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四月调考模拟试卷(六)(含解析)1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2016年湖北省武汉市四月调考物理模拟试卷(六)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36分)1.下列现象说明声能够传递能量的是()A.在汽车上广泛应用的倒车雷达B.超声波清洗机用来清洗物体C.医生通过“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D.蝙蝠靠超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2.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B.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C.内能少的物体也可能将能量传给内能多的物体D.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3.“全碳气凝胶”是浙江大学的科学家发明的一种新材料,取名“碳海绵”.“碳海绵”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是世界上最轻的材料之一,其构造类似于“海绵”,可任意调节形状,弹性也很好,被压缩80%后仍可恢复原状.把这种材料制成的物体放在一个麦穗上,麦穗的麦芒几乎没变形(如图所示).下面关于“碳海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单纯的气凝胶具有很强的导热性B.用“碳海绵”做成隔音板,它的吸声效果很好C.气凝胶制成的网球拍击球的能力会更强D.宇航员们将可以穿上用它制造的宇航服4.如图所示为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图.透镜的焦距为15cm,要使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只移动其中的一个,其余两个不动,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A.光屏向左移动B.光屏向右移动C.蜡烛向左移动D.透镜向左移动5.如甲图所示,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使它先后两次沿水平木板匀速滑动相同的距离,乙图是他两次拉动同一木块得到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A.两次木块运动的速度相同B.木块第一次受到的摩擦力较大C.两次拉力对木块做的功一样多D.两次拉力对木块做功的功率一样大6.如图所示,当吊在弹簧测力计下的物体浸在水中的体积为物体体积的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0N;当物体浸在水中的体积为物体体积的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5N.从弹簧测力计上取下物体将其缓慢的放入水中(容器足够大,水足够多),则物体静止时受到的浮力为()A.9.0NB.8.5NC.8.0ND.7.5N7.如图所示,电磁铁P和Q通电后()A.P的右端是N极,Q的左端是S极,它们相互吸引B.P的右端是S极,Q的左端是S极,它们相互排斥C.P的右端是N极,Q的左端是N极,它们相互排斥D.P的右端是S极,Q的左端是N极,它们相互吸引8.如图,下列设备中利用了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是()A.麦克风B.3扬声器C.电动机D.电磁继电器9.下列设备的运行与电磁波无关的是()A.“嫦娥二号”接收地面指挥中心的运行指令实现变轨而奔向月球B.汽车上安装有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以确定行驶路线和距离C.医院里,医生利用B超可观察到母体内的婴儿情况D.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利用手机进行通讯联系10.在物理实验中,通常要进行多次实验,如:①“研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时换用不同灯泡多测几组数据;②“测量物体长度”时多次测量;③“研究凸透镜成像”时要多次改变物距找像;④“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测量多组电压和电流值.其中属于从不同情况下探究普遍规律的实验是()A.②③B.①③C.①②D.①④11.如图所示,置于水平地面上的立柱质量为M,有一质量为m的猴子从立柱上下滑.巳知猴子沿立柱滑下时,受到摩擦力为f,则猴子下滑时立柱对地面的压力为()A.MgB.Mg+fC.Mg﹣fD.(M十m)g+f12.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R1为定值电阻,R1为滑动变阻器,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后,滑片P从a端移动到b端,电流表示数I与电压表示数U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电压表的变化量△U,电流表示数的变化量为△I,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A.电源电压为3VB.R2的最大阻值为10ΩC.此电路中R1消耗的最小功率为0.4W4D.定值电阻R1的阻值为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共34分)13.如图所示,冰壶比赛中,队员将冰壶掷出,就不能用手再触碰冰壶,冰壶靠______朝前运动.往往看到两名运动员在冰壶前方迅速“擦冰”,这是通过______的方式改变冰的内能,使表面的冰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薄薄的一层水,这样就能减小冰壶与冰面之间的______,从而使冰壶能按照运动员预计的运动快慢和方向运动.14.小明想在家里安装一盏照明灯,他设计的电路如图所示.图中虚线框A和B两个位置应该接开关和电灯,那么开关应接在______(填写“A”或“B”)处.小明请电工师傅正确安装完毕,闭合开关,电灯不亮.电工师傅用试电笔分别测试电灯两接线处和插座的两孔时,试电笔的氛管都发光,则可能是电路的______段发生______(选填“断路”或“短路”)故障,站在地上的人用于直接接触f点时,他______(选填“会”或“不会”)触电.15.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小芳同学将一块厚度为0.5厘米的玻璃板(P、Q两个平面都可以作为平面镜使用)竖直架在水平台板上面.(1)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M,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芳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N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它跟蜡烛M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3)在实验中,小芳透过玻璃板看到了蜡烛M的2个清晰的像,分别位于M′和M″处,如图所示.其中M′处的像是蜡烛M通过玻璃板的______(选填“P”或“Q”)平面成像得到的;(4)小柯按照图中的测量方法,改变蜡烛M的位置,认真测量并记录了一组数据,然后得出像距小于物距的结论,你认为他的测量方法错误在于______.物距v/厘米5.06.07.08.0像距v/厘米4.55.56.57.516.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小华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温度﹣时间”图象如图乙所示.5(1)从图乙中可知实验测得水的沸点是______℃,说明此时实验室中的大气压______(选填“小于”“大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2)小华在做此实验时,发现无论加热多长时间,水始终都不能沸腾,你认为原因可能是______.17.