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东南亚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世界经济地理第四章亚洲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主讲:王晓玲第三节东南亚概述区域范围和地理位置(南洋):由中南半岛及其南端的马来半岛和马来群岛组成。共包括11个国家和地区。地理位置成为近代海空运输的一个枢纽,海空运输的枢纽与英吉利海峡并列的最繁忙的海上通道。新加坡被称为“东方十字路口”发展特点1、历史:开发晚,纪元开始,受印度、中国以及后来的伊斯兰文化的影响。柬埔寨、越南等曾为繁荣的封建国家世界经济地理第四章亚洲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主讲:王晓玲世界经济地理第四章亚洲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主讲:王晓玲世界经济地理第四章亚洲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主讲:王晓玲16世纪殖民时代开始,西方殖民者进入西班牙——菲律宾英国——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文莱法国——越南、老挝、柬埔寨荷兰、葡萄牙——印度尼西亚、东帝汶原始经济:以经济作物为主的封建自然经济形式*殖民时代:主要生产以自然资源为特长的“热带经济”。呈一种单一的种植制度。如:缅甸、泰国、越南和柬埔寨为稻米经济;马来西亚西部(西部)为橡胶经济;这种单一的结构成为国际分工的一部分,定位是为西方工业国家提供初级产品。世界经济地理第四章亚洲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主讲:王晓玲稻米的出口占全球的80%,天然橡胶产量占87%,马尼拉麻(蕉麻)、木棉、胡椒、金鸡纳占95-99%,椰子产量和锡也占大部分,木材、烟草、糖等在世界也很有地位。几乎没有什么工业基础。结果:对世界市场有很强的依赖性。也可以说,在世界经济地理中地位很高。*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改变经济结构单一的现状。2.特色经济*三大三角洲:伊洛瓦底河、湄公河三角洲、昭皮耶河(湄南河)垦殖农业—稻米出口。*马来西亚半岛:天然橡胶和锡矿开采,被称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胶锡地带”*新加坡航运枢纽和贸易中转地的发展*印度尼西亚等的石油世界经济地理第四章亚洲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主讲:王晓玲人口古代,人口稀少,近代人口增长迅速,1850-1998世界人口增长三倍,这里增长九倍人口增长快的原因*外来移民: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初,资源的大量开发需要劳动力,中国移民为第一,其次是南亚各国。近百年,东南亚一直是世界上华人和华侨最集中的地方。占世界华人和华侨的90%。以新加坡最高,占该国人口的76%;在马来西亚和文莱分别占1/3和1/5。*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持续偏高世界经济地理第四章亚洲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主讲:王晓玲人口分布1、主要集中在特色经济地带,如三大三角洲总面积占东南亚面积的3%,人口占23%和14%;马来半岛上的“胶锡地带”、缅甸中部平原及越南沿海平原人口也比较稠密。相反,邻近赤道的一些岛屿,及中南半岛内地的山区,人口密度很低。城市人口增长迅速大城市畸形膨胀是近年来东南亚人口发展的另一特点。主要集中在雅加达、马尼拉、曼谷、仰光,城市差距扩大。世界经济地理第四章亚洲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主讲:王晓玲经济发展和主要产业部门经济发展特点:改变单一结构的途径(1)改善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制造业:从劳动密集、资金周转快的轻纺工业和装配型工业入手。(2)保持原有的传统部门,保持已有优势,实行渐进式的改进(3)实行对外开放,参与国际分工,主要实行出口导向战略世界经济地理第四章亚洲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主讲:王晓玲(4)成果60—70年代,经济起飞和快速发展阶段。新加坡GDP1980年比1960年增长2.5倍,泰国和马来西亚增长约1.5倍。80年代以来,新、马、泰、印尼等国大力吸引外资。为什么?国民经济结构的改善:第一产业显著降低,第二产业比例上升;同时,出口额中,初级产品占30%,马来西亚的锡在贸易中的比例很低,橡胶仅占4%;与之相反的半导体和家用电器的出口已居世界前列。