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纪守法,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师德讲座主讲人:古镇新徽学校成婷加强师德师风教育的必要性、重要性•西乡塘区教育局2013年下半年工作计划里,在工作措施第四项“强化队伍建设,确保中心工作的落实”中指出要立足教育现代化,建设一支现代化的教师队伍。如何建设现代化的教师队伍呢?有7个措施,第二个就是要开展“遵纪守法、加强师德师风教育”等专题教育活动。今天我们进行的讲座就是师德师风教育。教师的日常工作既平凡又不平凡,教师不是雕塑家,却塑造着世界上最珍贵的艺术品。广大教师应当成为善良的使者,挚爱的化身,做品格优秀、业务精良、职业道德高尚的教育工作者。前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到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调研时的讲话为什么要加强师德学习从称呼中看教师的社会功能与要求:老师-最广泛流行的称谓蜡烛-最温馨妥当的称谓先生-最历史悠长的称谓春雨-最生动贴切的称谓园丁-最质朴无华的称谓人梯-最直接现实的称谓慈母-最真情感人的称谓孺子牛-最恰当逼真的称谓春蚕-最纯真形象的称谓人类灵魂工程师-最富含哲理和诗意的称谓为什么要加强师德学习内容要点师德的内容师德的现状师德的践行师德的提升一、师德的内容(一)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师”?“师”有下面的一些含义:1、称某些传授知识技术的人:教师/师傅/导师。2、学习的榜样,借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3、掌握专门学术或技艺的人:工程师/技师/医师。4、对和尚的尊称:法师/禅师。5、指由师徒关系产生的:师母/师弟/师兄/师姐/师妹。6、仿效;学习师的含义中包含的元素:受尊重的做表率的有能力的(二)什么是“德”?“德”主要是有下面的两种含义:1、道德;品行;政治品质。2、恩惠。我们一般所说的德,主要是指内心的情感或者信念。用于人伦,则指人的本性、品德。“德”的本意就是恪守道德规范者的“操守”与“品行”。德,又叫做德行。据《周礼地官》解释:德行,内外之称,在心为德,施之为行。德高则望重,行端令人敬。一、师德的内容(三)什么是师德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每个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一、师德的内容一、师德的内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爱学生爱国守法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爱岗敬业教育部2008年修订一、遵规守纪,依法执教。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履行教师聘约,执行教学计划,按照《教师法》赋予中小学教师的权利和义务教书育人,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二、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爱教育、热爱学校,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遵循教育规律,尽职尽责,与时俱进,不断提升教书育人能力。三、为人师表,言行一致。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上课时关闭传呼机、手机,不在教室吸烟,不酗酒,不欺瞒,不造假,做到率先垂范,身体力行,成为真诚守信的模范。四、勤奋学习,严谨治教。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积极参加继续教育活动,不断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科研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五、廉洁从教,乐于奉献。坚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不良风气影响,不收受学生或家长钱物,不向学生推销商品和教辅资料,不利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一、师德的内容南宁市中小学教师诚信十条一、师德的内容南宁市中小学教师诚信十条六、团结协作,相互尊重。谦虚谨慎,关心集体,团结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促进,不封锁信息资料,不压制诋毁同事,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维护集体荣誉,共创文明教风。七、热爱学生,真情育人。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人格,不按学习成绩对学生排名次、排座次,不讽刺、挖苦、要挟、歧视、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八、尊重家长,真诚服务。主动上门家访,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和联系,正确指导家庭教育,认真听取学生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教育教学工作。九、公正评价,平等待人。作风正派,是非分明,待人接物不以个人好恶和关系亲疏为标准,办事公道,一视同仁,公正评价学生,为学生创设平等的学习和发展空间。十、注重修养,自警自励。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严于律己,不参与校内外违规办班和补课活动,自觉把诚信作为修身立业的根本全力打造,促进人格全面提升。教师的师德现状与困惑1、职业倦怠,固步自封,懒于学习,自甘落伍。2、不尊重学生和家长、侮辱体罚学生。3、职业理想与价值观改变,工作不安心。4、心胸狭小,斤斤计较于个人利益,不善于团结合作。5、热衷于有偿家教、有偿补课、校外兼课和参与开办午托班、补习班等违纪行为。二、师德的现状三、我们如何践行师德勤业----尽责之展现敬业----明责之源泉精业----履责之依托知责任明责任负责任尽责任有人为教师分了五个层次能师:培养能力优秀教师名师:启迪智慧专家级人物我们要做哪个层次的教师呢三、我们如何践行师德庸师:误人子弟巫师:害人子弟经师:传授知识大多数是经师三、我们如何践行师德礼仪,对于个人,是文明与教养的表现;对于社会,是发展与进步的标志;对于民族,是精神风貌的展现。教师礼仪的好与坏,对学生的价值标准、审美标准的形成,有着重要的示范和影响作用。教师礼仪规范基本要求•关心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家长,谦和有礼;•关心同志,真诚坦率;•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举止大方,仪表端庄;•说话和气,语言文明三、我们如何践行师德教师礼仪三、我们如何践行师德一、进出校门礼仪二、教师课堂礼仪三、办公室礼仪四、与学生交往礼仪五、参加学校集会礼仪六、与学生家长交往的礼仪四、师德的提升•我十几年前曾写过一篇德育论文,题目是《心·新·馨》,里面讲的“馨”就是高尚的师德,心、新也讲到师德的修养和提升。