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概述目标导航1.明确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核心价值。2.理解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内容中蕴含的主要数量关系。3.理解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主要实施途径,掌握各类数学活动设计的步骤程序以及活动组织与实施的要点。第一节幼儿园数学教育的核心价值及其实现幼儿园数学教育为什么而教?教什么?如何教?《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数学认知目标1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3~4岁4~5岁5~6岁1.感知和发现周围物体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对不同的形状感兴趣。2.体验和发现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数。1.在指导下感知和体会有些事物可以用形状来描述。2.在指导下感知和体会有些事物可以用数来描述的,对环境中各种数字的含义有进一步探究的兴趣。1.能发现和体会到按一定规律排列的物体比较整齐、美观。2.能发现生活中许多问题都可以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数学认知目标2感知和理解数、量及数量关系3~4岁4~5岁5~6岁1.能感知和区分物体的大小、多少、高矮等量方面的特点,并能用相应的词表示。2.能通过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3.能手口一致地点数5个以内的物体,并能说出总数,能按数取物。4.能用数词描述事物或动作。如我有4本图书。1.能感知和区分物体的粗细、长短、厚薄、轻重等量方面的特点,并能用相应的词语描述。2.能通过数数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3.能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如5比4多1;2和3合在一起是5。4.会用数词描述事物的顺序和位置。1.初步理解量的相对性。2.借助实际情景和操作(如合并或拿取)理解加和减的实际意义。3.能通过实物操作或其它方法进行10以内的加减运算。4.能用简单的图表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数学认知目标3感知形状与空间关系3~4岁4~5岁5~6岁1.能注意物体较明显的形状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2.能感知物体基本的空间位置与方位,理解上下、前后、里外等方位词。1.能感知物体的形体结构特征,画出或拼搭出该物体的造型。2.能感知和发现常见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并能进行分类。3.能使用上下、前后、里外、中间、旁边等方位词描述物体的位置和运动方向。1.能用常见的几何形体有创意地拼搭和画出物体的造型。2.能按语言指示或根据简单示意图正确取放物品。3.能辨别自己的左右。一、幼儿园数学教育的核心价值:发展幼儿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幼儿园数学教育内容中所蕴含的数量关系是实现幼儿园数学教育的核心价值的有效载体现有幼儿数学教育内容中蕴含着哪些数量关系呢?1和许多(元素与集合)——感知集合;对应关系——比较两组物体数量的相等与不等;大小、多少关系;10以内数中相邻两数的关系(多1少1);等量关系——数、量、形(整体可以分成若干部分,各部分之和等于整体);守恒关系——数、量、形;可逆关系——量排序、数排序、加减;等差关系(双重关系或相对关系)——数、量;互补关系;互换关系;传递关系——数、量;包含关系——分类(小朋友多还是男/女孩子多);函数关系——测量(当整体分成相等的部分时,每份数越小,则份数越多,反之,每份数越大则份数越少,这种份数和每份数之间的关系就是函数关系。)三、让幼儿在动手操作直观材料的过程中主动建构数学概念,是实现幼儿园数学教育的核心价值的有效方法皮亚杰将儿童的经验(知识)分为三种:物理经验数理逻辑经验社会经验数理逻辑经验的获得所依赖的是作用于物体的一系列动作之间的协调,以及对这种动作协调的抽象,皮亚杰称之为“反省的抽象”。儿童的思维起源于动作。抽象水平的逻辑来自于对动作水平的逻辑的概括和内化。学前儿童需要在动作的水平上即通过操作活动来学习数学。