世界经济地理第四章亚洲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主讲:王晓玲二、问题*基础设施不足*基础工业薄弱*资金和技术过于依赖国外*生态环境恶化*地区差距(尤其是城乡差距)扩大*重工业、轻农业,粮食越来越成为薄弱环节*工业技术层次不高,各国产业结构趋同,出口竞争加剧。*———1997年金融危机。原因:泡沫成分太多,深层次的结构问题,缺乏有效的金融监管。世界经济地理第四章亚洲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主讲:王晓玲三、措施新加坡:“信息科技计划”和“智能岛”建设马来西亚:“多媒体超级走廊”,走以科技促经济的道路泰国:重视“以人为本”的发展道路。世界经济地理第四章亚洲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主讲:王晓玲四、产业特点第一产业目前,东南亚国家的农业人口仍占25—70%。经济发展快的国家农业占10—20%;落后国家,如老挝、缅甸为50—60%。出口产品中,提供世界1∕2到1∕3的稻米,橡胶、油棕和椰干的90%,胡椒的60%。缅甸农林产品占80%,越南占半数,马泰菲印15—25%,印尼、马来、泰国农林产品出口为亚洲前三位,居世界前10名。世界经济地理第四章亚洲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主讲:王晓玲特点有迁移农业、水田农业和庄园农业三种方式。前者即原始的刀耕火种方式;水田农业为小农经济;庄园农业殖民地的产物,为先进的农业方式。种植业为主,占农业比重达70—80%;畜牧业薄弱,仅为1∕4(越南),1∕5(泰国),1∕7(缅甸),1∕10(印度尼西亚)。稻米、橡胶地位突出。泰国推进农业多样化,玉米、甘蔗和木薯分别增长几十倍和上百倍,出口值与稻米相当;马来西亚执行“四加一”,即橡胶、油棕、可可、椰子加稻谷的政策。40年来,橡胶增加1倍,油棕产品增加100多倍,可可增加近200倍。世界经济地理第四章亚洲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主讲:王晓玲林业生产具有世界意义:森林覆盖率为54%;二战前,缅甸、泰国为世界主要柚木出口国,各国的木材工业都很发达。问题:过量采伐,营林甚少,而且90%用作薪柴,10%为工业用木材,迁移农业的破坏。如泰国森林覆盖率有62%减至27%。世界经济地理第四章亚洲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主讲:王晓玲稻谷与橡胶稻谷是东南亚农业的核心,由于东南亚的自然条件,种植稻谷十分有利;且有种植经验。近几十年,由于农业结构多样化,稻米生产的相对地位有所下降,但仍为全区农业生产的核心。东南亚稻谷经历了两个阶段:通过扩大耕地面积提高产量;提高单位面积产量。除新加坡外,本区大量出口稻米的国家有:缅甸、泰国、越南。其他国家(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虽也重视稻谷生产,但目前仍需进口。世界经济地理第四章亚洲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主讲:王晓玲稻谷与橡胶橡胶,从生产结构看,在东南亚的热带经济作物中占绝对优势地位,是殖民时期的马来西亚、泰国、缅甸、柬埔寨、越南等国除粮食外最基本的出口作物;印尼和菲律宾发展的经济作物种类较多,有咖啡、香料、烟草、甘蔗、椰子等。从生产布局看,主要集中在以下特点地区:最有利的自然条件有利的地理位置可供开垦的大片土地充足的劳动力世界经济地理第四章亚洲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主讲:王晓玲东南亚的经济作物出口中居前三位的是橡胶、油棕、椰子;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和菲律宾是经济作物出口额最多的国家。东南亚发展橡胶种植的条件:(1)充足廉价的劳动力(2)水陆交通便捷,基础设施齐全(3)政局较稳定世界三大橡胶生产国:泰国、印尼、马来亚。马来亚是东南亚橡胶的生产中心。泰国在1991年,产量跃居首位,主要集中在克拉地峡以南。印尼95年产量居第二位,主要集中在苏门答腊岛。世界经济地理第四章亚洲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主讲:王晓玲油棕:原产于西非印尼和马来亚在以战后开始商业性种植,逐步成为世界上油棕产品的重要产地。马来西亚居世界油棕出口的首位,其次是印尼。椰子菲律宾椰子出口量居世界首位;印尼椰子产量居世界首位,主要供本国消费。世界经济地理第四章亚洲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主讲:王晓玲工矿业资源:石油、锡产品:矿产品的出口额普遍超过农业。石油主要集中于印尼、马来和文莱,与西亚相比,规模小。一半为海上油田,不容易开采,成本高制造业发展快,分别都由9%提高到22%,24%和28%以上。而缅甸1960年代制造业为12%,1990年代下降为7%制造业内部比例:缅甸轻纺工业比重大,碾米占总产值的30%;菲律宾和印尼食品、纺织和服装占制造业的50%和40%。