小江学习了密度的知识后想动手测量盐水的密度,他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标尺上的游码移到零刻度处,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右边,要将天平调平衡,则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左”、“右”)调.天平调平后,他将适量的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其体积为60cm3,然后用天平测出了空烧杯的质量为10g,再将量筒中的盐水倒入烧杯,测量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天平平衡后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其总质量是______g,则他算出该盐水的密度是______g/cm3.分析该测量过程,你认为小江测出的盐水密度比真实值______(选填“大”、“小”).18.小刚同学发现家用白炽灯在刚开灯瞬间易烧坏,猜想、白炽灯的电阻可能与灯丝的某个因素有关.于是找来与白炽灯工作原理相同的小灯泡,按图乙所示电路图进行探究.电源电压恒为6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2.5V、灯丝电阻约为10Ω.(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图甲的电路按图乙的电路图连接完整,使滑片P向右端移动时灯的亮度变亮;(2)调节滑片使灯泡逐渐变亮,记录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一系列示数,在图丁中绘制U﹣I图象.当电压表的示数为2.5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灯的额定电流为______A,灯的额定功率为______W.(3)小雷用一个定值电阻更换小灯泡,进行正确操作.调节滑片,记录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一系列示数,在图丁中再次绘制U﹣I图象.由图可知:定值电阻的阻值为______Ω;(4)根据图丁中a,b图线初步判断,小灯泡的电阻与灯丝的______有关.19.在武汉市地铁七号线建设工地上,有如图所示的起重机;图中A为“塔吊”的配重,OB为塔吊的起重臂,C为能在起重臂上移动的载重小车,载重小车下挂有滑轮组.OB=25m.当6载重小车在B点时,能安全起吊重物的最大质量是1200kg.现在载重小车从距离点为10m的载重臂上,准备起吊一质量为2400kg重物(不计挂钩、滑轮组和钢丝绳重及摩擦.)问:(1)起吊后,当重物匀速上升时,载重小车下每段钢丝绳的拉力为多大?(2)如果将重物匀速提升20m,则拉力做功多少?(3)“塔吊”将重物从起吊点提升20m后,载重小车最多能向B点方向再平移多少米,才能保证安全工作?72016年湖北省武汉市四月调考物理模拟试卷(六)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36分)1.下列现象说明声能够传递能量的是()A.在汽车上广泛应用的倒车雷达B.超声波清洗机用来清洗物体C.医生通过“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D.蝙蝠靠超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考点】声与能量.【分析】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如: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声呐”的利用、医用“B超”等;声音能够传递能量,如:利用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超声波碎石”等.【解答】解:A、汽车上的倒车雷达,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A不符合题意;B、用超声波清洗物体,属于利用声音传递能量,故B符合题意;C、医生利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C不符合题意;D、蝙蝠靠超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2.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B.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C.内能少的物体也可能将能量传给内能多的物体D.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考点】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分析】(1)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内能包括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所以,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温度、质量和体积有关.(2)热量是过程量,就是说,热量只存在于热传递中,只能说吸收或放出热量,不能说含有或者具有热量.【解答】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错误,因为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温度、质量和体积都有关.故A不正确.B、热量是一过程量,描述它的术语是“吸收”和“放出”,不能用含有.故B不正确.C、内能少的物体也可能将能量传给内能多的物体,能量是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故C正确D、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错误,内能的大小还与质量和体积有关.故D不正确.故选C.3.“全碳气凝胶”是浙江大学的科学家发明的一种新材料,取名“碳海绵”.“碳海绵”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是世界上最轻的材料之一,其构造类似于“海绵”,可任意调节形状,弹性也很好,被压缩80%后仍可恢复原状.把这种材料制成的物体放在一个麦穗上,麦穗的麦芒几乎没变形(如图所示).下面关于“碳海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8A.单纯的气凝胶具有很强的导热性B.用“碳海绵”做成隔音板,它的吸声效果很好C.气凝胶制成的网球拍击球的能力会更强D.宇航员们将可以穿上用它制造的宇航服【考点】物质的基本属性.【分析】根据题意,用石墨烯(石墨烯由石墨制成),制造出了一种超轻物质,取名“碳海绵”,也是目前吸油力最强的材料,据此结合碳单质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气凝胶最高能承受1400℃的高温,说明具有很强的绝热性,不是有很强的导热性.A错误;B、碳海绵内部有很多孔隙,充满空气,具有良好的隔音、吸声效果.B正确.C、因为气凝胶耐磨且富有弹性,用气凝胶制成的网球拍,一定击球的能力会更强;C正确.D、因气凝胶非常坚固耐用,用它制造的宇航服,宇航员可以穿上它;D正确.故选:A.4.如图所示为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图.透镜的焦距为15cm,要使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只移动其中的一个,其余两个不动,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A.光屏向左移动B.光屏向右移动C.蜡烛向左移动D.透镜向左移动【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分析】本题首先要知道使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的条件:物体在焦点以内,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会

1 / 1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