第二节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实施途径幼儿园数学教育的途径可以分为两大类:1.专门的数学教育活动,包括教师预定的数学教学活动、幼儿自主选择的数学活动(通常是区角活动);2.渗透的数学教育活动,包括日常生活中的数学活动、主题及其他各领域教育中的数学活动、游戏活动中的数学活动等。幼儿园数学教育途径专门的数学教育活动渗透的数学教育活动日常生活中的数学活动主题中的数学活动其他各领域教育中的数学活动游戏活动中的数学活动教师预定的数学教学活动幼儿自主选择的数学活动一、专门的数学教育活动专门的数学教育活动,是指教师为幼儿组织或安排的专项数学活动。在这类活动中,儿童接触的是以数学为主要内容的材料和环境。(一)教师预定的数学教学活动教师预定的数学活动是指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全班或小组幼儿,幼儿通过自身参与活动,学习与掌握初步数概念并发展思维能力的一种专项数学活动。1.数学教学活动的设计数学教学活动设计一般包括:活动名称、设计意图、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的重点难点、活动过程、活动延伸和活动评价(或反思)等几个部分。(1)活动名称。活动名称应该标明适用的年龄班。活动名称一般有两种取法:一是按数学活动的要求,用数学术语定名称。二是按活动内容或选用的材料,用生活化的语言定名称。(2)设计意图。主要阐明儿童的已有相关经验、兴趣与需要,设计活动的理论依据等。(3)活动目标。指数学活动所要达到的具体教育效果。活动目标应包括学习内容的要求和幼儿行为的养成要求。活动目标中关于学习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知识概念的学习;认知能力的学习;操作技能的学习;兴趣、态度和行为习惯的养成。行为的养成要求应与学习和运用某种内容相联系(如主动参与活动,养成遵守游戏规则的好习惯)。常见的教学活动目标表述方式有两种:一是教师作为行为主体,用教师所做的事来表述。如“使幼儿……”、“启发幼儿……”、“引导幼儿……”;二是幼儿作为行为主体,用幼儿的行为变化来表述。如“会……”、“体验……”等。(4)活动准备。数学教学活动的准备一般包括三个方面:学习内容的选择幼儿的经验准备数学教学活动所需教具、学具和环境创设等方面的准备(5)活动的重点难点。根据幼儿数概念认知特点和教学内容的特点确定。(6)活动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部分:活动导入:介绍活动内容和要求。教师可通过引导幼儿观察材料、配合提问、介绍活动内容和要求。活动进程:幼儿可分组进行不同的操作活动,也可集体进行统一的操作活动。活动结束:教师可请部分幼儿讲述自己的活动过程和结果,并引导幼儿进行讨论,对他们的进步给予表扬和鼓励,也可由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讨论。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教师应从幼儿熟悉的、日常的生活和游戏中经常遇到和产生的问题情境入手,运用各种方式、方法激发幼儿内在的学习动机。2.在幼儿操作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其充分地尝试和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并感受和发现其中的数量关系。在幼儿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细致地观察,了解幼儿活动的过程和活动特点,必要时应给予幼儿鼓励和指导。3.对于幼儿在生活中获得的经验,教师应帮助他们归纳、整理,并可通过提问,组织幼儿讨论,使幼儿获得的零散、点滴的经验得到及时整理,使其系统化。(7)活动延伸。即这一活动与下一个教学活动之间的联系,或者这一活动与区角活动、日常生活以及其他领域活动之间的关系。(8)活动评价(或反思)。一般在活动实施后进行。对活动设计的适宜性以及幼儿参与活动的情绪态度与效果进行评价。2.数学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主要是集体活动形式(小组活动仍然属于集体活动形式,只是人数相对全班幼儿较少)。集体教学活动是指教师直接组织和指导全班幼儿进行学习的活动形式。集体教学活动的特点及其对幼儿发展的意义:1.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向幼儿提供的学习经验是经过教师精心选择的。2.集体教学活动有利于教师对幼儿学习进行直接指导。围绕同一内容展开的集体教学活动,有利于教师与幼儿之间、幼儿相互之间的交流互动,引导和帮助幼儿整理、归纳所获得的一些零散的、片断的、感性的学习经验,使其建构一些初级的概念,形成一定的认知结构,并促进其思维能力的发展。