与此相反的是新加坡,已由轻工业转为重工业,炼油、石化、造船、电子成为支柱产业;泰国电子工业占制造业的40%以上,已成为日本电子产品的真正产地。世界经济地理第四章亚洲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主讲:王晓玲阶段20世纪50-60年代,进口替代,主要是消费品替代进口,发展了面向国内市场的中小型工业20世纪70年代,出口导向(国内市场饱和,国际产业结构大调整),接收劳动密集型产业。自由贸易区等的政策扶持。20世纪80-90年代,吸引外资,加大工业的技术含量,制造业的规模和档次都有长足的提高。在地区布局上,制造业分布非常集中,曼谷和老挝制造业都占全国的3/4,河内、胡志明市占全国的大部分,大马尼拉区占全国的60%。这些国家都面临着需要分散工业布局的问题。世界经济地理第四章亚洲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主讲:王晓玲区域经济合作与经济发展模式——1967年建立的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实施外向型市场经济与国家干预相结合的经济发展模式1、大力发展制造业,加速工业化——新兴工业化国家2、扩大农矿优势产品的生产和出口3、实行对外开放成效:一方面创造了东南亚经济高速增长的奇迹,另一方面使东南亚的经济结构得到了很大改善。世界经济地理第四章亚洲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主讲:王晓玲地域差异明显的两大地理单元(以克拉地峡为界)中南半岛区(N)马来半岛区—群岛区(S)比较项目国家范围越、老、缅、泰、柬新、马、印尼、菲、文、东帝汶地形特征比较稳定活跃,多火山地震地质构造山川纵列,犹如掌状地形破碎,岛屿众多气候特征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森林及生物多样性丰富丰富矿产资源锡矿(马)、油气(印尼、马、文)较贫乏世界经济地理第四章亚洲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主讲:王晓玲中南半岛区(N)马来半岛区—群岛区(S)比较项目人口增长快(移民、自然增长),集中于平原、三角洲及大城市宗教汉藏-南亚语系南岛(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语言佛教为主(尤泰国)伊斯兰教为主(菲-天主教)经济特征稻米种植-泰缅越柬橡胶、油棕、椰子地位突出采矿业薄弱,制造业刚起步马来亚、爪哇岛和苏门答腊、吕宋岛地位突出大河三角洲是各国的精华之地发展较慢,水平较低发展较快,水平较高水田农业种植园农业采矿业地位重要,制造业较发达世界经济地理第四章亚洲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主讲:王晓玲世界经济地理第四章亚洲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主讲:王晓玲马来亚,位于马来半岛上,是世界著名的“胶锡地带”,五大工业中心:吉隆坡(电子、汽车、轻工业),怡保(电子)、槟城(电子)、马六甲(电子、石油化工)新山(电子、轻工业)吕宋岛:位于菲律宾北部,国家的政治、经济中心世界经济地理第四章亚洲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主讲:王晓玲世界经济地理第四章亚洲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主讲:王晓玲各国经济类型差异1、成熟型新兴工业化国家——新加坡2007年,工业产值/GDP31%2、成长型新兴工业化国家——马、泰、印尼、菲2003年,制造业/GDP分别为34.5%、32%、26.6%、24.8%3、欠发达的农业国家——越、老、柬、缅除越南已进入工业化初期阶段外,大都以农业经济占主导,工业化才刚开始,处于产品的初级加工阶段。如2003年,缅甸制造业/GDP的比重仅为10%。世界经济地理第四章亚洲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主讲:王晓玲•正式名称:印度尼西亚共和国•人口:20790万•首都:雅加达•官方语言:印尼语•货币:印度尼西亚盾•面积:1904443平方千米•国庆日:8月17日宗教:伊斯兰教世界经济地理第四章亚洲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主讲:王晓玲印度尼西亚地理位置位于亚洲东南部,地跨赤道,位于北纬10度至南纬10度之间,其70%以上领地位于南半球,因此是亚洲唯一一个南半球国家。是东南亚最大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由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17508个大小岛屿组成,其中约6000个有人居住,印尼

1 / 5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