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条款内容(评价要素——执行部门应书面回答事项)公司制度名称及条文序号公司制度相应内容公司实际管理方法目前实际缺陷简述主要责任部门是否有目标是否有执行是否有效果是否有落实第三条内控责任主体是否建立了由公司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内控制度。风险管理制度董事会办公室第三条内部控制目标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风险管理制度董事会办公室第四条内部控制原则全面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制衡性原则;适应性原则;成本效益原则风险管理制度董事会办公室第五条内部控制要素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风险管理制度董事会办公室第六条内控制度建设公司应当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本规范及其配套办法,制定本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并组织实施。风险管理制度董事会办公室第七条IT内部控制企业应当运用信息技术加强内部控制,建立与经营管理相适应的信息系统,促进内部控制流程与信息系统的有机结合,实现对业务和事项的自动控制,减少或消除人为操信息技术部第八条激励约束机制企业应当建立内部控制实施的激励约束机制,将各责任单位和全体员工实施内部控制的情况纳入绩效考评体系,促进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人力资源部公司章程内容公司章董事会办公室公司治理结构董事会办公室三会议事规则议事规董事会办公室股东表决权股东会依法行使企业经营方针、筹资、投资、利润分配等重大事项的表决权。公司章董事会办公室董事会决策权(决策层)董事会对股东会负责,依法行使企业的经营决策权。公司章程董事会办公室监事会监督权(监督层)监事会对股东会负责,监督企业董事、经理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依法履行职责。公司章程董事会办公室经理层执行权(执行层)经理层负责组织实施股东会、董事会决议事项,主持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公司章程董事会办公室董事会负责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董事会办公室监事会对董事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进行监督。董事会办公室经理层负责组织领导企业内部控制的日常运行。董事会办公室公司应当成立专门机构或者指定适当的机构具体负责组织协调内部控制的建立实施及日常工作。董事会办公室审计委员会设立公司应当在董事会下设立审计委员会。董事会办公室审计委员会职责审计委员会负责审查企业内部控制,监督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情况,协调内部控制审计及其他相关事宜等。董事会办公室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内部环境检查时间:章节条款主要规定公司内部规章制度规范性检查工作底稿公司应当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章程,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和议事规则,明确决策、执行、监督等方面的职责权限,形成科学有效的职责分工和制衡机制。第十三条是否有制度第十二条第十一条内控职责分配审计委员资质审计委员会负责人应当具备相应的独立性、良好的职业操守和专业胜任能力。董事会办公室内部机构设置企业应当结合业务特点和内部控制要求设置内部机构,明确职责权限,将权利与责任落实到各责任单位。总裁工作细则人力资源部内部管理手册企业应当通过编制内部管理手册,使全体员工掌握内部机构设置、岗位职责、业务流程等情况,明确权责分配,正确行使职权。员工手册人力资源部内审机构设置企业应当加强内部审计工作,保证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和工作的独立性。稽核审计制度稽核审计部内审机构职责内部审计机构应当结合内部审计监督,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监督检查。内部审计机构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应当按照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程序进行报告;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有权直接向董事会及其审计委员会、监事会稽核审计制度稽核审计部人力资源政策企业应当制定和实施有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政策。人力资源部任用培训制度(一)员工的聘用、培训、辞退与辞职。人力资源部薪酬奖励制度(二)员工的薪酬、考核、晋升与奖惩。人力资源部休假轮岗制度(三)关键岗位员工的强制休假制度和定期岗位轮换制度。人力资源部离岗保密协议(四)掌握国家秘密或重要商业秘密的员工离岗的限制性规定。人力资源部人事管理制度(五)有关人力资源管理的其他政策。人力资源部第十七条人才选拔培养企业应当将职业道德修养和专业胜任能力作为选拔和聘用员工的重要标准,切实加强员工培训和继续教育,不断提升员工素质。人力资源部公司文化建设公司应当加强文化建设,培育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人力资源部公司经营理念公司应当倡导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开拓创新和团队协作精神,树立现代管理理念,强化风险意识。人力资源部领导表率作用董事、监事、经理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应当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人力资源部;董办、监事会员工行为守则公司员工应当遵守员工行为守则,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人力资源部;合规管理部门全员法制教育公司应当加强法制教育,增强董事、监事、高管人员和员工的法制观念,严格依法决策、依法办事、依法监督,法律事务部门法律顾问制度法律事务部门诉讼备案制度法律事务部门第二十条风险评估机制企业应当根据设定的控制目标,全面系统持续地收集相关信息,结合实际情况,及时进行风险评估。各部门风险承受度指标企业开展风险评估,应当准确识别与实现控制目标相关的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确定相应的风险承受度。各部门业务层面指标风险承受度是企业能够承担的风险限度,包括整体风险承受能力和业务层面的可接受风险水平。各部门内部风险识别企业识别内部风险,应当关注下列因素:各部门人为因素(一)董事、监事、经理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的职业操守、员工专业胜任能力等人力资源因素。管理因素(二)组织机构、经营方式、资产管理、业务流程等管理因素。技术因素(三)研究开发、技术投入、信息技术运用等自主创新因素。第二章内部环境第三章风险评估公司应当建立健全法律顾问制度和重大法律纠纷案件备案制度。第十九条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第十四条第十三条第十五条第十八条第十六条财务因素(四)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财务因素。