•有人说,学生的心田是一块奇怪的土地,你播种思想;它收获行为;你播种行为,它收获习惯;你播种习惯,它收获性格;你播种性格,它收获命运。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应该学会播种。•教师、班主任工作应该具备六心:爱心、热心、细心、耐心、慧心、恒心。六心的种子就是一个真心四、师德的提升师爱-令人崇敬的师德之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四、师德的提升•爱学生——是教师职业之本,陶行知先生倡导“爱满天下”•师爱的特点:教师爱学生是道德情感,是职业之爱,而不是私情之爱,师爱是教师道德情感之本。(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l)师爱是“泛爱”,不是“偏爱”•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一种职业情感,不是个人情感,因此,师爱是“泛爱”,而不是“偏爱”。教师对学生的爱应当是职业的、无私的、公正的,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爱。教师要爱全体学生,而不是一部分学生。教师无论教哪个班级,无论所教的学生是优是劣,都应是一视同仁,待之以爱,不能随教师个人兴趣,利益来选择,否则就不是真正的“师爱”。由于各自不同的个性心理和成长环境,学生出现在教师面前的形象也不同。特别是学生家长的社会地位、身份。职业各不相同,教师应一碗水端平,坚持平等对待的原则,不能因家长的身份、地位左右自己的观点、态度。(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2)师爱是“严爱”,不是“溺爱”•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一种道德情感,不是私人情感。出于教书育人的需要,这种爱应“严慈相济”,就像人们比喻的那样,师爱既有母爱的纯真、慈祥,又有父爱的严格、庄重。这也就决定了师爱应是态度上和蔼、严肃,行动上的严格要求和细心关怀的和谐统一。(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3)师爱既可“育人”,又可“交人”•师爱的职业收获就是育人。通过师爱这个桥梁,师生产生情感的交融、信息的沟通,行动的协同,在师生互爱、互动的交往中,教书育人的任务才有可能完成。但是,师生的职业关系是人与人的关系,双方都是具有情感和意志的人。(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林崇德•因为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因此,师爱就是师魂。”(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严慈相济”,就是严中有爱,爱中有严严而有理严而有度严而有恒严而有方严而有情严中有细(二)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人民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我是老师”,一句普普通通的话,但它掷地有声!•当代教师至少面临三项主要责任:•岗位责任•社会责任•国家责任•人民教师有两层深刻的含义:•第一是为人民服务的教师•第二是让人民满意的教师(三)提升师德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德与能的关系,德能双馨•教育公正与师德的关系•常规管理与教师习惯的关系,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法理情的关系,做到合情、合理、合法师能是师德的支撑•师能-不可获缺的师德支撑•师能要点:•以高度的创造性精神为主要内容的教育能力•通才型的知识广度和知识深度•精湛高超的专业水平与本领•健全、向上的心里素质与良好的行为方式•要提高师能就要—虚心学习、创新学习,终身学习公正与师德•公正-令人信任的师德要素教育公正,则是指教育活动中的公正。其中,教师(泛指教师,教育职员和教学辅助人员)公平合理地对待和评价每一个学生,是教育公正的最基本内容。教育公正•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实践教育公正,至少应把握以下五个方面:•尊重学生人格,是教师公正的前提•体现平等权利,是教师公正的基础•合理进行评价,是教师公正的核心•把握差异原则,是教师公正的升华•倾听学生言说,是教师公正的亮点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习惯•教师的习惯是教师个人的教育生活方式,是教师在教育场景中形成的一种相对固定、相对一致的教育行为方式。一个教师如何面对学生、如何处理教材、如何展开教学过程的各个工作环节、如何处理和同事的关系,都存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当这种行为方式延伸到各种新的教育情境中、延续到各种教育环节中,就变成了一种习惯。当这种行为方式成为一个学校组织大部分教师共有习惯的时候,它就变成了教师一种自在状态的教育生活方式、行为方式,进而成为一种教师文化。教师的不良习惯•当学生犯“错误”的时候,往往习惯于把学生叫到办公室谈话或直接找学生家长;当学生的试卷上出错的时候,习惯于要求学生将错题订正并再做几遍;当拿到一本新教材新课文的时候,习惯于找课文中的知识点并照搬“教参”;在课堂教学中,习惯于面无表情,习惯于不苟言笑,习惯于讲讲讲练练练,习惯于仅仅关注结果而不顾过程,习惯于仅仅布置书面作业;在家长会上,习惯于数落学生的缺点,习惯于只谈学习成绩,习惯于危言耸听,习惯于要求家长给学生施压;在处理与同事的关系上,习惯于单打独斗,习惯于竞争,习惯于对同事横挑鼻子竖挑眼;在处理与学生的关系上,习惯于批评,习惯于罚站;当一种教育改革来临的时候,习惯于质疑,习惯于墨守成规,习惯于以不变应万变;面对教育的困境,习惯于抱怨、伤感、忧愁,习惯于放弃心中的目标、追求、理想,习惯于远离与逃避……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习惯•习惯于欣赏与赞美学生,习惯于尊重与关怀学生,习惯于帮助与激励学生;习惯于与同事相互理解与支持,习惯于与同事交流与合作,习惯于与同事研究与探究;习惯于拓展教材,习惯于引导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基础上尽可能开展探究、体验、交往、实践等学习活动;习惯于多读书、勤思考、善积累、重反思……•有人说,习惯成就人生;也有人说,习惯决定成败。•在教育中人们特别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但一个同等重要的问题被忽略了,那就是教师的习惯养成问题。法、理、情与师德的关系•法律是师德的底线——依法治校、依法执教用法律保护学生,用法律保护自己。•尽量做到合情、合理、合法。•现实中有很多事情:合情不合理、合理不合法,合法不合理、合理不合情。•教学管理中要懂得权衡利弊,掌握分寸。启迪与共勉•中国的成语极富哲理,最后用几句和大家启迪与共勉:•过犹不及欲速则不达•物极必反适可而止•恰如其分恰到好处•科学发展顺其自然做最好的自己,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让师德在教育中闪光!师德讲座主讲人:王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