊词:在诗文中,有一些词本身与众不同,读者能很快找到它们:①叠词: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例如: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青青”不仅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而且突出了杨柳青翠嫩绿的情态。②表颜色的词: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欣赏时,抓住表现色彩的字眼,体会诗歌的浓郁的画意与鲜明的节奏。例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感、节奏感。③虚词:在古典诗词中,虚词的锤炼恰到好处时,可以获得疏通文气,开合呼应,悠扬婉转,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等美学效果。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若去掉“与”、“共”二字就会大为减色。【例题解析1】雨过山村[唐]王建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问题:古典诗词讲究炼字,末句中的“闲”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解析:“闲”字面应为“清闲、闲适”的意思,但不能孤立的分析这个词的作用。按应对策略所述,要结合全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去回答,通过第三句可以看出,这首诗描绘的是妇姑浴蚕的劳动生活情景,事实上没有一个人闲着,是栀子花“闲着”,用了反衬、拟人的手法。【例题解析2】湖上徐元杰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萧鼓几船归。①全诗写出游人怎样的心情?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