安全因素(五)营运安全、员工健康、环境保护等安全环保因素。其他因素(六)其他有关内部风险因素。外部风险识别企业识别外部风险,应当关注下列因素:各部门经济因素(一)经济形势、产业政策、融资环境、市场竞争、资源供给等经济因素。法律因素(二)法律法规、监管要求等法律因素。社会因素(三)安全稳定、文化传统、社会信用、教育水平、消费者行为等社会因素。技术因素(四)技术进步、工艺改进等科学技术因素。环境因素(五)自然灾害、环境状况等自然环境因素。其他因素(六)其他有关外部风险因素。第二十四条关键风险清单企业应当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按照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影响程度等,对识别的风险进行分析和排序,确定关注重点和优先控制的风险。各部门风险分析团队企业进行风险分析,应当充分吸收专业人员,组成风险分析团队,按照严格规范的程序开展工作,确保风险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各部门风险应对策略企业应当根据风险分析的结果,结合风险承受度,权衡风险与收益,确定风险应对策各部门风险偏好控制企业应当合理分析、准确掌握董事、经理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关键岗位员工的风险偏好,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避免因个人风险偏好给企业经营带来重大损失。各部门风险应对方案企业应当综合运用风险规避、风险降低、风险分担和风险承受等风险应对策略,实现对风险的有效控制。各部门风险规避风险规避是企业对超出风险承受度的风险,通过放弃或者停止与该风险相关的业务活动以避免和减轻损失的策略。各部门风险降低风险降低是企业在权衡成本效益之后,准备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降低风险或者减轻损失,将风险控制在风险承受度之内的策略。各部门风险分担风险分担是企业准备借助他人力量,采取业务分包、购买保险等方式和适当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风险承受度之内的策略。各部门风险承受风险承受是企业对风险承受度之内的风险,在权衡成本效益之后,不准备采取控制措施降低风险或者减轻损失的策略。各部门第二十七条风险信息收集企业应当结合不同发展阶段和业务拓展情况,持续收集与风险变化相关的信息,进行风险识别和风险分析,及时调整风险应对策略。各部门企业应当结合风险评估结果,通过手工控制与自动控制、预防性控制与发现性控制相结合的方法,运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各部门控制措施一般包括: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授权审批控制、会计系统控制、财产保护控制、预算控制、运营分析控制和绩效考评控制等。各部门第二十九条职务分离控制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要求企业全面系统地分析、梳理业务流程中所涉及的不相容职务,实施相应的分离措施,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各部门授权审批控制授权审批控制要求企业根据常规授权和特别授权的规定,明确各岗位办理业务和事项的权限范围、审批程序和相应责任。人力资源部常规权限指引企业应当编制常规授权的权限指引,规范特别授权的范围、权限、程序和责任,严格控制特别授权。常规授权是指企业在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按照既定的职责和程序进行的授权。特别授权是指企业在特殊情况、特定条件下进行的授权。人力资源部第三章风险评估第四章控制活动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八条风险控制措施第三十条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二条第二十六条授权审批控制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应当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和承担责任。人力资源部集体决策制度企业对于重大的业务和事项,应当实行集体决策审批或者联签制度,任何个人不得单独进行决策或者擅自改变集体决策。总裁办公室统一会计制度会计系统控制要求企业严格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明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会计报告的处理程序,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计划财务部独立会计机构企业应当依法设置会计机构,配备会计从业人员。计划财务部合格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会计机构负责人应当具备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计划财务部总会计师制度大中型企业应当设置总会计师。设置总会计师的企业,不得设置与其职权重叠的副职计划财务部财产管理制度计划财务部财产清查制度各部门财产处置规则企业应当严格限制未经授权的人员接触和处置财产。计划财务部;总裁办公室;信息技术部第三十三条预算管理制度预算控制要求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明确各责任单位在预算管理中的职责权限,规范预算的编制、审定、下达和执行程序,强化预算约束。计划财务部第三十四条分析报告制度运营分析控制要求企业建立运营情况分析制度,经理层应当综合运用生产、购销、投资、筹资、财务等方面的信息,通过因素分析、对比分析、趋势分析等方法,定期开展运营情况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查明原因并加以改进。各业务部门第三十五条绩效考评控制绩效考评控制要求企业建立和实施绩效考评制度,科学设置考核指标体系,对企业内部各责任单位和全体员工的业绩进行定期考核和客观评价,将考评结果作为确定员工薪酬以及职务晋升、评优、降级、调岗、辞退等的依据。人力资源部;各业务条线第三十六条内控综合整治企业应当根据内部控制目标,结合风险应对策略,综合运用控制措施,对各种业务和事项实施有效控制。风险预警机制应急处理预案第三十八条信息沟通制度企业应当建立信息与沟通制度,明确内部控制相关信息的收集、处理和传递程序,确保信息及时沟通,促进内部控制有效运行。各部门信息收集过滤企业应当对收集的各种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进行合理筛选、核对、整合,提高信息的各部门获取内部信息企业可以通过财务会计资料、经营管理资料、调研报告、专项信息、内部刊物、办公网络等渠道,获取内部信息。各部门获取外部信息企业可以通过行业协会组织、社会中介机构、业务往来单位、市场调查、来信来访、网络媒体以及有关监管部门等渠道,获取外部信息。各部门信息反馈渠道企业应当将内部控制相关信息在企业内部各管理级次、责任单位、业务环节之间,以及企业与外部投资者、债权人、客户、供应商、中介机构和监管部门等有关方面之间各部门信息报告制度信息沟通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当及时报告并加以解决。重要信息应当及时传递给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各部门信息处理技术企业应当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信息的集成与共享,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