3.集体教学活动为全体幼儿的共同发展提供了条件,它保证了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活动,获得发展。4.集体活动形式也有利于幼儿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影响。集体教学活动的弊端:幼儿的主体性受到限制,容易导致幼儿被动学习;难以照顾个体差异,不能满足所有幼儿的需要。在幼儿园数学教育中集体教学活动可用于以下情况:1.有些数学知识、技能需要教师示范、讲解、指导幼儿学习。例如,教幼儿手口一致地点数并说出总数,就需要教师的正确示范与讲解。2.对于一些新的数学活动或游戏的规则或玩法,教师需要在集体中讲解、演示,让幼儿明确在活动时需要做什么,怎样去做。3.幼儿园数学教育内容中所蕴含的数量关系,对于幼儿来说是难以独自发现和感知的,需要教师结合幼儿生活中的经验或设计一定情景,引导幼儿观察、讨论,使他们对这些数量关系有所感知和体验。(二)幼儿自主选择的数学活动:非正式的数学活动幼儿自主选择的数学活动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幼儿独立选择活动内容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活动形式。一般是在为幼儿创设的数学区角进行。幼儿自主选择的数学活动的特点具有几个明显的特征:1.是幼儿的自选活动,可满足幼儿个别化的需要。2.是幼儿的自主活动,幼儿可以在生动活泼、主动愉快的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学习。3.多为小组活动,为幼儿提供更多自由交往和自我表现的机会。幼儿自主选择的数学活动对幼儿具有独特的发展价值:1.有利于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满足幼儿求知探索、主动探究的欲望;2.能兼顾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的不同发展需要。适合不同水平的幼儿参与不同的活动或同一种活动体现不同层次的操作,使每一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收获和提高;3.有利于发挥幼儿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发展幼儿的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儿童乐于动手动脑的好习惯;4.有利于加强儿童之间的交往、合作与学习,促进儿社会性的发展。在幼儿自主选择的数学活动中,要注意:1.教师应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提供丰富多样的数学活动材料,给予幼儿充分的活动时间和空间,引发儿童自发、自主、自由地进行数学活动,从而获得大量的数学感性经验。2.教师应与幼儿一起制订区角活动的要求和规则,引导幼儿在自由选择的同时,建立必要的规则意识。3.教师应充分观察研究幼儿的发展状况,尽可能照顾幼儿的个体差异,为幼儿提供多样化的选择。4.教师应注意观察、了解幼儿的活动情况,并给予有针对性的、必要的指导。二、渗透的数学教育活动渗透的数学教育活动,指专门的数学教育活动以外的,渗透于幼儿园日常生活中的数学活动、主题及其他各领域教育中的渗透、游戏活动中的数学教育活动。(一)日常生活中的数学教育渗透(二)主题及其他各科教育活动中的数学教育渗透1.主题活动中的数学教育主题活动中的数学教育活动的设计可遵循以下步骤:(1)分析主题活动所蕴含的数学概念,判断该主题能为幼儿提供何种数学学习经验。(2)了解幼儿数概念的发展水平、本班幼儿已有数学经验以及他们的兴趣和需要,根据幼儿园课程计划中数学认知方面的目标及各年龄的具体要求,选择和确定可以设计哪些数学教育活动。教师在组织主题活动中的数学教育活动时要注意:(1)主题活动中数学教育内容的整合应该是自然地渗透其中,不可牵强附会。(2)主题活动中数学教育内容的整合是通过专门的数学教学活动、区角活动、日常生活以及其他相关教学活动等多种教育形式实现的。(3)教师应关注和支持幼儿在主题活动中生成的一些与数学有关的活动。2.其他领域教育活动中的数学教育语言活动中的数学教育美术活动中的数学教育体育活动中的数学教育。。。。。。(三)游戏中的数学教育游戏中的数学教育,是指运用游戏形式,向幼儿进行数学教育活动过程。建构游戏中的数学教育角色游戏中的数学教育沙水游戏中的数学教育思考与练习1.幼儿园数学教育的核心价值是什么?如何实现?2.举例说明如何将数学教育渗透在幼儿园一日生活、其他领域教育活动和游戏中。3.试析专门的数学教育活动与渗透的数学教育活动之间的区别和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