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教育学院外文系赴江津区“关爱留守儿童,共建和谐新农村”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方案一、活动背景为了响应上级团组织关于暑期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让青年大学生广泛接触社会,了解基层、服务基层。近年以来,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逐渐深入人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构想也逐渐得到了贯彻和落实,而重庆作为城乡统筹实验区,正在积极探索和实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农村的发展格外重视。而与此同时,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和心理问题也突显出来,他们与自己父母相伴的时间微乎其微,缺乏父母的关爱以及跟他人的沟通,他们大多有厌学的现象及心理问题。我们将切实本着“给贫困地区人民带去先进科技知识,给农民工子女带去阳光和温暖,并使自己得到人生意义”的信念,将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的宣扬落到实处。我们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引起全社会更加关注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及身心健康,推动和谐新农村的建设。二、活动目的通过开展“三下乡”活动,让我们进一步体会到关爱农民工子女的重要性,开拓农民工子女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第二课堂内容。培养青少年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进一步激发他们成长进步,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实现全面发展。对于当地农民工子女,通过我们的活动,能使其在思想、意识、知识等方面有所改善,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对生活更充满信心。对于我们自己,其一,可以尽一份当代大学生对祖国和社会应尽的责任;其二,可以把书本的知识结合到实践中去;其三,可以感受到地区之间的差距,感受到人生的意义,使自己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三、开展时间:2010年7月12日至7月17日四、活动地点:重庆市江津区吴滩镇五、合作单位:重庆市江津区吴滩镇政府六、领导小组:顾问:张泽健、唐君国、张廷义组长:朱丽静副组长(执行组长):贺方成成员:刘琳、谭力嘉、杨丽、赵映、代孟娇、杨宏强、钟宛池、唐旖等七、活动流程与安排第一阶段:酝酿初步方案,前期工作准备(1)6月28日至6月30日,“三下乡”活动主要负责人与重庆市江津县石门镇政府联系并磋商有关事宜。(2)6月30日至7月1日,组建实践服务团,并做好动员工作,使广大团员进一步了解开展活动的目的、意义、内容和具体要求。(3)7月1日至7月3日,协调分配工作,并抓好组织、宣传、培训、指导和考核等工作。由指导老师亲临指导,总组长与各分组组长相互配合协调,做好分工规划,强调纪律与质量,做到层层部署,层层落实,为本次“三下乡”活动深入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4)7月4日至7月6日,与学校办好相关的手续和做好“三下乡”服务队的服装、队旗、学生证、工作证件、传单、横幅、调查问卷,采购必要物资,做好后勤准备工作。(5)7月10日全体成员在学校集合,直接乘车到达目的地,安排食宿。(6)7月10日下午,与当地协调人取得联系,并召开实践团工作协调会,系统布置实践活动期间的工作。第二阶段:爱心支教(1)7月13日上午9点开展启动仪式,邀请领导讲话,对本次活动给予鼓励与支持,并提出要求与希望,下午进行问卷调查。(2)7月14日上午9点支教组成员到吴滩小学进行支教,主要以英语教学为主,开展兴趣培养(简单英语儿童歌曲,体育,舞蹈兴趣培养),目的在于丰富提高农民工子女的文化生活,同时调查组成员对当地居民开展留守儿童生活学习环境问卷调查。(3)7月14日下午2点到在吴滩小学集合,进行“一对几”分工,即三下乡成员每人分带相应数量的农民工子女开展文体活动,要求每个成员所带队都有所特色,于下午进行文体竞赛。第三阶段:亲情陪伴(1)7月15日上午9点在吴滩小学集合,组织深入农村体验生活。三下乡成员分别到对应的农民工子女家,进行家访,深入了解其生活环境,并进行义务劳动,更进一步融入农民工子女的生活,帮助他们塑造正确的家庭观、生活观。(2)7月17日做汇报演出,然后对活动材料进行整理,对活动后期总结、报道、材料汇编等工作进行安排布置,带领团员返回学校,宣布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结束。八、安全措施:(1)工作再动员:强调社会实践中的注意事项,特别是安全注意事项及落实具体的安全防护措施;(2)系社会实践团队的安全工作由带队教师负责;(3)各分团(小分队)的安全工作由各小组长负责。九、实践活动所需物资准备(1)他备:DVD、电脑、电视机、话筒、音响、课桌椅子若干(根据学生情况定)、黑板(白板)、粉笔(记号笔)。(2)自备:有关课程、游戏的相关用品、心理问卷调查、奖品(糖、文具等)。十、经费预算:总共约5000元。外国语言文学系团总支2010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